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門緩緩開啟,映入喻子健眼簾的是那張在電梯裏偶遇過的麵孔,他不禁感到一絲驚訝。但很快,喻子健便恢複了常態,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親切地說道:“你好啊,我是喻子健,就住在你們隔壁。非常感謝你們之前送的玉米,真是美味極了。這是我老家嬸嬸親手做的酸菜,味道還算不錯,就是稍微有點辣。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希望能嚐一嚐,給點意見。”


    鍾廣鑫接過酸菜,微笑著介紹道:“我是鍾廣鑫,這點玉米真的不算什麽,你太客氣了。咱們既是鄰居又是同齡人,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助的,盡管開口,大家互相照應。”


    見鍾廣鑫如此隨和,喻子健心中的緊張感頓時減輕了不少,他笑著迴應:“沒錯,現在的日子確實有些特別!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我家裏就我和我媳婦兩個人,她今天聞到你家飄來的玉米香味,饞得直嚷嚷。而且,我們在這裏住了好些年,還沒正式和鄰居打過招唿,所以就想借這個機會來認識一下。”


    鍾廣鑫微笑著點頭迴應道:“原來如此!我向來也認為鄰裏間應當增進交流、多多互動。隻可惜平日裏各自忙碌,像這樣坐下來暢談的機會實屬難得。”


    交談間,兩人相互傳遞著手中的物品。鍾廣鑫從喻子健手中接過裝滿雞蛋的袋子,而喻子健則接過了鍾廣鑫遞來的幾根玉米。他們互相致謝之後,便自然而然地開啟了閑聊。


    物品交換完畢,雙方也已相互認識,盡管彼此都戴著口罩,且在門外逗留的時間不短,即便樓道中並無絲毫霧氣彌漫,心中仍覺不夠踏實,因此沒有過多交談,兩人簡短道別後便各自返迴了家中。


    剛踏進家門,鍾廣鑫就被趙曉慧急切地詢問:“在門口你們倆都聊了些什麽?怎麽耽誤了這麽久才迴來?”


    鍾廣鑫拿起酸菜瓶,噴灑了一番消毒液後,將其擱置在門邊的鞋櫃上晾幹。隨後,他步入衛生間洗淨雙手,出來後說道:“剛才我碰到了住在對麵的喻子健夫婦,盧青和他的丈夫,兩人都挺年輕的。我們簡短地交流了一下,以後鄰裏間有什麽需要幫助的,也能彼此照應。”


    趙曉慧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迴應道:“這挺好呀,咱們都住這兒好些年了,還沒和對門的人正式認識過呢。”


    鍾廣鑫點點頭,感慨地說:“是啊,以前大家都太忙了,很少有時間去主動認識周圍的鄰居。這次疫情反而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趙曉慧輕輕應了一聲“哦”,隨後好奇地問道:“咱們在熬骨頭湯的時候,該放些什麽配料呢?是海帶、蘿卜,還是蓮藕呢?”


    鍾廣鑫微笑著迴答:“這取決於你的口味,喜歡吃什麽就加什麽吧。”


    趙曉慧略作思索後說:“那就決定放蓮藕了,我特意買了不少,還專挑的那種適合燉湯的粉糯蓮藕呢。”


    鍾廣鑫輕輕應了一聲“嗯”,隨後提醒對方:“還是先把它拿出來吧,今天得把湯底熬好,藕等到明天再放,不然泡一整夜,明天就全成糊了。”


    與此同時,在隔壁,盧青終於心滿意足地啃上了她心心念念的玉米,心情瞬間明媚起來。她還不忘慷慨地分了一半給喻子健,笑眯眯地說:“你為了換這玉米也是辛苦了,這就算是給你的獎賞啦!”


    望著喻子健,她已然擺脫了先前的消沉,重新煥發生機,這副模樣讓他忍俊不禁,於是打趣說:“哎呀,那我可得好好感謝你這慷慨之舉了。”


    盧青隨意地揮了揮手,笑道:“咱倆誰跟誰啊,你是我的另一半嘛。”言罷,她大口咬下了手中那香甜可口的玉米,瞬間覺得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幸福感。兩人分享了一根玉米,另一根則被細心地放進了冰箱保存。他們這次團購收獲頗豐,蔬菜、肉類、麵包、蛋糕應有盡有,唯獨這玉米是稀缺品,因此他們決定把這最後一根留到下次嘴饞時再享用。


