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宮裏進了不少女人,又是明爭又是暗鬥的,還有數不清的忙忙碌碌,落笙整天幾乎是疲憊又倦怠,很累很累、很忙很忙。


    即便是霍時錦已經許久沒來了,她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留意,每天睜開眼就是處理不完的事,每晚閉上眼睛也是處理不完的事。


    與霍時錦的感情讓她心力交瘁、勞心勞力,漸漸的她也堅持不下去了,便任由它那樣去了,整顆心都放在處理不完的事情上,倒也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另一邊的霍時錦,情況就更糟糕了,國事和奏折的批改、戰事和邊關的戰況、百姓的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後宮妃嬪的安撫和拉攏、大臣們的暗流洶湧和爭奪、太後每日的請安和孝順、對落笙的感情和醋意、時常要去看孩子們…… 。


    許多事情都壓在他一個人的身上,朝中也沒有什麽可信的人,唯一能信的席杬禮前些年又請旨去了戰場,到如今五六年了都沒有迴來過。


    嫣國如今四麵楚歌、人人喊打,王公大臣們的彈劾和暗殺將朝中還算忠誠的人已經趕盡殺絕了,每次去長明宮都見不到落笙,她幾乎住在了正陽宮裏,即便他去正陽宮看她,她甚至比他還要忙……


    霍時錦的心裏也是有苦說不出的,家國大事、個人情感、邊境戰事,幾乎處理的都一團糟,日子過得也是一團亂。


    他一次次哄落笙,可落笙是一點時間都沒有,他又忙得不可開交,沒有太多的時間能夠慢慢陪著落笙吵吵鬧鬧,她也從未有一次來看過他,漸漸的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為了讓那女子更優秀些,太後派了小將軍去教那女子射箭、騎馬、武術,小將軍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每個人都生活都漸漸上了正軌,也很少會有交集了,幾乎都是碰不到麵的。


    落笙和尹悠吟兩個人,幾乎整天都跟在太後身後跑,舉辦、參與大大小小的宴席,還有宮裏上上下下的事。


    兩人的關係也漸漸好了起來,很多事都是有商有量的,因為事情多、落笙也就此住在了正陽宮裏,兩人幾乎低頭不見抬頭見,關係就別提多好了。


    今日陪著太後用過午膳,太後就說想去看看那女子的學術情況,一眾人跟隨著太後向著演武場走去,烈日當空、豔陽高照,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一眾人坐在高台上,看著小將軍和那女子的教學,眾人皆覺得兩人郎才女貌、金童玉女,可隻有落笙和尹悠吟不那麽覺得。


    落笙站在小將軍的立場上看,那女子如今進了宮便是出不去了,可以算得上是霍時錦的女人。


    另一方麵,那女子心機太重了,不適合小將軍這樣溫柔的人,即便是在一起了也注定不會長久的。


    可以看得出來小將軍安於現狀,而那女子卻是想抓住一切機會往上爬,兩人都性格與誌向也大不相同,在一起久了會讓兩個人覺得疲倦。


    誌趣不相投、相談也不甚歡,除了容貌般配、其餘的都不合適,如若真的要在一起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時間長了情也會戛然而止,就像如今的她與霍時錦一樣。


    而尹悠吟則是站在了那女子的立場上看,那女子分明有意中人,不會再喜歡上別人的,即便是在一起了也是將就。


    另一方麵,那女子想要的野心,不會輕易放棄的,更不會為了所謂的情愛放棄,隻能算得上是一廂情願、愛而不得。


    兩人沒有愛做基礎,也不會那走得長遠的,即便是要培養感情,也需要特別長的時間,而且也不一定就會有情。


    如若沒有愛,將就在一起,那樣的日子便是互相折磨,耽誤彼此的時間。


    所以她們都覺得不合適,而一眾人隻看到了表麵,終歸是不如女子細心。


    強扭的瓜不甜,這一點落笙明白 ,尹悠吟也明白,所以她們才能以過來人的角度,去看待兩人的關係和適配。


    烈日當空、驕陽似火,演武場裏小將軍非常細心的教那女子射箭,女子也是個聰明人、學東西學的很快,不懂的地方小將軍都會親身示範,也會根據差距一點點的調整那女子的姿勢,爭取達到最好的效果與維度,一些容易出錯的地方也會手把手的教。


    那女子也是個勤學苦練的人,隻短短個把月就已經將別的地方,學得差不多了,就是因為力道不夠,學起箭來難一些、慢一些。


    但也比尋常人做的夠好了,女子的射箭學的很好,隻是因為自身而差一點力道,拉弓沒力氣、射箭卻是極好的。


    那女子也學的很用心,大部分都已經掌握的很好了,隻這兩天就能練到這個程度,已經超越了演武場上的很多人了。


    許久之後,兩人停下教學,緩緩來到太後麵前,行禮問安、下跪磕頭道。


    舉手投足之間,那女子都是大家閨秀、儀態大方的模樣,那份柔和與小將軍的剛毅相互襯托,恰到好處極了、成了極鮮明的比對。


    眾人越看越覺得兩人般配,忍不住向太後舉薦道,卻被太後一口迴絕了。


    想來太後也看出了那女子的心思,也很滿意那女子做自己未來的兒媳婦,舉手投足間皆是對那女子的維護,在外人眼裏也是極喜歡的存在。


    明知道太後看上了那女子,卻要為她另尋姻緣,為她二人請旨賜婚。


    其中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是在逼著太後暗下決策,親自降旨與陛下冊立後妃,將那女子迫不及待的收入後宮。


    如今太後親自迴拒了這親事,眾人自然也不敢說什麽,時間久了慢慢的也就過去了,誰還會記得如今的這樁美談?


    太後多聰明的一個女人啊,知道陛下如今日理萬機、焦頭爛額,知道如今的景國日漸強盛,隨時都有可能攻打如今的嫣國,所以即便是心裏如何再想,也還是壓下了這門親事,將那女子不動聲色的留在自己和陛下的身邊。


    當嫣國不再需要景國的支持的時候,就會立即撤掉皇後的封號,將其貶入冷宮自生自滅。


    等朝堂上的風波一過,就會立那女子為皇後,將其培養成傀儡皇後,獨掌兩國的權勢。


    至於霍時錦,即便是顧念母子情分,他也不會將她怎麽樣的,無非就是兩人鬧的難看些,斷了明麵上那層母子關係。


    就憑她如今的身份,即便是沒了霍時錦,她依舊會過得很好,她手裏的權勢與人脈,也已然超過了如今的霍時錦,隨隨便便就能將他從那個位置上拉下來,扶持一個聽話的皇帝上去,坐擁天下後半生,無論這算盤怎麽打都不會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伊願白首不相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漫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漫落並收藏伊願白首不相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