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尖商到奸商
穿越58:開局兩分地 作者:首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結算完成後,秦淦西拿出自行車騎著往迴走,走了一會還沒到那三位嗲嗲釣魚的地方,看到堤岸邊那根粗兩尺二、長三丈二尺的木頭還浮在那裏,便試探著問係統:“那根木頭值多少功勳點?”
係統馬上顯示:【榆木,0.2個功勳點】
“收藏這根樹需要多少個功勳點?”
【和別的一樣,收藏的隻第一次收0.5個功勳點】
秦淦西瞬間很激動,又發現係統的一個用途:可以對外麵的物品進行估值。
也很鬱悶,自己現在很需要一塊木板,可收藏一塊木板也需要0.5個功勳點,很劃不來。
咬咬牙,他還是把這棵樹收進儲藏空間。
一塊木板是收,一棵樹也是收。
收進去之後,從尾部切下一段兩尺長的木墩,然後鋸下兩塊半寸厚的木板。
明天墊籮筐的木板有了。
進黑市前,他恢複以前的打扮:光著膀子,用舊衣服把腦袋包的隻剩額頭和眼睛。
挑著籮筐來到黑市,他首先還是找糧食。
找到兩個賣米的,一問價格,人家開價三毛,比昨晚又提高了兩分錢。
他感覺不對,這漲價也太快了,暗忖可能是自己不還價造成的,便問:“這大米一天一個價嗎?”
人家迴應道:“現在是有錢買不到米,沒錢不會來買米。”
這話很通透,一點毛病都沒有。
如果家裏有錢,飯裏不會讓幹紅薯米占住那麽大的比例,把米當做鹽來放。
秦淦西也不想漲價太快,便問道:“兩毛八賣不賣?不賣我就走了。”
昨天感覺農民不容易,兩毛八沒還價,但現在早稻剛剛出來,這價格漲得太快是不行的。
這人的袋子裏有四五十斤,想來不是正宗的農民。
看到那人眼睛亂轉,猶豫不決,便轉身就走。
家裏前天給了二十斤,儲藏空間裏還有六十五斤,可以維持一段時間,需求不是很急迫。
儲藏空間裏還有十六斤多糧票,雖然沒有糧本,即使有糧票也買不到糧食,但買糧食製成品還是可以的,去飯店吃也能飽肚子。
看到他真的走了,那人馬上喊道:“賣給你了。”
嘴裏還絮絮叨叨,“你是不知道這大米有多難得。不是為了兩分錢,誰願意從嘴裏扣糧食?”
這話很有道理,秦淦西也沒反駁,提了提袋子,“多少斤?”
“五十一斤。”
“包括袋子也沒這麽重。”
經常來黑市賣糧的人都知道,如果自己不帶秤,那就隻帶一個整數,尾數要麽是0,要麽是5,沒有誰是1的。
而他剛剛摸索出係統的新功能,可以對外探測,它測出來的重量差一兩多才五十一斤。
沒想到那人臉不改色心不跳,“袋子也值一斤米。”
秦淦西決定和他杠一下,“我有籮筐,不要袋子。整數好算賬。”
“行行行。五十斤米,袋子算你兩毛錢,可以了吧?”
秦淦西嘟囔:“這才是買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亂來,要講誠信。”
尖商變成奸商,就是這種人造成的。
不積小德,終將造成大德崩潰。
買了這五十斤後,另一個的三十斤也順勢拿下。
接下來,他轉戰禽與蛋,把見到的全部收了,總計收了29個雞蛋、33個鴨蛋、5個鵝蛋,還有2隻雞、5隻鴨和1隻鵝。
其它糧食,他買了八斤黃豆,還買到了十斤玉米粒。
走到一個攤位前,他竟然看到了一小袋小米,這可是南方沒有的,決定將其買下,然後在種植空間裏種下。
攤主小嘴叭叭的,“這是南方沒有的小米,最養人的,夏國為什麽能戰勝敵人,就是那些領導經常吃小米。你看色澤金黃,顆粒飽滿,熬出來的稀飯很稠……”
秦淦西終於聽不下去了,打斷他的話,“這是去年的存糧,壞沒壞還不知道,你直接說幾分錢一斤。”
那人睜圓雙眼看著他,“幾分錢一斤,你也敢說?”
