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破曉謀策,孤注一擲
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 作者:想摸魚的灰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感染者陣營那昏暗且彌漫著緊張氣息的核心指揮室內,一幅巨大的地圖幾乎占據了整麵牆壁。地圖上,色彩鮮明的線條與標記清晰劃分出人類與感染者的勢力範圍。h首領與一眾神情凝重的將領圍坐在長桌前,他們的眼神中透著決絕,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略謀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如今,感染者陣營兵力已壯大至9億,這些兵力被合並重組為4個集團軍群,分別是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和西南集團軍群。每個集團軍群下轄遠超10個普通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超過10個軍,每個軍包含多個師,其中普通步兵師兵力擴充至7萬人,成為陣營作戰力量的中流砥柱。
方案一:北方閃電突擊,直搗黃龍
戰略思路
北方集團軍群憑借在蒙、晉部分地區的地緣優勢,從雙方在蒙的交界區域發動閃電突擊。此地地勢平坦,利於大規模裝甲部隊推進。行動伊始,空軍的“神風特攻隊”率先出擊,憑借數量優勢和敢死衝鋒的態勢,對人類前沿陣地進行首輪火力覆蓋,打亂人類的防禦節奏。隨後,“炎虎 - 100突擊戰車”與“巨擘 - 80重型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洶湧而上,撕開人類防線。與此同時,中央集團軍群派遣部分精銳,從晉北迅速北上,在北方集團軍群突破防線後迅速跟進,擴大戰果,直插人類防禦縱深。北方集團軍群內各集團軍相互配合,先頭集團軍撕開防線,後續集團軍迅速填補戰線並向兩側擴展,各軍、師交替掩護推進,步兵師在裝甲部隊開辟通道後,迅速憑借龐大兵力占領並鞏固區域。
兵力部署
北方集團軍群投入約2.5億兵力,下轄15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包含12個軍,每個軍轄5個裝甲師與10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1800個,總兵力達1.26億人。此外還有大量輔助作戰部隊。空軍全員出動的500架戰機中,“神風特攻隊”占半數以上,為地麵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掩護與騷擾。中央集團軍群隨時待命,準備抽調數個集團軍,配合北方集團軍群的推進。
風險評估
人類可能憑借先進的電子戰技術,提前察覺並幹擾感染者的行動。裝甲部隊一旦遭受電子幹擾,可能陷入混亂,被人類的防禦火力重創。而且,人類若集中優勢兵力進行反擊,北方集團軍群可能麵臨孤軍深入、後援不繼的困境。集團軍群推進過程中,各集團軍之間協同難度大,若配合失誤,易出現戰線脫節。普通步兵師雖兵力龐大,但裝備相對落後,在麵對人類優勢火力時,傷亡風險高,且大規模調動時指揮協調難度劇增。
方案二:南方迂迴包抄,側翼突破
戰略思路
南方集團軍群以鄂及長江地區其他小部分區域為據點,從雙方爭奪的貴、滇地區迂迴包抄。先派出小股精銳部隊在正麵進行佯攻,偽裝成大規模進攻的態勢,吸引人類的主力部隊和注意力。主力部隊則沿著雲貴高原邊緣,利用複雜地形的掩護秘密行軍。“瘴鱷 - 50生化戰車”全程伴隨,釋放毒霧幹擾人類的偵查,破壞其防禦工事。當主力部隊迂迴到人類側翼時,與正麵佯攻部隊形成夾擊之勢,突破人類防線後向川盆及陝、渝地區推進。集團軍之間采用梯次推進,佯攻集團軍吸引火力,主力迂迴集團軍尋找時機突破,步兵師在側翼攻擊時,利用地形隱蔽接近敵人,憑借人數優勢配合裝甲部隊給予致命一擊。
兵力部署