    夜幕降臨時分,盧青又一次倚靠在陽台的門框邊,空氣中飄散著誘人的骨湯香氣,她的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憂鬱。


    目睹此景,喻子健心中五味雜陳,既無奈又覺得好笑:“算了,咱們家的飯菜幹脆就照著鄰家的菜譜來做吧,你老覺得別人家的飯菜香。要是想喝骨頭湯了,我明天就在小區群裏團購些骨頭迴來,最近不少人都在買,咱們也用不著羨慕別人了。”


    盧青無奈地輕歎一聲,旋身步入客廳,目光落在餐桌上那雖豐盛卻似乎欠缺了些許誘人香氛的晚餐上。白日裏不經意間嗅到的那股誘人的骨頭香,此刻悄然在心頭複蘇,撩撥起她一絲難以言喻的向往與渴望。


    喻子健緩緩踱步至盧青身旁,溫柔地用手輕觸她的肩頭,帶著笑意勸慰:“別再擺著那副憂思重重的麵容了,若想品嚐鮮美的骨頭湯,咱們即刻前往采購便是,這並非難以企及之事。”他深知盧青對於美食有著一份獨到的執著,特別是那些能觸動味蕾、引人垂涎的美味。


    盧青聞言,輕輕白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無奈:“你這是哪門子的觀察,我哪有流露出對食物的渴望?我正沉浸在對人生的沉思之中呢。坐在此處,凝視著外麵空曠的街道,能讓我的心境歸於寧靜。湯?別提什麽湯了,我現在可沒心思喝湯。”


    如今,那些鼓起勇氣邁出家門的人,實則是在以生命為賭注進行一場冒險。物價飛漲至此,已屢見不鮮,因為當所有人都選擇足不出戶時,整個社會近乎停滯,生產與生活陷入困境。往昔輕易可得、僅需兩三塊的小蔥,現今竟標價三四十塊,這絕非誇大其詞。在這個艱難時期,能擁有食物已屬難得,遑論品嚐什麽山珍海味。關於特效藥物的研發,人們心中充滿未知,同樣,世界何時能重迴正軌也是個謎。今日尚能勉強度日,但明日如何,無人能料。麵對如此嚴峻的環境,又有誰舍得花費數百元,隻為購得一斤骨頭來熬製一鍋湯呢?


    憂愁錢財問題的人眾多,然而不擔憂金錢的人自然也存在。每當團購購物時,趙曉慧總會跟隨他人一同購買物品。她所購買的數量並不多,恰好不會引起過多關注,但購買的頻率較高,使得負責運輸物資的誌願者們都對她家有所印象,並戲稱:“你家中僅有你和你妻子二人,所購買的東西著實不少啊!若是吃不完,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鍾廣鑫麵帶笑意地說:“我家那位最近迷上了網上烹飪課程,忙著學做包子和豬肉鋪呢。能有件事讓她分心,我當然得支持,不能打擊她的熱情。而且,現在食材價格這麽高,哪敢浪費啊,確實也浪費不起。”


    提及當前的物價,誌願者們紛紛露出心疼的表情,附和道:“就是啊,連白菜都快吃不起了。”


    在清點物資之際,盧青佩戴口罩步出了房間。通常情況下,誌願者會在微信群內告知物資已送達的具體樓層,讓看到信息的居民自行前往走廊領取。當然,若有人未留意到信息,誌願者們也會主動上門通知,但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環節,自然是更為高效的。


    恰逢盧青看過來的時候,誌願者們剛巧完成了鍾廣鑫一家物資的清點工作。現場,蔬菜、肉類以及各式各樣的水果琳琅滿目,鋪滿了地麵。鍾廣鑫正忙著將這些物品分裝進袋子,一袋接一袋地往家裏搬運。


    盧青邁步向前,卻在不遠處駐足,即便口罩遮掩了他的麵容,話語間流露的笑意依舊分明:“嗨,我是盧青,昨天真是謝謝你們提供的玉米,味道很棒。”


    鍾廣鑫聞聲轉身,臉上同樣綻放出友善的笑容:“哪裏哪裏,我們也該謝謝你們家的酸菜才對,我家那位特別喜歡。”


