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末日的議題,如今已不再輕易觸動人們熱議的神經。鑒於當前的生存境遇,人們不禁反思:假若這都不算末日,那麽何種境地才配得上這一稱謂?迴想數月前,麵對疫情的蔓延,眾人尚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堅信通過團結一心的奮鬥,定能驅散病毒的陰霾。然而,麵對當前這場突如其來的天災,許多人內心的希望之火逐漸熄滅,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絕望與迷茫,仿佛前行的道路被濃霧籠罩,失去了指引的方向。在這艱難時刻,許多人隻能在心底默默祈求,期盼這場肆虐的高溫能夠像往昔那場籠罩城市的霧霾一般,奇跡般地驟然消散,無影無蹤。然而,無論祈願之聲多麽懇切,高溫依舊無情地持續肆虐,未見絲毫減退的跡象。


    當前,國內民眾麵臨著一個嚴峻的現實:獲取國外新聞信息的渠道幾乎被完全阻斷,所有外部網絡均遭屏蔽。僅有少數小眾論壇偶爾能見到從海外親友處流傳進來的消息片段,但這些珍貴的信息往往轉瞬即逝,迅速被清除。今年夏天,前所未有的高溫酷暑給民眾生活帶來了巨大挑戰與不便。空調、風扇等降溫設備成為了每個家庭的必需之物,而水資源的稀缺更是使其成為了無價之寶。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眾多城市不得不采取限電舉措。更為嚴峻的是,水源的緊張局勢導致部分地區出現了供水中斷的情況。在這樣的極端氣候條件下,人們的日常生活遭受了深刻的影響。


    趙曉慧依稀記得,在某個群聊中瀏覽過一張觸動心弦的照片。那畫麵捕捉的是一個往昔熱鬧非凡的濱海旅遊勝地,一個曾以其海岸線風光吸引無數遊人的國度。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它已淪為一片寂寥之地,往昔人潮湧動的街道,此刻唯餘空曠與蒼涼相伴。海岸線悄然退縮,留下一片片裸露的沙灘,上麵堆積著如小山般的廢棄物,這一幕景象,無不讓人心生無限哀愁與荒蕪之感。


    不僅如此,我們還收到了來自海外城市的圖像資料,它們揭示了當地居民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那些往昔裏任由行人解渴的公共噴泉,現已徹底枯竭,連一滴珍貴的水珠也無法再見其蹤跡。更為觸目驚心的是,水資源的極度匱乏已導致衝突事件屢見不鮮,甚至有人為了爭奪區區幾箱水而陷入激烈的暴力對抗之中。


    與此同時,隨著國外局勢的不斷惡化,一群身處異國他鄉的群體在網絡上發出了共鳴——包括那些遠赴海外求學的留學生、因國內酷熱難耐而選擇前往極地冰川尋求避暑之旅的人們,以及那些已放棄國籍卻在國外新生活伊始便遭遇重重動蕩與不安的個體。他們紛紛聯名在網絡上發聲,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祖國的深切懷念,以及迫切希望重返故土的願望。這些聲音中滿載著無助與無奈,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同情與憐憫。


    此次,對於那些身處海外、正經曆高溫酷熱的同胞,人們的同情心似乎不再如昔。網絡之上,多數聲音傾向於不支持提供跨國援助。迴溯往昔,疫情肆虐之際,國家不惜重資,全力撤迴海外華人、華僑及留學生,彼時,那突如其來的疫情陰霾,無人能預見。因此,無論是求學海外還是遊曆四方,若因不可抗因素滯留他鄉,我們予以理解,並不加責備。


    然而,此番情境卻有所不同。疫情陰霾尚未完全散去,僅因國內氣溫略升,便有人急於飛往世界各地尋覓清涼之地。而今,隨著熱浪滾滾,他們在異國他鄉難以承受極端氣候,轉而欲歸國尋求安寧。許多人認為出國避暑,那麽麵對困境,也應依靠自身力量迴國。若力有不逮,或隻能視為個人選擇的結果。


