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我的陛下,是不是天氣涼了讓您感冒了,這可是天大的罪過喲。”


    “快快快,你們啊”


    “怎麽就是這麽慢呢?快來給皇爺披一件衣服啊”


    黃告一邊催促著奴才給皇帝添加新衣服,另一邊又在伺候皇帝。


    “小告子”


    阿鬥擺了擺手


    “真的沒必要這樣,朕身體強壯,隻不過是有人辱罵了咱而已”


    “哎喲,這更不應該了,竟然有人敢辱罵陛下?到底是誰奴才知道了,一定要砍下他的腦袋”


    隻見一行數百人馳騁在這中原大地之上,他們是這一次阿鬥北上的衛隊。


    當然工作的時候他們隻是皇帝的貼身侍衛,但離了這個隊伍,那麽他們還有另外一道身份,那就是大明帝國的武勳子弟。


    同時也是大明帝國第一軍事學院的第1批畢業生。


    經過一年的考核訓練,他們從數千人中挑選出來的幾百名精銳。


    這幫家夥可都是大明帝國權貴的繼承人,除了淮西公侯之外,他們更多是由各地衛所百戶千戶子弟組成。


    並且阿鬥這一次出行,那可是挑花了眼,他第1次感受到人才是可以挑選的。


    完全不像上輩子那般為了人才,到蜀漢各地世家那裏求爺爺告奶奶一般,還要看那幫倒黴玩意的臉色。


    更可氣的是,巴蜀之地的那幫畜生們便是求了三番五次也才把自己家族中不成器的子弟派出來。


    完全不像如今天底下各路英雄豪傑子弟都任由他挑選。


    目前的這支隊伍除了湯家,徐家,常家幾個關係戶,其他都是從各地挑選出來的精兵悍將。


    比如石享,這家夥就是一個愣頭青,憑借手中的一杆斧頭對著同為勳貴子弟的隊友當即就砍,在第1屆中是赫赫有名的瘋子。


    比如張鑒,更是從他爺爺張赦那裏學的來一手海戰之術,並在參與周王剿滅日本的海戰之中屢建奇功,因此被周王舉薦到此地上學。


    除此之外,還湧現出了不少的年輕功勳子弟如薛方,溫青青,李牧歌,邱獻等(隨機挑選了幾名讀者名字,希望被選中的讀者不要介意哈???? n??n ????)


    除了足夠數量的頂級勳貴之外,也還有幾名文官相隨,分別是黃觀,黃子誠,等建文任皇太孫時的潛邸之臣。


    作為輔政大臣,他們並不主張皇帝監督,但皇帝脾氣十分倔強,無奈隻能隨行。


    當然這次阿鬥的出行並沒有大張旗鼓,反倒一路上隻有少數幾百名隨從跟行。


    而阿鬥這一次出行的任務主要就是挑選一個新的都城。


    相較於應天,根據過往的曆史,還有前世擔任皇帝的經驗來看。


    以應天成為帝都的話,那麽隻能控製長江以南的地區,對於中原地區的管控力就是勢必會減弱不少,甚至以至於出現南北分治的局麵。


    如此一來,對於大明帝國的擴張將十分不利,甚至危及大明帝國的統治。


    相比之下,如果以大漢的故都長安洛陽為金的話,那麽或許可以控製住中原之地,但對江南一帶的地區的掌控力更是直線下降。


    再加上江南一帶,自從唐末以後已經成為了經濟中心,如果這幫有錢的家夥,打算搞事的話,那麽對帝國的威脅更大。


    而這是擺在阿鬥麵前的重要選擇題,不選不行。


    選錯了,那麽後果更加嚴重。


    但是長安洛陽兩地,想要重建昔日秦漢帝都的盛況更難。


    不僅失去了天然的屏障,更是直麵北方以及西北邊的敵人。


    至於另外兩個地方,那就是前朝宋的都城汴梁或者說開封以及北平。


    此時,阿鬥一行來到開封一地。


    “陛下前麵便是大明開封城,也是當初宋朝的舊都汴梁”


