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我有別的任務
穿越58:開局兩分地 作者:首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過兩次交流討論,也因為有秦淦西這個先知先覺的人在,畫圖的進展很順利,到下午四點半,不但把總成圖和零部件畫完,就連材料明細也統計完成。
這還不是秦淦西一手包辦的,他們四個也全部參與到其中,為的是讓他們都有一個整體概念,又有細節觀念。
今後畢業,開始的時候要注重細節,位置越往上越要注意整體,都是自家兄弟,他想培養他們。
確定材料明細無誤後,秦淦西就往家走。
這是提前開學,並沒有正式上課,而且大四也很少有課,大家都分到不同的團隊中幹活,像他們這種有項目的,時間相對輕鬆寬泛多了。
乘坐輪渡過河後,他騎著自行車來到古默巷的家中,家裏沒人在,所有的家具都刷上了漆或桐油,看桐油的狀態,應該是刷完第三遍不用再刷了,不知道漆還要不要刷。
老話說的,風幹桐油雨幹漆,沒下雨的天氣,桐油幹的比漆快。
二樓還好,氣味比較輕微,但一樓的窗戶、門因為都是關的,所以漆味比較濃鬱,他把臨街的窗戶打開,把通向後院的門也打開,讓空氣對流。
屋裏已經擺放了一些壇壇罐罐,一一檢查過去,有壇子菜,有油浸野豬肉,有幹野豬肉、幹魚和幹蝦,還有大米、玉米碎和幹紅薯米。
鋪蓋也有一套,但沒有鋪到床上,想來這段時間沒住這裏。
他往米櫃裏加入十斤大米,想拿出一些野豬的板油,卻因為沒炸怕露餡,隻能作罷。
他想來都有些不好意思,太懶惰了,有鍋有板油,卻沒去炸出來,隻能放在儲藏空間裏存放。
不過還好,家裏連續殺了兩頭野豬,即使按他炒菜的放油量,也能吃上四五個月。
把這些檢查完畢後,他檢查存儲空間可以拿出一些什麽,盤算一會後,拿出兩個籮筐,在裏麵裝50斤大米、50個雞蛋、50個鴨蛋和9個鵝蛋,還在何娟他們房間的櫃子裏放了十瓶酒和十包星沙煙。
做完這些不到十分鍾,何娟就來了,看到門是開的,她小跑進來,發現是他在家裏,拍了一下胸脯說:“我以為家裏進了賊。來多久了?”
秦淦西笑著應道:“沒多會。準備慢慢往這邊搬家嗎?”
“空手是走,提點東西也是走,順手的事。”
“媽,我看桐油都幹了,漆還沒完全幹,是刷完了還是有一遍?”
“都刷完了。你看這些家具怎麽樣?”
“很好。端莊,大氣,尤其是床。”
“你當然隻說床好了,那是你要求的。”
秦淦西拿出一遝錢和票遞給她,“媽,這是我收集到的一些票證,有的需要糧本才能買的。”
這一遝有二百塊錢,票證有20斤糧票,35尺布票,4斤油票,5斤糖票,2張手表票和5斤雞蛋票,可以說除了糧票和糖票,其它所有的票都給她了。
她數了一下,驚訝地問:“你怎麽會有這麽多錢和票證?”
秦淦西無所謂地說:“上次算的隻是一個大概,這次徹底結算清楚了。我不幹了,他們很快因為抓不到多少也散夥了。幾個不是這裏的,迴老家發展去了。不過棉花的事還幫我記著,也找到了,下個星期我迴來的話會帶迴來。這裏麵有的票是有時效的,可別浪費了。”
何娟對此將信將疑,但也知道問不出什麽,隻能說:“你拿一些零用吧。”
秦淦西嗬嗬笑道:“我不會虧待自己的,肯定要留一些備用。”
聊了不到幾分鍾,秦勵國就來了,看到秦淦西在,他詫異了一下,“你隻是到這裏看看,還是一起迴去?”
“等你們一起迴去的。籮筐裏的米和蛋,是放這裏還是拿迴去?爸,你們房間裏有幾瓶酒,想喝的時候喝點。今後喝酒,就不要浸豬油了。”
何娟揭開籮筐上的遮蓋物,“你怎麽又弄來這麽多東西?”
