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章 文武考


    明川蓉美停住了說話,扭頭看向那兩個人,原來是林小峰和飛虎寨的樊十三,當即皺眉問道:


    “你們兩個有什麽話要說?就不能等一會兒嗎?”


    林小峰陪笑說道:


    “不好意思大掌兵,我這件事非得在這個時候說不可,不然等一會兒就來不及了……”


    “我也想要參加比試,可我現在住在總壇,不屬於哪個據點,我應該站在哪個隊伍呀?”


    樊十三也是拱手說道:


    “掌兵,我的事情是這樣的,就是……我也要參與這次比試,不過還沒有得到我們少寨主……也就是木婉婷副掌鞭的同意,還不知道能不能參加……”


    東方飛凰看到這兩個人,心裏很有感觸,頓時生出成人之美的願望。


    林小峰自從雷州府城劫獄之後,就兢兢業業地跟著自己,雖然武功不濟,而且為人還有些玩世不恭,不大正經,甚至還對自己想入非非,惹人生厭;


    不過跟了自己這麽久,他的所有毛病其實都隻是小節,絕非大奸大惡之人,相反,他還是一個很仗義,很重情的男人,也是一個百折不撓、屢敗屢戰的漢子!


    自己並沒有盡心盡力地教導過他高深的武功,可是他的進步與日俱增,他的槍法也是可圈可點,相信隻要再假以時日,給他一個更好的用武之地,他會成長得更快。


    所以自己有什麽理由不成全他呢?


    至於樊十三,剛開始雖然也是個魯莽漢子,不過那是出自耿直的性情,無可厚非,總比陰險狡詐、兩麵三刀的小人要好吧?


    更加難能的是,他竟然有在官軍裏麵從軍的經曆,還練就了很好的槍法,熟練掌握各種槍械和武器,這在新老弟子裏麵都算是一個突出的人才。


    而且他對於原來反對的寨主以及少寨主,消除敵意之後就變得忠心耿耿,不忍背棄,這也是重情重義的表現,這樣的人為什麽不能成全他呢?


    當即對明川蓉美說道:


    “明川掌兵,小林子和這位樊十三大哥,都是很有實力的兄弟,咱們這次比試本來就是選人唯才,來者不拒,他們兩個自告奮勇,那是好事啊!”


    明川蓉美微微一笑,便對林小峰說道:


    “小林子,我也很欣賞你的勇氣和韌勁,既然掌門都這樣說了,那你自然可以參與比試……這樣吧,你就歸入嘉穀村,站到竇南二龍頭的隊伍裏吧!”


    林小峰欣然答應一聲,便背著他的毛瑟步槍,施施然地走到竇南的身後,站在了他的後邊。


    明川蓉美又看向樊十三,說道:


    “這位樊十三兄弟,那你就盡快去跟你原來的上司說明,隻要她同意了,你就可以迴到飛虎寨的隊伍裏,跟所有報名的人一樣參與比試。”


    樊十三躬身應了一聲是,剛轉了個身,木婉婷已經從旁邊走了過來,平靜地說道:


    “樊大哥,我爹剛才已經跟我說過了,你既然想參加,那就參加吧,祝你能夠勝選;如果落敗,願意迴來,那我這邊還是很歡迎的……”


    樊十三點了點頭,鄭重地一抱拳頭:


    “多謝少寨主成全,多謝副掌鞭好意……”


    隨即便轉身走向了飛虎寨的隊伍,站到了木禾林的身後。


    經過了這一小段插曲,場中眾人的氣氛稍微活躍了一些,個個露出了笑容,發出竊竊私語聲,明川蓉美當即做了個安靜的手勢,繼續說道:


    “各位兄弟姐妹安靜了,咱們事不宜遲,接著進行我們的第一項比試項目。”


    “這第一項比試的項目就是:射箭。”


    “具體的比法很簡單,是這樣的:我們的校場之內,設有靶場,距離為二十丈,每名參與者各有三箭的機會,隻要一箭正中靶心,便可勝出,進入下一項目比試;”


    “射中靶心者會有人舉旗報靶,中三箭評為優,兩箭為良,一箭為中,未中為下……中靶者就到本掌兵這裏自報姓名,有人登記在冊;”


