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轉瞬數十年光陰便如白駒過隙般飛逝而去。


    如今的洪荒世界,恰似一片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廣袤海洋,整個人族宛如其中一顆璀璨耀眼、熠熠生輝的星辰,在這片浩渺無垠的天地間綻放出絢爛奪目的光輝。


    無數神異之人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嶄露頭角。


    而其中最為傑出的,當數少典之子軒轅、烈山氏之子朱襄,以及巫人九黎部蚩尤。


    這三位存在,各自背負著非凡且獨特的氣運。


    軒轅,周身縈繞著人皇之氣,其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之間皆自然流露出王者的威嚴風範。


    炎帝,身負帝王命格,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透著睿智的光芒與果斷堅毅的神采。


    蚩尤,則憑借著巫族與人族的混合血脈,展現出令人震撼的勇武和超乎常人想象的強大力量。


    又因道君之令,諸多先天人族皆伴隨著天皇伏羲飛升天庭,僅留幾位德高望重的人祖駐留人間。


    除了幾位人祖以外,其餘先天人族不得久居人間。


    畢竟,先天人族的數量終歸有限,人族未來的蓬勃發展更多地需依靠後天人族的崛起與奮進。


    而先天人族作為目前人族之中最強大的力量,隻需要作為人族幕後的守護力量即可,而不能夠讓其幹預人族的正常發展。


    如若這些先天人族繼續與後天人族混居,終究是不利於人族的發展。


    隻有這樣才能夠有利於,人族的薪火傳承,有利於人族後輩的崛起,天驕的崛起,使得人族強者代代不息。


    如果那些強大的先天人,繼續有後天人族混聚一起,後天人族之中的天驕的崛起終究會受到阻礙。


    於是這才有此規定。


    而這也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而這些先天人族前往天庭或者是地庭任職,同樣也能獲得諸多好處,所以也不會有哪位先天人族有反對意見。


    此規定實乃高瞻遠矚之舉,既有益於人族文明的薪火相傳,亦為人族後輩天驕的崛起清掃了障礙,鋪平了道路。


    而軒轅、炎帝、蚩尤三人,在這相較以往更為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得以毫無束縛地充分施展自身的才華,肆意攪動風雲,全力以赴地追逐那人皇之位。


    他們各自的神異表現,猶如黑夜中的明燈,吸引了眾多密切關注人族動態的洪荒大能。


    這些大能們心懷鬼胎,心思各異,皆妄圖從這三人中挑選出一位加以輔佐,妄圖借此謀取一份豐厚的功德。


    葉雲天對於這些洪荒大能的隱秘心思可謂了如指掌。


    對於那些企圖收炎帝或蚩尤為徒、妄圖對其進行輔佐的大能,他並沒有做出什麽幹涉。


    然而,對於未來真正的人皇軒轅,葉雲天卻另有一番精心的安排。


    他特意命令人祖燧人氏親自出麵收軒轅為徒,將自身所悟的道義以及高深莫測的功法傾囊相授。


    同時阻攔下了許多想要收軒轅為徒的大能。


    ……


    軒轅黃帝自幼年起,便展現出超乎常人的聰慧機敏,那靈動的雙眸中總是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知的探索之光。


    在燧人氏的悉心教導下,他如魚得水,仿佛找到了智慧的源泉,進步神速得令人驚歎。


    他以超乎尋常的勤奮刻苦,日夜不停地修煉,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天地之道的領悟之中,那專注的神情仿佛世間再無他物能夠幹擾。


    軒轅黃帝心懷天下,目光長遠。他大力推廣“百穀”的種植,黍、稷、菽、麥、稻等農作物在他的倡導下廣泛播種,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糧食來源。


    他推行田畝製度,劃分土地,確立“井田製”,讓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合理利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農田中,穀穗飽滿,麥浪飄香,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人們的臉上。


    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加軒轅黃帝所能夠獲得的功德,避免最後像地皇神農一般因功德不足而無法直接成聖。


