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鞭炮放起來
穿越58:開局兩分地 作者:首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隊人走在大路上,走在最前方的是兩條橫幅,橫幅之後是一輛拖拉機,拖拉機上站著郝教授為首的機械係領導,張立維等人走在橫幅後麵,秦淦西則充當駕駛員。
他今天也屬於八大員之一。
隨著隊伍前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他們。
“機械係這麽快就出產品了?拖拉機我知道,旋耕機是什麽玩意?”
“我清晨聽到巨大的響聲,想來就是這拖拉機了。這拖拉機看起來和現在的不一樣,不知道性能怎樣。”
“我們宿舍有人過去看了,說開荒很好。我沒想到機械係還有這樣的牛人,能研究出這麽好的機器。”
“哈哈,我們宿舍有個夥計去幫忙撿了幾個小時的石頭,結果秦淦西抓了兩隻大兔子,還發現了一些腳板薯,讓他吃了頓好的。早知道這樣,我寧願不睡那幾個小時,也要去撿石頭,飽飽的吃一頓。”
“走吧,這是機械係去學校報喜,跟著過去看看。”
“……”
越走近校辦,跟在兩邊及後麵的人越多。
秦淦西終於明白,為什麽後來的隊伍越來越大,都是為了看熱鬧啊。
來到院辦前麵,舉著橫幅的停下,隨即有人放鞭炮。
“劈裏啪啦”一通響,炸響二百鞭。
隨後,從院辦裏麵走出五個人,每個人都笑容可掬。
當隊伍停下的時候,秦淦西也把拖拉機停下來,郝教授等係領導馬上下了車,朝校辦走去。
在那五個人走出來的時候,郝教授大聲說道:“朱副院長、各位領導,這是我們機械係農用機械研究小組最新研製出來的產品,手扶拖拉機和旋耕機。手扶拖拉機可以用來裝運貨物,旋耕機可以用於開荒、耕田、耕地。”
“據我和係裏同事的檢索,這是第一款具有夏國特色的手扶拖拉機,旋耕機更是國內外未見報道。小組的同學積極進取,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拔白旗、插紅旗的自覺政治思想革命運動’中積極向上,利用所學參與‘獻智、獻力,向國慶獻禮’的活動,取得的良好成果,我機械係特來報喜。”
秦淦西見過從院辦出來的五個人,也知道這個副院長叫什麽,但其他四人不認識,本來隻想站在車旁的,沒想到副主任將他推了一把,然後拉著他的胳膊走在郝教授後麵。
他是真心不想參與這樣的場合,不知道什麽時候刮什麽樣的風,把自己吹得東倒西歪。
不為別的,這是對已知漩渦的恐懼。
郝主任講完話後,把秦淦西拉了出去,繼續說道:“這是機械係農用機械研究小組組長秦淦西同學,在他的領導下,不到十五天就研究出這兩種產品。從昨天到今天,他們一直在進行試驗。通過一天的試驗,兩個產品都達到了設計指標。”
再轉頭,把張立維等四人招過來,“這是他們小組的成員,都和秦淦西同學一個班,分別叫張立維……周春波、鄒立群和周毅發。”
在準備叫名字的時候,他稍微滯了一下,站在後麵的廖祚祥連忙低聲提醒。
郝主任接著把廖祚祥從身後拉出來,“這是小組的指導老師,廖祚祥同誌。”
看著郝主任介紹的狀態,秦淦西懷疑他是不是不知道流程,或者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或者這個時候的報喜就是這個模式,總之感到整個介紹雜亂無章,很冗長。
讓他驚訝的是,副院長五人並沒有什麽不耐煩的表情,甚至那樣的眼神也沒有,整個過程都是由心的高興。
他隻能再次感歎:“還是時代造成的巨大思維差異。他們報喜就是報喜,沒有摻雜別的心思;接受報喜的也是接受報喜,接受的是新生事物。沒那麽複雜,把後世那些複雜的思維方式運用到這裏來,純粹是自己找煩惱。”