    “射完三箭的人,勝出者迴到本陣,淘汰者就到帳篷內休息。”


    “我們的時間很充足,可以一個一個地來,誰先誰後都沒有關係。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不能拖延太久,三箭必須連珠射出,一氣嗬成。”


    說著向旁邊的伍夏荷說道:


    “伍副掌令,就有請你的手下,將靶場中的箭靶搬過來,在操場中間設置好距離,隔離開閑雜人等,維持秩序;”


    “並且準備好幾張相似的長弓,五十支優良的羽箭。”


    伍夏荷點頭答應,這些東西在校場內本來就有,並不需要特別去城內搬取,當即吩咐了身後幾個親信去準備。


    沒過十分鍾,一切都準備就緒了,一個木質箭靶被放在了操場西邊的圍牆邊,旁觀的老百姓也被分開隔離,留出一條五丈寬的過道,有兩排弟子手執長槍攔阻。


    眾百姓議論紛紛,興高采烈地翹首圍觀,要看看這些鬆嶽劍派的弟子們,都有什麽身手和本事。


    已經有伍夏荷的部屬將五張鐵弓和五十支雕翎箭,放到了箭靶對麵二十丈外的一張大木桌上。


    這第一項的比試也確實簡單,當下站在第一方陣的竇南率先射箭,他連珠箭發,三箭齊中箭靶中心的紅圈,頓時贏得眾弟子和百姓的掌聲和叫好。


    在箭靶旁邊兩三丈之外站著三名報靶的弟子,一個舉起了小紅旗,一個上前把射中的箭取了下來,一個高聲叫道:


    “三箭齊中靶心,成績優!”


    竇南向明川蓉美報了姓名,迴歸本隊,明川蓉美讓南宮慧月在紅紙上記下姓名和成績,然後喊著進行下一位。


    林小峰當仁不讓,趕緊上前把步槍放在桌邊,抓起了弓箭,他雖然大多訓練的是步槍的槍法,不過射箭也沒少練習。


    因為東方飛凰告訴過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洋槍雖然在長距離射擊上有利,但是近戰不如傳統兵器,尤其是偷襲的時候,不如咱們的弓弩和暗器。


    所以他也是在弓箭上付出了不少努力,東方飛凰還教會了他發射飛刀的手法,在小樹林裏也沒少偷偷地鑽研。


    隻見他左手緊握弓杆,右手搭箭輕扣弓弦,舉高過肩,眯眼瞄準靶心,片刻後手指急放,弓弦振響,羽箭疾飛而出,其後並不耽擱,陸續又射出了兩箭。


    眾人看到林小峰三箭也都中了箭靶,隻不過隻有兩箭射中靶心,一箭射在了中間的白色區域。


    由於這種箭靶由內而外分為三個等級,塗抹的顏色分別為紅、白、黑,所以林小峰這樣的水平也已經算是中上水準了,觀眾們皆是齊聲喝彩。


    報靶的人舉旗示意,另一人喊道:


    “兩箭射中靶心,成績良!”


    林小峰也報了姓名,南宮慧月執筆記錄,東方飛凰跟明川蓉美也忍不住點頭微笑,向林小峰豎了下大拇指,林小峰得意洋洋地迴歸了本陣之中。


    隨後一個個參與者逐一進行了射箭,大約十五分鍾,嘉穀村所在的弟子們全都射完,除了竇南和林小峰,還有八人至少有一箭射中了靶心,留在原地,得以進入下一輪。


    就這樣一個方陣一個方陣陸續參與比試,快則十分鍾,慢則二十分鍾,總共曆時三個小時左右,第一項比試終於全部完成。


    全場參與者總共三百八十九人,最後勝出者將近一半,達到了一百八十五人。


    東方飛凰、明川蓉美、伍夏荷等人對此都是比較滿意的:


    畢竟有這麽多人箭術能夠達到這個標準,說明了弟子們的身手還算不錯,就算稱不上神射手,但絕對稱得上是合格的弓箭手。


    而圍觀的百姓市民更是讚聲不絕,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弟子也都是經過挑選出來的,還以為隻是普通的弟子幫眾,個個的箭術卻這麽精彩,真是一支威武之師!


