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鋼鐵洪流的崛起
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 作者:想摸魚的灰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感染者陣營的新工廠內,機器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忙碌的身影在生產線間匆匆穿梭。h首領雙手背在身後,闊步巡視,他的眼神中燃燒著對新戰力的熾熱渴望。經過無數次的實驗與改進,一批基於國產戰車命名規則打造的全新戰車與裝甲編製,即將震撼登場。
首先亮相的是“炎虎 - 100突擊戰車”,作為重型突擊力量,它堪稱戰場上的“鋼鐵猛獸”。車身采用高強度納米複合裝甲,不僅擁有卓越的抗彈性能,能有效抵禦大口徑重機槍的連續掃射以及100毫米以下口徑火炮的直接命中,還具備出色的輕量化特性,讓戰車在保持強大防禦力的同時,擁有更靈活的機動性。車頭那巨大的楔形撞角,由高強度記憶合金鍛造而成,具備自動修複輕微損傷的能力,衝鋒時能以雷霆萬鈞之勢撞開敵方防禦工事和輕型車輛。其搭載的量子渦旋引擎,動力輸出比21世紀20年代中期的國產戰車引擎提升了30%,扭矩更加強勁,即便是在沼澤、山地等極端複雜地形,也能保持穩定且迅猛的行進速度。它配備一門125毫米的滑膛主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初速極高,能在2000米外擊穿8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強大的火力足以摧毀敵方堅固的防禦工事。車身兩側還各裝備一挺7.62毫米的並列機槍,用於對近距離步兵目標進行壓製。
緊接著是“靈狐 - 30偵察戰車”,這是一款專為偵查與突襲而生的輕型戰車。它身形小巧玲瓏,最高時速可達200公裏,比當下的同類車型快了近三分之一。車身表麵噴塗智能納米光學迷彩塗層,能根據周圍環境實時調整偽裝效果,讓敵人的常規偵查設備難以捕捉到它的蹤跡。車內配備集成量子糾纏通訊技術與多頻段電子偵察係統的先進設備,可在遠距離外對敵方進行全方位偵察。它裝備一門40毫米埋頭彈機關炮,射速快、精度高,主要用於打擊敵方輕型裝甲目標和有生力量。車頂還安裝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既能對低空飛行的無人機等目標進行射擊,也能在地麵作戰時壓製敵方火力點。
“瘴鱷 - 50生化戰車”則是一款極具威懾力的特殊作戰車輛,它與禦毒型進化感染者堪稱絕配。車身兩側掛載著巨大的高壓噴罐,罐內儲存著經過特殊調配的高濃度化學毒霧,相比之前的納米毒霧,雖毒性稍遜一籌,但依然能對普通生物造成嚴重傷害,並且能幹擾一些簡易電子設備。在戰場上,它能高速行駛,同時通過多角度噴頭,根據戰場環境和風向釋放出大麵積的毒霧,有效擴散範圍可達方圓1千米。它的主武器變為兩門20毫米機炮,雖然威力不算頂尖,但可以對靠近的敵方輕型目標和步兵進行火力壓製,防止其靠近。
坦克及自行火炮方麵,輕型坦克“獵豹 - 20”輕巧靈活,全重僅18噸,卻具備強大的越野能力,能在山地、叢林等複雜地形快速行進。它裝備一門105毫米低後坐力滑膛炮,發射的新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可在2000米距離擊穿5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輔助武器為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主要執行偵察、警戒以及對輕型目標打擊任務。
中型坦克“威龍 - 50”是中堅力量,戰鬥全重45噸,采用先進的複合裝甲,可有效抵禦多種反坦克武器攻擊。其配備一門120毫米滑膛炮,配合自動裝彈機,射速可達每分鍾8發,發射的新型穿甲彈初速高、威力大,能在2500米距離擊穿700毫米厚的裝甲,還裝備有先進的火控係統,具備行進間對移動目標射擊的能力,大幅提升作戰效能。
重型坦克“巨擘 - 80”則是戰場上的“陸地之王”,戰鬥全重70噸,擁有厚重的模塊化複合裝甲,正麵抗穿能力超過1000毫米,還配備主動防禦係統,可攔截來襲的反坦克導彈和炮彈。主炮為一門130毫米滑膛炮,炮彈初速極高,發射的特種穿甲彈能輕鬆摧毀敵方堅固工事和重型裝甲目標,輔助武器包括兩挺機槍和先進的激光自衛係統,可有效應對敵方無人機和步兵的威脅。