    作為一座千年曆史的古城阿鬥,也能隱隱感覺到這座古城留下來的厚重氣息。


    隨行的官員以及開封府知府也趕忙來到阿鬥的車碾之前開始為他介紹這座宏偉的城池。


    “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下的開封府知府年愈花甲,是僥幸逃過洪武大逃殺的老官員。


    當得知皇帝駕臨開封之時,當即跑來拜見。


    “平身吧,你來給咱介紹介紹下這開封府吧,正打算重新選定都城”


    “你看看這開封適不適合當做都城吧”


    “好的陛下請容微臣為陛下介紹”


    開封,春秋鄭國在此立城,戰國之世,大梁故地。


    五代十國,除了後唐,其他4個朝代,都在此地建立了他們的都城。


    到了宋時,更是因為商品經濟以及街巷製的發展,開封成為了天下第一城,隻不過隨著宋室南遷,原本的古城也已經被戰亂搗毀。


    但是,因為戰亂以及運河改道原因,開封城的創城根基汴河,早就埋沒在曆史的蹤跡之下,不複存在,而開封也就不再通航。


    之後又因為黃河母親脾氣過於暴躁,破壞了當地的森林,使得開封的農田進一步鹽堿化最終也慢慢衰落下去。


    當然老朱為了重現開封的繁榮,把自己的勞務派遣到此處,隻不過根基都已經不存。


    朱橚也沒有搗鼓出什麽新的花樣,所以被老朱扔到雲南。


    所以目前的開封城出現了一個十分尷尬的情況,窮了。


    不再適合作為都城,那麽還有另外一處,那便是燕王的藩地北平。


    “難道開封城就沒有複蘇的機會嗎?”


    原本阿鬥在應天城看曆史的時候,還打算見一見當初開封城的盛世景象,隻不過沒有想到如今的開封早已不再像以往一般盛世繁華。


    目前他也隻能通過清明上河圖來欣賞當初的開封的一絲繁華之景。


    “陛下在下實在是無能為力,目前的開封城自從失去了京杭大運河之後,一天比一天衰弱了”


    “目前的開封,民眾除了那一點農田之外,更多的是到外地去幫工”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陛下積極開拓,可能我開封當地的民眾都沒有農田來耕種。”


    自打朝廷方麵開放了海禁之後,沿海尤其是福建江蘇浙江一帶的大商人很快就組建了船隊,在大明下南洋艦隊的庇護之下順利出海。


    他們這幫家夥很快就憑借著物美價廉的產品開拓了當地的市場。


    並且目前他們已經組織了一大批人在南海的列島上承包土地,積極開荒,當然人手是不夠的,直接從內地拉來。


    天下承平日久也出現了一批沒有足夠土地來養活自己家庭的自耕農。


    尤其是在多次大明討伐北元的戰爭背景之下,不少傷殘軍人無列在,完成軍隊的任務,隻能無奈退休,但這幫不幸的軍人迴到家鄉之後又沒錢又沒地。


    這些大明照顧不過來的人口,無奈的落草。


    或者成為雇傭佃農。


    於是經過一些商會的組織之後,他們也往海邊遷徙,並初步形成打工潮。


    盡管受限於時代的限製,他們的打工移民潮頂多到幾十裏外打工,但也讓他們的老家出現了不少的留守兒童。


    並且由於開封是人口大城,受到當下的經濟影響,開封也出現了一大批的留守兒童以及空巢老人。


    “陛下,如今微臣執掌之下的開封已經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以及空巢老人。他們勉強維持生機”


    “十分需要陛下的幫助啊”


    說白了開封府知府這是訴苦來著,希望從阿鬥這裏要錢。


    畢竟2000兩黃金的大單,應該能帶來200兩黃金的稅收,有這一筆稅收資助開封府的話,開封府之府有把握讓開封在發展下去。


    “可是朕不是已經過過款了嗎?怎麽難道那些錢財還不夠嗎?”


    “哎喲,陛下瞧你說的,您拔給的那些錢當然不夠了呀”


    頭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平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平生並收藏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