    明川蓉美隨即便宣布了第二項比試的內容:


    “兄弟姐妹們,你們剛才的表現都很好,勝出者希望再接再勵,終得正果;暫時退出者也不用氣餒,以後還有很多晉升的機會。”


    “本掌兵現在就公布第二項比試內容,那就是:舉重。”


    “何謂舉重呢?就是我們校場內有現成的石鎖,取重量為六十斤的大石鎖,每位參與者左右雙手各舉一鎖,平舉過肩,能夠走完十步者,即為勝出,進入下一項比試。”


    “哇……”


    明川蓉美這一番聲明,將周圍的百姓們都驚訝得吐舌不已,六十斤的大石鎖,一般人能夠舉起就已經很牛了,


    還要雙手各舉一個,平舉過肩,走完十步的距離,這實在太難了!


    就在眾百姓和眾弟子議論聲中,已經有人從校場演武場抬來了六隻大石鎖,並且在剛才射箭的地方劃定了十步的距離,兩頭各釘住了一條繩子,間隔大概是三丈六尺遠。


    這個比法也很簡單,不需要太多解釋,明川蓉美讓每一次同時出來三個人,平舉石鎖從東邊的繩子為起點,走到西邊的繩子為終點,走完即為勝出。


    當下竇南和林小峰又是率先出場,還加了一個新弟子叫做馬大光的。


    三個人一起站在東邊繩索限定的起點位置,各自深吸了一口氣,便俯身抓起石鎖,挺腰站直,平舉雙臂,將石鎖舉起呈一條線,然後抬腳往終點走去。


    在眾人喝彩鼓勵聲中,三人速度很快分出了先後,竇南一馬當先,十分輕鬆,林小峰頗感吃力,手臂輕微發顫,而馬大光更是舉步維艱,手腳亂晃。


    東方飛凰自然對竇南很有信心,早在南平城延福門碼頭的時候,就見到竇氏兄弟以小博大,用竹篙硬生生撐開大貨船,竇南的臂力之大,非同小可。


    果然竇南健步如飛走完了過程,臉不紅氣不喘地放下了兩個大石鎖,拍拍手跟明川蓉美說道:


    “稟報掌兵,竇南已經走完了十步距離。”


    明川蓉美誇讚道:


    “二龍頭身手過人,武藝出眾,恭喜恭喜……月兒,把他的名字記下吧。”


    南宮慧月答應了一聲,在大紅紙上記下了竇南的大名。


    竇南迴到了自己的方陣,場上的林小峰隨後也勉強走完了,喘著粗氣將兩個大石鎖放下,高興地叫道:


    “明川小……大掌兵,我也完成了……哈哈,我是林小峰,給我記上名號!”


    明川蓉美和東方飛凰抿嘴微笑,南宮慧月撇了撇嘴,隨後將林小峰的姓名也給寫上了。


    最後一個馬大光卻是剩下一丈左右距離,便再也握不住石鎖了,“咣咣”兩下丟開砸在地上,搖頭歎氣,黯然迴去帳篷裏休息了。


    有弟子將馬大光丟下的石鎖搬迴西邊的繩索位置,接著進行下一趟。


    就這樣你來我往,參與的人來迴舉著兩隻大石鎖展示臂力,經過了一個小時左右的角逐,又淘汰了一多半的人選,最後剩下七十八人進入第三項比試。


    眾百姓個個看得津津有味,發現鬆嶽劍派的弟子門人都不簡單,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平舉石鎖走完路程,但好歹都能夠舉起來,已經遠超常人了。


    雖然已經觀看了兩個時辰四個小時,但是百姓們還是頗有興致,除非家有急事的,偶爾幾個人離開,大多數還是在現場圍觀,等待著最終的決勝時刻。


    比完了前麵兩項,勝出的人數隻有剛開始時的五分之一左右,可謂是勝利在望,所以雖然大部分人有些疲憊,也還是振奮精神,士氣並沒有低落,依然高漲。


    伍夏荷又讓戚冬華擂了一通大鼓,場中歸於安靜後,明川蓉美終於宣布了第三項的比試項目:


    “兄弟姐妹們,父老鄉親們,最後決勝時刻終於來到了,本掌兵現在就說出這第三項的比試內容,這一迴咱們不再較量武功,而是考驗文采……”


    “當然嚴格來說,不能算是真正的文采,因為咱們也不是考狀元,做宰相,隻是選武夫,做將軍。”


    “所以,這一關應該叫做比策略,衡量參與者的軍事才能,我們都知道古往今來,有兩本兵家必讀的兵書,一本稱為《孫子兵法》,另一本就是‘三十六計’。”


    “我們今天要考的就是這兩本兵書,不過各位同門請放心,我們不會要求各位背誦全文,高談闊論、解文釋義,”


    “咱們說到底畢竟是武林中人,沒必要精通兵法,但也不能一無所知,不然怎麽帶兵打仗呢?”


    “比試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各位參與者都會分到一張紙,在一炷香之內,請在紙上寫下三十六計的名稱,寫得越多勝算越大,要求書寫準確,亂寫的內容不算數;”


    “另外再寫出《孫子兵法》開篇的文字,同樣寫的字數越多越準確,分數越高;”


    “每個人都要在紙張上頭寫下自己的姓名,時間一到便要停止書寫,統一收迴評分,當場宣布結果;”


    “如果寫出的‘三十六計’計謀名稱數目相同,那就再以《孫子兵法》的字數作比較,最終憑字數決出高下,排出名次;”


    “靠前的十五名參與者,即為最終獲選的人員,前五名分別為五大營的主將,後麵十名即為五大營的副將,由主將優先挑選兩名副將。”


    “好了,比試的詳細內容和方法我已經講清楚了,大家都明白了嗎?”


    場中列隊的七十八名參與者,先是一陣驚訝,接著頻頻點頭,個個都聽明白了明川蓉美所說的內容。


    這個方法也不複雜,而且不用再拚死拚活出大力氣,隻是動一動腦子,耍耍筆杆子,這個雖然沒有大秀才那樣的文化學識,但是也並不難。


    隻因為《孫子兵法》太過於出名和普遍,就算沒有認真研究,平時也經常聽說,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聽多了也就記住了一些。


    而“三十六計”就更加耳熟能詳了,在民間百姓之中,那是如數家珍,草莽英雄崇尚忠義,經常聽說書和戲曲,信手拈來也能說上幾段。


    當下都有些躍躍欲試,紛紛表示都聽明白了,沒有異議。


    伍夏荷已經提前得到東方飛凰吩咐,讓人迴縣衙取來了毛筆、墨水和紙張,


    於是便跟東方飛凰等人讓出了所有長桌子,另外再找來了長凳,拚湊了足夠的位置,讓每個參與者都能揮毫潑墨,進行“考試”。


    眾百姓也是大開了眼界,沒想到一場比試武力的選將龍虎鬥,竟會出現宛如科舉考試一樣的“考棚作答”的景象。


    等每名參與者都坐好,拿到了紙張和筆墨,明川蓉美便跟南宮慧月將一隻大香爐放在方桌上,點燃了一根高香,宣布正式開始答卷。


    七十八名參與者個個正襟危坐,剛開始還能揮灑自如,信心滿滿,隨著寫的字數越多,個個眉頭也越皺越緊,漸漸冥思苦想起來。


    東方飛凰和明川蓉美、南宮慧月還有伍夏荷、木婉婷、魏冰蘭、孟依依等人,則是圍著一長排的桌椅慢慢巡視,頗有點“監考官”的架勢。


    旁觀的百姓和守衛的弟子們,也隻敢低聲私語,不敢大聲幹擾參與者的情緒精神,一時校場內竟然有些莊重肅穆的氛圍。


    隨著外圍桌子上大香爐的竹香燃到盡頭,明川蓉美當即高聲宣布:


    “好了諸位,一炷香已經燒完了,時間已到,請諸位停筆,迴歸本陣。”


    “南宮掌令,伍副掌令,請帶人幫忙收拾一下各位的答卷,咱們評判一下成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闕並收藏武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