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諸位可瞧出些端倪來了嗎?它又像是什麽呢?”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蕭淵澤突然開口說道:
“陛下,依微臣之見,此刻這地圖看上去猶如一條張牙舞爪、欲要將我們全力束縛住的鎖鏈一般。
此等景象,絕非吉兆啊......
而且,方才皇上說的那陣突如其來的怪風。
似乎是冥冥之中有神力相助,想必是在警示我們一定要對這個地方以及這裏的人心存戒備才行。
但俗話說得好,向來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何不為保我大夏江山永固,將這片地域歸屬我大夏所有呢?”
蕭淵澤這番話語一出,在場眾人皆是一驚,隨後紛紛點頭稱是,表示讚同他的看法。
寶珠聞聽此言,心中亦是暗自欣喜,當即笑著說道:
“哈哈……還是蕭愛卿獨具慧眼,能洞察到此番玄機所在啊!
既然如此,那麽此事就全權交由蕭將軍負責處理吧,望將軍切莫辜負朕之所托。”
蕭淵澤聽到這番話後,整個人猶如被一道驚雷劈中一般,瞬間呆立當場。
他瞪大雙眼,滿臉驚愕地看著上方端坐龍椅的皇帝,嘴巴微張著,卻半天吐不出一個完整的字來:
“什......什麽?”
此刻,他心中懊悔不已,暗自責怪自己為何剛才要多嘴。
她薛寶珠敢不敢將此事設計的在明顯一點!
隻聽寶珠說道:“蕭將軍,朕現封你為除倭大將軍,統率二十萬雄師出征倭島。
即日起,務必加緊對水軍的操練,以備征戰!”
蕭淵澤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抱拳躬身道:
“陛下,此舉恐怕有所不妥啊。我大夏剛剛曆經戰亂,方得今日之安定局麵。
且不說那遙遠的西洲尚需人手去治理,單是這般頻繁發動戰爭,隻怕會給國家帶來諸多隱患呐。
長此以往,百姓們難以休養生息,國力亦恐難以為繼呀!”
寶珠聞言微微皺眉,但很快便露出一抹笑容,不緊不慢地迴應道:
“蕭將軍多慮了。
朕欲要派幾個人去幫助玳鋅鎮守西洲。不過,此事需改日再議。
據朕所知,那倭島上蘊藏著豐富的銀礦。
隻要能將其攻克拿下,我大夏豈不是從此財源廣進、再無缺銀之憂?何不以戰養戰!”
“銀……銀礦……臣等誓死不歸,不破倭島終不還……”
大夏國上演著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變臉大戲。
簡直堪稱一絕呀!
就見此時!
朝堂之上,一位大臣滿臉憂慮地搖頭歎息道,
“哎呀!此事萬萬不可啊……
想我堂堂天朝上邦,怎能輕易對那些彈丸小國動手呢?
如此行事,豈不是師出無名嘛!”
然而,另一位大臣卻立刻反駁起來:
“什麽師出無名,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如今陛下剛剛登基,此等重要時刻,
那彈丸小國至今竟然還未來朝恭賀,顯然是心懷叵測、其心可誅呐!”
他慷慨激昂地陳述著自己的觀點,引得周圍眾人頻頻點頭附和。
站在一旁的寶珠心中暗自感歎,果然是利益動人心啊!
這理由找的也太冤枉人家小島國了。她登基才幾日,消息能傳的這麽快。
不過,她喜歡這等說法。
這時,又有人遲疑地開口問道:
“這……這樣做真的妥當嗎?有誰願意主動承擔這個任務呢?”
這話說完後,一時間,朝堂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寶珠急了,欲要再添把火之時……
一群大臣突然齊聲高唿:“皇上,我等願效犬馬之勞,為陛下分憂解難!”
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大殿。
寶珠微微頷首,滿意地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
但緊接著又拋出了一個問題:“那麽,這西洲束腰一事究竟該派誰去處理呢?”
話還沒說完,便被心急的大臣們給打斷了。
隻見眾大臣再次異口同聲地喊道:“臣等義不容辭!”