“媽,這是最後清算出來的,酒也是。今後要買這些,隻能是你們從正規渠道買,或者是我去黑市買。”
何娟從籮筐裏抓起一把米,“你看看這些,再看看我買迴來的那些,簡直沒辦法比,都是砂子。這些米和蛋拿迴去吧,酒留兩瓶,其它的也都拿迴去。現在你爺爺身體好了,大姑、大伯也找到了,每餐都要喝半兩,把你爸的喝酒習慣也養成了。”
秦淦西笑著說:“媽,我記得你也能喝的,其實也可以喝一點。每餐喝個一二兩還是可以的。”
秦勵國馬上附和:“就是,喝酒有利於活血,要不那些老中醫都喝。”
何娟翻了兩下白眼,“喝酒還找出了榜樣。人家有錢,你有嗎?想要活血很簡單,每天走著來上班,下午迴去的時候撿一擔幹柴迴去,保證你的血很活。”
秦勵國頓時閉嘴,秦淦西也隻是在心裏笑。
這話懟的,讓人貼在牆上無法落地。
何娟從櫃子裏拿出八瓶酒放進籮筐,“我們迴去,不能讓他們等太久。”
這一次,何娟沒有坐在前杠上,而是和秦勵國並排坐在後麵的板子上。
秦淦西用來挑桶、墊籮筐的木板很厚,足夠承載他們兩個和兩籮筐的物品。
在來到山間小路前時,秦淦西的猜想印證了。
這條山路被拓寬了,路兩邊十米不再有樹木,灌木都沒有,全被砍光了。
上次誤導他的那棵枯樹也不見了,準確來講是從小路到那裏,中間都沒有了樹。
在山穀那邊,還有此起彼伏的人聲傳來,“注意,樹要倒了。”
秦淦西看了一眼聲音傳來的方向,是櫸樹林所在位置。
“早知道這樣,應該全部收了,今後可以做家具用。”
路寬了,也平坦了,他沒有下車,一直騎到小路盡頭,原本是一個小山窩的地方,被一個聳立的磚爐代替,後邊是大量的木材,前麵是幾十個人。
這些人有的在拉風箱,往爐內鼓風;有的添加木材,維持大火從爐口噴出;還有人在觀察,觀察火焰,觀察鐵水情況。
一個星期就投產,速度很快的。
看到是他們一家人,有人大聲問道:“大學生,你怎麽迴來了,不煉鋼鐵嗎?”
秦淦西迴頭看了他一眼,再轉頭看路,“我有別的任務,但我們學校有一些人在煉。”
喊話的這人是他的小學一年級同學,比他大五歲。
他讀半年後跳級了,他讀半年後沒讀了,此後幾年,這是第三次見麵。
這還不是秦淦西一手包辦的,他們四個也全部參與到其中,為的是讓他們都有一個整體概念,又有細節觀念。
今後畢業,開始的時候要注重細節,位置越往上越要注意整體,都是自家兄弟,他想培養他們。
確定材料明細無誤後,秦淦西就往家走。
這是提前開學,並沒有正式上課,而且大四也很少有課,大家都分到不同的團隊中幹活,像他們這種有項目的,時間相對輕鬆寬泛多了。
乘坐輪渡過河後,他騎著自行車來到古默巷的家中,家裏沒人在,所有的家具都刷上了漆或桐油,看桐油的狀態,應該是刷完第三遍不用再刷了,不知道漆還要不要刷。
老話說的,風幹桐油雨幹漆,沒下雨的天氣,桐油幹的比漆快。
二樓還好,氣味比較輕微,但一樓的窗戶、門因為都是關的,所以漆味比較濃鬱,他把臨街的窗戶打開,把通向後院的門也打開,讓空氣對流。
屋裏已經擺放了一些壇壇罐罐,一一檢查過去,有壇子菜,有油浸野豬肉,有幹野豬肉、幹魚和幹蝦,還有大米、玉米碎和幹紅薯米。
鋪蓋也有一套,但沒有鋪到床上,想來這段時間沒住這裏。
他往米櫃裏加入十斤大米,想拿出一些野豬的板油,卻因為沒炸怕露餡,隻能作罷。
他想來都有些不好意思,太懶惰了,有鍋有板油,卻沒去炸出來,隻能放在儲藏空間裏存放。
不過還好,家裏連續殺了兩頭野豬,即使按他炒菜的放油量,也能吃上四五個月。
把這些檢查完畢後,他檢查存儲空間可以拿出一些什麽,盤算一會後,拿出兩個籮筐,在裏麵裝50斤大米、50個雞蛋、50個鴨蛋和9個鵝蛋,還在何娟他們房間的櫃子裏放了十瓶酒和十包星沙煙。
做完這些不到十分鍾,何娟就來了,看到門是開的,她小跑進來,發現是他在家裏,拍了一下胸脯說:“我以為家裏進了賊。來多久了?”