    當然,盡管網絡上湧現出眾多個人見解與意見,但多數人內心深處自然而然地認為,國家應當會采取措施營救被困人員。迴顧以往的經曆,每當遭遇類似情境,國家從未置身事外。無論是從撤離海外公民的迅速行動,還是在其他方麵的表現來看,國家總是率先挺身而出,擔當起解決問題的重任。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此次上級層麵竟未有任何反應。盡管海外華僑在網絡上聯合發布的聲明掀起軒然大波,國內卻是一片異常的沉寂,仿佛所有的聲音都被無形的屏障隔絕。民眾既無法接觸到相關的資訊,也聽不到絲毫的風聲,更不用說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舉動了。


    於是,一群理性之士著手深入探究並剖析這一現象背後的緣由。他們逐漸明白,國家並非不願展開救援行動以撤離海外公民,而是著實遭遇了重重挑戰與製約。自高溫天氣持續肆虐以來,其影響已不僅限於全球範圍,就連國內亦未能幸免。尤為嚴重的是,因極端高溫,國內已有三架飛機不幸損毀,迫使所有航班緊急停飛。此外,海上航線亦宣告癱瘓,起因是一艘海輪在高溫條件下發生事故,致使相關海域至今仍飽受重油汙染的困擾,且眾多遇難者的遺體仍未得到妥善打撈與處理。


    當前的天災挑戰,已非單憑國家之力便能輕易抵禦,明知前路艱險而貿然行動,實屬非智之舉。


    然而,在趙曉慧看來,國家當前或許正忙於更為緊迫的事務,難以分心全麵投入救援工作。她認為,國家可能在積極籌備物資儲備,規劃未來的避難所建設,並在社會秩序尚穩之時,有效整合資金與資源。此外,或許還有諸多她這樣的普通民眾難以預見的策略與行動正在暗中推進。至於那些因各種原因在疫情之後選擇離境的人們,在當前局勢下,確實已難以兼顧。


    這種事關國家決策的事情,他們也隻能在網上看一看,雖然距離他們的生活不遠,但也不近,自己眼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原本,鍾廣鑫已有意將一隻公雞宰殺,不料這一計劃被趙曉慧突如其來的食物中毒事件所打斷。誠然,雞湯為滋補佳品,然而,鑒於趙曉慧當前腸胃不適的狀況,其油膩的特性並不適宜她食用,恐非但不能滋補,反而會加劇病情。至於那隻公雞,繼續飼養亦非良策,因其未經閹割,食量雖大卻不易長膘,加之隨著天氣漸暖,其本就微薄的體脂更是明顯消耗,身形日漸消瘦。因此,鍾廣鑫決定盡早結束公雞的飼養,將其宰殺處理。


    首次嚐試略顯生疏,二次操作則漸入佳境。此番,鍾廣鑫無需趙曉慧協助處理雞頭,他手法嫻熟地扭轉雞頸,輕輕一扯去除了頸部的羽毛,隨即以刀尖一抹,迅速放血,接著用熱水淋燙雞身以便褪毛。趙曉慧亦不甘旁觀,大部分雞毛經熱水一燙,輕輕一抹便能脫落,但諸如雞翅等處的細毛,則需她耐心使用鑷子逐一拔除。既然手頭無事,她便在一旁靜候鍾廣鑫完成雞的主要處理步驟,隨後搬來小板凳,細致地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或許,我們可以嚐試將這隻雞烹飪成啤酒燒雞,另外,能否多添兩粒辣椒呢?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把它存放在冰箱裏,留到冬天再享用。


    鍾廣鑫正埋頭處理著雞的內髒,連頭都沒抬一下,直接拒絕道:“這個想法就別提了,冬天可不是你多吃辣椒的借口。”


    趙曉慧聞言,不禁咂了咂嘴,心中暗道:這鍾媽真是沒白叫你,一樣地嚴格。


    鍾廣鑫完成手中雞內髒的清理後,察覺到身後突然靜謐無聲,便迴轉過頭,隻見趙曉慧正端坐在廚房的門檻上,緊緊抱著那隻雞,一絲不苟地剔除著雞皮下難以對付的細小毛根。她那全神貫注、較真勁兒十足的模樣,宛若孩童在製作手工,細致入微地粘貼著鳥巢,這一幕讓鍾廣鑫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揚。


    待到整隻雞終於被清理得幹淨利落,趙曉慧這才得以喘息片刻,順勢舒展了一下雙腿,帶著幾分自嘲的口吻笑道:“我這無處施展的長腿啊。”


