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把鋤頭放到肩上,招唿一旁的孩子跟上,”走,我們一起去看看要搬的房子。”


    這把鋤頭的木柄因歲月的洗禮而顯得光滑圓潤,仿佛也在為即將迎來的新生活而歡欣鼓舞。


    他的步伐輕快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對新家的無限向往。


    轉頭望向一旁的孩子們,小臉蛋上洋溢著孩童特有的純真與激動,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睛仿佛已經看到了新家的模樣,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王雪芬邊拍著背後的孩子,邊緊緊握著新家鑰匙,笑靨如花。


    他們沿著蜿蜒曲折的田埂前行,田埂兩旁是金燦燦的稻田,隨風輕輕搖曳,仿佛在為他們的到來而歡歌。


    陽光透過雲層,灑下斑駁的光影,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為這溫馨的畫麵增添了幾分詩意與浪漫。


    王雪芬緊隨其後,她的嘴角掛著溫柔的微笑,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那份幸福與滿足,仿佛能感染周圍的一切。


    孩子們更是興奮不已,他們的小手緊緊拉著父母的手,時而跳躍,時而奔跑,歡聲笑語在田埂間迴蕩,如同夏日裏最動聽的樂章。


    他們不時停下腳步,指著遠處的風景,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新家的模樣,臉上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笑容。


    沿途的風景在他們的歡聲笑語中變得更加生動,就連微風也似乎帶著甜蜜的氣息,輕輕拂過他們的臉龐,仿佛在祝福這幸福的一家人。


    他們穿過一片金黃色的稻田,跨過小河上的石橋,每一步都充滿了力量與希望。偶爾,一隻蝴蝶或小鳥從他們身邊掠過,仿佛也在為他們的新生活而歡歌。


    就這樣,他們滿懷期待,朝著新家的方向,一步步邁進,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歡喜。


    劉征家的土坯房在村頭,離農田很近。張峰一家很快走到房子前。


    王雪芬緊緊握著鑰匙,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光,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期待。


    她知道,這把鑰匙不僅代表著他們即將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更代表著全家人共同努力、追求更好生活的決心和希望。


    張峰對這個房子有些記憶,這個房子是劉征父母一家以前住的。


    一路走來,不得不說,房子周圍的環境確實非常漂亮。


    房子周圍的環境宛如一幅細膩的水墨畫,緩緩展開在眼前,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南方特有的溫婉與生機。


    房屋依山傍水,背後是一座鬱鬱蔥蔥的小山丘,山上樹木蔥蘢,四季常青,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這棟土胚房設置的一道綠色屏障,既遮擋了冬日的寒風,又帶來了夏日的涼爽。


    山腳下,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潺潺流過,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光,宛如一條流動的珍珠項鏈,為這方小院增添了幾分靈動與雅致。


    院落前方,是一片開闊的田野,田野裏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農作物,從綠油油的稻田到金黃的麥田,再到那一片片絢爛的花海,四季更迭,色彩斑斕,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讓人心曠神怡。


    每當微風吹過,稻浪翻滾,花香四溢,仿佛能洗淨心靈的塵埃,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


    在田野與房屋之間,有一片別人精心打理的小花園,花園裏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卉。


    從嬌豔的玫瑰到清新的茉莉,從高貴的牡丹到樸素的野花,它們競相綻放,爭奇鬥豔,為這方小院增添了幾分浪漫與詩意。


    整個房子周圍的環境,保留了南方鄉村的原始風貌,讓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舒適。


    打開院子門,入目是一棵老槐樹,旁邊有個水井。


    雖然也是土胚房,但因為常有工人來住,倒也收拾得幹幹淨淨,而且兩間緊挨的土胚房院子是用土胚牆隔開的,每間院子也很大。


    那棵老槐樹依舊挺拔,枝葉間透下的光影斑駁地灑在院子的空地上,給這方小天地帶來一絲生機。


    樹下除了幾片落葉和偶爾飄落的塵土,並沒有更多的景致來點綴這份寧靜。


    水井旁的石板地上,幾片幹枯的樹葉隨風滾動,顯得有些蕭瑟。


    井口的木桶靜靜地立在那裏,仿佛已經習慣了這份寂寞,隻是在等待著下一次被提起的那一刻。


    偶爾一陣風吹過,帶動著土胚房牆上的泥土微微剝落,更添了幾分歲月的痕跡。


    在這樣的院子裏,每一個角落都透露著一種原始而質樸的氣息。


    院子的一角,堆放著一些尚未整理的雜物,舊木板、破鐵桶、廢棄的工具……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卻仿佛記錄著這裏曾經的繁忙與熱鬧。


    然而,此刻的它們,隻是靜靜地躺在那裏,與這略顯空曠的院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盡管這裏還沒有被精心打理,沒有那些精致的裝飾和華麗的布局,但正是這份簡單與原始,讓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寧靜與安詳。


    穿過院子,張峰打開大門,有兩個房間一個廳,很寬敞,土胚房也許是建得比較高的緣故,整個房子很明亮,地麵還是泥土的,但是一點也沒有感覺到潮濕。


    而且,廚房單獨建在院子裏,整個房子沒有油煙的味道。廚房旁邊還有一個雜物間可以養雞鴨和放農具。


    三個孩子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在這片寬敞院子裏自由奔跑、在老槐樹下嬉戲的場景。


    他們自出生以來,就一直擠在那個狹窄的小房間裏,空間小得連轉身都有些困難,更別提擁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了。


    奶奶的苛刻要求更是讓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就連下雨天,媽媽也不能去廚房煮飯做菜,隻能被迫在房間的角落裏生火做飯,煙霧繚繞中,媽媽咳嗽的聲音和孩子們心疼的眼神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他們童年記憶中一抹難以抹去的陰影。


    現在,爸爸的一句“可以搬到這裏住一段時間”,就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穿透了他們心中的陰霾。


    他們開始迫不及待地想象著,在這個大院子裏,他們可以搭建自己的小木屋,捉迷藏、踢毽子,甚至還可以養幾隻小雞小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竹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竹竿並收藏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