寶珠見狀,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然後若有所思地說道:
“嗯……諸位愛卿啊,朕倒是想起一件事來。
聽聞那西洲之地盛產寶石,尤其是其中的某些品種,光芒璀璨,格外耀眼,深得朕心呐!
想來各位的家眷內人們也定會喜歡得緊吧?
還有你們所喜歡並趨之若鶩的琉璃杯,不正是西洲的產物嗎?
若能安穩西洲,這奇珍異寶豈不是取之不絕,用之不盡。”
此言一出,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大臣們瞬間兩眼放光,仿佛看到了無數珍貴的寶石擺在眼前。
隻是他們還是非常嘴硬的。“這束腰之事,又與臣等拿迴寶物有什麽關聯呢?”
寶珠道:“眾位愛卿想想啊,這西洲束腰就如我前朝大乾禁止纏足之事。
能不能拿下來,就看那西洲對我大夏是不是真心臣服了。
若此事成功,那就算他西洲通過考核。
若此事不成功,諸位愛卿你們說,該當如何呢……”
“請陛下放心,臣等必定全力以赴,確保那西洲束腰之事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絕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大臣們信誓旦旦地保證著。
“若他們不配合,哼哼,臣等更喜歡將他們白色的衣服染成紅色的,就像那盛開的玫瑰,漂亮極了。”
隨後,這群人迅速圍攏在一起,開始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
他們個個情緒高漲,義憤填膺,針對這兩件事情,很快便提出了好幾套詳盡可行的解決方案。
寶珠一一應允!
等到幾度角逐之後,就看見勝利的幾十人整裝待發。
寶珠叮囑他們,“定要慈悲行事,彰顯大夏威儀。”
那些臣子在心中怒罵:
‘彰你奶奶個腿,磨磨唧唧的娘們兒,還不趕緊讓我們出發,你這說話的時間影響我們斂財的速度。’
等到他們帶領人出發之後。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倭國與西洲。
寶珠都不知道他們怎麽跑的這麽快的。
唉,不管了,先把想解決的解決了,之後在處理他們貪欲過多的問題吧!
這些人為了斂財,也是各出奇招。如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她這個最大的得利之人,如今會怕那剩下的失敗者!
改革是該提上日程了。大夏變法,勢在必行!
寶珠坐在桌前,心中細細思量著:
“首先要做的便是開設恩科,無論是男子還是女子都可以參加文科和武科考試,以此來大力鼓舞女子投身到科舉之中。
隻可惜我生不逢時啊,竟無緣得見那位能夠登上國外《自然》雜誌的奇女子王貞儀!
倘若能擁有這樣出類拔萃的人才,又何愁不能引領大夏邁向一個嶄新的高峰呢?
唉,罷了罷了,多想無益,還是趕緊派人著手籌備這科考之事吧!
此次可是我首次增設恩科,若是其間有誰敢蓄意阻攔或是暗中搗鬼,那可休怪我翻臉無情、不講絲毫情麵了。”
想到此處,寶珠轉頭吩咐身旁的寶釵道:“你且去告知諸位姐妹們,讓她們務必勤奮讀書,莫要辜負了這大好時機。”
那些聰慧伶俐的姐妹想必定會察覺到其中深意。
寶釵領命而去,不多時便返迴寶珠跟前,並帶迴了一則消息。
隻見她恭敬地行禮後說道:“啟稟皇上,要姐妹們多讀書之事已告知於她們。
另外,寶琴和蝌兒已經進京了!他們特意遣人前來向皇上稟報,懇請入宮向皇上和太後請安。”
寶珠微微頷首,應道:
“既已進京,那就讓他們今日先好生休整一番吧。待到明日再進宮請安即可。”
寶釵再次行禮告退。
晚上。
寶珠端坐在禦書房的椅子之上,案幾上堆滿了厚厚的奏折。
她已經在此埋頭批閱多時,雙眼因長時間專注而微微發酸。
“唉!”
她輕歎一聲,心中暗自抱怨:
“這皇帝可真不是人做的差事,怎麽有這麽多的事情要處理?簡直沒完沒了!”
