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申請建立鑄造車間
穿越58:開局兩分地 作者:首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不到七點,周益宏又拉著那三個青壯年和早餐過來,周益農騎著自行車緊跟其後。
下車後,周益農就笑嗬嗬地告訴他們幾個,他們搞了一個通宵,大隊的晚稻收了百分之四十,非常感謝他們幫著組裝打穀機。
吃飯的時候,秦淦西有些不明白地問他,既然他們大隊的打穀機已經到位,為什麽還要他們大隊的人來組裝,不讓其它大隊來。
周益農露出狐狸般的笑容,“老弟,我和你說實話,我要他們來,不隻是為了學組裝。今後的機器多了,難免會壞吧?他們現在學會了,今後哪裏出點問題,還不是自己可以修?這些飯菜,也不隻是我們大隊出的,他們那些大隊全都出了一份。”
真是一個狡猾巴依,這麽長遠和短期相結合的事情都能想出來。
他愈加堅信,周益農的未來不會局限於山麓大隊。
不過他隨後提出的想法的讓周益農嚇得跳起來,碗都差點摔了,“老哥,我們機械廠正缺人,讓他們到機械廠上班怎麽樣?”
他湊到秦淦西耳邊輕聲說道:“老弟,你可不能翹我的行。你把他們弄走了,我們大隊明年一塊錢一個工的目標就實現不了。”
這迴輪到秦淦西驚訝了,“一塊錢一個工,不就是他們可以每天拿到一塊到一塊二?”
周益農得意地點點頭。
秦淦西真的驚訝了,農村與農村,差異會這麽大嗎?
老家生產隊,即使加上糧食啥的,一個工也不到三毛錢,他們卻把目標定在一塊錢了。
稍微鎮定一下後問道:“加上蔬菜的收入嗎?”
周益農點了點頭,“肯定要加上的,不過今年開荒的土地沒算。我們開了近六百畝荒,所以這個數字隻是保守的數字。”
秦淦西輕笑道:“老哥,你這樣的性格不行啊。”
看到他一臉的疑惑,秦淦西繼續說:“人家的水稻都上萬斤。”
周益農毫不客氣地說道:“那些人就該餓死,隻是可惜了那裏的隊員,要受到牽連。如果我們像他們那樣,這種情況下哪有臘肉和白米飯吃?”
“我和你說老弟,即使我們辦大食堂,也沒和其它地方一樣,頓頓讓人撐得慌。我放一句話在這裏,過兩個月後,他們想吃米糠都吃不飽。也不想想,頓頓這麽吃,糧食從哪裏來,上麵返,可能嗎?”
秦淦西對此沒有任何迴應的意願,轉移話題說:“老哥,我可賴上你了,今後我家的蔬菜就找你幫忙。”
周益農拍拍胸脯,“盡管放心,老哥包了。如果能幫我們把大棚搞起來,保證你家一年的蔬菜免費供應。告訴我你家的地址,我到時候要人送過去。”
秦淦西連忙搖手,“使不得,這是挖社會主義的牆角。你不能犯錯誤,我也不能。”
原有的話題就此終結,秦淦西不說要招工,周益農也不說糧食的問題。
吃完早餐後,各自開始行動。
周益宏要迴去轉運稻穀,首先開著拖拉機離開;淦媛要去上課,慢慢悠悠走向教學樓;周益農還要去河東,看能不能把那些薄膜搶迴來;周春波也要過河,去看公章刻好了沒有,還要去有關部門請教需要辦的手續,便搭著周益農的車走了;剩下這些人都是組裝電動打穀機的,拿起工具開始幹。
各行其是,不要人催促,很自覺。
上課鈴聲響起,李學佳出現在機械樓外,滿臉的憔悴。
見他這副模樣,秦淦西有些心痛,堂堂一個廠長,被人罵得像三孫子一樣,打擊確實大了一些,正想用什麽辦法安慰他,李學佳卻連聲說“晦氣”。
問他怎麽一迴事,原來是今天出門的時候,因為在想事情沒注意腳下,被門檻絆倒了,幸虧反應還算快,急忙雙手撐地才沒摔著,而趕到渡口時,渡船正好開走。
這還真是有些晦氣。
聊了幾句後,李學佳喊秦淦西和張立維進教室,說是把一些想法講出來,三人一起議一議。
也許是經過一夜時間的思考,今天的想法要務實多了。
發揮他的老本行,先把鑄造這一塊搞起來,等產品大規模麵世之後,再爭取其它。
這個想法,秦淦西很是讚同。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在這樣的情況下,先抓住一塊再說。
