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珠身著華麗龍袍,身姿挺拔地站立於朝堂之上,那威嚴的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的眾大臣。
隻見底下的大臣們一個個麵麵相覷,神色間透露出些許為難與緊張。
畢竟這人口普查之事向來都是極為繁雜且困難重重,已經許久都未能有個確切的統計結果了。
這時,戶部尚書麵色凝重地硬著頭皮從隊列中走出,他恭敬地向薛寶珠施禮後,顫聲稟報道:
“陛下,此事關乎重大,但因各種因素影響,一時間實在難以做到精確統計啊!
然而經過初步估算,目前大約有三千萬之數。”說罷,他便小心翼翼地抬頭觀察著薛寶珠的反應。
薛寶珠聽聞此言後,柳眉微微一挑,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笑容,心中猶如明鏡一般,深知這個數字必然存在偏差。
隻見她朱唇輕啟,發出一聲輕笑:“嗬嗬……”這笑聲雖不大,卻仿佛蘊含著無盡深意。
“唉!想我大夏之前的大乾,這些年來烽火不斷、戰亂頻繁,已然耗費了難以計數的人力和物力啊!”
她那嬌美的容顏上浮現出一絲憂慮之色,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站立的群臣,接著說道,
“朕身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清晰明了地知曉朕所統轄的這江山究竟擁有多少子民。
唯有做到這點,朕與各位朝臣方能對症下藥,製定出真正有益於大夏長遠發展的國策來!”
薛寶珠的話語擲地有聲,朝堂之上的眾大臣們便趕忙齊聲應道:“陛下聖明!吾等定當全力以赴,協助陛下查明此事。”
一時間,朝堂內迴蕩著整齊而響亮的迴應聲。
待到退朝之後,其他大臣紛紛離去,而薛寶珠並未如往常那般立即步出朝堂。
她略微停頓片刻,隨後轉過身來,朝著自己身旁那位一直忠心耿耿的親信太監招了招手。
那太監見狀,急忙快步上前,躬身候命。
二人一同來到一處較為僻靜的角落處,四周無人,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薛寶珠先是左右環顧一番,確定周圍沒有旁人後,方才將身子湊近那太監,壓低聲音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由於距離極近且聲音極低,旁人根本無法聽清她說了些什麽。
全國各地的大小官員們,就因為這突如其來的人口普查命令而忙得不可開交、焦頭爛額。
他們紛紛組織人力物力,深入到各個鄉裏展開調查和登記工作。
而薛寶珠,則每天都會讓人去督導工作的進展情況。
不僅要把人口底數摸得一清二楚,還要弄清楚大夏國到底有多少土地是在百姓的手裏。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來自全天下的數據陸陸續續、源源不斷地匯集到了一起。
薛寶珠拿到整理合並後的數據時,她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她眼前的這份數據顯示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之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大乾王朝如今隻剩下了大約三千萬人口。
然而,這些人當中,那些年邁體弱、疾病纏身之人以及年幼無知的稚子幼兒占據了相當一部分。
經過一番仔細地統計和篩選之後,能夠真正算作勞動力和社會中堅力量的人口大致還有一千五百萬之多。
此時,身為一國之君的寶珠目光犀利地望向朝堂之下,開口詢問道:
“那麽,這一千五百萬人之中,男子究竟有多少?女子又有多少呢?”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隻見戶部尚書連忙從隊列中走出,恭敬地俯下身來,小心翼翼地迴答道:
“啟稟皇上,經過詳細清查,成年男子約有一千萬,而女子則為五百萬左右。”他的額頭上微微滲出一層細汗,顯然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
寶珠點了點頭,繼續追問道:“那這其中,已經成婚的男女各有多少?尚未成家的又是多少呢?”
這個問題對於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這種男女人口比例失調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必將引發一係列嚴重的社會問題。
戶部尚書不敢怠慢,立刻迴應道:“迴皇上,目前男子中成家者約為兩百萬,女子中成家者則有四百萬。”
聽到這裏,寶珠不禁皺起眉頭,麵露慍色,當即質問道:
“怎麽可能?男子成家者僅有兩百萬,而女子成家者竟然多達四百萬。這其中難道沒有什麽貓膩嗎?
