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這鼻子也忒靈了
穿越58:開局兩分地 作者:首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即使大家都很努力地吃,但宿舍內所有的酒喝完,油渣還隻吃完小半,消滅的螺螄不到三分之一壇。
隨著張立維一聲“剩下的明天打牙祭”,所有人去洗漱,然後睡覺。
上床後,秦淦西看了一下時間,才十點四十,便把蔬菜處理了,兌換成功勳點,然後把接近成熟的十二畝玉米催熟,接著將其收取,再把種子播下去。之前隻有二十畝地,所以這次也隻能種二十畝。
玉米產量不低,超過1200斤\/畝,因為催幹十三斤,得幹玉米十一斤半,而收獲的濕玉米在1420斤\/畝。
接下來他沒有催幹玉米,而是處理一百斤稻穀。
從中午菜的情況看,他感覺空間出品的蔬菜比外麵產的味道更好,所以想試試大米。
看著15.5萬斤稻穀庫存,他有種小有成就的感覺,這麽多稻穀,今後三十年,家裏都不愁天天吃白米飯了,甚至可以吃一碗倒一碗,但一想到如何將其變成大米,腦子宕機了片刻。
沒有碾米機等處理設備,該怎麽處理?
他意念一動,“把一百斤稻穀處理成大米。”
稻穀還是稻穀,絲毫沒有反應,他便知道這種試探是失敗的。
難道隻能一顆顆的剝出來嗎?
於是,他一心五用,開始剝稻穀。
五粒稻穀被攝起,在意念的包裹下,瞬間達到穀殼與大米分離,並且是完美分離。
剝出來的大米比前世的吃過的貓牙米還長、更粗,晶瑩油亮,他感覺米香傳入了嗅覺係統。
有了完整的大米的出現,他的興趣被提起來了,然後連續不停地剝稻穀。
慢慢地,他發現剝稻穀的速度越來越快,儲藏空間的大米堆越來越大,但頭腦也越來越昏沉。
第二天早晨六點醒來時,發現自己昨晚處理了一百一十斤大米,對比一下減少的稻穀數量,他算出來稻穀加工成大米的出米率在七成八,比前世的六成五要高很多,接近出糙率的上限。
迫不及待地把蔬菜兌換成功勳點後,他快速洗漱完畢,然後跑上麓山頂,在樹林裏壘起一個土灶,然後煮飯。
拿出大號鼎罐,一煮就是十斤米。
生火、加水,他練武。
隨著飯香的傳出,他感覺自己很失敗……沒能抵擋住米飯的香味,沒能像之前那樣,一心二用就是一心二用,有一心是專門用在打拳上,今天卻是因為飯太香,控製不住自己意識的發散了。
忍受不了,他幹脆不忍受了。
停止打拳,開始準備起菜來。
首先是炸豬油,他在空間裏切了三頭大野豬的豬板油;其後是準備一個黃瓜炒豬肝,切了豬肝、黃瓜和紫蘇葉;第三個是冬瓜蝦仁湯,他剝了三斤草蝦,然後切了一個一個五斤的冬瓜。
今天早晨,他隻想做兩道菜。
米飯熟了後,他拿出大號鐵鍋炸豬油。
野豬由於經常跑動,板油並不多,如果是飼養的家豬,每頭的板油少說也有二十斤,但這三頭大野豬的豬板油加起來也隻有三十八斤,被他兩鍋炸完,裝在一個能盛五十斤水的大壇子裏。
樹林裏幹柴多,火可以很大,所以黃瓜炒豬肝、冬瓜蝦仁湯也很快出鍋,都被分別裝進儲藏空間的壇子裏。
兩個菜炒完後,他用土把餘火埋滅,然後準備吃飯。
用特大號飯盒盛了半盒米飯,用三個小號飯盒分別盛出小半盒麻辣兔丁、黃瓜炒豬肝和冬瓜蝦仁湯,弄一個兩菜一湯。
如果有桌子、凳子板正的吃,這生活也是極美的。
可惜沒有,他隻能把菜擺在木墩上,站在旁邊吃。
“這樣吃太掉價了,應該製作一張桌子和一條板凳,可以板正地坐著吃。”
他拿出筷子扒一口米飯,濃鬱的米香充滿整個口腔,軟軟糯糯的大米直往胃裏鑽,很順滑。
第一口米飯就這麽下去了,根本不用吃菜,也來不及吃菜。
前世吃過世界各地出產的大米飯,從來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
這不是胃不同,而是意識就是這麽判斷的。
“空間出品,果然是絕對的精品。”
心裏發出一聲讚歎後,他不再吃光飯,而是邊吃菜邊吃飯。
大米再好,也主要是碳水,不能代替蛋白質和維生素。
很快,他發現麻辣兔丁和今天兩個菜之間的明顯區別:今天這兩個菜的香味更清純、更悠長,而麻辣兔丁的香味消散得很快,有種“過眼就忘”的感覺。
“如果是這樣,那就麻煩大了。實在不行,隻能做幹菜或壇子菜,大米則將其碎成三四截。”
大米不能這麽拿出去,蔬菜也是如此,不然一旦人家問起來源,謊話都沒辦法圓。
吃飯進程接近一半時,他“看到”兩個人進入自己的意識覆蓋範圍,說話聲傳入耳中:
“我的感覺沒錯,香味是從這個方向傳來的。”
“也可能是從山下傳來的。”
“想什麽呢。距離山下這麽遠,油香、米香、菜香早就飄散了,哪會這麽濃鬱的?”