朱副院長聽完介紹後,走過來和郝主任握手,“祝賀機械係取得很好的成績,希望你們再接再厲。”
然後走到秦淦西麵前,伸出手來,“秦淦西同學,好樣的,祝賀你們小組取得好成績,希望你能充分利用所學,為我夏國的強大做貢獻。”
秦淦西趕緊伸出雙手握住他的手,待他講完後大聲說:“我一定會努力的。”
接下來,其他四位領導也和他一一握手,同時講著鼓勵的話,每個人的話不一樣,但內容都差不多。
握過手後,朱副院長退到院辦的台階上,對秦淦西一行人講話,內容還是祝賀、鼓勵和希望。
講話的時間很短,隻有五分鍾。
講完後,郝主任邀請朱副院長等五人上車一試,這把秦淦西嚇了一跳,不過很快就釋懷,現在有車坐的人沒幾個,拖拉機也是車。
上車的不止他們五個,除了郝主任外,還有那個負責宣傳的徐老師,以及另外一個中年婦女——劉處長。
在郝主任的指揮下,拖拉機又開到了那塊地,“朱副院長,各位領導,這塊地是荒地,平坦的一半是秦淦西同學的小組今天淩晨平整出來,另一半還是原樣。經過測量,這塊翻過的土地,翻地深度達到十五公分,比目前農村用鋤頭挖的還要深。”
朱副院長等人陸續下車,在對照的兩塊地裏走來走去。
最後問道:“秦淦西同學,能把那邊那一半翻了嗎?”
秦淦西點頭,“可以。不過要先把地麵上的石頭撿走。”
朱副院長伸手一揮,“大家一起撿石頭。”
跟車走來的人比半夜多,又剛剛吃完早餐,所以清理石頭的速度更快。
秦淦西沒有參與撿石頭,他和張立維四人把車廂脫鉤,換上旋耕機。
待地表的石頭撿完後,他開車進入空地,開始翻土。
有了淩晨的經驗,他第一遍的速度快一些,張立維等人跟在車後,把翻起的石頭全部撿走。
這一次翻地的速度更快,十二分鍾就以耕深15厘米的戰績翻完這塊地。
待檢測結果出來後,朱副院長過來緊緊握住秦淦西的手,“秦淦西同學,你們創造了曆史。我們會把你們的成績匯報上去,匯報給省裏、部裏,一直匯報到首席那裏去。”
他今天也屬於八大員之一。
隨著隊伍前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他們。
“機械係這麽快就出產品了?拖拉機我知道,旋耕機是什麽玩意?”
“我清晨聽到巨大的響聲,想來就是這拖拉機了。這拖拉機看起來和現在的不一樣,不知道性能怎樣。”
“我們宿舍有人過去看了,說開荒很好。我沒想到機械係還有這樣的牛人,能研究出這麽好的機器。”
“哈哈,我們宿舍有個夥計去幫忙撿了幾個小時的石頭,結果秦淦西抓了兩隻大兔子,還發現了一些腳板薯,讓他吃了頓好的。早知道這樣,我寧願不睡那幾個小時,也要去撿石頭,飽飽的吃一頓。”
“走吧,這是機械係去學校報喜,跟著過去看看。”
“……”
越走近校辦,跟在兩邊及後麵的人越多。
秦淦西終於明白,為什麽後來的隊伍越來越大,都是為了看熱鬧啊。
來到院辦前麵,舉著橫幅的停下,隨即有人放鞭炮。
“劈裏啪啦”一通響,炸響二百鞭。
隨後,從院辦裏麵走出五個人,每個人都笑容可掬。
當隊伍停下的時候,秦淦西也把拖拉機停下來,郝教授等係領導馬上下了車,朝校辦走去。
在那五個人走出來的時候,郝教授大聲說道:“朱副院長、各位領導,這是我們機械係農用機械研究小組最新研製出來的產品,手扶拖拉機和旋耕機。手扶拖拉機可以用來裝運貨物,旋耕機可以用於開荒、耕田、耕地。”
“據我和係裏同事的檢索,這是第一款具有夏國特色的手扶拖拉機,旋耕機更是國內外未見報道。小組的同學積極進取,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拔白旗、插紅旗的自覺政治思想革命運動’中積極向上,利用所學參與‘獻智、獻力,向國慶獻禮’的活動,取得的良好成果,我機械係特來報喜。”