秦淦西笑著應道:“沒多會。準備慢慢往這邊搬家嗎?”
“空手是走,提點東西也是走,順手的事。”
“媽,我看桐油都幹了,漆還沒完全幹,是刷完了還是有一遍?”
“都刷完了。你看這些家具怎麽樣?”
“很好。端莊,大氣,尤其是床。”
“你當然隻說床好了,那是你要求的。”
秦淦西拿出一遝錢和票遞給她,“媽,這是我收集到的一些票證,有的需要糧本才能買的。”
這一遝有二百塊錢,票證有20斤糧票,35尺布票,4斤油票,5斤糖票,2張手表票和5斤雞蛋票,可以說除了糧票和糖票,其它所有的票都給她了。
她數了一下,驚訝地問:“你怎麽會有這麽多錢和票證?”
秦淦西無所謂地說:“上次算的隻是一個大概,這次徹底結算清楚了。我不幹了,他們很快因為抓不到多少也散夥了。幾個不是這裏的,迴老家發展去了。不過棉花的事還幫我記著,也找到了,下個星期我迴來的話會帶迴來。這裏麵有的票是有時效的,可別浪費了。”
何娟對此將信將疑,但也知道問不出什麽,隻能說:“你拿一些零用吧。”
秦淦西嗬嗬笑道:“我不會虧待自己的,肯定要留一些備用。”
聊了不到幾分鍾,秦勵國就來了,看到秦淦西在,他詫異了一下,“你隻是到這裏看看,還是一起迴去?”
“等你們一起迴去的。籮筐裏的米和蛋,是放這裏還是拿迴去?爸,你們房間裏有幾瓶酒,想喝的時候喝點。今後喝酒,就不要浸豬油了。”
何娟揭開籮筐上的遮蓋物,“你怎麽又弄來這麽多東西?”
“媽,這是最後清算出來的,酒也是。今後要買這些,隻能是你們從正規渠道買,或者是我去黑市買。”
何娟從籮筐裏抓起一把米,“你看看這些,再看看我買迴來的那些,簡直沒辦法比,都是砂子。這些米和蛋拿迴去吧,酒留兩瓶,其它的也都拿迴去。現在你爺爺身體好了,大姑、大伯也找到了,每餐都要喝半兩,把你爸的喝酒習慣也養成了。”
秦淦西笑著說:“媽,我記得你也能喝的,其實也可以喝一點。每餐喝個一二兩還是可以的。”
秦勵國馬上附和:“就是,喝酒有利於活血,要不那些老中醫都喝。”
何娟翻了兩下白眼,“喝酒還找出了榜樣。人家有錢,你有嗎?想要活血很簡單,每天走著來上班,下午迴去的時候撿一擔幹柴迴去,保證你的血很活。”
秦勵國頓時閉嘴,秦淦西也隻是在心裏笑。
這話懟的,讓人貼在牆上無法落地。
何娟從櫃子裏拿出八瓶酒放進籮筐,“我們迴去,不能讓他們等太久。”
這一次,何娟沒有坐在前杠上,而是和秦勵國並排坐在後麵的板子上。
秦淦西用來挑桶、墊籮筐的木板很厚,足夠承載他們兩個和兩籮筐的物品。
在來到山間小路前時,秦淦西的猜想印證了。
這條山路被拓寬了,路兩邊十米不再有樹木,灌木都沒有,全被砍光了。
上次誤導他的那棵枯樹也不見了,準確來講是從小路到那裏,中間都沒有了樹。
在山穀那邊,還有此起彼伏的人聲傳來,“注意,樹要倒了。”
秦淦西看了一眼聲音傳來的方向,是櫸樹林所在位置。
“早知道這樣,應該全部收了,今後可以做家具用。”
路寬了,也平坦了,他沒有下車,一直騎到小路盡頭,原本是一個小山窩的地方,被一個聳立的磚爐代替,後邊是大量的木材,前麵是幾十個人。
這些人有的在拉風箱,往爐內鼓風;有的添加木材,維持大火從爐口噴出;還有人在觀察,觀察火焰,觀察鐵水情況。
一個星期就投產,速度很快的。
看到是他們一家人,有人大聲問道:“大學生,你怎麽迴來了,不煉鋼鐵嗎?”
秦淦西迴頭看了他一眼,再轉頭看路,“我有別的任務,但我們學校有一些人在煉。”
喊話的這人是他的小學一年級同學,比他大五歲。
他讀半年後跳級了,他讀半年後沒讀了,此後幾年,這是第三次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