雖然同意,但他內心還是不看好,畢竟鑄造的工序多,專業化程度高,需要的人不少,對學校周邊環境的影響不小,學校可能不會批準,但從內心講,他也是很想弄一個很好的鑄造車間的,這關係到他今後一些計劃的實施。
於是說道:“李廠長,我有很同意這麽辦,如果需要我出去跑的,盡管說話。”
張立維隨後也發表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個校辦工廠,肯定不能像外麵的工廠一樣大而全,我們要做的是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稍微拔高一些就行,但不能拔得太高,不然學校的經費承擔不了。我昨晚認真想過,廳裏和學校之所以成立這個機械廠,就是想把我們那幾種產品盡快推出去,而秦副廠長以前的思路,也是廳裏和學校認可的,所以我認為要繼續沿用這種方式。”
好家夥,他是完全認同了之前的思路,從別的廠家那裏訂購零部件來自己組裝。
這不行。
秦淦西略加思索後說:“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建一個零部件生產加工車間。現在是工廠了,走的是正規流程,時間不會和以前一樣快。工廠的生產計劃都是按月來的,如果人家接到的任務多,有可能一兩個月都弄不來,這樣會耽誤我們的生產研究進度。有這麽一個車間,我們今後再研究設計新的產品,有些零部件可以自己製造,沒必要去訂購,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加快產品研究進程。”
聽到他這麽說,李學佳是很讚同的,他還想建一個大而全的工廠呢。
他馬上接過話去,把建立一個鑄造車間的重要性再著重說一遍。
既然他們兩個都極力讚同先建一個零部件生產車間,張立維也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
於是,申請建立鑄造車間的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下車後,周益農就笑嗬嗬地告訴他們幾個,他們搞了一個通宵,大隊的晚稻收了百分之四十,非常感謝他們幫著組裝打穀機。
吃飯的時候,秦淦西有些不明白地問他,既然他們大隊的打穀機已經到位,為什麽還要他們大隊的人來組裝,不讓其它大隊來。
周益農露出狐狸般的笑容,“老弟,我和你說實話,我要他們來,不隻是為了學組裝。今後的機器多了,難免會壞吧?他們現在學會了,今後哪裏出點問題,還不是自己可以修?這些飯菜,也不隻是我們大隊出的,他們那些大隊全都出了一份。”
真是一個狡猾巴依,這麽長遠和短期相結合的事情都能想出來。
他愈加堅信,周益農的未來不會局限於山麓大隊。
不過他隨後提出的想法的讓周益農嚇得跳起來,碗都差點摔了,“老哥,我們機械廠正缺人,讓他們到機械廠上班怎麽樣?”
他湊到秦淦西耳邊輕聲說道:“老弟,你可不能翹我的行。你把他們弄走了,我們大隊明年一塊錢一個工的目標就實現不了。”
這迴輪到秦淦西驚訝了,“一塊錢一個工,不就是他們可以每天拿到一塊到一塊二?”
周益農得意地點點頭。
秦淦西真的驚訝了,農村與農村,差異會這麽大嗎?
老家生產隊,即使加上糧食啥的,一個工也不到三毛錢,他們卻把目標定在一塊錢了。
稍微鎮定一下後問道:“加上蔬菜的收入嗎?”
周益農點了點頭,“肯定要加上的,不過今年開荒的土地沒算。我們開了近六百畝荒,所以這個數字隻是保守的數字。”
秦淦西輕笑道:“老哥,你這樣的性格不行啊。”
看到他一臉的疑惑,秦淦西繼續說:“人家的水稻都上萬斤。”
周益農毫不客氣地說道:“那些人就該餓死,隻是可惜了那裏的隊員,要受到牽連。如果我們像他們那樣,這種情況下哪有臘肉和白米飯吃?”