柳尚書,你莫非是在故意欺瞞朕不成?”說罷,她開始在大殿上來迴踱步,思考著這一數據背後所隱藏的真相。
隻見柳尚書麵色慘白如紙,膝蓋一軟,撲通一聲便直直地跪了下去,額頭重重地磕在了冰冷堅硬的地麵之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皇上,微臣萬萬不敢有絲毫欺瞞陛下之心呐!”他惶恐不安地大聲喊道,聲音顫抖得如同風中殘燭一般。
寶珠麵沉似水,美眸緊盯著呈上來的折子,修長的手指準確無誤地點在了其中一處,
然後抬頭看向跪在地上的柳尚書,冷聲質問道:“柳尚書,你來給朕解釋一下,為何此處所記載的女子成婚人數會如此之多?”
柳尚書身體猛地一顫,額頭上瞬間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嘴唇哆哆嗦嗦著,半天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掐住了喉嚨般。
寶珠見狀,不禁冷笑出聲,那笑聲猶如寒夜中的冷風,吹得在場眾人心中皆是一涼。
“怎麽?現在啞巴了不成?難道真的說不出口嗎?到底是違背了禁令私下裏偷偷購置外室,還是納妾的時候超出了原本所規定的數量?”
說完這番話後,寶珠緩緩掃視了一眼台下站著的眾多臣子們,隨後邁步走下台階,一步一步向著他們逼近過去。
“你們這群人就算不開口,朕心裏也跟明鏡兒似的清楚著呢!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私底下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百姓中男子膽敢公然違法,買賣妻子、殘害女嬰,甚至做出典妻共妻這般天理不容之事?
還有你們平日裏,偷偷摸摸去逛那煙花之地,對那揚州瘦馬的三寸金蓮更是情有獨鍾。
什麽‘紅顏血淚染金蓮,玉足蜷曲似弓彎’,說的便是女子纏足所遭受的無盡痛苦。
可你們這些個大男人倒好,把所有的苦難都推到了這些弱女子身上,自己卻在那裏逍遙快活、坐享其成!”
然而朕啊,實在無法容忍這塵世間種種不公平之事的存在。
諸位愛卿,你們倒是說說看,究竟該采取何種方法才能夠徹底杜絕此類事件呢?”
皇帝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嘩然,眾大臣們在瞬間便領悟到了皇上的意圖。
“不如,先從廢除纏足開始吧!慢慢的來!”寶珠的聲音傳來。
隻是眾人心中皆暗自思忖著,前朝也曾試圖廢除纏足,但最終不也是徒勞無功麽?
不過,皇帝的意圖很明顯,她在試探著邁進一步。
此時,隻見薛寶珠雙手背負於身後,麵色凝重地在朝堂上來迴踱步。
她那秀眉緊緊皺起,仿佛正深陷於一場極為艱難的思索當中。
這第一步,尤為重要。後麵之事如何開展全憑前麵打下基礎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許久之後,她終於停下了腳步,緩緩地說道:“關於廢除纏足一事,絕非能夠輕而易舉、一蹴而就達成的目標。
在此,還希望各位愛卿能夠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話音剛落,朝堂之下立刻傳來一陣迴應之聲:“臣等愚昧愚鈍,實難想出良策啊。”
緊接著,便有眾多大臣紛紛跪地請罪。看到此情此景,薛寶珠心中已然明了,這些大臣們顯然並不情願參與此事。
想來也是,畢竟此事與他們自身並無太大關聯,又怎會全心全意去為之努力呢?
沉思片刻後……
薛寶珠猛地一甩衣袖,高聲下令道:“即刻傳朕旨意下去,從今往後,大夏所有女子一概不許再行纏足、束腰。
若有誰敢違抗旨意,但凡有父兄為官之人,一律罷官遣返迴家;
而那些參加科舉考試者,則其家族三代之內皆不得再參加科考。”
事關自身利益,會不會有所收斂呢?
