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章 鐵扇公子
副堂主吳赫律也跟著表態:
“吳某也願意追隨堂主的後塵,誠心歸順鬆嶽劍派……”
看到堂主和副堂主都已經這樣死心塌地了,馬隊指揮項雄和步戰指揮韓任也見機得快,雙雙離座拱手道:
“屬下項雄、韓任也是一樣,願意投入鬆嶽劍派麾下,聽從東方掌門的號令,不敢有違。”
刑房總管越國建也沒有異議,隨後起身做了表態,隻有庫房總管楚文山搖頭歎氣,默然不語。
東方飛凰看向楚文山,平靜地問道:
“楚總管,莫非你認為我東方飛凰實力不濟,保護不了翼龍堂?還是覺得我鬆嶽劍派舉步維艱,非翼龍堂幫助不足以成事?”
楚文山沉吟半晌,抱拳說道:
“楚某不敢如此揣測,隻是擔心……常言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我翼龍堂一旦踏出此步,跟鬆嶽劍派共同對抗官軍,戰事綿延,不知何時方休?”
“則到了那時,我們三百多大好兒郎,不知還能剩下幾人?留得幾個?原本我們藏在深山,雖不能大富大貴,也還算逍遙自在,請問這樣做是否值得呢?”
東方飛凰這才明白他所擔憂的是這件事,不由得揚眉冷笑道:
“原來楚總管是做此酸儒之言,杞人之憂,說來實在可笑!”
“豈不聞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又言俠士舍生而取義,君子忘死而守節,此方為我輩之信條。”
“落草為寇,偏安苟活,雖然貌似逍遙自在,無憂無慮,沒心沒肺,但是這與地上的螻蟻,空中的塵埃又有何異?”
“既為大好男兒,就不應該渾渾噩噩,苟全性命於亂世,而當有所作為,奮起而奔走,為自身,為萬民,為社稷,爭一個光明未來,大好前程!”
“這樣就算百死亦無悔,萬難也不惜,這就是人之生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真義!”
“反問一句,就算你們不怕世人鄙視,百姓指責,依然我行我素,做那打家劫舍、剪徑攔路的勾當,又真的能夠平平安安、壽終正寢嗎?”
“且不說別的,若我白馬紅巾再遇上一次,就毫不手軟將你們連根拔了,片甲不留!”
說罷運足真氣,手掌猛地一握,一隻茶杯在掌中盡數化為齏粉,伸出右掌在胸前,縷縷粉末從掌中落下,飄散在木地板上。
這一番鏗鏘如金玉相激,而又義正辭嚴、軟硬兼施的王霸之音,將楚文山數落得麵紅耳赤,無言以答,又看到她如此武功,不由從座位上滑落到地麵,駭然失色。
石佰仟本就對東方飛凰那絕世武功敬畏有加,再經過她此番帝皇一般威嚴的話語,和神人一般超炫的修為所震懾,更加是誠惶誠恐,額頭汗珠滲出,迴頭對著楚文山輕聲喝道:
“楚總管,東方掌門如此諄諄教誨,你還再執迷不悟嗎?還不快起來參見掌門,心悅誠服表示幡然醒悟、棄暗投明……”
楚文山又驚又愧,努力掙紮著跪在地上,俯身拜道:
“是,是……東方掌門一番……金玉良言,振聾發聵……令楚某羞愧不已……先前所言,真是淺陋愚昧之極,還請……東方掌門治罪……”
石佰仟為其求情道:
“掌門請看在楚總管一心為了翼龍堂的弟兄著想,原諒他一迴……他在翼龍堂幾十年,一向兢兢業業,並無私心雜念,也對掌門沒有惡意……”
吳赫律跟越國建也是跟著為楚文山求情。
東方飛凰雖然為楚文山的迂腐而心生不悅,不過也感覺出他確實是在顧惜翼龍堂弟子的生命,倒算不上惡人,更何況還要給石佰仟等人麵子,也就放緩語氣說道:
“好啦,本掌門可不是那種心胸狹窄剛愎自用的人,聽不得別人的進言,隻要楚總管明白了自己想法的謬誤,改正過來就是了。”
“大家既然共聚一堂,合為一派,那就都是自家人,把話說開了反而更加親密無間,上下同心。”
“各位都請坐吧,本掌門還有幾句話要跟大家說明。”
石佰仟等人舒了一口氣,謝了一聲,便紛紛歸座,楚文山後背出了一身冷汗,硬著頭皮也是默默地坐迴位子。