    葉雲天還暗中讓燧人氏,指引軒轅黃帝創造人族文字,獲得原本屬於倉頡的龐大造字功德,


    於是,軒轅黃帝帶領族人創造了人族獨有的文字。


    那一個個形態各異、寓意豐富的字符,仿佛是跳動的音符,承載著人族的智慧和經驗,得以長久地記錄和傳承。


    原本屬於倉頡的龐大造字功德,此刻也匯聚到了軒轅黃帝身上,使得他的功德愈發深厚


    同時,他倡導禮儀,親自製定規範,從言行舉止到人際交往,細致入微,使人族社會更加和諧有序。人們遵循著這些禮儀,相處融洽,社會風氣煥然一新。


    黃帝還製定了音律,優美的旋律為人族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的樂趣,為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醫學領域,黃帝與岐伯等大臣共同探討醫學知識,曆經無數個日夜的鑽研,最終形成了《黃帝內經》這一醫學巨著。


    這部著作如同明燈,照亮了人族對抗疾病的道路,拯救了無數生命。


    黃帝時代的技術創新令人矚目,他發明了衣裳,讓人族告別了以獸皮樹葉蔽體的時代,穿上了舒適美觀的衣物。


    他還發明了車船、宮室,指南針等物品,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和交通方式。


    那堅固的宮室為人們遮風擋雨,快速的車船帶著人們穿梭於山川之間。


    而指南車的出現,更是為古代的導航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讓人族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再迷茫。


    而在麵對洪荒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妖邪之物時,軒轅黃帝毫無畏懼之色。


    他親自率領族人英勇作戰,手持利刃,衝鋒陷陣,斬殺無數妖魔。


    他的身姿矯健如虎,每一次揮劍都帶著必殺的決心,每一次怒吼都彰顯著無畏的勇氣。


    他以堅定的意誌和頑強的鬥誌守護著一方水土的平安,他的英勇無畏之事跡如春風般傳遍人族的每一寸土地。


    眾人對他的敬仰之情猶如江水滔滔,連綿不絕。


    他還極具智慧,善於傾聽眾人的意見和建議。無論身份高低,隻要所言有理,他皆虛心接納。


    他以寬廣的胸懷廣納賢才,那些有抱負、有才能之人紛紛慕名而來,歸附於他的麾下。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人族內部團結一心,如同一座堅固無比的堡壘。


    人們相互幫助,共同勞作,為了人族的繁榮昌盛而努力拚搏,共同邁向光明的未來。


    在社會管理上,黃帝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製度。他設立了各級官員,製定了國家的職官製度,如以雲為名的中央職官,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


    他的智慧和領導力讓部落之間的秩序井然,人們安居樂業。


    在與其他部落的交流互動中,軒轅黃帝始終秉持著仁德為本的原則,以溫和友善的態度和高瞻遠矚的目光促進部落之間的融合與協同發展。


    他摒棄偏見,倡導和平共處,共同繁榮。在他的努力下,不同部落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文化交流不斷深入,人族的影響力日益擴大。


    正因如此,軒轅黃帝獲得了絕大多數人族部落的支持,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似乎有望即將成為下一任人族共主。


    在他的身上,人們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堅信在他的帶領下,人族將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明天。


