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一個故人。”蘇文翰微微仰頭,目光深遠而悠長,稍作停頓後,才繼續緩緩說道:“不過,據我所知,早在四十多年前,他就已經不在人世了。而你今年三十八歲,這時間顯然對不上啊!你提到的六公山鷹嘴崖,我倒是知曉,就是我那位故人的家鄉,你是從哪個地方聽聞的呢?”蘇文翰眉頭輕皺,滿是疑惑地看著我。
我心潮澎湃,內心的悸動如洶湧的潮水難以壓製。果然不出我所料,蘇文翰既然對六公山有所了解,又覺得我長得像他的朋友,沒有猜錯的話,他的那位故人有可能就是我的父親。這麽一來,他極有可能知曉我的身世,他所言的故人於四十多年前離世,細細算來,我父親遷至青龍村的時間,恰好也是在四十年前。
我激動得身軀都微微顫抖,許久都無法平靜,好不容易緩和了好一陣,才強自鎮定,一字一句地問道:“阿爸,您說的故人,是叫冷晨風嗎?”
隻見我眼眶微微泛紅,蘇文翰眼中也瞬間湧起激動之色,他雙手緊緊抓住我的胳膊,用力地搖了兩下:“莫非,你……你…你真的是我晨風老弟的兒子?”待看到我重重點了點頭,他猛地唿出一口長氣,喃喃自語道:
“怪不得!怪不得!長得如此相像!”說罷,他緩緩放下我的胳膊,轉身踱步走向一邊,邊走邊說道:
“其實,我在禁地裏麵初次見到你的時候,就隱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唉,我早該想到,你是我那苦命的晨風兄弟的兒子,因為,在禁地之中你甫一現身,就如你爹當年那般風采卓然!”言罷,他長歎一聲,緩緩又走到那椅子跟前,一屁股坐了下去,招手示意我在他身旁落座,而後拉著我的手,急切地問道:
“孩子,快點告訴我,你父親怎麽樣了?如今身在何處?”
“您老忘了?在禁地密室之時,您打聽我的家世,我已經告知您了。我三歲的時候,父親便已去世。”
“哦哦!原來如此。你父親英年早逝,想必就是因為他當年中了秋悲掌的緣故,中了秋悲掌之人,至多活不過五年。想來,他當年不是因為尋了短見,而是逃離了江湖。不過,這麽一算,他竟然在挨了秋悲掌以後,生生硬撐了六七年,他還真是硬漢子。”
“究竟是誰害了我父親,您可知曉?”
“自然知曉。不過,你若想報仇,我想眼下還不是時候。因為,那個人,你遠遠惹不起。哪怕你如今將修為練至天倫境圓滿期,恐怕也難以與之抗衡。哎對了,你母親是不是叫英墨竹?”
“嗯!”
“唉,孽緣啊!孩子啊,依我之見,這仇,你恐怕真的難以去報啊!”蘇文翰說完,緩緩閉上眼睛,往後一躺,稍作歇息後,便開始給我講述起我父親的故事。
五六十年前,華夏國正值風雨飄搖、動蕩不安的年代。我的祖父身為朝廷要員,卻因在政治漩渦中站錯了隊伍,遭逢大難,被無情地打入農場,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勞改生涯。在那個混亂的時期,各方勢力紛爭不斷,江湖亦是波譎雲詭。我的父親冷晨風,彼時正值年少,他心懷壯誌,一心想要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同時也想尋找機會營救祖父。
在那廣袤無垠的江湖天地間,他宛如一隻不羈的飛鳥,開始了四處遊曆的漫漫征程。一路上,山川湖海皆為他的旅伴,日月星辰見證他的足跡。於無數的機緣巧合之下,他的生命軌跡與眾多誌同道合之人相交,他們或在高山之巔論劍,或於溪邊亭內暢談俠義之道,彼此惺惺相惜,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江湖之路並非總是灑滿陽光,陰險狡詐的敵人亦如暗處的毒蛇,不時地竄出,給他帶來重重危機與挑戰。
在一場驚心動魄的江湖紛爭中,他仿若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巨大陰謀之網。彼時,他被困於繁華喧囂卻又暗藏兇險的南慶市,身受重傷,鮮血染紅了衣衫,氣息奄奄,生命如風中殘燭般危在旦夕。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位名叫慕容安華的老者宛如天降救星般出現。慕容安華,這位在江湖中頗有威望之人,乃是當時蘇家備受尊崇的座上賓,更是蘇文翰兄弟四人武學修為路上的啟蒙恩師,他心懷慈悲,見我父親胸懷大誌且命懸一線,不禁動了惻隱之心。