    盧青微微一笑,未再多言,隨即前往誌願者處登記了自家的門牌號。他們所購置的不過寥寥數樣蔬菜,僅兩袋而已,分量並不沉,可這點兒食物,卻幾乎要支撐他們一周的飲食。並非他們有意節食,實在是生活拮據,難以負擔。即便是政府調控下的蘿卜,每斤也要二三十元,而那些私人菜販的價格更是高得驚人。盡管如此,私人菜販那裏的蔬菜種類繁多,又極為新鮮,因此依然不乏購買者。


    如今,政府調控下的價格已然攀升至此,若持續居家不得外出,未來的光景實在難以預料。


    鍾廣鑫進屋後,首先將購置的物品逐一消毒,之後才示意趙曉慧前來整理。他們將那些略有損傷的蔬果挑選出來,計劃優先食用,餘下的則妥善安置於儲存空間內。此外,購買的肉類皆為冷凍產品,需待其自然解凍後,方可移入存儲空間,以便日後烹飪時即刻取用,無需再耗時等待解凍過程。


    現如今,冷凍肉已是市麵上唯一的選擇。假使他們身居鄉村,或許尚能覓得新鮮肉類,畢竟有些農戶自家飼養豬隻。但在都市之中,就連活禽亦受嚴格管理,談何容易將新鮮肉類運來?能購得冷凍肉,已算幸運。


    趙曉慧細心地將肉類分門別類,五花肉、裏脊肉、排骨肉一一歸置妥當。她還取出前些日子團購的部分肉類,打算待今日新買的冷凍肉解凍後,烹製紅燒排骨、糖醋裏脊與爆炒五花肉,一次性做上一大盆,以備後用。


    現在應當把握時機,盡可能多準備一些口味較重的菜肴。未來若家家戶戶都麵臨困難,恐怕就隻能做些味道清淡些的了,不然在他人連基本溫飽都成問題的時候,你家卻飄散著大魚大肉的香氣,難免會引起不滿和嫉妒。


    與此同時,鍾廣鑫在趙曉慧忙著分類整理的時候,順手打掃了門口的衛生,並且由於提前準備了充足的消毒用品,他便順便對整個走廊進行了全麵的噴灑消毒。畢竟,這是我們自己居住的地方,不必在這些小事上過於節儉。


    剛把消毒工具放下,趙曉慧就拿著手機跑了過來,兩眼亮晶晶的看著他“老鍾,團蝦子嗎”


    鍾廣鑫瞥了一眼她的手機屏幕,微信群中正進行著一場團購接龍,這次的主題是鮮活蝦的團購。這些蝦雖然價格不菲,每斤接近兩百多元,但考慮到當前形勢下,如此新鮮的肉類實屬難得,這樣的價格尚可接受。畢竟,若非那種毒菌絲尚未發現在動物體內存活,且無法耐受超過八十度的高溫,人們的餐桌可能更加匱乏。正是有了這些條件,人們才能有幸享用這些食材,否則,按照當前的局勢,物價恐怕早已飆升得更為驚人。


    盡管價格不菲,但多數人都能對此表示體諒。畢竟,那些賣菜的人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眼下已至七月,酷暑難耐,他們每日身著厚重且不透氣的防護服,在戶外辛勤勞作。誠然,他們是為了生計而奮力掙錢,但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辛勤的勞動者,全依賴政府的調配,政府又怎能有足夠的人力去顧及每一個城市、每一個省份的糧食供應呢?


    此外,物價高昂背後隱藏著一個關鍵因素:人們普遍畏懼外出,這一心理直接導致了大量蔬菜在田間熟透而無人問津,最終隻能悲慘地腐爛於泥土之中,成熟的果實亦同樣遭遇,無處可售,隻能無奈地在地裏消逝。情況更為嚴峻的是,由於缺乏足夠的飼養資源,不少家禽竟也慘遭餓斃。盡管有人正飽受饑餓之苦,但更多人則因當前嚴峻的環境形勢所困,食物難以找到暢通的銷售渠道,隻能眼睜睜看著它們一步步變質直至廢棄。相比之下,那些能夠曆經艱辛被運送到城市銷售的食品,僅僅是總體數量中的滄海一粟。正是這樣的供需失衡,推高了物價,使之不斷攀升,以至於在某些人看來,即便是兩百多元一斤的蝦,也似乎成了相對廉價的選擇。