南方集團軍群投入2億兵力,下轄1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12個軍,每個軍包含3個裝甲師、7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計1008個,總兵力達7056萬人。配備1000輛“瘴鱷 - 50生化戰車”,分布於各軍。正麵佯攻部隊由1個集團軍組成。
風險評估
長途迂迴行軍麵臨諸多困難,複雜地形可能導致行軍速度緩慢,延誤戰機。而且,人類可能在側翼布置了隱藏的防禦力量,一旦被發現,南方集團軍群可能陷入被圍殲的危險。各集團軍在複雜地形下通訊易受幹擾,協同作戰難度劇增。普通步兵師在複雜地形作戰,行軍和作戰難度大,容易迷失方向或陷入危險區域,且大規模部隊在狹窄地形中難以展開。
方案三:西南強攻突破,協同推進
戰略思路
西南集團軍群從桂、湘地區出發,對靠近人類防線的區域以及雙方爭奪區同時發動強攻。先以密集的炮火覆蓋人類前沿陣地,削弱其防禦力量。隨後,步兵與裝甲部隊協同推進,步兵利用裝甲部隊的掩護,憑借數量優勢突破人類的戰壕防線,裝甲部隊則憑借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撕開人類防線的缺口。與此同時,保持與南方集團軍群的緊密聯係,在突破防線後,與南方集團軍群共同向川盆及周邊地區推進,擴大占領區域。進攻時,先由火力集團軍進行炮火壓製,隨後突擊集團軍迅速衝鋒,後續集團軍鞏固陣地,步兵師在衝鋒階段緊跟裝甲部隊,清理殘餘敵人,鞏固占領陣地。
兵力部署
西南集團軍群投入2億兵力,下轄1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12個軍,每個軍包含4個裝甲師、8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計1152個,總兵力達8064萬人。配備大量火炮,組成2個火力集團軍,為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風險評估
強攻可能會遭遇人類頑強抵抗,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而且,在推進過程中,若不能及時與南方集團軍群協同作戰,可能會被人類分割包圍,陷入苦戰。強攻中集團軍易遭受重大損失,後續作戰能力受影響,且與友軍協同需精準配合,否則易出現混亂。普通步兵師在強攻中首當其衝,麵臨敵人強大火力,傷亡難以避免,且可能因推進速度過快,與裝甲部隊脫節,大規模部隊的協調和指揮麵臨極大挑戰。
方案四:中央戰略支援,縱深推進
戰略思路
中央集團軍群依托晉、豫地區,除了配合北方集團軍群作戰外,還肩負著戰略支援和縱深推進的任務。在北方集團軍群突破防線後,中央集團軍群投入大量兵力,沿著北方集團軍群開辟的通道,向人類防禦縱深推進,鞏固和擴大占領區域。同時,根據其他集團軍群的作戰情況,適時提供兵力和物資支援,確保整個進攻行動的順利進行。此外,中央集團軍群需時刻關注豫方向人類的動向,防止其從側翼突襲。支援時,根據各集團軍群需求,靈活調配兵力,以集團軍為單位進行增援,步兵師在支援過程中,迅速補充戰線缺口,穩定戰局。
兵力部署
中央集團軍群總兵力2億,下轄1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12個軍,每個軍包含3個裝甲師、7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計1008個,總兵力達7056萬人。配備大量的運輸車輛和後勤保障部隊,確保物資供應和傷員救治。
風險評估
作為戰略支援力量,中央集團軍群需要時刻關注各個戰場的動態,及時做出決策。一旦決策失誤,可能導致其他集團軍群得不到及時支援,影響整個戰局。而且,在縱深推進過程中,可能會遭遇人類的戰略預備隊反擊,麵臨較大的戰鬥壓力。同時,若未能有效防範豫方向人類的側翼突襲,可能會使自身陷入被動。集團軍群機動調配時,可能因距離和交通問題延誤支援時機。普通步兵師在執行不同任務轉換時,可能因準備不足,無法迅速適應新的戰鬥需求,大規模部隊的重新部署和調度難度極高。