木婉婷和洪泰雷見東方飛凰不僅武功驚世駭俗,見識與口才更是出類拔萃,那種浩然正氣與王者風度,雖然年紀輕輕,卻完全不輸大派宗師的氣勢,皆感心折。
至於魏冰蘭六個親兵,更是為主帥這樣絕世的風采和武功肝腦塗地,深感自豪,眼睛裏盡是崇拜敬仰的光彩。
郭雲杉是個機靈鬼,見師父右手粘上了瓷杯的粉末,便趕緊從旁邊茶幾上拿起一塊濕毛巾,抓著她的手腕給她擦拭手掌。
東方飛凰淡淡一笑,也由得小徒弟獻媚,看著石佰仟等人說道:
“石堂主,既然翼龍堂歸附了鬆嶽劍派,那以後翼龍堂就應該納入鬆嶽劍派的編製,暫時就還是保持翼龍堂的名稱,等本派建製完整之後,再適時改動。”
“本派總壇如今設立了三大台,五大營,前天剛比武選出了三大台之一引鳳台的主官,明天午後就將選出另一大台禦馬台的主官,四天後再選出最重要的戰龍台主官。”
“至於五大營的主將選拔,就在七天後舉行。”
“今日是四月十九,如果石堂主以及堂中的兄弟,有誰想參與總壇各個職位的比試選拔,都可以在四月二十,或者四月二十三,四月二十六,前往湛盧山總壇一試身手。”
石佰仟等人互相看了一眼,石佰仟沉吟道:
“掌門,本派這樣的盛事,做為下屬,我們理應前往總壇站台助威……”
“隻是屬下考慮,翼龍堂所在的趙王溝,地勢平坦,易攻難守,若是堂中的重要人物都傾巢而出了,堂中空虛,群龍無首,很容易被外人占了便宜……”
東方飛凰點了點頭說道:
“你考慮的也有道理,那就這樣吧,石堂主你自己安排,分成三批人馬,各由一兩位頭領帶隊,分別在明天,還有二十三、二十六,輪番前往湛盧山參與比試,你看可以嗎?”
石佰仟略一思索,當即便爽快答應了。
又喝了兩杯茶,石佰仟吩咐的宴席便已經布置好了,石佰仟盛情邀請眾人入席,用過飯菜,已經是晚間八點半時分,木婉婷告別了眾人,獨自返迴飛虎寨。
東方飛凰也婉拒了石佰仟等人的挽留,說還要去丐幫龍泉支舵會一位朋友,讓他們別忘了如期前往總壇參會,隨即便帶著洪泰雷、郭雲杉等人離開了趙王溝。
順著原路返迴蘭菊鄉,北上十餘裏便抵達了龍泉縣南郊,由於此刻沒有貨物的負擔,眾人策馬疾馳,速度很快,總共也就花費半個小時左右。
來到濟川橋南門一帶,找到了天堂茶館,那兒果然有鄧西山留下來的兩名丐幫弟子在等候,互相打了招唿,兩名弟子就帶著眾人去龍泉支舵堂口。
他們並沒有過橋進城,而是往東行了三四裏路,就到了一座寺廟,名為“崇義寺”,駱塵寶跟鄧西山就在那裏相候,這裏就是丐幫龍泉支舵的堂口。
駱塵珠已經在禪房裏睡著了,不過聽到了東方飛凰等人前來的聲響,還是醒了過來,很高興地纏著東方飛凰,唧唧喳喳說個不停,好像離開了很久似的。
駱塵寶就在寺院大殿裏擺了一桌還算豐盛的酒席,既是聊盡地主之誼,也是為了答謝半個多月前,東方飛凰對他們兄妹倆的慷慨救濟。
東方飛凰等人剛剛在翼龍堂吃過晚飯,並不饑餓,可是在駱塵寶誠摯邀請下,還是客隨主便,入了酒席相陪。
席間東方飛凰問道,當初他們兄妹倆為何會那麽落魄,竟至於衣食無靠,疾病無醫?
這就勾起了駱氏兄妹的傷心事,小塵珠小臉黯淡,悶悶不樂,駱塵寶便說出了其中的緣故,卻讓東方飛凰等人感到十分意外。
原來駱塵寶本不是龍泉支舵的支舵主,而是丐幫幫主駱黃都的大兒子,隻因駱黃都寵愛繼室夫人所生的兒子駱塵圭,駱塵寶遭到了冷落,以及繼母的打壓。
就在兩個月前,駱黃都離開徐州總舵,前往開封處理幫會事務,總舵遭到了敵對幫派的襲擊,幫中弟子死傷了幾十人,連幫主夫人和二公子駱塵圭也受了傷。
駱黃都得訊後急忙趕迴總舵,幫主夫人卻指責大公子駱塵寶見死不救,馳援不力,坐看敵人攻擊總舵,陷她們母子於危難之中,居心險惡……
駱黃都偏聽偏信,立時勃然大怒,傳來大兒子駱塵寶,一番斥責之後,加以幫規處罰,痛打一百刑杖,並趕出總舵,發落到龍泉支舵以觀後效。
駱塵寶雖然身體健壯,內功也頗有根基,終究是受不住一百刑杖的重刑,受了不輕的內外傷,再加上長途車馬顛簸,一到了龍泉支舵就大病不起。
龍泉支舵的幫眾本來就是一盤散沙,大家各自為政,堂口的收入十分微薄,誰也顧不上誰,