隨著她的一聲令下,立即有侍從領命匆匆離去。
自詔令下達之後,短短數日之間,民間便已是怨聲四起、沸反盈天了。
眾多守舊的家庭對此舉大為不滿,他們紛紛指責這一決策乃是對祖宗所立下之規矩的肆意破壞。
尤其是那些傳承已久的世家大族,對於這種變革更是難以接受。
而一些富貴之家,則采取了更為隱秘的方式來抵製這項詔令。
薛寶珠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不能及時加以整治,恐怕會引發更大的亂子。
於是,她當機立斷,派出了一批訓練有素的密探,讓這些人喬裝打扮後分散到各地去明察暗訪。
經過一番深入的調查,這些密探果然有所收獲,發現了不少公然違反詔令規定的現象。
有的地方官員陽奉陰違,表麵上對詔令表示支持,背地裏卻縱容當地富戶繼續按照舊製行事;
還有些商人勾結權貴,妄圖通過行賄等手段逃避新政策帶來的約束。
更有甚者,竟然有人組織民眾鬧事,企圖以暴力手段迫使朝廷收迴成命。
廢纏足之事,任重而道遠。或許她終其一生隻能做這一件事呢?
薛寶珠決定親自出去。
看看在市井之中,到底有多少女子還在纏足。
經過一番深入觀察和了解後,她驚訝地發現,在平民百姓中間,大多數女子都需要下到田間地頭辛勤勞作,而真正纏足的人其實隻占了很小一部分。
仔細探究下去,她發現那些熱衷於纏足的,往往都是出自於名門望族、高官顯貴之家。
於是,她立即著手行動起來。
首先,她召集了一批官家的幼女,讓她們率先放開裹腳布,不再受纏足之苦,並以此作為示範榜樣。
同時,還特別設立了一係列豐厚的獎勵機製,用以激勵更多的女子勇敢地放下纏足的陋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一些思想較為開明的家庭開始積極響應這個倡議。
但是,反對之人還是多不勝數。唉!這些人的思想頑固不化,猶如女子的裹腳布一般,又臭又長。
記得當時有放足之人,寶珠經曆過這樣的場麵以後,再也不想看見這玩意了。
麵對這種情況,薛寶珠並未退縮,反而心誌愈發堅定。
對於那些堅決拒絕執行放足命令的人,她毫不猶豫地下令出兵鎮壓。
尤其是對其中帶頭鬧事的人更是嚴懲不貸,以彰顯自己徹底改革纏足惡俗的決心。
但是,收效甚微。
每天都有大批的學子跪坐在宮門外,氣的寶珠牙癢癢。
於是,忍無可忍的她,在早朝之上,將這些人給大罵一頓。
“聽說當初大乾打下天下之時,天下人都拒不剃發,是吧!”
滿朝文武他們一下子臉皮都紅了,羞愧不已,不敢抬頭。
“如今,才多長時間啊,各位愛卿的頭皮不癢了!”
“唉!朕就奇了怪了?當初你們男子剃掉了頭發,遵守大乾禮法,這事朕就不怪罪了,畢竟法不責眾!
但是反觀那些女子,一直守著前朝遺誌,纏足雖導致身殘,但其誌猶如明月清風。
如此大義之人,我大夏敬而重之。但是,大義之人就永遠要遭受苦難,還得不到應有的報酬嗎?
而你們這些自詡清流之人,就要踩到母親姐妹兒女身上,將她們壓榨幹淨嗎?
這就是你們對母親所謂的孝道!”
站在一邊的大乾皇族,他們此時看戲看的不亦樂乎。
猶記得薛蟠說過一句話,“前朝之皇族,不該全部賜死嗎?還給他做官。”
薛寶珠沒好氣的迴答薛蟠:“這朝廷不能成為朕的一言堂,需得平衡其勢力,如此方得安穩。”
一看薛蟠表情,就知道他沒聽懂。但反觀一邊寶釵,卻是一點就通。
這時,就見一人站了出來,進言道:“皇上,微臣有一個提議,如果遇到有男子反對女子放足,那就幹脆將其強行纏足。
隨後,再拉著他遊街示眾,如此一來,便可讓這些頑固不化之人親身感受一下纏足所帶來的痛苦與不便,從而深刻認識到纏足的危害性。”
站在一旁的寶珠聽聞此言,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叫好道:“此計甚妙!”