慕容安華全然不顧可能卷入的麻煩與危險,毅然決然地將我父親安置在蘇家位於南慶市的驛館內。那驛館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卻也因我父親的到來而彌漫著一絲緊張的氣息。慕容安華馬不停蹄地請來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名醫,那些名醫們帶著藥箱匆匆趕來,眼神中透著凝重與專業。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我父親的傷勢逐漸穩定,而後在那溫暖的床鋪之上躺了三個多月,終於完全恢複了元氣。
彼時,蘇文翰恰在南慶市,命運的絲線悄然將他與我父親冷晨風纏繞在一起。起初,兩人隻是偶爾相遇,禮貌性地寒暄幾句。但漸漸地,他們發現彼此都正值青春年少,心中皆懷揣著對江湖的熱忱與憧憬,在世間萬象、俠義之道等各個方麵都有著驚人相似的見解。於是,他們之間的交流愈發頻繁,從最初的幾句閑聊,到後來的秉燭夜談,關係如同春日裏茁壯成長的樹苗,越走越近,最終成為了無話不說的摯友。隻不過,我父親心中那誌在四方的火焰從未熄滅,待傷病痊愈之後,他便懷著對未知江湖的向往與期待,與慕容老前輩和蘇文翰依依惜別,轉身再次踏入那風雲變幻的江湖,繼續雲遊四方,去追尋更高的武學境界與俠義真諦。
我父親在遊曆途中,始終未曾懈怠對武藝的修煉。他訪遍名山大川,探尋武學秘籍,每遇高手,便虛心請教,與其切磋較量。在一次次的過招中,他不斷地汲取經驗,武藝如芝麻開花般節節高。而他那顆俠義之心,亦如璀璨星辰在江湖中閃耀。他偏愛行俠仗義,隻要聽聞窮苦之人遭受欺壓,便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武藝為他們討迴公道。他的名字與事跡,在江湖的各個角落悄然流傳,成為人們口中傳頌的英雄,一代大俠冷晨風的名字,傳遍了大街小巷。
時光流轉,蘇文翰在萬鬆峰忙於家族內部那複雜而又激烈的爭鬥之時,突然接到了我父親冷晨風的電話。電話那頭,我父親的聲音略顯焦急與疲憊,詢問蘇文翰是否在南慶市,坦言自己遇到了棘手的困難,急需他的幫助。蘇文翰雖有心親自前往,卻因家族事務纏身而無法脫身,無奈之下,隻得安排了一名得力手下前去協助。
我心潮澎湃,內心的悸動如洶湧的潮水難以壓製。果然不出我所料,蘇文翰既然對六公山有所了解,又覺得我長得像他的朋友,沒有猜錯的話,他的那位故人有可能就是我的父親。這麽一來,他極有可能知曉我的身世,他所言的故人於四十多年前離世,細細算來,我父親遷至青龍村的時間,恰好也是在四十年前。
我激動得身軀都微微顫抖,許久都無法平靜,好不容易緩和了好一陣,才強自鎮定,一字一句地問道:“阿爸,您說的故人,是叫冷晨風嗎?”
隻見我眼眶微微泛紅,蘇文翰眼中也瞬間湧起激動之色,他雙手緊緊抓住我的胳膊,用力地搖了兩下:“莫非,你……你…你真的是我晨風老弟的兒子?”待看到我重重點了點頭,他猛地唿出一口長氣,喃喃自語道:
“怪不得!怪不得!長得如此相像!”說罷,他緩緩放下我的胳膊,轉身踱步走向一邊,邊走邊說道:
“其實,我在禁地裏麵初次見到你的時候,就隱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唉,我早該想到,你是我那苦命的晨風兄弟的兒子,因為,在禁地之中你甫一現身,就如你爹當年那般風采卓然!”言罷,他長歎一聲,緩緩又走到那椅子跟前,一屁股坐了下去,招手示意我在他身旁落座,而後拉著我的手,急切地問道:
“孩子,快點告訴我,你父親怎麽樣了?如今身在何處?”
“您老忘了?在禁地密室之時,您打聽我的家世,我已經告知您了。我三歲的時候,父親便已去世。”
“哦哦!原來如此。你父親英年早逝,想必就是因為他當年中了秋悲掌的緣故,中了秋悲掌之人,至多活不過五年。想來,他當年不是因為尋了短見,而是逃離了江湖。不過,這麽一算,他竟然在挨了秋悲掌以後,生生硬撐了六七年,他還真是硬漢子。”
“究竟是誰害了我父親,您可知曉?”