再加上駱塵寶是被“貶黜流放”下來的,所謂“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沒有人落井下石就已經不錯了,更是沒有人來照料他的病情,任其自生自滅。
多虧了前任支舵主留下來的一個女兒,也就是小塵珠,原名叫林麗珠,她雖然年紀小,卻生性善良,見駱塵寶奄奄一息,頓生憐憫,便服侍在側,盡心照料。
隻不過林麗珠就是個小丫頭,小乞丐,失去了父親的庇護,在堂口裏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每天出去乞討迴來的食物,大多給了駱塵寶糊口,她自己則經常是忍饑挨餓。
在小塵珠的照顧和保護之下,駱塵寶總算沒被餓死,緩過了氣來,經過自身的修煉,內傷也緩慢減輕,隻是缺醫少藥,營養不良,想要痊愈難上加難。
他見小麗珠也很可憐,孤苦無依,不由生了同病相憐之心,便認了小麗珠為妹妹,給她改姓名為駱塵珠,說以後要保護她,在丐幫裏相依為命,互相鼓勵,東山再起。
半個多月前,小塵珠出去乞討,遇到有位自稱“白馬紅巾”的大姐姐,竟然給了她五百兩銀子的銀票,還有幾兩碎銀,熱騰騰的肉包饅頭。
駱塵寶聽了小塵珠的描述,萬分感動,同時也燃起了強烈的鬥誌,就用那五百兩銀子購買了一些治傷效果好見效快的珍貴藥材,不到五六天就把傷病治好了。
之後大力整治堂口的風氣和規矩,重新把弟子們的士氣又凝聚到了一起,並且打敗收服了縣城各個市井團夥,無賴混混,整個支舵的勢力在縣城周圍一家獨大。
除了振興龍泉支舵的勢力之外,駱塵寶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尋找到那位雪中送炭的“白馬紅巾”女俠,報答她的贈銀之德,再生之恩。
沒想到就在前兩天,卻聽到了過往客商談論說,白馬紅巾已經被鬆溪縣知縣捉拿歸案,不日就將處決示眾。
駱塵寶剛開始還不相信,後來也有丐幫弟子傳迴消息,證實確有這麽一件事,官府的告示都公布了,次日午時就要在縣衙門口開刀問斬。
駱塵寶焦急之下,馬上點起了堂口內身手比較好的弟子,連夜就趕向鬆溪縣,準備武力攻進縣衙大牢,救出白馬紅巾。
小塵珠更是牽掛著那個白馬紅巾姐姐,就苦苦央求駱塵寶帶著她同去,駱塵寶心疼小妹,便答應了小塵珠,把她也給帶上了。
趕到的時候,縣衙門口已經建好了行刑台,人犯也已經帶了出來,駱塵寶就臨時決定劫法場,在城外做了安排之後,就帶著小塵珠藏到了附近的酒樓,坐鎮指揮。
誰知這卻是官府的一個圈套,要被處斬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白馬紅巾,隻是以此為誘餌,把那些想要解救白馬紅巾的同黨,甚至是白馬紅巾本人,吸引到縣城之內圍殲而已。
如果不是真正的白馬紅巾東方飛凰擊斃了團練的軍官頭目,打散了團練營,恐怕這次龍泉支舵的得力弟子都要損失殆盡了。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才能遇到真正的恩人白馬紅巾,也結識了鬆嶽劍派的各位英雄好漢,算是不虛此行,因禍得福吧……
聽完了駱塵寶的敘述,東方飛凰等人皆是感慨不已,想不到駱塵寶竟是丐幫幫主的大公子,而駱塵珠也並不是他的親生妹子,都是相依為命的落難人。
而小塵珠則是向東方飛凰透露了一個“秘密”:說駱塵寶大哥哥的外號叫做“鐵扇公子”,以前可是一個風度飄飄的大帥哥哦,一把鐵扇子打出去,比什麽刀劍都厲害……
東方飛凰對駱塵寶也是刮目相看,當即雄心萬丈地表示,以後鬆嶽劍派將會大力支持龍泉支舵,幫助駱塵寶統一丐幫江南各分舵,讓他的幫主老爹瞧一瞧,誰才是幫主之位的最佳繼任者!
駱塵寶聞聽真是又驚又喜,東方飛凰和鬆嶽劍派的實力他看在眼裏,相信不久之後必能成為江南武林第一大幫派,甚至與官府分庭抗禮。
有了她和她執掌的門派大力支持,所謂的“統一江南丐幫各分舵”,也不是一句空話,那是大有可為的一件事!