“我問你價格,你不說啊,隻能我來提了。這玩意南方人不愛吃,你還是報個實誠價。”
秦凱小的時候,他父母偶爾迴憶過去的味道,把小米、糯米和薄薄的臘肉五花肉片一起用鐵鍋煮,煮熟後在鍋裏翻炒一會,吃起來香香的,油油的,味道確實很好。
他工作以後,沒再吃過那樣的做法,但小米粥沒少吃。
不過今天買小米不是為了馬上吃,而是為了種植。
那人還想鋪墊,“小米很養人的,一斤小米熬出來的稀飯比一斤大米多……”
秦淦西再次打斷他的話,“你不賣的話,就不要耽誤我的時間。”
那人馬上開價,“三毛五。”
秦淦西後退一步,“和大米一樣的價,兩毛八。你覺得合適就賣。”
他知道在今後因為養生的原因,小米價格確實會比普通大米高一點,但現在不是那樣的年代,隻是為了裹腹,這個價格還是可以的。
那人猶豫一下,咬著牙說:“這裏隻有五斤,一塊五毛錢給你了。袋子另加一毛錢。”
秦淦西不禁笑道:“這破布做成的補疤袋子,一尺布不知道能做多少個新的,你這是間接把價格提起來。”
不過他還是給了一塊五毛一,連小米帶袋子放進籮筐裏。
隨後,他又把擺出來的禽和蛋都買了,這才挑著籮筐走到無人的地方,把所有東西收起來,將十斤玉米、三斤黃豆和五斤小米種下去。
換裝後來到那個家夥的攤位前,看到他們的身後擺著一包棉花和幾袋子米,那個家夥正和曾經的屠夫等兩人吃甘蔗,嘴巴也不遮了,隻遮眼睛下麵到鼻孔這一截,便笑道:“很悠閑啊。你們這樣,不怕人認出來?”
曾經的屠夫馬上遞來一截三尺長的甘蔗,“我們在等你的豬肉呢。”
秦淦西接過甘蔗,“野豬不是家養的,哪能天天有?棉花拿來了嗎?”
曾經的屠夫轉身提來一個袋子,“不多不少兩斤,一塊五毛六。”
秦淦西拿出錢遞過去,把棉花包拿過來,“今天的米價怎樣?”
“嗐,別說了,講起來都憋屈。兩毛八一斤,一厘都不能少。有兩個堅持三毛,一厘都不降。這米價,還不知道會漲成什麽樣。”
聊了一會,秦淦西拿著甘蔗、提著兩斤棉花離開。
來到那個大石頭上,把甘蔗吃了,將甘蔗結種下去,每公斤能值0.06個功勳點,很貴的;今後收獲多了,還可以給家裏人當零食。
不過對種植甘蔗,他也沒有多少信心,聽說甘蔗種植很複雜的,蔗芽要怎麽擺,還要如何殺菌滅蟲,現在隻能依靠這個萬能的種植空間,把這一切責任擔起來。
在河邊的棕樹上剝了幾十片棕皮,然後搓出四根三米長的棕繩後,他迴到醫院。
一夜無話。
係統馬上顯示:【榆木,0.2個功勳點】
“收藏這根樹需要多少個功勳點?”
【和別的一樣,收藏的隻第一次收0.5個功勳點】
秦淦西瞬間很激動,又發現係統的一個用途:可以對外麵的物品進行估值。
也很鬱悶,自己現在很需要一塊木板,可收藏一塊木板也需要0.5個功勳點,很劃不來。
咬咬牙,他還是把這棵樹收進儲藏空間。
一塊木板是收,一棵樹也是收。
收進去之後,從尾部切下一段兩尺長的木墩,然後鋸下兩塊半寸厚的木板。
明天墊籮筐的木板有了。
進黑市前,他恢複以前的打扮:光著膀子,用舊衣服把腦袋包的隻剩額頭和眼睛。
挑著籮筐來到黑市,他首先還是找糧食。
找到兩個賣米的,一問價格,人家開價三毛,比昨晚又提高了兩分錢。
他感覺不對,這漲價也太快了,暗忖可能是自己不還價造成的,便問:“這大米一天一個價嗎?”
人家迴應道:“現在是有錢買不到米,沒錢不會來買米。”
這話很通透,一點毛病都沒有。
如果家裏有錢,飯裏不會讓幹紅薯米占住那麽大的比例,把米當做鹽來放。
秦淦西也不想漲價太快,便問道:“兩毛八賣不賣?不賣我就走了。”
昨天感覺農民不容易,兩毛八沒還價,但現在早稻剛剛出來,這價格漲得太快是不行的。
這人的袋子裏有四五十斤,想來不是正宗的農民。
看到那人眼睛亂轉,猶豫不決,便轉身就走。
家裏前天給了二十斤,儲藏空間裏還有六十五斤,可以維持一段時間,需求不是很急迫。
儲藏空間裏還有十六斤多糧票,雖然沒有糧本,即使有糧票也買不到糧食,但買糧食製成品還是可以的,去飯店吃也能飽肚子。
看到他真的走了,那人馬上喊道:“賣給你了。”
嘴裏還絮絮叨叨,“你是不知道這大米有多難得。不是為了兩分錢,誰願意從嘴裏扣糧食?”
這話很有道理,秦淦西也沒反駁,提了提袋子,“多少斤?”
