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娟走出家門,時間已經八點。


    看到他把兩瓶酒放進魚簍子裏,她問道:“還用簍子裝著,怕丟人?”


    秦淦西搖頭,“辦完事後,我想去抓點青蛙、黃鱔。”


    “也就是你。看你爸,一天天不到看不清路就不迴家,也不知道搞點這個、撿點柴。”


    這話秦淦西可不好接。


    不過何娟也沒打算要他接,歎息一聲後說:“他是老滿,一切都是你爺爺奶奶在扛著,所以不想事。”


    “這也怪不得他。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一去無音訊,你爺爺奶奶隻能把養老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生怕他磕著碰著。打獵不準,出去找工作不準。唉,我也知道他心理難受。但是再難受,家裏都成這樣了,他還不想著改變嗎?”


    秦淦西小心翼翼地問:“媽,我大姑和大伯、二伯是個什麽情況?”


    小時候,原主偶爾聽奶奶和爺爺他們小聲叨咕過幾次,說要迴老家看看,但一直都沒成行。


    平時是基本聽不到的,秦勵國也不說,所以到現在,他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更不知道他們任何情況。


    何娟搖頭,“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隻聽說他們都參加了革命,不知道還在不在。你大姑叫秦麗芬,大伯叫秦勵園,二伯叫秦勵成,一個16年,一個18年,一個20年。”


    “34年入冬,戰事很激烈,他們好長時間沒迴家,你爺爺奶奶便帶著你爸往這邊逃。如果今後遇到同名同姓的,可以問一下。”


    ……


    京都一棟獨立小院內,一個精壯男子看著一封信,眼淚嘩嘩地順著鼻翼往下流,坐在他對麵的女子慌忙問道:“又是哪個戰友出事了,還是去世了?”


    男子抹了一把臉,臉上露出笑容,“我可能找到爹娘了。”


    說著,把信紙遞給她,“如果沒錯的話,應該是他們。”


    女子看完信後,把信還給男子,“應該不會錯,這個小劉還真把你的事當成事。他們怎麽去了湖湘呢?”


    “那時候戰爭很殘酷,老百姓流離失所,我爹娘隻是農民,隻能逃離戰火。不行,我要去一趟,爭取把他們接來。二十多年沒盡孝,現在也該我盡孝了。”


    “你告訴大姐了嗎?”


    “沒有,剛剛收到信,沒有時間告訴她。我這就打個電話告訴她。”


    上滬市,也是一個獨立小院內,一個中年婦女聽到家裏的電話響,馬上過去拿起聽筒,第一句話就讓她驚呆了,“姐,我爸媽還活著,小弟也活著,他有了六個子女,最大的是兒子,他在讀大三。”


    女子“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過了十幾秒後感覺這樣不對,便強行止住大哭,泣不成聲地問:“在哪裏找到的?”


    “我爹受傷住院,我媽和大侄子在那裏照顧。說來也巧,我那個侄子很活泛,抓魚去食堂請人加工,結果遇到了我以前手下一個兵。”


    “我爹傷的重不重?”


    “這不知道。我侄子每天都單獨給他弄魚湯,應該問題不大。”


    “你確定他們就是我爹媽和侄子嗎?”


    “他說我侄子長得和我很像,二姑娘也有點像,老爺子的名字和年紀完全能對的上。”


    “勵園,我先去看看,確認是不是,如果是你再去。”


    “我也想盡快看到他們。”


    “勵園,我這裏近一些,最多三天就可以到星沙。不和你多說了,我要聯係車輛。”


    聽到電話裏“哢噠”一聲再無聲音傳來,京都的精壯男子臉上露出苦笑,“我這姐姐,到現在還是這麽風風火火。”


    迴到客廳,女子問道:“姐怎麽說?”


    “她說要去落實一下。”


    “其實你可以要小劉落實的。他把情況弄清楚,我媽直接過去就行。”


    “我爹在住院,誰知道什麽時候出院?說不定我的信還沒到,他就已經出院了。我爹娘住在農村,小劉又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也不好去查戶口。”


    “唉,也是。我們的工作變動太頻繁,能把信寄到這裏就已經很難得了。現在等大姐的消息?”


    “她近,我這段時間也有些忙,隻能等她的消息了。”


    “星沙我有朋友,要不我明天聯係她,請她去確認一下。”


    “也行。”


    秦淦西不知道很快有親戚要找上門來,他和何娟走進合作社主任的家裏,把兩瓶酒交給他老婆,直接說明來意:“胡主任,我媽在城裏找了個工作,想麻煩你幫她和我弟弟妹妹的戶口遷出來,開個介紹信。”


    胡主任看到兩瓶壇子酒,心裏甚是滿意,嘴上卻很嚴肅,“我記得你,你是我們合作社唯一的大學生,可不能搞這樣的事情,等會拿迴去給你爸喝。”


    秦淦西露出八顆牙,“胡主任,這不是我買的,是一個叔叔給我的。”


    何娟跟著說道:“我家勵國喝這樣的酒,就是山豬吃細糠,吃不出一個好歹來。好酒需要您這樣的人才能品出來。”


    胡主任咧著嘴笑道:“看你說的。哪個單位?”


    秦淦西從懷裏拿出文件袋,然後從裏麵拿出一張紙,“鍋爐廠。”


    胡主任接過接收函,“呀,鍋爐廠好地方啊,今後我們來買飯鍋、菜鍋、煤爐子,可不要裝作不認識我們哦。”


    這說文解字的,秦淦西心中一陣大笑。


    何娟很認真地說:“哪能啊。我們合作社在胡主任的帶領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是我們廣大百姓衷心擁護的領導。”


    胡主任笑得見眉不見眼,“哪裏哪裏,都是廣大社員努力的結果。”


    轉而說道:“我們合作社馬上要變成人民公社了,人們群眾的幹勁會更加高漲。希望何娟同誌到新的工作崗位上,紮實苦幹,多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也讓我們公社臉上有光。”


    何娟很硬氣地說:“請領導放心,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團結群眾,先把本職工作做好,再努力爭取做更大的貢獻。”


    秦淦西本來就不適,聽到他們的對話後更加不適,便走出屋子,來到屋坪上幹嘔兩次。


    怎麽都不會想到,何娟這麽一個深耕農村三十幾年的人,也能說出這一套一套的,反倒是自己,說這些的時候總感覺很別扭,難以啟齒,必須做艱難的心理建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58:開局兩分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首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首屋並收藏穿越58:開局兩分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