    鍾廣鑫聞言,典型地發揮了他的“懟人”本色:“嘿,一米六的個頭還自稱大長腿呢。”


    關於身高這個問題,可不能輕率對待,趙曉慧立刻提出異議:“我明明是一米六八,那至關重要的八厘米你怎麽就給忽略了?穿上鞋子,我都能逼近一米七了身高已經不矮了,這在南方矮了好些人裏麵,我這也算是出類拔萃的了。”


    鍾廣鑫沒有理會這個隻需微微低頭就能盡收眼底的小個子女生的爭辯,他轉過身,從冰箱裏取出已經差不多解凍完成的雞胗,搭配上剛處理妥當的新鮮內髒,打算先炒上一盤美味佳肴。


    趙曉慧曆來偏愛食用內髒類食物,但她對外麵賣的總是心存顧慮,認為其清潔程度難以保證。畢竟,處理內髒是一項繁瑣且需精細操作的任務,商家在忙碌的生意中往往難以做到逐一細致清理。因此,鍾廣鑫很少允許她吃這類食物,每當她難得提出想吃時,他就會特意多加些辣椒,表麵上說是為了她的健康著想,要她忌口以養護胃部,但實際上,看到她那渴望的眼神,心中又不免生出幾分不忍。人的情感真是複雜而矛盾,一方麵總想著為她好,嚴格把控飲食;另一方麵,卻又難以抵擋她那份渴望,忍不住對她有所放寬。


    傍晚時分,大約在六點到七點之間,以往這是晚餐的時刻,而現在卻成了趙曉慧醒來後的首餐時間。正當她在廚房裏忙碌著準備晚餐時,走廊裏忽然傳來了一陣嘈雜聲。出於好奇,趙曉慧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走向門口,但她並沒有立即拉開沉重的鐵門,而是謹慎地利用防盜門上的貓眼,向外窺視著外麵的情況。


    走廊上已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一位年紀尚輕的男孩,手持扇子輕搖納涼,同時悠閑地坐在椅上滑動著手機屏幕。此時,電梯門緩緩開啟,一對夫婦攜帶著大包小包,費力地將物品從電梯內搬出,而他們年邁的雙親亦在一旁協助。見狀,那男孩欲上前搭把手,卻被奶奶溫柔地勸阻:“你去那邊涼快會兒,自己扇扇風肚子餓了,要是,就從包裏找點吃的墊墊。”


    這樣的生活場景,對他們而言,似乎已成了日常的一部分。男孩聽從了奶奶的話,沒有堅持,被輕輕推到一旁後,便再次安然坐下,沉浸於手機的世界中。


    趙曉慧匆匆一瞥後,便轉身步入屋內,盡管門敞開著,冷風直麵撲來,但僅僅是在門邊短暫駐足,她仍感到一絲悶熱。


    隨後,趙曉慧步履匆匆地快速移動到廚房門口,目光直直地投向廚房內部。隻見鍾廣鑫正小心翼翼地將一盤熱氣騰騰、鮮嫩欲滴的菠菜從鍋裏輕輕盛出來,放在一旁的灶台上。就在這時,趙曉慧的臉色瞬間變得複雜起來,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想起自己在網絡購物平台上精挑細選、大肆囤積的各類蔬菜時,趙曉慧不禁暗自苦笑。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成年人其實並不是真的完全不挑食,隻不過他們會更有選擇性地去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罷了。所以,她所儲備的那些蔬菜當中,絕大部分都是她心心念念的最愛,而隻有為數不多的幾種,才是她特意為鍾廣鑫挑選的。可偏偏不巧的是,此時此刻擺在麵前的這道菠菜,壓根兒就沒在她的喜好清單裏麵。


    盡管如此,鍾廣鑫卻好像對菠菜有著一種特殊的偏愛似的。每次參加那些價格並不便宜的團購活動時,他總會毫不吝嗇地大量購進這種綠油油的蔬菜。而且,更為過分的是,每一次吃飯的時候,他還總是執意要求趙曉慧至少吃掉半盤菠菜才行。麵對這樣的情況,趙曉慧真是感到又好氣又好笑,心裏頭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天災末世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貓巧克力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貓巧克力味並收藏重生之天災末世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