隻見底下的大臣們一個個麵麵相覷,神色間透露出些許為難與緊張。
畢竟這人口普查之事向來都是極為繁雜且困難重重,已經許久都未能有個確切的統計結果了。
這時,戶部尚書麵色凝重地硬著頭皮從隊列中走出,他恭敬地向薛寶珠施禮後,顫聲稟報道:
“陛下,此事關乎重大,但因各種因素影響,一時間實在難以做到精確統計啊!
然而經過初步估算,目前大約有三千萬之數。”說罷,他便小心翼翼地抬頭觀察著薛寶珠的反應。
薛寶珠聽聞此言後,柳眉微微一挑,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笑容,心中猶如明鏡一般,深知這個數字必然存在偏差。
隻見她朱唇輕啟,發出一聲輕笑:“嗬嗬……”這笑聲雖不大,卻仿佛蘊含著無盡深意。
“唉!想我大夏之前的大乾,這些年來烽火不斷、戰亂頻繁,已然耗費了難以計數的人力和物力啊!”
她那嬌美的容顏上浮現出一絲憂慮之色,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站立的群臣,接著說道,
“朕身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清晰明了地知曉朕所統轄的這江山究竟擁有多少子民。
唯有做到這點,朕與各位朝臣方能對症下藥,製定出真正有益於大夏長遠發展的國策來!”
薛寶珠的話語擲地有聲,朝堂之上的眾大臣們便趕忙齊聲應道:“陛下聖明!吾等定當全力以赴,協助陛下查明此事。”
一時間,朝堂內迴蕩著整齊而響亮的迴應聲。
待到退朝之後,其他大臣紛紛離去,而薛寶珠並未如往常那般立即步出朝堂。
她略微停頓片刻,隨後轉過身來,朝著自己身旁那位一直忠心耿耿的親信太監招了招手。
那太監見狀,急忙快步上前,躬身候命。
二人一同來到一處較為僻靜的角落處,四周無人,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薛寶珠先是左右環顧一番,確定周圍沒有旁人後,方才將身子湊近那太監,壓低聲音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由於距離極近且聲音極低,旁人根本無法聽清她說了些什麽。
全國各地的大小官員們,就因為這突如其來的人口普查命令而忙得不可開交、焦頭爛額。
他們紛紛組織人力物力,深入到各個鄉裏展開調查和登記工作。
而薛寶珠,則每天都會讓人去督導工作的進展情況。
不僅要把人口底數摸得一清二楚,還要弄清楚大夏國到底有多少土地是在百姓的手裏。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來自全天下的數據陸陸續續、源源不斷地匯集到了一起。
薛寶珠拿到整理合並後的數據時,她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她眼前的這份數據顯示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之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大乾王朝如今隻剩下了大約三千萬人口。
然而,這些人當中,那些年邁體弱、疾病纏身之人以及年幼無知的稚子幼兒占據了相當一部分。
經過一番仔細地統計和篩選之後,能夠真正算作勞動力和社會中堅力量的人口大致還有一千五百萬之多。
此時,身為一國之君的寶珠目光犀利地望向朝堂之下,開口詢問道:
“那麽,這一千五百萬人之中,男子究竟有多少?女子又有多少呢?”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隻見戶部尚書連忙從隊列中走出,恭敬地俯下身來,小心翼翼地迴答道:
“啟稟皇上,經過詳細清查,成年男子約有一千萬,而女子則為五百萬左右。”他的額頭上微微滲出一層細汗,顯然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
寶珠點了點頭,繼續追問道:“那這其中,已經成婚的男女各有多少?尚未成家的又是多少呢?”
這個問題對於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這種男女人口比例失調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必將引發一係列嚴重的社會問題。
戶部尚書不敢怠慢,立刻迴應道:“迴皇上,目前男子中成家者約為兩百萬,女子中成家者則有四百萬。”
聽到這裏,寶珠不禁皺起眉頭,麵露慍色,當即質問道:
“怎麽可能?男子成家者僅有兩百萬,而女子成家者竟然多達四百萬。這其中難道沒有什麽貓膩嗎?