自行火炮“雷霆 - 60”則承擔著遠程火力支援的重任,采用履帶式底盤,機動性強。它裝備一門155毫米52倍徑榴彈炮,發射新型增程炮彈時,最大射程可達50千米,配備先進的自動化火控係統和定位定向係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射擊準備並實施精確打擊,為前線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在裝甲編製上,感染者陣營構建了一套層次分明的體係:
- 裝甲連:以10輛主戰坦克為核心,搭配5輛“炎虎 - 100突擊戰車”、3輛“靈狐 - 30偵察戰車”和2輛“瘴鱷 - 50生化戰車”,再配備一個由50名裝備落後但手持能量武器的感染者步兵組成的支援排,負責執行小規模作戰任務和戰術突擊。
- 裝甲營:由3個裝甲連組成,另加一個裝備8輛“雷霆 - 60自行火炮”的火力支援連,以及若幹運輸、維修車輛,總兵力約500人,主要承擔中等規模戰鬥任務,可獨立作戰或作為大型作戰單位的一部分。
- 裝甲師:包含3個裝甲營,再編入一個裝備30輛“獵豹 - 20輕型坦克”的快速反應團,以及通信、防空、後勤等保障部隊,總兵力在3000人左右,具備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能在較大區域內進行作戰行動。
- 裝甲軍:通常由2 - 3個裝甲師,加上1個機械化步兵師和若幹獨立炮兵、防空、工程部隊組成,總兵力達1 - 2萬人,是大規模作戰的主力,可執行戰略級別的進攻或防禦任務。
- 裝甲集群:這是感染者陣營最龐大的作戰單位,由多個裝甲軍以及其他輔助部隊組成,總兵力超過5萬人。裝甲集群能對敵方防線發動全麵進攻,具備改變戰爭局勢的強大力量,是h首領實現野心的核心軍事力量。
普通的感染者步兵被編入不同的作戰小組,圍繞戰車展開行動。他們手持經過改造的能量武器,雖然具備一定的殺傷力,但除武器外,裝備卻相對落後。他們身上穿著的是簡易的皮質護甲,僅能抵禦輕微的擦傷和低速小型武器的攻擊,在麵對稍強的火力時幾乎沒有防護作用。頭盔也是簡單的金屬材質,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和防護內襯,對頭部的保護十分有限。他們的靴子是粗糙的橡膠製品,在長時間行軍和複雜地形中容易磨損,且無法提供良好的支撐和防滑性能。
h首領站在工廠的高台上,俯瞰著這些嶄新的戰車和整齊劃一的裝甲編製,心中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成就感。他堅信,憑借這支全新打造的鋼鐵洪流,他不僅能徹底平定感染者陣營內部的殘餘軍閥勢力,還能在與人類的最終對決中占據絕對上風,實現自己稱霸世界的野心 。
首先亮相的是“炎虎 - 100突擊戰車”,作為重型突擊力量,它堪稱戰場上的“鋼鐵猛獸”。車身采用高強度納米複合裝甲,不僅擁有卓越的抗彈性能,能有效抵禦大口徑重機槍的連續掃射以及100毫米以下口徑火炮的直接命中,還具備出色的輕量化特性,讓戰車在保持強大防禦力的同時,擁有更靈活的機動性。車頭那巨大的楔形撞角,由高強度記憶合金鍛造而成,具備自動修複輕微損傷的能力,衝鋒時能以雷霆萬鈞之勢撞開敵方防禦工事和輕型車輛。其搭載的量子渦旋引擎,動力輸出比21世紀20年代中期的國產戰車引擎提升了30%,扭矩更加強勁,即便是在沼澤、山地等極端複雜地形,也能保持穩定且迅猛的行進速度。它配備一門125毫米的滑膛主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初速極高,能在2000米外擊穿8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強大的火力足以摧毀敵方堅固的防禦工事。車身兩側還各裝備一挺7.62毫米的並列機槍,用於對近距離步兵目標進行壓製。
緊接著是“靈狐 - 30偵察戰車”,這是一款專為偵查與突襲而生的輕型戰車。它身形小巧玲瓏,最高時速可達200公裏,比當下的同類車型快了近三分之一。車身表麵噴塗智能納米光學迷彩塗層,能根據周圍環境實時調整偽裝效果,讓敵人的常規偵查設備難以捕捉到它的蹤跡。車內配備集成量子糾纏通訊技術與多頻段電子偵察係統的先進設備,可在遠距離外對敵方進行全方位偵察。它裝備一門40毫米埋頭彈機關炮,射速快、精度高,主要用於打擊敵方輕型裝甲目標和有生力量。車頂還安裝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既能對低空飛行的無人機等目標進行射擊,也能在地麵作戰時壓製敵方火力點。