屆時自己就真能在丐幫裏麵占據半壁江山,連老爹也不敢小覷,就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地位問題了,就算想把幫主之位傳給駱塵圭,隻怕也沒那麽容易。
當即和東方飛凰幹了一碗酒,提議雙方“歃血為盟”,此後丐幫龍泉支舵跟鬆嶽劍派結盟,互為支援,隻要他駱塵寶的勢力得到擴展,一定配合鬆嶽劍派行動,並且分一半利益給鬆嶽劍派。
東方飛凰本就有這個意思,便欣然答應了,跟駱塵寶互相滴血喝了一碗血酒,正式結為江湖同盟,約定互通消息,互相助力,一方遭受攻擊,另一方必須救援。
盟誓後,駱塵寶又提了一個要求,讓東方飛凰收小塵珠為徒弟,把她帶迴湛盧山,他不希望小塵珠留在堂口乞討受苦,而且也能少去他後顧之憂,全力壯大支舵。
東方飛凰也很喜歡小塵珠,自己以後還要多招收幾個嫡傳弟子呢,怎麽也不會隻有郭雲杉一個,當即很爽快就答應了,隻問小塵珠願不願意。
駱塵珠哪有不願意的道理,可是想到要離開“大哥哥”駱塵寶,也是很不舍,撲到駱塵寶的懷裏,哭得稀裏嘩啦的。
二人雖然不是親生兄妹,可是經過患難與共、相依為命的一個多月,已經不是親生勝似親生,駱塵寶也是心酸落淚,勉強安慰小塵珠說,
等她學好了武功,再迴來幫大哥哥管理幫派,那時候又可以再相聚了,更何況龍泉縣離湛盧山並不遠,以後見麵的機會還很多……
好不容易安撫住了小塵珠的情緒,東方飛凰雖然掛念著湛盧山幫派的事務,急著想連夜趕路迴去,不過看小塵珠困倦的神情,還是不忍心,便決定暫住一晚,明早再啟程。
好在駱塵寶尋找的這一處新堂口,地處偏僻,十分幽靜,無人打擾,而且寺院中僧舍也不少,禪房也幹淨,安排眾人住下並不成問題。
第二天天亮後,駱塵寶已讓人做好了早餐,東方飛凰等人吃過早餐,準備返迴,她向駱塵寶表示,這一次迴去後,將派人帶一批槍械過來,加強龍泉支舵的武器裝備。
駱塵寶自是萬分感謝,聲稱不會忘了鬆嶽劍派的大力支援,東方飛凰便跟駱塵寶等人告別,抱著小塵珠坐在白馬上,當先奔向來路。
一行人快馬加鞭,沿途並沒有停留,午時十一點左右,就迴到了鬆溪縣茶芳鎮附近。
在路上東方飛凰已經跟眾人計議好,在路上順便把茶芳鎮的惡霸“米滿倉”剿滅了,奪下米家的莊園,做為在茶芳鎮的據點,駐紮鬆嶽劍派的人馬。
靳東洋和南凱等人一聽都是十分興奮,他們本就是茶芳鎮附近的鄉民百姓,平時也沒少受米滿倉和米家莊家丁莊客的欺負,都是憋了一肚子氣。
此刻掌門準備攻打米家莊,對他們來說正是揚眉吐氣的好機會,當即紛紛表示願打頭陣,活捉米老財!
東方飛凰也想調動他們的士氣,便答應了,誰要是活捉了米老財,賞金子一百兩,隻不過到時候必須聽從自己指揮,不得擅自行動,亂了章法。
靳東洋等人自然答應,他們都是當地人,東方飛凰詢問了茶芳鎮與米家莊的情況,以做到知己知彼,省一些力氣。
隋臘梅說,茶芳鎮共有四千多人,鎮子裏隻有一條老街,沿街二十多戶商鋪,米滿倉一家就占了一半,不過農田倒是不少,周邊三個村加起來,就有一萬多畝。
魏冰蘭說,米家莊占地很大,麵積不下十畝,坐落在官路街東頭,裏麵養著四五十個護院家丁,還有十幾杆獵槍土銃什麽的,尋常百姓都不敢靠近。
東方飛凰聽了不屑地一笑,這點力量簡直不值一提,別說比九龍山莊差遠了,就是再強盛十倍,那也擋不住自己幾輪衝殺。
說話間已經從一座“茶芳鎮”的牌坊下進入了鎮區街道,這條老街跟她們平時經過的鎮外大路垂直相交,一路蜿蜒向東邊延伸,街道上鋪著石板,寬闊約有一丈五六。
此刻正值中午,街麵上行人不少,鋪麵前還擺著不少臨時的攤位,不少鄉農百姓沿街叫賣各種土特產和蔬菜瓜果。
街道本就不寬敞,東方飛凰等人騎馬而過,引得路人和攤主側目而視,謹慎避讓。
東方飛凰看了幾眼路邊的鋪麵,隻見什麽“米滿倉糧棧”“米氏油坊”“米氏貨棧”“米家肉鋪”……隨處可見,果然一多半都是米滿倉的產業。
她不由暗自冷笑,好你個土財主,半個鎮子都讓你給霸占了,本女俠今天就來個“一鍋燴”,將你的根兒連須帶土拔起來,搜刮的民脂民膏都給吐出來!