柳尚書,你莫非是在故意欺瞞朕不成?”說罷,她開始在大殿上來迴踱步,思考著這一數據背後所隱藏的真相。
隻見柳尚書麵色慘白如紙,膝蓋一軟,撲通一聲便直直地跪了下去,額頭重重地磕在了冰冷堅硬的地麵之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皇上,微臣萬萬不敢有絲毫欺瞞陛下之心呐!”他惶恐不安地大聲喊道,聲音顫抖得如同風中殘燭一般。
寶珠麵沉似水,美眸緊盯著呈上來的折子,修長的手指準確無誤地點在了其中一處,
然後抬頭看向跪在地上的柳尚書,冷聲質問道:“柳尚書,你來給朕解釋一下,為何此處所記載的女子成婚人數會如此之多?”
柳尚書身體猛地一顫,額頭上瞬間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嘴唇哆哆嗦嗦著,半天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掐住了喉嚨般。
寶珠見狀,不禁冷笑出聲,那笑聲猶如寒夜中的冷風,吹得在場眾人心中皆是一涼。
“怎麽?現在啞巴了不成?難道真的說不出口嗎?到底是違背了禁令私下裏偷偷購置外室,還是納妾的時候超出了原本所規定的數量?”
說完這番話後,寶珠緩緩掃視了一眼台下站著的眾多臣子們,隨後邁步走下台階,一步一步向著他們逼近過去。
“你們這群人就算不開口,朕心裏也跟明鏡兒似的清楚著呢!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私底下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百姓中男子膽敢公然違法,買賣妻子、殘害女嬰,甚至做出典妻共妻這般天理不容之事?
還有你們平日裏,偷偷摸摸去逛那煙花之地,對那揚州瘦馬的三寸金蓮更是情有獨鍾。
什麽‘紅顏血淚染金蓮,玉足蜷曲似弓彎’,說的便是女子纏足所遭受的無盡痛苦。
可你們這些個大男人倒好,把所有的苦難都推到了這些弱女子身上,自己卻在那裏逍遙快活、坐享其成!”
然而朕啊,實在無法容忍這塵世間種種不公平之事的存在。
諸位愛卿,你們倒是說說看,究竟該采取何種方法才能夠徹底杜絕此類事件呢?”
皇帝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嘩然,眾大臣們在瞬間便領悟到了皇上的意圖。
“不如,先從廢除纏足開始吧!慢慢的來!”寶珠的聲音傳來。
隻是眾人心中皆暗自思忖著,前朝也曾試圖廢除纏足,但最終不也是徒勞無功麽?
不過,皇帝的意圖很明顯,她在試探著邁進一步。
此時,隻見薛寶珠雙手背負於身後,麵色凝重地在朝堂上來迴踱步。
她那秀眉緊緊皺起,仿佛正深陷於一場極為艱難的思索當中。
這第一步,尤為重要。後麵之事如何開展全憑前麵打下基礎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許久之後,她終於停下了腳步,緩緩地說道:“關於廢除纏足一事,絕非能夠輕而易舉、一蹴而就達成的目標。
在此,還希望各位愛卿能夠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話音剛落,朝堂之下立刻傳來一陣迴應之聲:“臣等愚昧愚鈍,實難想出良策啊。”
緊接著,便有眾多大臣紛紛跪地請罪。看到此情此景,薛寶珠心中已然明了,這些大臣們顯然並不情願參與此事。
想來也是,畢竟此事與他們自身並無太大關聯,又怎會全心全意去為之努力呢?
沉思片刻後……
薛寶珠猛地一甩衣袖,高聲下令道:“即刻傳朕旨意下去,從今往後,大夏所有女子一概不許再行纏足、束腰。
若有誰敢違抗旨意,但凡有父兄為官之人,一律罷官遣返迴家;
而那些參加科舉考試者,則其家族三代之內皆不得再參加科考。”
事關自身利益,會不會有所收斂呢?