“瘴鱷 - 50生化戰車”則是一款極具威懾力的特殊作戰車輛,它與禦毒型進化感染者堪稱絕配。車身兩側掛載著巨大的高壓噴罐,罐內儲存著經過特殊調配的高濃度化學毒霧,相比之前的納米毒霧,雖毒性稍遜一籌,但依然能對普通生物造成嚴重傷害,並且能幹擾一些簡易電子設備。在戰場上,它能高速行駛,同時通過多角度噴頭,根據戰場環境和風向釋放出大麵積的毒霧,有效擴散範圍可達方圓1千米。它的主武器變為兩門20毫米機炮,雖然威力不算頂尖,但可以對靠近的敵方輕型目標和步兵進行火力壓製,防止其靠近。
坦克及自行火炮方麵,輕型坦克“獵豹 - 20”輕巧靈活,全重僅18噸,卻具備強大的越野能力,能在山地、叢林等複雜地形快速行進。它裝備一門105毫米低後坐力滑膛炮,發射的新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可在2000米距離擊穿5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輔助武器為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主要執行偵察、警戒以及對輕型目標打擊任務。
中型坦克“威龍 - 50”是中堅力量,戰鬥全重45噸,采用先進的複合裝甲,可有效抵禦多種反坦克武器攻擊。其配備一門120毫米滑膛炮,配合自動裝彈機,射速可達每分鍾8發,發射的新型穿甲彈初速高、威力大,能在2500米距離擊穿700毫米厚的裝甲,還裝備有先進的火控係統,具備行進間對移動目標射擊的能力,大幅提升作戰效能。
重型坦克“巨擘 - 80”則是戰場上的“陸地之王”,戰鬥全重70噸,擁有厚重的模塊化複合裝甲,正麵抗穿能力超過1000毫米,還配備主動防禦係統,可攔截來襲的反坦克導彈和炮彈。主炮為一門130毫米滑膛炮,炮彈初速極高,發射的特種穿甲彈能輕鬆摧毀敵方堅固工事和重型裝甲目標,輔助武器包括兩挺機槍和先進的激光自衛係統,可有效應對敵方無人機和步兵的威脅。
自行火炮“雷霆 - 60”則承擔著遠程火力支援的重任,采用履帶式底盤,機動性強。它裝備一門155毫米52倍徑榴彈炮,發射新型增程炮彈時,最大射程可達50千米,配備先進的自動化火控係統和定位定向係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射擊準備並實施精確打擊,為前線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在裝甲編製上,感染者陣營構建了一套層次分明的體係:
- 裝甲連:以10輛主戰坦克為核心,搭配5輛“炎虎 - 100突擊戰車”、3輛“靈狐 - 30偵察戰車”和2輛“瘴鱷 - 50生化戰車”,再配備一個由50名裝備落後但手持能量武器的感染者步兵組成的支援排,負責執行小規模作戰任務和戰術突擊。
- 裝甲營:由3個裝甲連組成,另加一個裝備8輛“雷霆 - 60自行火炮”的火力支援連,以及若幹運輸、維修車輛,總兵力約500人,主要承擔中等規模戰鬥任務,可獨立作戰或作為大型作戰單位的一部分。
- 裝甲師:包含3個裝甲營,再編入一個裝備30輛“獵豹 - 20輕型坦克”的快速反應團,以及通信、防空、後勤等保障部隊,總兵力在3000人左右,具備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能在較大區域內進行作戰行動。
- 裝甲軍:通常由2 - 3個裝甲師,加上1個機械化步兵師和若幹獨立炮兵、防空、工程部隊組成,總兵力達1 - 2萬人,是大規模作戰的主力,可執行戰略級別的進攻或防禦任務。
- 裝甲集群:這是感染者陣營最龐大的作戰單位,由多個裝甲軍以及其他輔助部隊組成,總兵力超過5萬人。裝甲集群能對敵方防線發動全麵進攻,具備改變戰爭局勢的強大力量,是h首領實現野心的核心軍事力量。
普通的感染者步兵被編入不同的作戰小組,圍繞戰車展開行動。他們手持經過改造的能量武器,雖然具備一定的殺傷力,但除武器外,裝備卻相對落後。他們身上穿著的是簡易的皮質護甲,僅能抵禦輕微的擦傷和低速小型武器的攻擊,在麵對稍強的火力時幾乎沒有防護作用。頭盔也是簡單的金屬材質,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和防護內襯,對頭部的保護十分有限。他們的靴子是粗糙的橡膠製品,在長時間行軍和複雜地形中容易磨損,且無法提供良好的支撐和防滑性能。
h首領站在工廠的高台上,俯瞰著這些嶄新的戰車和整齊劃一的裝甲編製,心中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成就感。他堅信,憑借這支全新打造的鋼鐵洪流,他不僅能徹底平定感染者陣營內部的殘餘軍閥勢力,還能在與人類的最終對決中占據絕對上風,實現自己稱霸世界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