她悠然摟著小塵珠,騎在白馬上緩緩向東而行,洪泰雷和魏冰蘭等人,見這街道上雖然熱鬧,但是行人大多衣衫襤褸,擺攤的也都是麵黃肌瘦,可見民生維艱,不由暗自歎氣。
這條街道約有兩裏長,沒多久便走到了東頭,抬眼便看見道路右側一座大莊園出現在山腳下大片開闊地帶。
副堂主吳赫律也跟著表態:
“吳某也願意追隨堂主的後塵,誠心歸順鬆嶽劍派……”
看到堂主和副堂主都已經這樣死心塌地了,馬隊指揮項雄和步戰指揮韓任也見機得快,雙雙離座拱手道:
“屬下項雄、韓任也是一樣,願意投入鬆嶽劍派麾下,聽從東方掌門的號令,不敢有違。”
刑房總管越國建也沒有異議,隨後起身做了表態,隻有庫房總管楚文山搖頭歎氣,默然不語。
東方飛凰看向楚文山,平靜地問道:
“楚總管,莫非你認為我東方飛凰實力不濟,保護不了翼龍堂?還是覺得我鬆嶽劍派舉步維艱,非翼龍堂幫助不足以成事?”
楚文山沉吟半晌,抱拳說道:
“楚某不敢如此揣測,隻是擔心……常言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我翼龍堂一旦踏出此步,跟鬆嶽劍派共同對抗官軍,戰事綿延,不知何時方休?”
“則到了那時,我們三百多大好兒郎,不知還能剩下幾人?留得幾個?原本我們藏在深山,雖不能大富大貴,也還算逍遙自在,請問這樣做是否值得呢?”
東方飛凰這才明白他所擔憂的是這件事,不由得揚眉冷笑道:
“原來楚總管是做此酸儒之言,杞人之憂,說來實在可笑!”
“豈不聞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又言俠士舍生而取義,君子忘死而守節,此方為我輩之信條。”
“落草為寇,偏安苟活,雖然貌似逍遙自在,無憂無慮,沒心沒肺,但是這與地上的螻蟻,空中的塵埃又有何異?”
“既為大好男兒,就不應該渾渾噩噩,苟全性命於亂世,而當有所作為,奮起而奔走,為自身,為萬民,為社稷,爭一個光明未來,大好前程!”
“這樣就算百死亦無悔,萬難也不惜,這就是人之生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真義!”
“反問一句,就算你們不怕世人鄙視,百姓指責,依然我行我素,做那打家劫舍、剪徑攔路的勾當,又真的能夠平平安安、壽終正寢嗎?”
“且不說別的,若我白馬紅巾再遇上一次,就毫不手軟將你們連根拔了,片甲不留!”
說罷運足真氣,手掌猛地一握,一隻茶杯在掌中盡數化為齏粉,伸出右掌在胸前,縷縷粉末從掌中落下,飄散在木地板上。
這一番鏗鏘如金玉相激,而又義正辭嚴、軟硬兼施的王霸之音,將楚文山數落得麵紅耳赤,無言以答,又看到她如此武功,不由從座位上滑落到地麵,駭然失色。
石佰仟本就對東方飛凰那絕世武功敬畏有加,再經過她此番帝皇一般威嚴的話語,和神人一般超炫的修為所震懾,更加是誠惶誠恐,額頭汗珠滲出,迴頭對著楚文山輕聲喝道:
“楚總管,東方掌門如此諄諄教誨,你還再執迷不悟嗎?還不快起來參見掌門,心悅誠服表示幡然醒悟、棄暗投明……”
楚文山又驚又愧,努力掙紮著跪在地上,俯身拜道:
“是,是……東方掌門一番……金玉良言,振聾發聵……令楚某羞愧不已……先前所言,真是淺陋愚昧之極,還請……東方掌門治罪……”
石佰仟為其求情道:
“掌門請看在楚總管一心為了翼龍堂的弟兄著想,原諒他一迴……他在翼龍堂幾十年,一向兢兢業業,並無私心雜念,也對掌門沒有惡意……”
吳赫律跟越國建也是跟著為楚文山求情。
東方飛凰雖然為楚文山的迂腐而心生不悅,不過也感覺出他確實是在顧惜翼龍堂弟子的生命,倒算不上惡人,更何況還要給石佰仟等人麵子,也就放緩語氣說道:
“好啦,本掌門可不是那種心胸狹窄剛愎自用的人,聽不得別人的進言,隻要楚總管明白了自己想法的謬誤,改正過來就是了。”
“大家既然共聚一堂,合為一派,那就都是自家人,把話說開了反而更加親密無間,上下同心。”
“各位都請坐吧,本掌門還有幾句話要跟大家說明。”
石佰仟等人舒了一口氣,謝了一聲,便紛紛歸座,楚文山後背出了一身冷汗,硬著頭皮也是默默地坐迴位子。
木婉婷和洪泰雷見東方飛凰不僅武功驚世駭俗,見識與口才更是出類拔萃,那種浩然正氣與王者風度,雖然年紀輕輕,卻完全不輸大派宗師的氣勢,皆感心折。
至於魏冰蘭六個親兵,更是為主帥這樣絕世的風采和武功肝腦塗地,深感自豪,眼睛裏盡是崇拜敬仰的光彩。
郭雲杉是個機靈鬼,見師父右手粘上了瓷杯的粉末,便趕緊從旁邊茶幾上拿起一塊濕毛巾,抓著她的手腕給她擦拭手掌。
東方飛凰淡淡一笑,也由得小徒弟獻媚,看著石佰仟等人說道:
“石堂主,既然翼龍堂歸附了鬆嶽劍派,那以後翼龍堂就應該納入鬆嶽劍派的編製,暫時就還是保持翼龍堂的名稱,等本派建製完整之後,再適時改動。”
“本派總壇如今設立了三大台,五大營,前天剛比武選出了三大台之一引鳳台的主官,明天午後就將選出另一大台禦馬台的主官,四天後再選出最重要的戰龍台主官。”
“至於五大營的主將選拔,就在七天後舉行。”
“今日是四月十九,如果石堂主以及堂中的兄弟,有誰想參與總壇各個職位的比試選拔,都可以在四月二十,或者四月二十三,四月二十六,前往湛盧山總壇一試身手。”
石佰仟等人互相看了一眼,石佰仟沉吟道:
“掌門,本派這樣的盛事,做為下屬,我們理應前往總壇站台助威……”
“隻是屬下考慮,翼龍堂所在的趙王溝,地勢平坦,易攻難守,若是堂中的重要人物都傾巢而出了,堂中空虛,群龍無首,很容易被外人占了便宜……”
東方飛凰點了點頭說道:
“你考慮的也有道理,那就這樣吧,石堂主你自己安排,分成三批人馬,各由一兩位頭領帶隊,分別在明天,還有二十三、二十六,輪番前往湛盧山參與比試,你看可以嗎?”
