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你幹嘛~啊”
伴隨著一聲悠長的雞叫,應天的科辛考生們終於迎來了第3天,也就是最後一天的考試時間。
真可謂是終局之戰,科舉的考生們在經曆過三天兩夜的鏖戰,有不少的考生選擇放棄了這一次的考試。
“我的老天爺啊,沒想到這次考試題目這麽多”
“相較上一屆那真的是難太多了,而且題目量還大”
“皇帝陛下,您不讓我們當上官就明說嘛,沒必要非得舉辦一場恩科”
“我知道您不願意讓我們當官,畢竟您可是乞丐出身,根本看不上我們這些世代官宦的子弟。”
走出考場之後,不少士子怨天尤人。
畢竟他們有部首是參與過洪武30年科舉的考生。
隻不過那一年趕上了南北榜案,沒有一個北方人入仕,於是皇帝怒了,再度大開殺戒 。
隻是新皇帝剛登位不過一年多,好不容易開了個恩科,結果考試內容不僅難度上去了就連題目變多了,連科考的範圍也廣了不少。
真的是既然不願意我們當官,那就不要開展考試,讓我們各憑關係上位,不就得了嗎?
相比起士子們的抱怨,此時朝廷的官員也是埋怨不已,不過畢竟是皇帝也不太好發作。
“恭喜各位大人可以迴家了”
在科考前的一段時間裏,原本參與出題以及做過題目的官員,一律被朝廷通知留宿加班。
朝廷還貼心的安排出了幾排宮殿,讓他們住宿,並且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並提供了足夠的柴火,讓他們能在一天勞作之外能洗個熱水澡。
按照皇帝阿鬥的說法,這是為了保證公平,所以隻能委屈這些大人們暫時待在宮殿之內。
待士子考完之後,他們自然可以出來,同時獲得三天的假期。
官老爺們也是有些不滿,但當他們看到小馬皇後在一旁給他們熬製入羹湯,年輕的小太子以及一眾留京勳貴子孫,給他們當書童之後,心中的不滿也淡了下去。
甚至隻要他們還有一個人在辦公,皇帝也會在一旁陪伴辦公。
就連皇帝皇後太子以及勳貴都來這陪他們辦公,那麽這些臣子又有什麽可說的呢?
“陛下有聖君之資”
一些上了年紀的臣子,依稀從小馬皇後身上看到了馬皇後的影子。
有時候牛馬並不討厭加班,但前提一定要給足加班費以及假期。
當這些官員們迴到家之後發現他們每個人的府邸上都有皇帝送來的一筆,資金不多,一百兩銀子。
但很多廉潔的官員一輩子都積累不了那麽多的財富。(貪官不是人)
至於科舉的士子,在出了考試院後,也發現了一件十分新鮮的事情。
年輕的小太子正在給他們發放考試之後的迴家經費。
一邊說著您辛苦了,祝您成功上岸。
另外一邊拿著一錠銀子塞進士子的手中,考完之後好好享受一下,到應天城走走。
“這小朋友是誰家的呀?怪可愛的嘛”
朱文奎的腦袋,瞬間成為了打卡點每一個從他手中拿到賞錢的士子都會順便摸一摸他的腦袋。
當然這個工作量對於一位三四歲的小朋友來說還是太大,更多的是他的那些勳貴夥伴如湯晟在一旁發送。
當然,每當有人想摸朱文魁腦袋的時候,都會看見如同小獅子一般的湯晟在一旁怒視著他們並“惡狠狠地”說道
“放肆,這可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的腦袋隻有皇帝能摸,你們算得了什麽”
“沒事噠沒事噠”
“奉陛下口諭,小太子應該多接觸民間”
“隻要不是傷害到小太子,那麽其他行為都可以的”
一旁的順明公梅這人語氣盡量溫和,但手中緊緊握住的繡春刀,似乎也在說著,不要隨意玩弄小太子。
於是一旁的陪玩湯晟就不幸成為了打卡點。
甚至不少官員在入朝之後還打趣道我啊,可是摸過你的腦袋呀,應該叫我爸爸。(隻有一個膽子大的撲街說過e?(?> ? <)?3)
“你別說這最近咱大明朝好像是真的比以前富裕了不少”
“確實啊,我聽說在倭國那邊發現了一個龐大的銀礦,不過半年時間就挖出了幾百萬兩的銀子,搞得我都想去那裏挖礦了”
世子們一邊談論著自己聽到的奇聞異事,一邊暢想著自己入朝之後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場景。
青年,終究是昂揚向上的,哪怕他經過科舉的熏陶,但絕大多數官員在科舉當官之後,大概率都是幻想著自己造福一方百姓,被民眾愛戴場麵。
但能不能保持初心,直到最後這是個問題?