看著那堆積如山的奏折,她不禁感到一陣疲憊。
想到那些大臣們此時或許正悠閑地在家中舞文弄墨、欣賞歌舞,享受著閑適的生活。
而自己卻在這裏拚命工作,寶珠的心裏越發不平衡起來。
“哼,憑什麽朕就得在這兒受苦受累?他們卻悠閑自得。
明日全部都給朕去幹活兒,不把他們累得半死絕不罷休!”她憤憤不平地想著。
她薛寶珠就是得了皇位還賣乖,又如何呢?
突然,她靈機一動,決定對那些隻會說些廢話、歌功頌德的官員采取一些措施。
“明日就將這些廢話連篇,歌功頌德之人官職降低一級,看他們還敢不敢整日隻知道拍馬屁!”
說著,她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不僅如此,對於那些總是將京城中雞毛蒜皮之事上報於她,
而又不能漂亮的解決問題的官員,再有下次。
“要是再有誰膽敢拿什麽誰家丟了雞、誰家偷了桃這種破事兒來煩我,
而負責此事的官員又無法妥善解決,那就統統讓他們迴家吃自己去吧!”
想到這裏,她提起筆,在一份奏折上龍飛鳳舞地寫道:
“如此小事都不能解決,再有下次,卿不如迴家種紅薯吧!”
寫完後,她隨手將這份奏折扔到一邊,仿佛扔掉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他們這是打量朕商戶出身,必是什麽都不懂,想要拿捏朕了。’
寶珠嘴角微微上揚,輕笑一聲,
“既然這樣,那朕就隻好勉為其難地送給你們一份厚禮啦!”
恰在此刻,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隻見寶琴和薛蝌兩人正低頭而行,寶琴要稍稍領先一步,薛蝌則緊隨其後,緩緩走進殿內。
看到這一幕,寶珠心中不禁暗自發笑。
這些人倒是挺會審時度勢、見風使舵的。
如今竟然打破了自古以來男子先行、女子隨後的陳規舊矩,以此來取悅自己。
誰說古代之人都是墨守成規、不知靈活應變的呢?
待到寶琴和薛蝌走到殿前站定,二人恭敬地向寶珠行禮請安。
寶珠麵帶微笑,親切地與他們寒暄了幾句家長裏短的話語,言語間充滿了關切之情。
聊了一會兒之後,寶珠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可以起身,
並囑咐道:“你們還未去給太後請安吧。去吧!”
其實,並非寶珠不願多花些時間與他們敘舊拉家常。
隻是她身為一國之君,每日需要處理的事務繁多,根本無暇顧及這些瑣事。
薛寶釵至今仍居住在皇宮之內,尚未另行修建府邸。
至於薛蟠,則依舊住在他們薛家的那個小院子裏。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當初薛寶珠接手的大乾國國庫已然虧空得厲害,
甚至空曠到足以容納好幾輛馬車在其中肆意馳騁了。
生氣!生氣也沒有辦法,誰讓大乾皇族不做人了。
話說這欠大乾國庫銀子的貴族不是還在嗎!
還有大乾遺留下來的皇族、宗室、貴族。
果然,她將他們留下來還是有點用的。
要是誰不還她大夏國庫銀子,那就大牢裏去看看小傑瑞長的什麽樣子吧!
人人都唾棄商人重利的本性,如今她欲要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商人本色。
這羊毛又不是隻長一迴。
“嘿嘿,來人呐,速速傳靖王進宮來見朕......”
一聲威嚴的傳喚從禦書房內傳出。
此時,遠在慈寧宮中的靖王,品著香茗。
聽到皇上傳喚後,心中湧起一陣無奈。她深知此番麵見寶珠,恐怕又是一場麻煩事。
慈寧宮內,太後正與靖王閑聊著。忽然間,她聽見門外傳來寶珠宣召寶釵的聲音。
太後臉色一沉,麵露不悅之色,抱怨道:“這個珠兒,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你瞧瞧,你一個女孩子家,成天被指使著在外拋頭露麵的,這成何體統喲!
她怎麽不讓蟠兒出去建功立業……”
一旁的靖王聞言,心中不由得一驚。她連忙恭敬地迴應道:
“太後息怒,皇上日理萬機,事務繁忙。如今既然有需要寶釵之處,
想必也是事出有因。寶釵身為臣子,自當義不容辭,為皇上分憂解難。”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蕭淵澤突然開口說道:
“陛下,依微臣之見,此刻這地圖看上去猶如一條張牙舞爪、欲要將我們全力束縛住的鎖鏈一般。
此等景象,絕非吉兆啊......