“我和你說老弟,即使我們辦大食堂,也沒和其它地方一樣,頓頓讓人撐得慌。我放一句話在這裏,過兩個月後,他們想吃米糠都吃不飽。也不想想,頓頓這麽吃,糧食從哪裏來,上麵返,可能嗎?”
秦淦西對此沒有任何迴應的意願,轉移話題說:“老哥,我可賴上你了,今後我家的蔬菜就找你幫忙。”
周益農拍拍胸脯,“盡管放心,老哥包了。如果能幫我們把大棚搞起來,保證你家一年的蔬菜免費供應。告訴我你家的地址,我到時候要人送過去。”
秦淦西連忙搖手,“使不得,這是挖社會主義的牆角。你不能犯錯誤,我也不能。”
原有的話題就此終結,秦淦西不說要招工,周益農也不說糧食的問題。
吃完早餐後,各自開始行動。
周益宏要迴去轉運稻穀,首先開著拖拉機離開;淦媛要去上課,慢慢悠悠走向教學樓;周益農還要去河東,看能不能把那些薄膜搶迴來;周春波也要過河,去看公章刻好了沒有,還要去有關部門請教需要辦的手續,便搭著周益農的車走了;剩下這些人都是組裝電動打穀機的,拿起工具開始幹。
各行其是,不要人催促,很自覺。
上課鈴聲響起,李學佳出現在機械樓外,滿臉的憔悴。
見他這副模樣,秦淦西有些心痛,堂堂一個廠長,被人罵得像三孫子一樣,打擊確實大了一些,正想用什麽辦法安慰他,李學佳卻連聲說“晦氣”。
問他怎麽一迴事,原來是今天出門的時候,因為在想事情沒注意腳下,被門檻絆倒了,幸虧反應還算快,急忙雙手撐地才沒摔著,而趕到渡口時,渡船正好開走。
這還真是有些晦氣。
聊了幾句後,李學佳喊秦淦西和張立維進教室,說是把一些想法講出來,三人一起議一議。
也許是經過一夜時間的思考,今天的想法要務實多了。
發揮他的老本行,先把鑄造這一塊搞起來,等產品大規模麵世之後,再爭取其它。
這個想法,秦淦西很是讚同。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在這樣的情況下,先抓住一塊再說。
雖然同意,但他內心還是不看好,畢竟鑄造的工序多,專業化程度高,需要的人不少,對學校周邊環境的影響不小,學校可能不會批準,但從內心講,他也是很想弄一個很好的鑄造車間的,這關係到他今後一些計劃的實施。
於是說道:“李廠長,我有很同意這麽辦,如果需要我出去跑的,盡管說話。”
張立維隨後也發表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個校辦工廠,肯定不能像外麵的工廠一樣大而全,我們要做的是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稍微拔高一些就行,但不能拔得太高,不然學校的經費承擔不了。我昨晚認真想過,廳裏和學校之所以成立這個機械廠,就是想把我們那幾種產品盡快推出去,而秦副廠長以前的思路,也是廳裏和學校認可的,所以我認為要繼續沿用這種方式。”
好家夥,他是完全認同了之前的思路,從別的廠家那裏訂購零部件來自己組裝。
這不行。
秦淦西略加思索後說:“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建一個零部件生產加工車間。現在是工廠了,走的是正規流程,時間不會和以前一樣快。工廠的生產計劃都是按月來的,如果人家接到的任務多,有可能一兩個月都弄不來,這樣會耽誤我們的生產研究進度。有這麽一個車間,我們今後再研究設計新的產品,有些零部件可以自己製造,沒必要去訂購,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加快產品研究進程。”
聽到他這麽說,李學佳是很讚同的,他還想建一個大而全的工廠呢。
他馬上接過話去,把建立一個鑄造車間的重要性再著重說一遍。
既然他們兩個都極力讚同先建一個零部件生產車間,張立維也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
於是,申請建立鑄造車間的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