    趙曉慧萌生了購買那些蝦的念頭,源自於她目睹了眾多人群正熱火朝天地參與團購活動,這瞬間點燃了她的購買熱情。盡管她的儲物空間裏已備有一定量的蝦製品,但這些均為即食的熟蝦,因為她自己並不擅長烹飪,且空間條件不允許存放鮮活食材。然而,就在此刻,趙曉慧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渴望,想要品嚐鍾廣鑫親手烹製的蝦。鍾廣鑫掌握著一套獨特的烹飪蝦的秘訣,或許是因為趙曉慧已經對鍾師傅的手藝產生了深深的依賴,她總覺得市麵上無論哪家的蝦,都無法與鍾廣鑫所做的相提並論,那份美味簡直是無可挑剔。


    鍾廣鑫把自己的手機遞給他,說:“要是想吃,就自己買,買完了我給你做。”


    趙曉慧熟練地開機並解了鎖,心裏清楚自己的賬戶早已空空如也。這段時間以來,她所有的開銷都是用的鍾廣鑫的錢。反正鍾廣鑫剩下的錢也不知道能不能花得完,她想,能多用一點是一點吧,不然那些錢最後都隻會變成一串無用的數字,那豈不是太可惜了。


    “那我們買多少啊”趙曉慧看到接龍的都是一斤兩斤的買,可是一兩斤的蝦子去了頭去了殼,都沒幾口肉,但買多了,會不會有點打眼。


    鍾廣鑫道“買十斤吧。”


    這筆錢實在微不足道,若非趙曉慧夢中的警示,鑒於當前的狀況,鍾廣鑫絕難預料接下來會接連遭遇如此眾多的自然災害。現如今,眾人的生活正慢慢迴歸常態,不少人已邁出家門,探索新的生存之道。團購活動的頻繁湧現,正是大家竭力適應這個被毒菌絲籠罩、霧霾彌漫的世界的一個縮影。


    關於那些幾斤重的蝦,盡管有一部分人群或許因經濟原因而無法負擔,但更多人其實是出於節儉考慮,不願輕易花費。故而,倘若他們偶爾多買了一些,旁人或許隻會半開玩笑地說年輕人不懂得精打細算,過於放縱自己的消費欲。這樣的言論,對他們而言,並不構成太大的困擾。然而,展望未來,一旦環境狀況持續惡化,貨幣價值大幅縮水,那時,保持低調、謹慎度日將成為明智之舉。


    在鍾廣鑫的表態後,趙曉慧果斷地完成了購買,盡管她本人已親身經曆過末世的洗禮,此刻卻從鍾廣鑫的話語中汲取到了安心的力量。這無疑是長久以來習慣性依賴的體現,即便時間流轉,這份本能也難以輕易抹去。隨著首位顧客趙曉慧的大手筆,後續的一些購買者似乎受到了某種鼓舞,訂單量逐漸攀升,從四斤到五斤不等,使得原本引人注目的十斤訂單顯得不再那麽突出。


    由於是鮮活蝦,急需快速銷售,上午剛完成的團購接龍,下午貨物即由商販迅速送達。然而,此次無法安排誌願者直接送貨上門,原因是組織接龍的是個體商戶,故需顧客自行下樓領取。


    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鍾廣鑫的肩上,隻要他在家,就絕不會讓趙曉慧踏出家門一步。考慮到趙曉慧體質較弱,每年總免不了幾次感冒發熱,抵抗力明顯不足,他絲毫不敢讓趙曉慧冒險外出。


    雖然趙曉慧覺得自己這些年挺健康的,尤其是上一世自己就沒中招過,但她也不跟鍾廣鑫爭,反正她有準備防護服,雖然隻是下個樓並不到外麵,但她還是堅持讓鍾廣鑫穿上防護服,防護的嚴嚴實實。


    秦淮剛把門打開,恰逢電梯在他們所在的樓層停下,他連忙步入電梯內。電梯迅速下降至一樓,此時已有多位居民在此等候,有的提著剛買的蔬菜,有的則捧著米麵糧油等生活必需品。鍾廣鑫徑直走向售賣蝦子的攤位,先取走了自己預先選購的一袋蝦。見此刻蝦攤前顧客稀少,他便詢問攤主:“請問這裏還有多餘的蝦嗎?”


    那商販估計本就怕路上有蝦子死掉,或者有啥意外的,所以多帶了不少來“有多的,你還想要多少”鍾廣鑫看了一眼,多要了一份,稱了十斤裝進黑袋子裏,塞進了拿下來的小推車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天災末世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貓巧克力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貓巧克力味並收藏重生之天災末世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