h首領與將領們對每個方案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探討與權衡,他們深知,這些方案都伴隨著巨大風險,但為了實現感染青藏高原上全人類的目標,必須孤注一擲。最終,他們決定綜合運用多個方案,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戰略,期望在破曉行動中一舉突破人類防線,開啟感染者陣營稱霸的新篇章。
如今,感染者陣營兵力已壯大至9億,這些兵力被合並重組為4個集團軍群,分別是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和西南集團軍群。每個集團軍群下轄遠超10個普通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超過10個軍,每個軍包含多個師,其中普通步兵師兵力擴充至7萬人,成為陣營作戰力量的中流砥柱。
方案一:北方閃電突擊,直搗黃龍
戰略思路
北方集團軍群憑借在蒙、晉部分地區的地緣優勢,從雙方在蒙的交界區域發動閃電突擊。此地地勢平坦,利於大規模裝甲部隊推進。行動伊始,空軍的“神風特攻隊”率先出擊,憑借數量優勢和敢死衝鋒的態勢,對人類前沿陣地進行首輪火力覆蓋,打亂人類的防禦節奏。隨後,“炎虎 - 100突擊戰車”與“巨擘 - 80重型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洶湧而上,撕開人類防線。與此同時,中央集團軍群派遣部分精銳,從晉北迅速北上,在北方集團軍群突破防線後迅速跟進,擴大戰果,直插人類防禦縱深。北方集團軍群內各集團軍相互配合,先頭集團軍撕開防線,後續集團軍迅速填補戰線並向兩側擴展,各軍、師交替掩護推進,步兵師在裝甲部隊開辟通道後,迅速憑借龐大兵力占領並鞏固區域。
兵力部署
北方集團軍群投入約2.5億兵力,下轄15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包含12個軍,每個軍轄5個裝甲師與10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1800個,總兵力達1.26億人。此外還有大量輔助作戰部隊。空軍全員出動的500架戰機中,“神風特攻隊”占半數以上,為地麵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掩護與騷擾。中央集團軍群隨時待命,準備抽調數個集團軍,配合北方集團軍群的推進。
風險評估
人類可能憑借先進的電子戰技術,提前察覺並幹擾感染者的行動。裝甲部隊一旦遭受電子幹擾,可能陷入混亂,被人類的防禦火力重創。而且,人類若集中優勢兵力進行反擊,北方集團軍群可能麵臨孤軍深入、後援不繼的困境。集團軍群推進過程中,各集團軍之間協同難度大,若配合失誤,易出現戰線脫節。普通步兵師雖兵力龐大,但裝備相對落後,在麵對人類優勢火力時,傷亡風險高,且大規模調動時指揮協調難度劇增。
方案二:南方迂迴包抄,側翼突破
戰略思路
南方集團軍群以鄂及長江地區其他小部分區域為據點,從雙方爭奪的貴、滇地區迂迴包抄。先派出小股精銳部隊在正麵進行佯攻,偽裝成大規模進攻的態勢,吸引人類的主力部隊和注意力。主力部隊則沿著雲貴高原邊緣,利用複雜地形的掩護秘密行軍。“瘴鱷 - 50生化戰車”全程伴隨,釋放毒霧幹擾人類的偵查,破壞其防禦工事。當主力部隊迂迴到人類側翼時,與正麵佯攻部隊形成夾擊之勢,突破人類防線後向川盆及陝、渝地區推進。集團軍之間采用梯次推進,佯攻集團軍吸引火力,主力迂迴集團軍尋找時機突破,步兵師在側翼攻擊時,利用地形隱蔽接近敵人,憑借人數優勢配合裝甲部隊給予致命一擊。
兵力部署
南方集團軍群投入2億兵力,下轄1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12個軍,每個軍包含3個裝甲師、7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計1008個,總兵力達7056萬人。配備1000輛“瘴鱷 - 50生化戰車”,分布於各軍。正麵佯攻部隊由1個集團軍組成。
風險評估