“話是這麽說,但山頂除了我們,還會人來嗎?大家走路都不是很有力,誰會上來?”
“這麽濃鬱的香味,應該就是在這一帶加工的。”
“我們還是不找了吧,人家吃一口不容易。”
“……”
秦淦西心中萬頭草泥馬跑過,“這裏本應方圓三裏無人煙的,怎麽也把人家吸引過來了,這鼻子也忒靈了吧?”
於是,他馬上把飯菜盒裝進儲藏空間,悄無聲息地朝山下跑去,跑到一處小峭壁下,再度開吃。
沒吃飽是不會下山的,山下找這樣的地方更困難。
那兩個人很快來到秦淦西生火造飯的地方,看到了簡易灶台,還有留有餘溫的灶膛。
“我說有人來過的。這些人應該是偷偷摸摸在這裏炸油、炒菜,做好以後就離開了。”
“看來有人的物資很富裕,不敢在家裏做,在這裏做好以後再拿迴去,這樣就不會引起周圍人家的注意。但我搞不明白,除了這灶台和溫度,怎麽這周圍沒有一點別的炒菜痕跡呢?”
“應該是全部準備好了,隻在這裏加工的。”
“……”
秦淦西距離他們起碼有三百米遠,根本聽不到他們的輕聲交流,但他心有小激動,因為在快要吃完的時候,看到兩隻兔子進入九十二米範圍。
以前沒有別的增加功勳點渠道,所以四處出擊,到處抓這些吃食,後來收獲了那麽多玉器、金器,對抓這種東西已經很不熱衷了。
抓一噸兔子才二百五十個功勳點,不夠費事的。
不過既然闖到了眼前,那就不要白不要,他勉為其難地收了,增加四個功勳點也是好的。
隨著張立維一聲“剩下的明天打牙祭”,所有人去洗漱,然後睡覺。
上床後,秦淦西看了一下時間,才十點四十,便把蔬菜處理了,兌換成功勳點,然後把接近成熟的十二畝玉米催熟,接著將其收取,再把種子播下去。之前隻有二十畝地,所以這次也隻能種二十畝。
玉米產量不低,超過1200斤\/畝,因為催幹十三斤,得幹玉米十一斤半,而收獲的濕玉米在1420斤\/畝。
接下來他沒有催幹玉米,而是處理一百斤稻穀。
從中午菜的情況看,他感覺空間出品的蔬菜比外麵產的味道更好,所以想試試大米。
看著15.5萬斤稻穀庫存,他有種小有成就的感覺,這麽多稻穀,今後三十年,家裏都不愁天天吃白米飯了,甚至可以吃一碗倒一碗,但一想到如何將其變成大米,腦子宕機了片刻。
沒有碾米機等處理設備,該怎麽處理?
他意念一動,“把一百斤稻穀處理成大米。”
稻穀還是稻穀,絲毫沒有反應,他便知道這種試探是失敗的。
難道隻能一顆顆的剝出來嗎?