得到賞錢的士子們也進入了應天,開始了一輪的消費,對於皇帝給士子們發錢的行為,民間還是很羨慕的。
不過他們也清楚,能卷到最後一關的,往往不是普通人。
應天城的商家們倒是歡樂,他們也打算蹭著這波消費潮來提高一下流量,也推出了不少的優惠活動。
應天一商鋪。
“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大明嗎?”
年輕的張惠對於大明的變化來說是十分不理解的,畢竟按照他的記憶,此時北京的燕王朱棣應該已經發動了靖難之役。
沒想到此時的燕王不南征,反而北伐蒙元入駐和林了。
更讓他想不到的是,當上皇帝的見聞不削藩,反而鼓勵自己的皇叔們去海外搶奪土地了?
老天爺,這他媽還是大明朝嗎?
“喲蝦掌櫃,還愣著幹嘛?趕緊開張了。朝廷跟上次士子們一大筆錢才現在正是賺錢的時候”
“好的張大叔,我這就開張”
作為穿越者的蝦仁,開了一間小小飯莊,最近在應天城內火了起來不少柿子,以及商賈都來這品嚐蝦仁推出的新式美味。
尤其是這裏特有的土豆,番茄,玉米,更是震驚了應天的商圈。
畢竟這幾種玩意與中原人自古以來吃的五穀完全不同。
新菜式的出籠,也讓蝦仁在應天商圈內出了名,就連進京港口的逝者也組團來這品嚐新鮮菜式。
“太子爺這便是蝦氏酒樓”
“傳言中這掌櫃蝦人是個不得了的人物,這些新式菜肴,都是他一個人發明的,並且出餐極快,味道上佳當真不知道是怎麽做到的?”
“竟然還有這等奇人,那本太子可要好好品嚐品嚐。”
年輕的小太子在完成父皇布置的任務之後得到父皇的允許,在錦衣衛的帶領之下,來應天城裏逛一逛。
原本小馬皇後也想出來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但相比剛出生不久的朱文圭更需要照顧。
所以隻能拿出錢才讓這小太子跟著錦衣衛出去逛一逛,順便品嚐下最新出來的蝦氏菜肴。
伴隨著一聲悠長的雞叫,應天的科辛考生們終於迎來了第3天,也就是最後一天的考試時間。
真可謂是終局之戰,科舉的考生們在經曆過三天兩夜的鏖戰,有不少的考生選擇放棄了這一次的考試。
“我的老天爺啊,沒想到這次考試題目這麽多”
“相較上一屆那真的是難太多了,而且題目量還大”
“皇帝陛下,您不讓我們當上官就明說嘛,沒必要非得舉辦一場恩科”
“我知道您不願意讓我們當官,畢竟您可是乞丐出身,根本看不上我們這些世代官宦的子弟。”
走出考場之後,不少士子怨天尤人。
畢竟他們有部首是參與過洪武30年科舉的考生。
隻不過那一年趕上了南北榜案,沒有一個北方人入仕,於是皇帝怒了,再度大開殺戒 。
隻是新皇帝剛登位不過一年多,好不容易開了個恩科,結果考試內容不僅難度上去了就連題目變多了,連科考的範圍也廣了不少。
真的是既然不願意我們當官,那就不要開展考試,讓我們各憑關係上位,不就得了嗎?
相比起士子們的抱怨,此時朝廷的官員也是埋怨不已,不過畢竟是皇帝也不太好發作。
“恭喜各位大人可以迴家了”
在科考前的一段時間裏,原本參與出題以及做過題目的官員,一律被朝廷通知留宿加班。
朝廷還貼心的安排出了幾排宮殿,讓他們住宿,並且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並提供了足夠的柴火,讓他們能在一天勞作之外能洗個熱水澡。
按照皇帝阿鬥的說法,這是為了保證公平,所以隻能委屈這些大人們暫時待在宮殿之內。
待士子考完之後,他們自然可以出來,同時獲得三天的假期。
官老爺們也是有些不滿,但當他們看到小馬皇後在一旁給他們熬製入羹湯,年輕的小太子以及一眾留京勳貴子孫,給他們當書童之後,心中的不滿也淡了下去。
甚至隻要他們還有一個人在辦公,皇帝也會在一旁陪伴辦公。
就連皇帝皇後太子以及勳貴都來這陪他們辦公,那麽這些臣子又有什麽可說的呢?