    ……


    隨著諸多先天人族或是隨著天皇伏羲飛升天庭,在那九霄之上追尋更高的修行之道。


    或是伴隨地皇神農組建地庭,於地庭之中維護陰陽平衡,梳理洪荒大地。


    而人族守護聖殿更是深藏於暗處,默默守護著人族的根基。


    如此一來,人族各大部落展現在外的實力相較以往,似乎有了明顯的下降。


    而在那曾經慘烈無比的巫妖量劫中遭受重創的妖族,並未如人們所料想的那般徹底沉寂。


    在一些心懷不甘的大妖竭力召集之下,它們逐漸重新聚攏,且愈發肆無忌憚、猖狂囂張。


    雖說曾經輝煌至極、統禦天地的妖族天庭已然煙消雲散,妖族看似分崩離析、各自為政,但其名號依舊在這洪荒世界中隱隱迴蕩。


    眾多的先天妖族和後天妖族,盡管內部矛盾重重,彼此之間甚至相互仇視、攻伐不斷,但在麵對人族時,卻出奇地懷著一致的深切仇恨,將人族視作不共戴天的大敵。


    於是,那些陰險狡詐、心懷叵測的後天妖族和先天妖族,瞅準時機,紛紛如惡狼般兇猛地襲擊人族部落。


    他們或是在月黑風高的深夜悄然偷襲,或是在烈日當空的白晝明目張膽地強攻。


    然而,人族自古以來便是堅韌不拔、英勇無畏的族群,每逢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總有英雄豪傑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在各個部落之中,一位位英勇無畏、豪情萬丈的戰士如璀璨星辰般紛紛湧現而出。


    他們毫不猶豫地帶領著族人奮起抵抗,與那來犯的妖邪浴血奮戰、拚死廝殺。


    各大人族部落中,不斷湧現出眾多驚才絕豔的人傑、豪氣幹雲的豪傑,他們在與妖邪的殊死搏鬥中,以無畏的勇氣和頑強的鬥誌闖出了赫赫威名。


    而這些在戰火硝煙中聲名遠揚的人族豪傑,其背後往往有著洪荒某一方大能者若隱若現的支持。


    這些大能者皆心懷鬼胎,各有盤算,都妄圖借助自己所扶持的人族首領,爭奪那人族共主的尊崇地位,搶奪那至高無上的人皇之位。


    而這些豪傑也一個個自號為帝,如青帝,黑帝,炎帝,黃帝等等存在。


    在這眾多豪傑之中,最為耀眼奪目、出類拔萃的當屬黃帝軒轅、炎帝以及蚩尤三位。


    其中,軒轅黃帝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仁德智慧和強大的實力,所展現出的優勢最為顯著,其威望之高,幾乎已經讓他成為了眾望所歸的人族共主。


    炎帝身為曾經烈山神農氏的後裔,憑借著地皇神農氏的餘威,以及背後那神秘而強大的洪荒大勢力的鼎力支持,不甘心屈居軒轅黃帝之下,誓要與其一較高下,爭奪那人族共主之位。


    蚩尤所屬的九黎部落,身後有著巫族殘餘勢力堅定不移的支撐。


    想當初,人族與巫族相互通婚,造就了眾多融合兩族血脈的巫人,經過歲月的洗禮,逐漸演化成如今實力強悍的九黎部落。


    他們身負一半人族的智慧與堅韌,一半巫族的狂野與力量,其戰力之強,令人側目。


    在那驚天動地的巫妖大戰過後,巫族雖遭受重創,元氣大傷,但玄冥祖巫頑強存活,尚未隕落,還有許多身負重傷卻意誌如鋼的大巫咬牙堅持,為巫族艱難地保留下了一線生機。


    玄冥祖巫或許是為了緬懷諸位已逝的兄長,又或許懷著重振巫族雄風的偉大夢想,始終不願率領殘餘巫族進入地府,而是選擇隱匿在九黎部落之後,傾盡全力支持九黎部落的發展。


    眼見如今人族局勢動蕩不安,她似乎妄圖借助九黎部落的力量,染指那人族共主之位。


    正因如此,九黎部落成為人族諸多部落中,唯一能夠與炎帝以及軒轅黃帝等所存在的華夏部分庭抗禮、相互抗衡的強大存在。


    而在這諸多妖族如潮水般洶湧侵犯人族部落的時刻,無論是軒轅黃帝還是炎帝亦或者是蚩尤,全都親自率領著各大部落在進行著抵抗與反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百年,我拳打太一,腳踢帝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折木馬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折木馬牛並收藏洪荒百年,我拳打太一,腳踢帝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