於是,他一心五用,開始剝稻穀。
五粒稻穀被攝起,在意念的包裹下,瞬間達到穀殼與大米分離,並且是完美分離。
剝出來的大米比前世的吃過的貓牙米還長、更粗,晶瑩油亮,他感覺米香傳入了嗅覺係統。
有了完整的大米的出現,他的興趣被提起來了,然後連續不停地剝稻穀。
慢慢地,他發現剝稻穀的速度越來越快,儲藏空間的大米堆越來越大,但頭腦也越來越昏沉。
第二天早晨六點醒來時,發現自己昨晚處理了一百一十斤大米,對比一下減少的稻穀數量,他算出來稻穀加工成大米的出米率在七成八,比前世的六成五要高很多,接近出糙率的上限。
迫不及待地把蔬菜兌換成功勳點後,他快速洗漱完畢,然後跑上麓山頂,在樹林裏壘起一個土灶,然後煮飯。
拿出大號鼎罐,一煮就是十斤米。
生火、加水,他練武。
隨著飯香的傳出,他感覺自己很失敗……沒能抵擋住米飯的香味,沒能像之前那樣,一心二用就是一心二用,有一心是專門用在打拳上,今天卻是因為飯太香,控製不住自己意識的發散了。
忍受不了,他幹脆不忍受了。
停止打拳,開始準備起菜來。
首先是炸豬油,他在空間裏切了三頭大野豬的豬板油;其後是準備一個黃瓜炒豬肝,切了豬肝、黃瓜和紫蘇葉;第三個是冬瓜蝦仁湯,他剝了三斤草蝦,然後切了一個一個五斤的冬瓜。
今天早晨,他隻想做兩道菜。
米飯熟了後,他拿出大號鐵鍋炸豬油。
野豬由於經常跑動,板油並不多,如果是飼養的家豬,每頭的板油少說也有二十斤,但這三頭大野豬的豬板油加起來也隻有三十八斤,被他兩鍋炸完,裝在一個能盛五十斤水的大壇子裏。
樹林裏幹柴多,火可以很大,所以黃瓜炒豬肝、冬瓜蝦仁湯也很快出鍋,都被分別裝進儲藏空間的壇子裏。
兩個菜炒完後,他用土把餘火埋滅,然後準備吃飯。
用特大號飯盒盛了半盒米飯,用三個小號飯盒分別盛出小半盒麻辣兔丁、黃瓜炒豬肝和冬瓜蝦仁湯,弄一個兩菜一湯。
如果有桌子、凳子板正的吃,這生活也是極美的。
可惜沒有,他隻能把菜擺在木墩上,站在旁邊吃。
“這樣吃太掉價了,應該製作一張桌子和一條板凳,可以板正地坐著吃。”
他拿出筷子扒一口米飯,濃鬱的米香充滿整個口腔,軟軟糯糯的大米直往胃裏鑽,很順滑。
第一口米飯就這麽下去了,根本不用吃菜,也來不及吃菜。
前世吃過世界各地出產的大米飯,從來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
這不是胃不同,而是意識就是這麽判斷的。
“空間出品,果然是絕對的精品。”
心裏發出一聲讚歎後,他不再吃光飯,而是邊吃菜邊吃飯。
大米再好,也主要是碳水,不能代替蛋白質和維生素。
很快,他發現麻辣兔丁和今天兩個菜之間的明顯區別:今天這兩個菜的香味更清純、更悠長,而麻辣兔丁的香味消散得很快,有種“過眼就忘”的感覺。
“如果是這樣,那就麻煩大了。實在不行,隻能做幹菜或壇子菜,大米則將其碎成三四截。”
大米不能這麽拿出去,蔬菜也是如此,不然一旦人家問起來源,謊話都沒辦法圓。
吃飯進程接近一半時,他“看到”兩個人進入自己的意識覆蓋範圍,說話聲傳入耳中:
“我的感覺沒錯,香味是從這個方向傳來的。”
“也可能是從山下傳來的。”
“想什麽呢。距離山下這麽遠,油香、米香、菜香早就飄散了,哪會這麽濃鬱的?”
“話是這麽說,但山頂除了我們,還會人來嗎?大家走路都不是很有力,誰會上來?”
“這麽濃鬱的香味,應該就是在這一帶加工的。”
“我們還是不找了吧,人家吃一口不容易。”
“……”
秦淦西心中萬頭草泥馬跑過,“這裏本應方圓三裏無人煙的,怎麽也把人家吸引過來了,這鼻子也忒靈了吧?”
於是,他馬上把飯菜盒裝進儲藏空間,悄無聲息地朝山下跑去,跑到一處小峭壁下,再度開吃。
沒吃飽是不會下山的,山下找這樣的地方更困難。
那兩個人很快來到秦淦西生火造飯的地方,看到了簡易灶台,還有留有餘溫的灶膛。
“我說有人來過的。這些人應該是偷偷摸摸在這裏炸油、炒菜,做好以後就離開了。”
“看來有人的物資很富裕,不敢在家裏做,在這裏做好以後再拿迴去,這樣就不會引起周圍人家的注意。但我搞不明白,除了這灶台和溫度,怎麽這周圍沒有一點別的炒菜痕跡呢?”
“應該是全部準備好了,隻在這裏加工的。”
“……”
秦淦西距離他們起碼有三百米遠,根本聽不到他們的輕聲交流,但他心有小激動,因為在快要吃完的時候,看到兩隻兔子進入九十二米範圍。
以前沒有別的增加功勳點渠道,所以四處出擊,到處抓這些吃食,後來收獲了那麽多玉器、金器,對抓這種東西已經很不熱衷了。
抓一噸兔子才二百五十個功勳點,不夠費事的。
不過既然闖到了眼前,那就不要白不要,他勉為其難地收了,增加四個功勳點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