隨著她的一聲令下,立即有侍從領命匆匆離去。
自詔令下達之後,短短數日之間,民間便已是怨聲四起、沸反盈天了。
眾多守舊的家庭對此舉大為不滿,他們紛紛指責這一決策乃是對祖宗所立下之規矩的肆意破壞。
尤其是那些傳承已久的世家大族,對於這種變革更是難以接受。
而一些富貴之家,則采取了更為隱秘的方式來抵製這項詔令。
薛寶珠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不能及時加以整治,恐怕會引發更大的亂子。
於是,她當機立斷,派出了一批訓練有素的密探,讓這些人喬裝打扮後分散到各地去明察暗訪。
經過一番深入的調查,這些密探果然有所收獲,發現了不少公然違反詔令規定的現象。
有的地方官員陽奉陰違,表麵上對詔令表示支持,背地裏卻縱容當地富戶繼續按照舊製行事;
還有些商人勾結權貴,妄圖通過行賄等手段逃避新政策帶來的約束。
更有甚者,竟然有人組織民眾鬧事,企圖以暴力手段迫使朝廷收迴成命。
廢纏足之事,任重而道遠。或許她終其一生隻能做這一件事呢?
薛寶珠決定親自出去。
看看在市井之中,到底有多少女子還在纏足。
經過一番深入觀察和了解後,她驚訝地發現,在平民百姓中間,大多數女子都需要下到田間地頭辛勤勞作,而真正纏足的人其實隻占了很小一部分。
仔細探究下去,她發現那些熱衷於纏足的,往往都是出自於名門望族、高官顯貴之家。
於是,她立即著手行動起來。
首先,她召集了一批官家的幼女,讓她們率先放開裹腳布,不再受纏足之苦,並以此作為示範榜樣。
同時,還特別設立了一係列豐厚的獎勵機製,用以激勵更多的女子勇敢地放下纏足的陋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一些思想較為開明的家庭開始積極響應這個倡議。
但是,反對之人還是多不勝數。唉!這些人的思想頑固不化,猶如女子的裹腳布一般,又臭又長。
記得當時有放足之人,寶珠經曆過這樣的場麵以後,再也不想看見這玩意了。
麵對這種情況,薛寶珠並未退縮,反而心誌愈發堅定。
對於那些堅決拒絕執行放足命令的人,她毫不猶豫地下令出兵鎮壓。
尤其是對其中帶頭鬧事的人更是嚴懲不貸,以彰顯自己徹底改革纏足惡俗的決心。
但是,收效甚微。
每天都有大批的學子跪坐在宮門外,氣的寶珠牙癢癢。
於是,忍無可忍的她,在早朝之上,將這些人給大罵一頓。
“聽說當初大乾打下天下之時,天下人都拒不剃發,是吧!”
滿朝文武他們一下子臉皮都紅了,羞愧不已,不敢抬頭。
“如今,才多長時間啊,各位愛卿的頭皮不癢了!”
“唉!朕就奇了怪了?當初你們男子剃掉了頭發,遵守大乾禮法,這事朕就不怪罪了,畢竟法不責眾!
但是反觀那些女子,一直守著前朝遺誌,纏足雖導致身殘,但其誌猶如明月清風。
如此大義之人,我大夏敬而重之。但是,大義之人就永遠要遭受苦難,還得不到應有的報酬嗎?
而你們這些自詡清流之人,就要踩到母親姐妹兒女身上,將她們壓榨幹淨嗎?
這就是你們對母親所謂的孝道!”
站在一邊的大乾皇族,他們此時看戲看的不亦樂乎。
猶記得薛蟠說過一句話,“前朝之皇族,不該全部賜死嗎?還給他做官。”
薛寶珠沒好氣的迴答薛蟠:“這朝廷不能成為朕的一言堂,需得平衡其勢力,如此方得安穩。”
一看薛蟠表情,就知道他沒聽懂。但反觀一邊寶釵,卻是一點就通。
這時,就見一人站了出來,進言道:“皇上,微臣有一個提議,如果遇到有男子反對女子放足,那就幹脆將其強行纏足。
隨後,再拉著他遊街示眾,如此一來,便可讓這些頑固不化之人親身感受一下纏足所帶來的痛苦與不便,從而深刻認識到纏足的危害性。”
站在一旁的寶珠聽聞此言,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叫好道:“此計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