而且,方才皇上說的那陣突如其來的怪風。
似乎是冥冥之中有神力相助,想必是在警示我們一定要對這個地方以及這裏的人心存戒備才行。
但俗話說得好,向來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何不為保我大夏江山永固,將這片地域歸屬我大夏所有呢?”
蕭淵澤這番話語一出,在場眾人皆是一驚,隨後紛紛點頭稱是,表示讚同他的看法。
寶珠聞聽此言,心中亦是暗自欣喜,當即笑著說道:
“哈哈……還是蕭愛卿獨具慧眼,能洞察到此番玄機所在啊!
既然如此,那麽此事就全權交由蕭將軍負責處理吧,望將軍切莫辜負朕之所托。”
蕭淵澤聽到這番話後,整個人猶如被一道驚雷劈中一般,瞬間呆立當場。
他瞪大雙眼,滿臉驚愕地看著上方端坐龍椅的皇帝,嘴巴微張著,卻半天吐不出一個完整的字來:
“什......什麽?”
此刻,他心中懊悔不已,暗自責怪自己為何剛才要多嘴。
她薛寶珠敢不敢將此事設計的在明顯一點!
隻聽寶珠說道:“蕭將軍,朕現封你為除倭大將軍,統率二十萬雄師出征倭島。
即日起,務必加緊對水軍的操練,以備征戰!”
蕭淵澤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抱拳躬身道:
“陛下,此舉恐怕有所不妥啊。我大夏剛剛曆經戰亂,方得今日之安定局麵。
且不說那遙遠的西洲尚需人手去治理,單是這般頻繁發動戰爭,隻怕會給國家帶來諸多隱患呐。
長此以往,百姓們難以休養生息,國力亦恐難以為繼呀!”
寶珠聞言微微皺眉,但很快便露出一抹笑容,不緊不慢地迴應道:
“蕭將軍多慮了。
朕欲要派幾個人去幫助玳鋅鎮守西洲。不過,此事需改日再議。
據朕所知,那倭島上蘊藏著豐富的銀礦。
隻要能將其攻克拿下,我大夏豈不是從此財源廣進、再無缺銀之憂?何不以戰養戰!”
“銀……銀礦……臣等誓死不歸,不破倭島終不還……”
大夏國上演著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變臉大戲。
簡直堪稱一絕呀!
就見此時!
朝堂之上,一位大臣滿臉憂慮地搖頭歎息道,
“哎呀!此事萬萬不可啊……
想我堂堂天朝上邦,怎能輕易對那些彈丸小國動手呢?
如此行事,豈不是師出無名嘛!”
然而,另一位大臣卻立刻反駁起來:
“什麽師出無名,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如今陛下剛剛登基,此等重要時刻,
那彈丸小國至今竟然還未來朝恭賀,顯然是心懷叵測、其心可誅呐!”
他慷慨激昂地陳述著自己的觀點,引得周圍眾人頻頻點頭附和。
站在一旁的寶珠心中暗自感歎,果然是利益動人心啊!
這理由找的也太冤枉人家小島國了。她登基才幾日,消息能傳的這麽快。
不過,她喜歡這等說法。
這時,又有人遲疑地開口問道:
“這……這樣做真的妥當嗎?有誰願意主動承擔這個任務呢?”
這話說完後,一時間,朝堂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寶珠急了,欲要再添把火之時……
一群大臣突然齊聲高唿:“皇上,我等願效犬馬之勞,為陛下分憂解難!”
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大殿。
寶珠微微頷首,滿意地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
但緊接著又拋出了一個問題:“那麽,這西洲束腰一事究竟該派誰去處理呢?”
話還沒說完,便被心急的大臣們給打斷了。
隻見眾大臣再次異口同聲地喊道:“臣等義不容辭!”
寶珠見狀,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然後若有所思地說道:
“嗯……諸位愛卿啊,朕倒是想起一件事來。
聽聞那西洲之地盛產寶石,尤其是其中的某些品種,光芒璀璨,格外耀眼,深得朕心呐!
