台風停了,但劉征和張峰的糧倉生意買米的人卻絡繹不絕,生意火爆。


    張峰想著和劉征叔商量一下組建誌願者團隊的事,畢竟如果先去支援大家,那麽,就暫時顧不上糧倉的生意。


    沒想到劉征非常讚同張峰的想法,也許是年過半百,看到張峰一腔熱血就好像看到當年年輕時的自己。


    劉征表示糧倉他們夫妻倆去盯著,工人們已經陸續迴來上崗,供應商送米過來也需要等道路暢通。


    所以劉征讓張峰大膽去幹,自己願意以糧倉名義先捐贈一批大米物資。


    張峰喜出望外,連聲感謝。


    張峰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夠團結起村裏的年輕人,那麽重建家園的希望將會大大增加。


    因為有了台風時張峰積極參與救援一事,村長對張峰大為改觀,他看到的張峰不再懦弱,不再軟弱,而是挺身而出,是個有熱血有能力的實幹型青年。


    陽光透過雲層,灑在破碎的村莊上。得到王雪芬的理解,張峰連午飯都來不及吃,就到了村長家去。


    那是一棟略顯老舊卻堅固的紅磚屋,門前掛著一塊褪色的牌匾,上麵刻著“為民服務”四個字。


    張峰輕輕敲了敲門,心中既緊張又期待。


    “進來吧。”村長的聲音從屋內傳來,帶著幾分威嚴與慈祥。


    張峰推開門,隻見村長正坐在一張舊木桌旁,桌上攤開著一張地圖,上麵標記著台風過後村莊受損的情況。


    明顯,村長正在為了台風災後重建一事忙碌著。


    村長抬頭,目光如炬地看向張峰,仿佛能洞察他的心思。


    “村長,我有件事想和您商量。”張峰的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


    “說吧,孩子。”村長微微一笑,示意張峰坐下。


    張峰深吸一口氣,說道:“我想組織一支誌願者團隊,幫助村裏進行台風後的重建工作。我們年輕人有力氣,應該為家園出一份力。”


    張峰將自己組建誌願者團隊的計劃娓娓道來。


    他講述了年輕人的力量、對家園的熱愛,以及希望通過實際行動為村莊帶來改變的決心。


    村長聽後,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


    村長聞言,眉頭微微一皺,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緩緩說道:“哦?組織誌願者團隊進行重建,這想法倒是挺好。但……小峰啊,你確定你們年輕人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來應對這樣的工作嗎?台風過後,重建工作複雜且危險,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經驗和協調。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出了什麽意外,這責任誰來擔呢?”


    張峰聽了村長的話,眼神更加堅定,他沉穩地迴答道:“村長,您提出的問題我都考慮過了。確實,重建工作複雜且重要,但我們並不是毫無準備。首先,我們可以邀請一些有經驗的村民作為我們的指導,確保我們的工作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同時,我們也會進行必要的安全培訓,確保每位誌願者都了解如何在工作中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至於責任,我願意作為這支誌願者團隊的負責人,承擔起所有的責任。我們會製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和應急預案,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人負責,每一個問題都有人解決。如果出現任何意外,我會第一時間向您報告,並盡我們所能去彌補和改正。此外,我還計劃通過廣播、大字報等方式,廣泛宣傳我們的誌願者團隊,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克服重建工作中的困難。”


    村長聽了張峰的迴答,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拍了拍張峰的肩膀,說道:“好小子,有魄力!我看好你。既然你已經考慮得這麽周全,那我就全力支持你。記得,有什麽困難隨時來找我,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你們的。”


    有了村長的支持,張峰開始著手準備動員大會。


    村長利用村裏的廣播係統,下午連續幾次播放動員信息,唿籲年輕人加入誌願者團隊。


    同時,張峰還親手寫了成立誌願者團隊倡議的毛筆字,貼在村裏的顯眼位置。


    下午,動員大會正式開始,村裏的祠堂前聚集了村裏的男女老少。


    張峰看著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感慨不已,幾天前自己還和張昌在此簽訂分家協議,沒想到這才沒過多久,自己又到了這裏。


    張峰站在臨時搭建的講台上,麵對著父老鄉親,心中湧動著前所未有的激動與緊張。


    他深吸一口氣,開始了自己的演講:“鄉親們,我們的家園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但災難麵前,我們更應團結一心,共同麵對。我提議,組建一支由年輕人組成的誌願者團隊,用我們的雙手,為村莊的複蘇添磚加瓦。我們不求迴報,隻願看到家園重現生機。”張峰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字字擲地有聲,觸動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弦。


    人群中,開始有人點頭讚同,甚至有人低聲議論,表示願意加入。


    那一刻,張峰看到了希望的火花,在心中熊熊燃燒。


    但更多的人表示並不理解這個誌願者團隊的作用,支援災後重建是政府做的事情,普通老百姓要幹農活,要生存,又何來時間去支援別人。


    夕陽如血,緩緩沉入地平線,將鄉村祠堂前的空地染上了一層悲壯而溫暖的色彩。


    祠堂的古老與莊嚴,在這一刻仿佛更加凸顯,它靜靜地矗立在那裏,見證著村莊的興衰與變遷。


    剛剛結束的演講,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也在這片土地上引發了一場家庭內部的風波。


    張峰這個年輕而充滿活力的演講者,剛剛站在祠堂前的石階上,用他那堅定而有力的聲音,向在場的每一位村民描繪了一幅關於台風災後重建的美好藍圖。


    他的每一個字,都像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穿透了每個人的心房,激發了他們內心的希望與勇氣。


    然而,在這股希望之光的照耀下,台下卻有一個人的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那是嫉妒、不甘與挑釁的混合體,他就是張峰的親大哥,張昌。


    張昌站在人群中,雙手交叉抱在胸前,眼神時而望向天空,時而掃視著周圍的村民,嘴角掛著一抹玩世不恭的微笑。


    他穿著一件藍色工裝,頭發略顯淩亂,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羈與傲慢。


    對於張峰的演講,他並未給予太多的關注,隻是偶爾用眼角餘光瞥一眼,仿佛在嘲笑對方的天真與不切實際。


    然而,隨著張峰的話語越來越激動人心,張昌心中的嫉妒之火也被悄然點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竹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竹竿並收藏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