長途迂迴行軍麵臨諸多困難,複雜地形可能導致行軍速度緩慢,延誤戰機。而且,人類可能在側翼布置了隱藏的防禦力量,一旦被發現,南方集團軍群可能陷入被圍殲的危險。各集團軍在複雜地形下通訊易受幹擾,協同作戰難度劇增。普通步兵師在複雜地形作戰,行軍和作戰難度大,容易迷失方向或陷入危險區域,且大規模部隊在狹窄地形中難以展開。
方案三:西南強攻突破,協同推進
戰略思路
西南集團軍群從桂、湘地區出發,對靠近人類防線的區域以及雙方爭奪區同時發動強攻。先以密集的炮火覆蓋人類前沿陣地,削弱其防禦力量。隨後,步兵與裝甲部隊協同推進,步兵利用裝甲部隊的掩護,憑借數量優勢突破人類的戰壕防線,裝甲部隊則憑借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撕開人類防線的缺口。與此同時,保持與南方集團軍群的緊密聯係,在突破防線後,與南方集團軍群共同向川盆及周邊地區推進,擴大占領區域。進攻時,先由火力集團軍進行炮火壓製,隨後突擊集團軍迅速衝鋒,後續集團軍鞏固陣地,步兵師在衝鋒階段緊跟裝甲部隊,清理殘餘敵人,鞏固占領陣地。
兵力部署
西南集團軍群投入2億兵力,下轄1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12個軍,每個軍包含4個裝甲師、8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計1152個,總兵力達8064萬人。配備大量火炮,組成2個火力集團軍,為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風險評估
強攻可能會遭遇人類頑強抵抗,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而且,在推進過程中,若不能及時與南方集團軍群協同作戰,可能會被人類分割包圍,陷入苦戰。強攻中集團軍易遭受重大損失,後續作戰能力受影響,且與友軍協同需精準配合,否則易出現混亂。普通步兵師在強攻中首當其衝,麵臨敵人強大火力,傷亡難以避免,且可能因推進速度過快,與裝甲部隊脫節,大規模部隊的協調和指揮麵臨極大挑戰。
方案四:中央戰略支援,縱深推進
戰略思路
中央集團軍群依托晉、豫地區,除了配合北方集團軍群作戰外,還肩負著戰略支援和縱深推進的任務。在北方集團軍群突破防線後,中央集團軍群投入大量兵力,沿著北方集團軍群開辟的通道,向人類防禦縱深推進,鞏固和擴大占領區域。同時,根據其他集團軍群的作戰情況,適時提供兵力和物資支援,確保整個進攻行動的順利進行。此外,中央集團軍群需時刻關注豫方向人類的動向,防止其從側翼突襲。支援時,根據各集團軍群需求,靈活調配兵力,以集團軍為單位進行增援,步兵師在支援過程中,迅速補充戰線缺口,穩定戰局。
兵力部署
中央集團軍群總兵力2億,下轄1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12個軍,每個軍包含3個裝甲師、7個普通步兵師。普通步兵師共計1008個,總兵力達7056萬人。配備大量的運輸車輛和後勤保障部隊,確保物資供應和傷員救治。
風險評估
作為戰略支援力量,中央集團軍群需要時刻關注各個戰場的動態,及時做出決策。一旦決策失誤,可能導致其他集團軍群得不到及時支援,影響整個戰局。而且,在縱深推進過程中,可能會遭遇人類的戰略預備隊反擊,麵臨較大的戰鬥壓力。同時,若未能有效防範豫方向人類的側翼突襲,可能會使自身陷入被動。集團軍群機動調配時,可能因距離和交通問題延誤支援時機。普通步兵師在執行不同任務轉換時,可能因準備不足,無法迅速適應新的戰鬥需求,大規模部隊的重新部署和調度難度極高。
h首領與將領們對每個方案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探討與權衡,他們深知,這些方案都伴隨著巨大風險,但為了實現感染青藏高原上全人類的目標,必須孤注一擲。最終,他們決定綜合運用多個方案,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戰略,期望在破曉行動中一舉突破人類防線,開啟感染者陣營稱霸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