石佰仟略一思索,當即便爽快答應了。
又喝了兩杯茶,石佰仟吩咐的宴席便已經布置好了,石佰仟盛情邀請眾人入席,用過飯菜,已經是晚間八點半時分,木婉婷告別了眾人,獨自返迴飛虎寨。
東方飛凰也婉拒了石佰仟等人的挽留,說還要去丐幫龍泉支舵會一位朋友,讓他們別忘了如期前往總壇參會,隨即便帶著洪泰雷、郭雲杉等人離開了趙王溝。
順著原路返迴蘭菊鄉,北上十餘裏便抵達了龍泉縣南郊,由於此刻沒有貨物的負擔,眾人策馬疾馳,速度很快,總共也就花費半個小時左右。
來到濟川橋南門一帶,找到了天堂茶館,那兒果然有鄧西山留下來的兩名丐幫弟子在等候,互相打了招唿,兩名弟子就帶著眾人去龍泉支舵堂口。
他們並沒有過橋進城,而是往東行了三四裏路,就到了一座寺廟,名為“崇義寺”,駱塵寶跟鄧西山就在那裏相候,這裏就是丐幫龍泉支舵的堂口。
駱塵珠已經在禪房裏睡著了,不過聽到了東方飛凰等人前來的聲響,還是醒了過來,很高興地纏著東方飛凰,唧唧喳喳說個不停,好像離開了很久似的。
駱塵寶就在寺院大殿裏擺了一桌還算豐盛的酒席,既是聊盡地主之誼,也是為了答謝半個多月前,東方飛凰對他們兄妹倆的慷慨救濟。
東方飛凰等人剛剛在翼龍堂吃過晚飯,並不饑餓,可是在駱塵寶誠摯邀請下,還是客隨主便,入了酒席相陪。
席間東方飛凰問道,當初他們兄妹倆為何會那麽落魄,竟至於衣食無靠,疾病無醫?
這就勾起了駱氏兄妹的傷心事,小塵珠小臉黯淡,悶悶不樂,駱塵寶便說出了其中的緣故,卻讓東方飛凰等人感到十分意外。
原來駱塵寶本不是龍泉支舵的支舵主,而是丐幫幫主駱黃都的大兒子,隻因駱黃都寵愛繼室夫人所生的兒子駱塵圭,駱塵寶遭到了冷落,以及繼母的打壓。
就在兩個月前,駱黃都離開徐州總舵,前往開封處理幫會事務,總舵遭到了敵對幫派的襲擊,幫中弟子死傷了幾十人,連幫主夫人和二公子駱塵圭也受了傷。
駱黃都得訊後急忙趕迴總舵,幫主夫人卻指責大公子駱塵寶見死不救,馳援不力,坐看敵人攻擊總舵,陷她們母子於危難之中,居心險惡……
駱黃都偏聽偏信,立時勃然大怒,傳來大兒子駱塵寶,一番斥責之後,加以幫規處罰,痛打一百刑杖,並趕出總舵,發落到龍泉支舵以觀後效。
駱塵寶雖然身體健壯,內功也頗有根基,終究是受不住一百刑杖的重刑,受了不輕的內外傷,再加上長途車馬顛簸,一到了龍泉支舵就大病不起。
龍泉支舵的幫眾本來就是一盤散沙,大家各自為政,堂口的收入十分微薄,誰也顧不上誰,
再加上駱塵寶是被“貶黜流放”下來的,所謂“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沒有人落井下石就已經不錯了,更是沒有人來照料他的病情,任其自生自滅。
多虧了前任支舵主留下來的一個女兒,也就是小塵珠,原名叫林麗珠,她雖然年紀小,卻生性善良,見駱塵寶奄奄一息,頓生憐憫,便服侍在側,盡心照料。
隻不過林麗珠就是個小丫頭,小乞丐,失去了父親的庇護,在堂口裏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每天出去乞討迴來的食物,大多給了駱塵寶糊口,她自己則經常是忍饑挨餓。
