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淦西沒有直接去配件廠,而是先去古默巷的家裏。


    時間隻是一點二十,人家還沒上班。


    來到古默巷的家門前,他知道自己考慮不周全。


    何娟和秦勵國也沒上班,都在家裏睡午覺,所以推不開門,隻能在屋簷下席地而坐。


    不過坐的時間不長,不到一刻鍾,秦勵國就打開門,走了出來。


    走在後麵的何娟一眼看到坐在地上的秦淦西,驚問道:“淦西,你怎麽坐在這裏,不喊我們?”


    秦淦西笑道:“隻來了幾分鍾,不如等你們起來再說。”


    秦勵國扯扯嘴角,“坐在地上,我都沒看到你。”


    何娟接著問道:“吃了中飯沒有,來找我們的?”


    秦淦西應道:“吃了。不是找你們的,我隻是來看看,在這裏休息一下,下午還有事。你們去上班吧。”


    秦勵國倒是很爽快,“那我上班去了。”


    何娟退迴屋裏,“進來吧。”


    秦淦西把自行車推進屋裏,看到桌上有兩個飯盒,便問道:“媽,你們是吃完再來的,還是在這裏吃的?”


    “在這裏吃的。你真的是下午有事?”


    “真的有事。我組建了一個產品研究小組,有五個人,現在已經設計好了,隻等零部件。我們五個分別聯係了五家廠子加工零部件,你們鍋爐廠和我爸的配件廠就是其中兩個。我昨天就是去配件廠聯係零部件加工的,雖然說好星期四可以去拿,但還是過來看看。”


    “也對,不能說好了就不管。你和配件廠有聯係,你爸怎麽不知道?”


    “媽,我要的零部件很複雜,是和人家的副廠長聯係的,我爸隻是一個學徒,聯係他沒用。”


    何娟笑著說:“他現在車床都沒摸過,找他真的沒用。”


    “我們這是公對公,不是別的,也不能和他聯係。”


    接下來,何娟說起昨天那些黃豆和綠豆的用途。


    綠豆用來和大米煮稀飯,黃豆因為幾小隻嘴饞,炒了兩斤當零食,今天她們在家磨豆腐,餘下的將用來燉排骨。


    秦淦西認為這樣的分配很好,告訴她馬上有同學家裏要寄來小米,到時候還可以熬小米稀飯。


    待時間到了一點五十後,秦淦西要何娟上班去了,自己則躺在床上收小米。


    因為他對小米的用途僅限於稀飯以及和大米一起煮飯,加之產量較低。所以一直沒有對其進行催熟,任其自然生長。


    這次收獲小米濕重六百斤,他沒有接著種,而是對其催幹。


    一覺醒來,感覺小米都被催幹了,總重還有五百四十斤,留四十斤今後做種,其它的拿來吃,又可以充當衝抵很多大米。


    在這樣的年代,常年吃大米是遭人惦記的,必須輔以各種雜糧、粗糧。


    他雖然沒經曆過後麵的幾十年,但在有關記載上看到過,所以必須慎重。


    檢查時發現,稻穀也成熟了,最遲今晚必須收割,不然有掉落的可能。


    看著十一畝半沉甸甸的稻穗,他心歎今晚的工作量不小。


    按上次每畝兩千五百斤計算,這次收獲將接近三萬斤,不但要收割,還要播種五百畝,工作量實在很大。


    “再大也得幹。”


    他收拾心情後去配件廠,找到祝在新了解四種零配件的進展情況,沒想到他的心情很好,直接叫來昨天那個技術員帶著他去車間看。


    原來昨天的鑄造很成功,四種零配件都是一次性成功,所以祝在新的心情很高興。


    作為主管生產和技術的副廠長,在工廠裏沒有比產品能一次合格的事情更高興的事情,並且秦淦西的四種零配件設計都是他們第一次鑄造。


    從聊天中得知,這個技術員叫錢森發,是六年前中專畢業分配來的,來就進入生產科,調度配件廠生產,解決生產中的技術問題。


    交談中,他請錢森發帶他看一下整個生產流程,他竟然同意了,帶他從鑄造車間開始參觀。


    在走向鑄造車間途中,兩人路過一個個車間,他看到每個車間門口都有人在抽煙扯淡。


    走到鑄造車間門口,卻沒看到一個人在門口抽煙,他不禁感到有些奇怪,這裏的工人這麽注意場合嗎?


    這時錢森發解釋道:“鑄造車間今天沒生產任務,所以都在學習。鑄造車間和別的車間不一樣,有任務就得連軸轉,加班加點生產,一次性把一批零部件完成。你們學校昨天的任務,也真是運氣好,恰好遇到昨天開爐,不然要等到明天。”


    聽他這麽說,秦淦西感覺問題來了。


    祝在新說是因為擔心鑄造不合格,所以要把時間的餘量加大,而如果昨天鑄造的不合格,豈不要明天才能鑄造?


    “錢技術員,鑄造的產品合不合格,馬上就能檢查出來嗎?”


    “馬上檢查出來的隻是外形,精細程度是不可能的。”


    算了,這是生產上的具體細節,他現在還搞不懂,這一世沒有接觸過,前世也沒看過鑄造車間。


    走進車間大門,果然有幾十人排排坐在一棵大樹蔭下,聽著前方一個中年男子念什麽,那男子手裏拿著一個厚厚的本子。


    錢森發說道:“這是我們生產技術科的劉強,絕對的鑄造權威。雖然隻有完小畢業,但肯鑽研,愛學習,所以我們廠的鑄造水平在不斷提高。我們不打擾他們了,直接去生產現場。”


    進入作業現場,秦淦西馬上感覺很不適應。


    地上都是砂子、灰塵,木箱子、木夾子、鐵箱子和鐵夾子到處都是,煤、煤渣、煤灰和土堆東一堆西一堆,顯得整個現場亂七八糟的,無從下腳。


    錢森發沒這樣的感覺,他帶著他在這些東西中穿梭,一步一個腳印,告訴他鑄造的生產流程:模型,再造型,合箱,冶煉,澆注,鑄造過程結束後清理,再進行熱處理。


    指著砂堆說哪是石英砂,哪是黏土砂,哪是很珍貴的鎂砂。


    秦淦西很快把心中不適排除,認真聽著他的介紹,還不時提出一些問題。


    所提出的問題不是針對現場的,現在和別人談什麽現場管理,那才是有病,他提的都是一些有關鑄造和熱處理的技術問題。


    這段時間看了不少書,其中就有鑄造和熱處理方麵的。


    是純粹的技術請教,不存在任何質疑管理方麵的事。


    也許是因為他肯學,也許認為他問的很專業,錢森發很是高興,對他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即使不懂的,或者解釋不清楚的,也要說出自己的推斷,而秦淦西在這樣的時刻,也會說出自己的推斷。


    就這樣,兩人在髒亂的鑄造現場一呆就是三個多小時,直到下班號響起。


    “秦同學,我沒想到你對鑄造和熱處理這一塊了解這麽深刻。和你呆一個下午,讓我對鑄造和熱處理這一塊的認知加深很多。”


    “了解再深刻,在錢技術員麵前也隻是小學生,今天可是讓我受益匪淺。今後有機會的話,不知道能不能再向你請教。”


    “哈哈,請教不敢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隨時都歡迎你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58:開局兩分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首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首屋並收藏穿越58:開局兩分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