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餘暉灑在張家的小院裏,給這個寧靜的鄉村傍晚增添了幾分暖意。


    張峰肩上挑著沉甸甸的擔子,裏麵裝滿了從地裏挖來的番薯和番薯藤。


    他的步伐穩健,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王雪芬芳手裏抱著小兒子,三個孩子蹦蹦跳跳緊隨其後,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家的依戀和對生活的熱愛。


    “媽媽,你今天挖了好多番薯啊!”三女兒張曉華興奮地喊道,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樣閃爍著光芒。


    “是啊,今年的番薯長得特別好。”王雪芬微笑著迴答。


    張峰將擔子輕輕放在院子裏,然後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這時,王雪芬把小兒子放在竹編嬰兒車裏,提起屋簷下的籃子,裏麵裝著下午在院子菜園裏摘來的青菜和蘿卜。


    她抬頭望向張峰:“峰哥,你摘的木瓜呢?小豬還等著吃呢。”


    張峰這才想起自己從山嶺上摘迴來的木瓜,他拍了拍腦門,笑道:“看我這記性,木瓜還在角落呢。我這就去拿。”說完,張峰快步走向院子角落,抬過來一個裝滿生木瓜的麻袋。


    這些木瓜大小不一,有的已經熟透,散發出誘人的果香;有的則還青澀,透著勃勃生機。


    看到木瓜,張峰想起下午去山嶺深處摘木瓜的情形。


    下午,在山巒疊嶂的山嶺之上,張峰拿著麻袋踏上了尋找木瓜的征途。


    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照在他堅毅的臉龐上。


    張峰沿著蜿蜒曲折的小徑,穿梭在茂密的林間,耳邊是鳥鳴蟲唱,仿佛大自然也在為他加油鼓勁。


    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空氣變得愈發清新而涼爽。


    張峰憑借多年的山林經驗,仔細辨認著沿途的植被,尋找著木瓜樹的蹤跡。


    木瓜樹並不顯眼,但它的果實卻散發著獨特的香氣,吸引著張峰一步步向前。終於,在一片較為開闊的地帶,張峰發現了那幾株掛滿金黃色木瓜的果樹。


    因為山嶺上摘木瓜比較艱難,所以木瓜樹上掛滿了木瓜。


    他興奮地走近,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個熟透的木瓜,感受著沉甸甸的果實帶來的喜悅。


    木瓜皮上布滿了細小的疙瘩,散發著淡淡的清香,讓人垂涎欲滴。


    南方地區的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這為木瓜樹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木瓜樹喜歡高溫幹燥的氣候,而南方地區的年均氣溫較高,月均最低溫度也通常高於木瓜樹生長所需的最低溫度(16c),因此木瓜樹在南方可以正常生長並開花結果。


    同時,南方地區的光照條件也十分充足,木瓜樹需要每天至少6個小時的陽光照射,而南方地區通常可以滿足這一需求,這有助於木瓜樹的生長發育和果實產量。


    木瓜樹在南方地區的果實產量通常很高,單株產果數量可達數十個。


    這得益於南方地區充足的陽光和適宜的氣溫,使得木瓜樹的果實能夠充分發育和成熟。


    張峰坐在樹下稍作休息,品嚐著自己親手摘下的木瓜,那份甘甜直入心脾,仿佛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了。


    他望著這片給予他豐收的山林,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敬畏。


    張峰拿起麻袋將生木瓜和熟木瓜一起摘下來。


    張峰打算以後一個星期左右去一次山嶺中找野果,反正這片山嶺占地廣,總能找到野果。


    “媽媽,我也要幫忙喂小豬!”大女兒張曉溪跳著腳喊道,她的眼睛裏充滿了期待。


    “好啊,曉溪真懂事。”王雪芬笑著摸了摸張曉溪的頭,然後轉向張峰,“峰哥,你搭個土灶吧,我們把木瓜和番薯藤一起煮給小豬吃。”


    張峰點點頭,從院子裏找來一些廢棄的磚塊和泥土,開始動手搭建簡易土灶。


    三個孩子也圍了上來,他們好奇地看著張峰忙碌的身影,不時地提出自己的小建議。


    “爸爸,這個磚塊放這裏可以嗎?”老四張國正指著土灶的一角問道。


    “嗯,放這裏正好。”張峰笑著迴答,然後接過王雪芬遞來的泥土,仔細地抹在磚塊之間,確保土灶的穩固。


    不一會兒,一個簡易而結實的土灶就出現在了他們眼前。


    張峰從廚房裏拿來一口大鐵鍋,架在了土灶上。


    然後他從麻袋裏挑出幾個熟透的木瓜,用刀切成塊,和切碎的番薯藤一起放進了鍋裏。


    接著,他點燃了一堆幹柴,火焰迅速在土灶裏燃燒起來,照亮了半邊院子。


    “小豬,你的晚餐來啦!”三女兒張曉華興奮地喊道,她拉著姐姐和弟弟的手,一起跑到豬圈前。


    這時,小豬似乎也聞到了鍋裏的香味,它興奮地哼哼叫著,用鼻子不停地嗅著竹編的欄杆。


    張峰他們趕緊打開欄杆,將小豬趕進新砌好的豬欄裏。


    小豬一看到他們手中的食物盆,立刻興奮地跑了過來。


    它用鼻子拱了拱食物盆,然後低下頭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木瓜的香甜和番薯藤的清新交織在一起木瓜的香甜和番薯藤的清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口感,讓小豬吃得津津有味。


    它的嘴巴不停地嚼動著,發出“唿嚕嚕嚕嚕”的聲音,仿佛在表達著對這份美食的滿意和感激。


    “小豬吃得真開心啊!”老四張國正笑著說道,他的眼睛裏閃爍著快樂的光芒。


    “是啊,它肯定很喜歡我們做的晚餐。”大女兒張曉溪也笑著說道,她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王雪芬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小豬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她的嘴角也露出了一抹溫柔的微笑。


    她知道,這一刻的溫馨和快樂是家人共同創造的,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這個豬欄是張峰和孩子們親手砌的,他們用了很多心思和時間,確保它能夠堅固耐用。


    豬欄的牆壁上還掛著一些幹草和藤蔓,既美觀又實用。


    “小豬,你的新家漂亮嗎?”大女兒張曉溪撫摸著小豬的頭,開心地問道。


    小豬似乎聽懂了張曉溪的話,它哼哼地叫了兩聲,仿佛在表示滿意。


    “爸爸,你真是太棒了!”老四張國正看著新砌好的豬欄,眼裏滿是敬佩,“你不僅能摘木瓜、砌豬欄,還能做出這麽好吃的豬晚餐!”


    “沒什麽,隻要你們喜歡就好。”張峰笑著迴答道,他的心裏充滿了滿足和自豪。他知道,家人的認可和讚美是他最大的動力源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竹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竹竿並收藏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