在小塵珠的照顧和保護之下,駱塵寶總算沒被餓死,緩過了氣來,經過自身的修煉,內傷也緩慢減輕,隻是缺醫少藥,營養不良,想要痊愈難上加難。
他見小麗珠也很可憐,孤苦無依,不由生了同病相憐之心,便認了小麗珠為妹妹,給她改姓名為駱塵珠,說以後要保護她,在丐幫裏相依為命,互相鼓勵,東山再起。
半個多月前,小塵珠出去乞討,遇到有位自稱“白馬紅巾”的大姐姐,竟然給了她五百兩銀子的銀票,還有幾兩碎銀,熱騰騰的肉包饅頭。
駱塵寶聽了小塵珠的描述,萬分感動,同時也燃起了強烈的鬥誌,就用那五百兩銀子購買了一些治傷效果好見效快的珍貴藥材,不到五六天就把傷病治好了。
之後大力整治堂口的風氣和規矩,重新把弟子們的士氣又凝聚到了一起,並且打敗收服了縣城各個市井團夥,無賴混混,整個支舵的勢力在縣城周圍一家獨大。
除了振興龍泉支舵的勢力之外,駱塵寶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尋找到那位雪中送炭的“白馬紅巾”女俠,報答她的贈銀之德,再生之恩。
沒想到就在前兩天,卻聽到了過往客商談論說,白馬紅巾已經被鬆溪縣知縣捉拿歸案,不日就將處決示眾。
駱塵寶剛開始還不相信,後來也有丐幫弟子傳迴消息,證實確有這麽一件事,官府的告示都公布了,次日午時就要在縣衙門口開刀問斬。
駱塵寶焦急之下,馬上點起了堂口內身手比較好的弟子,連夜就趕向鬆溪縣,準備武力攻進縣衙大牢,救出白馬紅巾。
小塵珠更是牽掛著那個白馬紅巾姐姐,就苦苦央求駱塵寶帶著她同去,駱塵寶心疼小妹,便答應了小塵珠,把她也給帶上了。
趕到的時候,縣衙門口已經建好了行刑台,人犯也已經帶了出來,駱塵寶就臨時決定劫法場,在城外做了安排之後,就帶著小塵珠藏到了附近的酒樓,坐鎮指揮。
誰知這卻是官府的一個圈套,要被處斬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白馬紅巾,隻是以此為誘餌,把那些想要解救白馬紅巾的同黨,甚至是白馬紅巾本人,吸引到縣城之內圍殲而已。
如果不是真正的白馬紅巾東方飛凰擊斃了團練的軍官頭目,打散了團練營,恐怕這次龍泉支舵的得力弟子都要損失殆盡了。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才能遇到真正的恩人白馬紅巾,也結識了鬆嶽劍派的各位英雄好漢,算是不虛此行,因禍得福吧……
聽完了駱塵寶的敘述,東方飛凰等人皆是感慨不已,想不到駱塵寶竟是丐幫幫主的大公子,而駱塵珠也並不是他的親生妹子,都是相依為命的落難人。
而小塵珠則是向東方飛凰透露了一個“秘密”:說駱塵寶大哥哥的外號叫做“鐵扇公子”,以前可是一個風度飄飄的大帥哥哦,一把鐵扇子打出去,比什麽刀劍都厲害……
東方飛凰對駱塵寶也是刮目相看,當即雄心萬丈地表示,以後鬆嶽劍派將會大力支持龍泉支舵,幫助駱塵寶統一丐幫江南各分舵,讓他的幫主老爹瞧一瞧,誰才是幫主之位的最佳繼任者!
駱塵寶聞聽真是又驚又喜,東方飛凰和鬆嶽劍派的實力他看在眼裏,相信不久之後必能成為江南武林第一大幫派,甚至與官府分庭抗禮。
有了她和她執掌的門派大力支持,所謂的“統一江南丐幫各分舵”,也不是一句空話,那是大有可為的一件事!
