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那一邊是敵人,是無窮無盡的敵人”


    愣神很久之後的賈羽才艱難地說出了這樣一番話語言詞之中充滿著憤怒。


    這讓劉璟很意外。


    平時這家夥,沒心沒肺,除了勤勤懇懇辦事之外便是花天酒地,怎麽也看不出來他該有這般的憤怒。


    賈羽不清楚自己,為什麽會說出這種話?或許是直覺,也或許是家族祖傳的紋妥。心態在作祟,也或許是他真的預知到了什麽。


    反正居安思危是絕對沒錯的。


    “如今大明正在蓬勃向上發,朝廷的部隊也配備了最新的火器火槍,說不定就在海的那邊,也有的人研究出了新式火器?”


    “文和,你考慮的不是沒道理”


    “至於海的那邊是什麽,咱們現在不清楚,不過你卻也給我了一個解決思路”


    “出海”


    劉璟雙眸一凝,看了看港口之外,源源不斷湧進此界的商船。


    由於福建兵家不爭之地的屬性,再加上琉球港口建設,盛傳的高收入不少福建人湧入了琉球之地,直接讓琉球的gdp上升了幾個檔次。


    人口來了,地不夠用,糧食也不夠吃,為了解決這方麵的矛盾,朝廷還。特意從蝦仁那裏買了一大批的糧食,運往琉球之地,如此才暫時緩解了糧食不夠的原因。


    另外蝦仁也被安排進了戶部,帶領一眾戶部官員推廣土豆玉米番薯的種植。


    預製菜固然方便,但不可能天天吃預熱菜,絕大多數的民眾還是要吃地裏長出來的東西。


    “蝦大人”


    “您這土豆當真是神奇的緊。”


    由於天冷,官員們也窩凍了,但對於土豆這些神奇作物的產量,這些官員還是十分好奇,他們從沒想到這碗也能有那麽高的產量。


    並且能煎能煮能炸能烤能蒸,味道還都蠻不錯的,但真是神奇。


    “廢話,這可是後世經過幾科學家幾十年培育出來的超級作物”


    “更何況,土豆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食物”


    蝦仁如此想到。


    “師父好”


    而阿鬥為了籠絡蝦仁,讓他能一直為大明朝服務,不僅給他安排了十名美豔宮女伺候,還讓小太子朱文奎拜他為師。


    當然,目前他隻是太子少傅,至於太子太傅這個位置暫時未定。


    “文奎快進來”


    對於朱允文賞賜的太子少傅的職權,蝦仁也清楚,於是就拿出了前世的9年義務教育魔改版。


    他前世,可是從河南一處農村殺出來的985強者,在學習能力以及學識的基礎上,可以超說超越了絕大多數人。


    隻不過在證道博士之時,因為他那老師的研究坑爹,以至於他還有他們幾個師兄弟一起患癌不幸隕落。


    (有原型)


    不到4歲的小太子終究體驗了一把什麽叫內卷,什麽叫九年義務教育。當然他也沒有時間哭泣。


    因為在經曆過早上的學識轟炸之後,他下午還要被他的父皇扔進武勳學院,跟年輕的武勳們接受武藝訓練,到了晚上還要扔進軍營之中,接受那些教官們的折磨。


    “父皇”


    “我不想上學”


    一開始還新鮮的課程,終究在半個月之徹底失去了美感。


    就像剛開始學方程時,x,是那樣的,容易追求。


    結果阿數說了一句:我要出去闖一闖之後。


    再次遇見,完全認不清沉浸的麵龐,甚至當文字完全消失隻變成英文的時候才知道數學你個狗日的,竟然與英語出軌了。


    “皇爺,太子爺他不過是4歲啊,完全沒必要現在上這麽強的難度”


    黃告很心疼小太子,但是愛莫能助,畢竟自從皇爺變了之後,整個人的感覺都不同了。


    “你個小兔崽子,別想跑,跟著蝦仁去學習”


    “蝦仁,那可是神仙宗,他的知識對你來說都是大有益處的,你要是能領悟其中12,那麽對於你之後當皇帝是絕對有好處的”


    “當初為父上學的時候,哪有你這麽個條件呢?哪有先人來教為父學習啊?”


    “一點都不懂得珍惜目前的學習條件,年輕不博不白活一趟吧?”


    阿鬥前世也不是個好學生,但當他成為父親之後,對自己兒子的教育也是十分看重。


    如今的明朝國力更為昌盛,富強對皇子在教學方麵的投資,他也是下足了狠勁。


    更何況沒準蝦人還真是仙人的弟子,如果能把他那無限召喚預製菜的本事學到手了,那麽大明還會缺糧食嗎?


    如果當初他有這手段的話,那麽相父就沒必要為了糧草而不停奔波。


    那樣大漢就會再次偉大起來。


    不過他對朱文奎學到這仙術的期望並不大,畢竟他將來是個皇帝,修個毛線的仙?


    把江山治理好了,比什麽都強。


    4歲的小孩子叫苦不迭,年輕的蝦人看著這一幕,無奈的感歎到


    “可憐天下父母心”


    說完專心投入教案的製作之中,畢竟他教導的是大明三代目,那麽肯定有詳細的教學計劃,這也算是穿越以來這麽久給未來的自己留下的第1份遺產。


    彼時,大明南方,一支軍隊進入了大明朝的統治範圍之內他們正南征安南的吳王朱允熥。


    盡管在出征之前朱允文大方的承諾


    “隻要是他攻略下來的土地,那麽就是他的封地”


    但他也不能就這樣的直接接管安南,還是要跟自己的皇兄見過一麵,同時他在外麵待了久了,也想迴應天過過年,好好的放鬆一番。


    “吳王殿下,陛下是個怎麽樣的人呢”


    一旁的馬歡十分好奇,他也曾經聽說過朱允文是個飽讀詩書的龍種。


    但根據情報,目前陛下的思政舉措來看,絕對不是如傳言一般隻知道讀書的書生皇帝。


    “看來這小皇帝不簡單,把江西那幫家夥忽悠的團團轉”


    “指不定我們也是時候投資小皇帝了”


    事實上,文人一旦內鬥起來,遠遠比武將鬥得更加兇狠。


    自從大明建國以來的前幾十年,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江文人與李善長為首的淮西一脈,鬥的那是相當激烈,隻不過在他們沒有想到的地方,江西人強勢崛起。


    如今的懷西新貴經過了幾輪大清洗,算是老弱病殘。


    浙東黨人也被驅逐出了中央,目前的朝廷,江西人獨占鼇頭。


    這就讓江南地區其他文人十分不爽。


    而曆史上靖難之役之時雖然有江西那幫家夥在支持朝廷,但更多的其他地方的文人隻是在那裝裝樣子暗中投資了燕王朱棣。


    而朱棣也不負重望,南下擒龍成功,後來又推動鄭和下西洋利用將這一檔開創了七下西洋的壯舉,讓江浙沿海的商人家族賺得盆滿缽滿。


    隻不過後來因為利益分配不均,並且由於強勢帝王相繼死去,最終劉大夏將剩餘資料一把火燒了,並成功轉移到了江浙一地。


    原本主導海貿的朝廷,徹底被踢出這盤大局之中,成為了江浙商人的獨角戲。


    不出意外的話,這是原本時空的曆史真相,隻不過如今的建文朱阿鬥已經登基,曆史應該會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平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平生並收藏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