想來各位的家眷內人們也定會喜歡得緊吧?
還有你們所喜歡並趨之若鶩的琉璃杯,不正是西洲的產物嗎?
若能安穩西洲,這奇珍異寶豈不是取之不絕,用之不盡。”
此言一出,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大臣們瞬間兩眼放光,仿佛看到了無數珍貴的寶石擺在眼前。
隻是他們還是非常嘴硬的。“這束腰之事,又與臣等拿迴寶物有什麽關聯呢?”
寶珠道:“眾位愛卿想想啊,這西洲束腰就如我前朝大乾禁止纏足之事。
能不能拿下來,就看那西洲對我大夏是不是真心臣服了。
若此事成功,那就算他西洲通過考核。
若此事不成功,諸位愛卿你們說,該當如何呢……”
“請陛下放心,臣等必定全力以赴,確保那西洲束腰之事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絕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大臣們信誓旦旦地保證著。
“若他們不配合,哼哼,臣等更喜歡將他們白色的衣服染成紅色的,就像那盛開的玫瑰,漂亮極了。”
隨後,這群人迅速圍攏在一起,開始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
他們個個情緒高漲,義憤填膺,針對這兩件事情,很快便提出了好幾套詳盡可行的解決方案。
寶珠一一應允!
等到幾度角逐之後,就看見勝利的幾十人整裝待發。
寶珠叮囑他們,“定要慈悲行事,彰顯大夏威儀。”
那些臣子在心中怒罵:
‘彰你奶奶個腿,磨磨唧唧的娘們兒,還不趕緊讓我們出發,你這說話的時間影響我們斂財的速度。’
等到他們帶領人出發之後。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倭國與西洲。
寶珠都不知道他們怎麽跑的這麽快的。
唉,不管了,先把想解決的解決了,之後在處理他們貪欲過多的問題吧!
這些人為了斂財,也是各出奇招。如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她這個最大的得利之人,如今會怕那剩下的失敗者!
改革是該提上日程了。大夏變法,勢在必行!
寶珠坐在桌前,心中細細思量著:
“首先要做的便是開設恩科,無論是男子還是女子都可以參加文科和武科考試,以此來大力鼓舞女子投身到科舉之中。
隻可惜我生不逢時啊,竟無緣得見那位能夠登上國外《自然》雜誌的奇女子王貞儀!
倘若能擁有這樣出類拔萃的人才,又何愁不能引領大夏邁向一個嶄新的高峰呢?
唉,罷了罷了,多想無益,還是趕緊派人著手籌備這科考之事吧!
此次可是我首次增設恩科,若是其間有誰敢蓄意阻攔或是暗中搗鬼,那可休怪我翻臉無情、不講絲毫情麵了。”
想到此處,寶珠轉頭吩咐身旁的寶釵道:“你且去告知諸位姐妹們,讓她們務必勤奮讀書,莫要辜負了這大好時機。”
那些聰慧伶俐的姐妹想必定會察覺到其中深意。
寶釵領命而去,不多時便返迴寶珠跟前,並帶迴了一則消息。
隻見她恭敬地行禮後說道:“啟稟皇上,要姐妹們多讀書之事已告知於她們。
另外,寶琴和蝌兒已經進京了!他們特意遣人前來向皇上稟報,懇請入宮向皇上和太後請安。”
寶珠微微頷首,應道:
“既已進京,那就讓他們今日先好生休整一番吧。待到明日再進宮請安即可。”
寶釵再次行禮告退。
晚上。
寶珠端坐在禦書房的椅子之上,案幾上堆滿了厚厚的奏折。
她已經在此埋頭批閱多時,雙眼因長時間專注而微微發酸。
“唉!”
她輕歎一聲,心中暗自抱怨:
“這皇帝可真不是人做的差事,怎麽有這麽多的事情要處理?簡直沒完沒了!”