屆時自己就真能在丐幫裏麵占據半壁江山,連老爹也不敢小覷,就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地位問題了,就算想把幫主之位傳給駱塵圭,隻怕也沒那麽容易。
當即和東方飛凰幹了一碗酒,提議雙方“歃血為盟”,此後丐幫龍泉支舵跟鬆嶽劍派結盟,互為支援,隻要他駱塵寶的勢力得到擴展,一定配合鬆嶽劍派行動,並且分一半利益給鬆嶽劍派。
東方飛凰本就有這個意思,便欣然答應了,跟駱塵寶互相滴血喝了一碗血酒,正式結為江湖同盟,約定互通消息,互相助力,一方遭受攻擊,另一方必須救援。
盟誓後,駱塵寶又提了一個要求,讓東方飛凰收小塵珠為徒弟,把她帶迴湛盧山,他不希望小塵珠留在堂口乞討受苦,而且也能少去他後顧之憂,全力壯大支舵。
東方飛凰也很喜歡小塵珠,自己以後還要多招收幾個嫡傳弟子呢,怎麽也不會隻有郭雲杉一個,當即很爽快就答應了,隻問小塵珠願不願意。
駱塵珠哪有不願意的道理,可是想到要離開“大哥哥”駱塵寶,也是很不舍,撲到駱塵寶的懷裏,哭得稀裏嘩啦的。
二人雖然不是親生兄妹,可是經過患難與共、相依為命的一個多月,已經不是親生勝似親生,駱塵寶也是心酸落淚,勉強安慰小塵珠說,
等她學好了武功,再迴來幫大哥哥管理幫派,那時候又可以再相聚了,更何況龍泉縣離湛盧山並不遠,以後見麵的機會還很多……
好不容易安撫住了小塵珠的情緒,東方飛凰雖然掛念著湛盧山幫派的事務,急著想連夜趕路迴去,不過看小塵珠困倦的神情,還是不忍心,便決定暫住一晚,明早再啟程。
好在駱塵寶尋找的這一處新堂口,地處偏僻,十分幽靜,無人打擾,而且寺院中僧舍也不少,禪房也幹淨,安排眾人住下並不成問題。
第二天天亮後,駱塵寶已讓人做好了早餐,東方飛凰等人吃過早餐,準備返迴,她向駱塵寶表示,這一次迴去後,將派人帶一批槍械過來,加強龍泉支舵的武器裝備。
駱塵寶自是萬分感謝,聲稱不會忘了鬆嶽劍派的大力支援,東方飛凰便跟駱塵寶等人告別,抱著小塵珠坐在白馬上,當先奔向來路。
一行人快馬加鞭,沿途並沒有停留,午時十一點左右,就迴到了鬆溪縣茶芳鎮附近。
在路上東方飛凰已經跟眾人計議好,在路上順便把茶芳鎮的惡霸“米滿倉”剿滅了,奪下米家的莊園,做為在茶芳鎮的據點,駐紮鬆嶽劍派的人馬。
靳東洋和南凱等人一聽都是十分興奮,他們本就是茶芳鎮附近的鄉民百姓,平時也沒少受米滿倉和米家莊家丁莊客的欺負,都是憋了一肚子氣。
此刻掌門準備攻打米家莊,對他們來說正是揚眉吐氣的好機會,當即紛紛表示願打頭陣,活捉米老財!
東方飛凰也想調動他們的士氣,便答應了,誰要是活捉了米老財,賞金子一百兩,隻不過到時候必須聽從自己指揮,不得擅自行動,亂了章法。
靳東洋等人自然答應,他們都是當地人,東方飛凰詢問了茶芳鎮與米家莊的情況,以做到知己知彼,省一些力氣。
隋臘梅說,茶芳鎮共有四千多人,鎮子裏隻有一條老街,沿街二十多戶商鋪,米滿倉一家就占了一半,不過農田倒是不少,周邊三個村加起來,就有一萬多畝。
魏冰蘭說,米家莊占地很大,麵積不下十畝,坐落在官路街東頭,裏麵養著四五十個護院家丁,還有十幾杆獵槍土銃什麽的,尋常百姓都不敢靠近。
東方飛凰聽了不屑地一笑,這點力量簡直不值一提,別說比九龍山莊差遠了,就是再強盛十倍,那也擋不住自己幾輪衝殺。
說話間已經從一座“茶芳鎮”的牌坊下進入了鎮區街道,這條老街跟她們平時經過的鎮外大路垂直相交,一路蜿蜒向東邊延伸,街道上鋪著石板,寬闊約有一丈五六。
此刻正值中午,街麵上行人不少,鋪麵前還擺著不少臨時的攤位,不少鄉農百姓沿街叫賣各種土特產和蔬菜瓜果。
街道本就不寬敞,東方飛凰等人騎馬而過,引得路人和攤主側目而視,謹慎避讓。
東方飛凰看了幾眼路邊的鋪麵,隻見什麽“米滿倉糧棧”“米氏油坊”“米氏貨棧”“米家肉鋪”……隨處可見,果然一多半都是米滿倉的產業。
她不由暗自冷笑,好你個土財主,半個鎮子都讓你給霸占了,本女俠今天就來個“一鍋燴”,將你的根兒連須帶土拔起來,搜刮的民脂民膏都給吐出來!
她悠然摟著小塵珠,騎在白馬上緩緩向東而行,洪泰雷和魏冰蘭等人,見這街道上雖然熱鬧,但是行人大多衣衫襤褸,擺攤的也都是麵黃肌瘦,可見民生維艱,不由暗自歎氣。
這條街道約有兩裏長,沒多久便走到了東頭,抬眼便看見道路右側一座大莊園出現在山腳下大片開闊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