“陛下有聖君之資”
一些上了年紀的臣子,依稀從小馬皇後身上看到了馬皇後的影子。
有時候牛馬並不討厭加班,但前提一定要給足加班費以及假期。
當這些官員們迴到家之後發現他們每個人的府邸上都有皇帝送來的一筆,資金不多,一百兩銀子。
但很多廉潔的官員一輩子都積累不了那麽多的財富。(貪官不是人)
至於科舉的士子,在出了考試院後,也發現了一件十分新鮮的事情。
年輕的小太子正在給他們發放考試之後的迴家經費。
一邊說著您辛苦了,祝您成功上岸。
另外一邊拿著一錠銀子塞進士子的手中,考完之後好好享受一下,到應天城走走。
“這小朋友是誰家的呀?怪可愛的嘛”
朱文奎的腦袋,瞬間成為了打卡點每一個從他手中拿到賞錢的士子都會順便摸一摸他的腦袋。
當然這個工作量對於一位三四歲的小朋友來說還是太大,更多的是他的那些勳貴夥伴如湯晟在一旁發送。
當然,每當有人想摸朱文魁腦袋的時候,都會看見如同小獅子一般的湯晟在一旁怒視著他們並“惡狠狠地”說道
“放肆,這可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的腦袋隻有皇帝能摸,你們算得了什麽”
“沒事噠沒事噠”
“奉陛下口諭,小太子應該多接觸民間”
“隻要不是傷害到小太子,那麽其他行為都可以的”
一旁的順明公梅這人語氣盡量溫和,但手中緊緊握住的繡春刀,似乎也在說著,不要隨意玩弄小太子。
於是一旁的陪玩湯晟就不幸成為了打卡點。
甚至不少官員在入朝之後還打趣道我啊,可是摸過你的腦袋呀,應該叫我爸爸。(隻有一個膽子大的撲街說過e?(?> ? <)?3)
“你別說這最近咱大明朝好像是真的比以前富裕了不少”
“確實啊,我聽說在倭國那邊發現了一個龐大的銀礦,不過半年時間就挖出了幾百萬兩的銀子,搞得我都想去那裏挖礦了”
世子們一邊談論著自己聽到的奇聞異事,一邊暢想著自己入朝之後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場景。
青年,終究是昂揚向上的,哪怕他經過科舉的熏陶,但絕大多數官員在科舉當官之後,大概率都是幻想著自己造福一方百姓,被民眾愛戴場麵。
但能不能保持初心,直到最後這是個問題?
得到賞錢的士子們也進入了應天,開始了一輪的消費,對於皇帝給士子們發錢的行為,民間還是很羨慕的。
不過他們也清楚,能卷到最後一關的,往往不是普通人。
應天城的商家們倒是歡樂,他們也打算蹭著這波消費潮來提高一下流量,也推出了不少的優惠活動。
應天一商鋪。
“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大明嗎?”
年輕的張惠對於大明的變化來說是十分不理解的,畢竟按照他的記憶,此時北京的燕王朱棣應該已經發動了靖難之役。
沒想到此時的燕王不南征,反而北伐蒙元入駐和林了。
更讓他想不到的是,當上皇帝的見聞不削藩,反而鼓勵自己的皇叔們去海外搶奪土地了?
老天爺,這他媽還是大明朝嗎?
“喲蝦掌櫃,還愣著幹嘛?趕緊開張了。朝廷跟上次士子們一大筆錢才現在正是賺錢的時候”
“好的張大叔,我這就開張”
作為穿越者的蝦仁,開了一間小小飯莊,最近在應天城內火了起來不少柿子,以及商賈都來這品嚐蝦仁推出的新式美味。
尤其是這裏特有的土豆,番茄,玉米,更是震驚了應天的商圈。
畢竟這幾種玩意與中原人自古以來吃的五穀完全不同。
新菜式的出籠,也讓蝦仁在應天商圈內出了名,就連進京港口的逝者也組團來這品嚐新鮮菜式。
“太子爺這便是蝦氏酒樓”
“傳言中這掌櫃蝦人是個不得了的人物,這些新式菜肴,都是他一個人發明的,並且出餐極快,味道上佳當真不知道是怎麽做到的?”
“竟然還有這等奇人,那本太子可要好好品嚐品嚐。”
年輕的小太子在完成父皇布置的任務之後得到父皇的允許,在錦衣衛的帶領之下,來應天城裏逛一逛。
原本小馬皇後也想出來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但相比剛出生不久的朱文圭更需要照顧。
所以隻能拿出錢才讓這小太子跟著錦衣衛出去逛一逛,順便品嚐下最新出來的蝦氏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