“五十一斤。”
“包括袋子也沒這麽重。”
經常來黑市賣糧的人都知道,如果自己不帶秤,那就隻帶一個整數,尾數要麽是0,要麽是5,沒有誰是1的。
而他剛剛摸索出係統的新功能,可以對外探測,它測出來的重量差一兩多才五十一斤。
沒想到那人臉不改色心不跳,“袋子也值一斤米。”
秦淦西決定和他杠一下,“我有籮筐,不要袋子。整數好算賬。”
“行行行。五十斤米,袋子算你兩毛錢,可以了吧?”
秦淦西嘟囔:“這才是買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亂來,要講誠信。”
尖商變成奸商,就是這種人造成的。
不積小德,終將造成大德崩潰。
買了這五十斤後,另一個的三十斤也順勢拿下。
接下來,他轉戰禽與蛋,把見到的全部收了,總計收了29個雞蛋、33個鴨蛋、5個鵝蛋,還有2隻雞、5隻鴨和1隻鵝。
其它糧食,他買了八斤黃豆,還買到了十斤玉米粒。
走到一個攤位前,他竟然看到了一小袋小米,這可是南方沒有的,決定將其買下,然後在種植空間裏種下。
攤主小嘴叭叭的,“這是南方沒有的小米,最養人的,夏國為什麽能戰勝敵人,就是那些領導經常吃小米。你看色澤金黃,顆粒飽滿,熬出來的稀飯很稠……”
秦淦西終於聽不下去了,打斷他的話,“這是去年的存糧,壞沒壞還不知道,你直接說幾分錢一斤。”
那人睜圓雙眼看著他,“幾分錢一斤,你也敢說?”
“我問你價格,你不說啊,隻能我來提了。這玩意南方人不愛吃,你還是報個實誠價。”
秦凱小的時候,他父母偶爾迴憶過去的味道,把小米、糯米和薄薄的臘肉五花肉片一起用鐵鍋煮,煮熟後在鍋裏翻炒一會,吃起來香香的,油油的,味道確實很好。
他工作以後,沒再吃過那樣的做法,但小米粥沒少吃。
不過今天買小米不是為了馬上吃,而是為了種植。
那人還想鋪墊,“小米很養人的,一斤小米熬出來的稀飯比一斤大米多……”
秦淦西再次打斷他的話,“你不賣的話,就不要耽誤我的時間。”
那人馬上開價,“三毛五。”
秦淦西後退一步,“和大米一樣的價,兩毛八。你覺得合適就賣。”
他知道在今後因為養生的原因,小米價格確實會比普通大米高一點,但現在不是那樣的年代,隻是為了裹腹,這個價格還是可以的。
那人猶豫一下,咬著牙說:“這裏隻有五斤,一塊五毛錢給你了。袋子另加一毛錢。”
秦淦西不禁笑道:“這破布做成的補疤袋子,一尺布不知道能做多少個新的,你這是間接把價格提起來。”
不過他還是給了一塊五毛一,連小米帶袋子放進籮筐裏。
隨後,他又把擺出來的禽和蛋都買了,這才挑著籮筐走到無人的地方,把所有東西收起來,將十斤玉米、三斤黃豆和五斤小米種下去。
換裝後來到那個家夥的攤位前,看到他們的身後擺著一包棉花和幾袋子米,那個家夥正和曾經的屠夫等兩人吃甘蔗,嘴巴也不遮了,隻遮眼睛下麵到鼻孔這一截,便笑道:“很悠閑啊。你們這樣,不怕人認出來?”
曾經的屠夫馬上遞來一截三尺長的甘蔗,“我們在等你的豬肉呢。”
秦淦西接過甘蔗,“野豬不是家養的,哪能天天有?棉花拿來了嗎?”
曾經的屠夫轉身提來一個袋子,“不多不少兩斤,一塊五毛六。”
秦淦西拿出錢遞過去,把棉花包拿過來,“今天的米價怎樣?”
“嗐,別說了,講起來都憋屈。兩毛八一斤,一厘都不能少。有兩個堅持三毛,一厘都不降。這米價,還不知道會漲成什麽樣。”
聊了一會,秦淦西拿著甘蔗、提著兩斤棉花離開。
來到那個大石頭上,把甘蔗吃了,將甘蔗結種下去,每公斤能值0.06個功勳點,很貴的;今後收獲多了,還可以給家裏人當零食。
不過對種植甘蔗,他也沒有多少信心,聽說甘蔗種植很複雜的,蔗芽要怎麽擺,還要如何殺菌滅蟲,現在隻能依靠這個萬能的種植空間,把這一切責任擔起來。
在河邊的棕樹上剝了幾十片棕皮,然後搓出四根三米長的棕繩後,他迴到醫院。
一夜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