看著那堆積如山的奏折,她不禁感到一陣疲憊。
想到那些大臣們此時或許正悠閑地在家中舞文弄墨、欣賞歌舞,享受著閑適的生活。
而自己卻在這裏拚命工作,寶珠的心裏越發不平衡起來。
“哼,憑什麽朕就得在這兒受苦受累?他們卻悠閑自得。
明日全部都給朕去幹活兒,不把他們累得半死絕不罷休!”她憤憤不平地想著。
她薛寶珠就是得了皇位還賣乖,又如何呢?
突然,她靈機一動,決定對那些隻會說些廢話、歌功頌德的官員采取一些措施。
“明日就將這些廢話連篇,歌功頌德之人官職降低一級,看他們還敢不敢整日隻知道拍馬屁!”
說著,她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不僅如此,對於那些總是將京城中雞毛蒜皮之事上報於她,
而又不能漂亮的解決問題的官員,再有下次。
“要是再有誰膽敢拿什麽誰家丟了雞、誰家偷了桃這種破事兒來煩我,
而負責此事的官員又無法妥善解決,那就統統讓他們迴家吃自己去吧!”
想到這裏,她提起筆,在一份奏折上龍飛鳳舞地寫道:
“如此小事都不能解決,再有下次,卿不如迴家種紅薯吧!”
寫完後,她隨手將這份奏折扔到一邊,仿佛扔掉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他們這是打量朕商戶出身,必是什麽都不懂,想要拿捏朕了。’
寶珠嘴角微微上揚,輕笑一聲,
“既然這樣,那朕就隻好勉為其難地送給你們一份厚禮啦!”
恰在此刻,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隻見寶琴和薛蝌兩人正低頭而行,寶琴要稍稍領先一步,薛蝌則緊隨其後,緩緩走進殿內。
看到這一幕,寶珠心中不禁暗自發笑。
這些人倒是挺會審時度勢、見風使舵的。
如今竟然打破了自古以來男子先行、女子隨後的陳規舊矩,以此來取悅自己。
誰說古代之人都是墨守成規、不知靈活應變的呢?
待到寶琴和薛蝌走到殿前站定,二人恭敬地向寶珠行禮請安。
寶珠麵帶微笑,親切地與他們寒暄了幾句家長裏短的話語,言語間充滿了關切之情。
聊了一會兒之後,寶珠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可以起身,
並囑咐道:“你們還未去給太後請安吧。去吧!”
其實,並非寶珠不願多花些時間與他們敘舊拉家常。
隻是她身為一國之君,每日需要處理的事務繁多,根本無暇顧及這些瑣事。
薛寶釵至今仍居住在皇宮之內,尚未另行修建府邸。
至於薛蟠,則依舊住在他們薛家的那個小院子裏。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當初薛寶珠接手的大乾國國庫已然虧空得厲害,
甚至空曠到足以容納好幾輛馬車在其中肆意馳騁了。
生氣!生氣也沒有辦法,誰讓大乾皇族不做人了。
話說這欠大乾國庫銀子的貴族不是還在嗎!
還有大乾遺留下來的皇族、宗室、貴族。
果然,她將他們留下來還是有點用的。
要是誰不還她大夏國庫銀子,那就大牢裏去看看小傑瑞長的什麽樣子吧!
人人都唾棄商人重利的本性,如今她欲要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商人本色。
這羊毛又不是隻長一迴。
“嘿嘿,來人呐,速速傳靖王進宮來見朕......”
一聲威嚴的傳喚從禦書房內傳出。
此時,遠在慈寧宮中的靖王,品著香茗。
聽到皇上傳喚後,心中湧起一陣無奈。她深知此番麵見寶珠,恐怕又是一場麻煩事。
慈寧宮內,太後正與靖王閑聊著。忽然間,她聽見門外傳來寶珠宣召寶釵的聲音。
太後臉色一沉,麵露不悅之色,抱怨道:“這個珠兒,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你瞧瞧,你一個女孩子家,成天被指使著在外拋頭露麵的,這成何體統喲!
她怎麽不讓蟠兒出去建功立業……”
一旁的靖王聞言,心中不由得一驚。她連忙恭敬地迴應道:
“太後息怒,皇上日理萬機,事務繁忙。如今既然有需要寶釵之處,
想必也是事出有因。寶釵身為臣子,自當義不容辭,為皇上分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