“自然知曉。不過,你若想報仇,我想眼下還不是時候。因為,那個人,你遠遠惹不起。哪怕你如今將修為練至天倫境圓滿期,恐怕也難以與之抗衡。哎對了,你母親是不是叫英墨竹?”
“嗯!”
“唉,孽緣啊!孩子啊,依我之見,這仇,你恐怕真的難以去報啊!”蘇文翰說完,緩緩閉上眼睛,往後一躺,稍作歇息後,便開始給我講述起我父親的故事。
五六十年前,華夏國正值風雨飄搖、動蕩不安的年代。我的祖父身為朝廷要員,卻因在政治漩渦中站錯了隊伍,遭逢大難,被無情地打入農場,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勞改生涯。在那個混亂的時期,各方勢力紛爭不斷,江湖亦是波譎雲詭。我的父親冷晨風,彼時正值年少,他心懷壯誌,一心想要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同時也想尋找機會營救祖父。
在那廣袤無垠的江湖天地間,他宛如一隻不羈的飛鳥,開始了四處遊曆的漫漫征程。一路上,山川湖海皆為他的旅伴,日月星辰見證他的足跡。於無數的機緣巧合之下,他的生命軌跡與眾多誌同道合之人相交,他們或在高山之巔論劍,或於溪邊亭內暢談俠義之道,彼此惺惺相惜,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江湖之路並非總是灑滿陽光,陰險狡詐的敵人亦如暗處的毒蛇,不時地竄出,給他帶來重重危機與挑戰。
在一場驚心動魄的江湖紛爭中,他仿若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巨大陰謀之網。彼時,他被困於繁華喧囂卻又暗藏兇險的南慶市,身受重傷,鮮血染紅了衣衫,氣息奄奄,生命如風中殘燭般危在旦夕。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位名叫慕容安華的老者宛如天降救星般出現。慕容安華,這位在江湖中頗有威望之人,乃是當時蘇家備受尊崇的座上賓,更是蘇文翰兄弟四人武學修為路上的啟蒙恩師,他心懷慈悲,見我父親胸懷大誌且命懸一線,不禁動了惻隱之心。
慕容安華全然不顧可能卷入的麻煩與危險,毅然決然地將我父親安置在蘇家位於南慶市的驛館內。那驛館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卻也因我父親的到來而彌漫著一絲緊張的氣息。慕容安華馬不停蹄地請來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名醫,那些名醫們帶著藥箱匆匆趕來,眼神中透著凝重與專業。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我父親的傷勢逐漸穩定,而後在那溫暖的床鋪之上躺了三個多月,終於完全恢複了元氣。
彼時,蘇文翰恰在南慶市,命運的絲線悄然將他與我父親冷晨風纏繞在一起。起初,兩人隻是偶爾相遇,禮貌性地寒暄幾句。但漸漸地,他們發現彼此都正值青春年少,心中皆懷揣著對江湖的熱忱與憧憬,在世間萬象、俠義之道等各個方麵都有著驚人相似的見解。於是,他們之間的交流愈發頻繁,從最初的幾句閑聊,到後來的秉燭夜談,關係如同春日裏茁壯成長的樹苗,越走越近,最終成為了無話不說的摯友。隻不過,我父親心中那誌在四方的火焰從未熄滅,待傷病痊愈之後,他便懷著對未知江湖的向往與期待,與慕容老前輩和蘇文翰依依惜別,轉身再次踏入那風雲變幻的江湖,繼續雲遊四方,去追尋更高的武學境界與俠義真諦。
我父親在遊曆途中,始終未曾懈怠對武藝的修煉。他訪遍名山大川,探尋武學秘籍,每遇高手,便虛心請教,與其切磋較量。在一次次的過招中,他不斷地汲取經驗,武藝如芝麻開花般節節高。而他那顆俠義之心,亦如璀璨星辰在江湖中閃耀。他偏愛行俠仗義,隻要聽聞窮苦之人遭受欺壓,便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武藝為他們討迴公道。他的名字與事跡,在江湖的各個角落悄然流傳,成為人們口中傳頌的英雄,一代大俠冷晨風的名字,傳遍了大街小巷。
時光流轉,蘇文翰在萬鬆峰忙於家族內部那複雜而又激烈的爭鬥之時,突然接到了我父親冷晨風的電話。電話那頭,我父親的聲音略顯焦急與疲憊,詢問蘇文翰是否在南慶市,坦言自己遇到了棘手的困難,急需他的幫助。蘇文翰雖有心親自前往,卻因家族事務纏身而無法脫身,無奈之下,隻得安排了一名得力手下前去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