秦淦西見過從院辦出來的五個人,也知道這個副院長叫什麽,但其他四人不認識,本來隻想站在車旁的,沒想到副主任將他推了一把,然後拉著他的胳膊走在郝教授後麵。
他是真心不想參與這樣的場合,不知道什麽時候刮什麽樣的風,把自己吹得東倒西歪。
不為別的,這是對已知漩渦的恐懼。
郝主任講完話後,把秦淦西拉了出去,繼續說道:“這是機械係農用機械研究小組組長秦淦西同學,在他的領導下,不到十五天就研究出這兩種產品。從昨天到今天,他們一直在進行試驗。通過一天的試驗,兩個產品都達到了設計指標。”
再轉頭,把張立維等四人招過來,“這是他們小組的成員,都和秦淦西同學一個班,分別叫張立維……周春波、鄒立群和周毅發。”
在準備叫名字的時候,他稍微滯了一下,站在後麵的廖祚祥連忙低聲提醒。
郝主任接著把廖祚祥從身後拉出來,“這是小組的指導老師,廖祚祥同誌。”
看著郝主任介紹的狀態,秦淦西懷疑他是不是不知道流程,或者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或者這個時候的報喜就是這個模式,總之感到整個介紹雜亂無章,很冗長。
讓他驚訝的是,副院長五人並沒有什麽不耐煩的表情,甚至那樣的眼神也沒有,整個過程都是由心的高興。
他隻能再次感歎:“還是時代造成的巨大思維差異。他們報喜就是報喜,沒有摻雜別的心思;接受報喜的也是接受報喜,接受的是新生事物。沒那麽複雜,把後世那些複雜的思維方式運用到這裏來,純粹是自己找煩惱。”
朱副院長聽完介紹後,走過來和郝主任握手,“祝賀機械係取得很好的成績,希望你們再接再厲。”
然後走到秦淦西麵前,伸出手來,“秦淦西同學,好樣的,祝賀你們小組取得好成績,希望你能充分利用所學,為我夏國的強大做貢獻。”
秦淦西趕緊伸出雙手握住他的手,待他講完後大聲說:“我一定會努力的。”
接下來,其他四位領導也和他一一握手,同時講著鼓勵的話,每個人的話不一樣,但內容都差不多。
握過手後,朱副院長退到院辦的台階上,對秦淦西一行人講話,內容還是祝賀、鼓勵和希望。
講話的時間很短,隻有五分鍾。
講完後,郝主任邀請朱副院長等五人上車一試,這把秦淦西嚇了一跳,不過很快就釋懷,現在有車坐的人沒幾個,拖拉機也是車。
上車的不止他們五個,除了郝主任外,還有那個負責宣傳的徐老師,以及另外一個中年婦女——劉處長。
在郝主任的指揮下,拖拉機又開到了那塊地,“朱副院長,各位領導,這塊地是荒地,平坦的一半是秦淦西同學的小組今天淩晨平整出來,另一半還是原樣。經過測量,這塊翻過的土地,翻地深度達到十五公分,比目前農村用鋤頭挖的還要深。”
朱副院長等人陸續下車,在對照的兩塊地裏走來走去。
最後問道:“秦淦西同學,能把那邊那一半翻了嗎?”
秦淦西點頭,“可以。不過要先把地麵上的石頭撿走。”
朱副院長伸手一揮,“大家一起撿石頭。”
跟車走來的人比半夜多,又剛剛吃完早餐,所以清理石頭的速度更快。
秦淦西沒有參與撿石頭,他和張立維四人把車廂脫鉤,換上旋耕機。
待地表的石頭撿完後,他開車進入空地,開始翻土。
有了淩晨的經驗,他第一遍的速度快一些,張立維等人跟在車後,把翻起的石頭全部撿走。
這一次翻地的速度更快,十二分鍾就以耕深15厘米的戰績翻完這塊地。
待檢測結果出來後,朱副院長過來緊緊握住秦淦西的手,“秦淦西同學,你們創造了曆史。我們會把你們的成績匯報上去,匯報給省裏、部裏,一直匯報到首席那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