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姐家住了一夜,次日,石榴不顧大姐的挽留,一早就離開了。
三姐的事情,她始終沒有說出口,也決定再也不說。
因為她發現,不過大半年的功夫,大姐似乎就忘記了三姐。
或許是怕她傷心,或許是真的忘了,總之,大姐一次都沒提過三姐,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傷感。
也是,現在的大姐忙著跑保險,忙著掙大錢,忙的連孩子都顧不上了,哪裏還會為逝去的人傷神……
石榴知道,三姐的事情是她自己堅持要查的,也隻能自己去解決。
但眼下,她沒有能力,她隻能把那盤錄像帶,還有三姐的日記本等資料都保存起來——總有一日,她會找到機會的。
臨走之前,她想勸勸大姐,但猶豫許久也沒有開口。
因為她想到了自己那執迷不悟的母親。
一旦挑破,也許姐妹之間再也迴不去了……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或逼不得已, 或心甘情願,或一時糊塗,或清醒自知——成年人的心思,不是她這個未成年人可以勸解的。
——
迴了林家灣,母親依舊在打麻將。
她詫異石榴怎麽沒在彩雲家多住幾天,石榴也沒解釋,隻是求父親在林子裏給她搭了一間小木屋。
她說家裏太吵,也太悶熱,她想在林子裏乘涼,看書。
對於石榴,林成靜向來有求必應。
何況木屋也不白建,石榴不在家的時候,可以擱置幾件農具、農藥等物,等秋日收了果子,也可暫時存放。
於是,在石榴指定的地點,在距離彩衣墳墓不太遠的地方,一個精巧的小木屋很快就搭好了。
因為林子裏並沒有多少空間,木屋搭的很小,構造也很簡單——四根不高的粗柱子做基,柱子上橫放了寬木做底,再在上麵用木頭搭起四麵牆,屋頂用劈開的木板拚接而成,四麵懸掛著白色的蚊帳,通風又避蚊。
木屋空間有限,隻放了一個躺椅和一張小桌子。
幾本書,一個mp3,成了石榴全部的家當。
盛夏的石榴林,枝繁葉茂,清淨又清涼,縱使陽光強烈也透不進來。隻有鳥兒飛過,引起樹枝抖動,才會有幾縷陽光照下來。
以前每到暑假,林子裏總會溜進來很多淘氣的孩子。
他們或蕩秋千,或掛吊床,有時候還會攀樹折枝,毀壞林木,父親每天總要驅趕幾次,但也沒什麽用。
都是一個村的,林子裏又涼快,隻要孩子們不折枝摘花、毀壞林木,一般就任由他們去了。
可是今年暑假,沒什麽人來林子裏乘涼了……
石榴知道,自從彩衣葬在了石榴林,就很少有人敢私自進來了。
有人說,深夜總會聽到林子深處有人哭泣。
有人說,林子裏太緊,身體不好的人或者年幼的孩子進來,會撞見不幹淨的東西。
甚至有人說,有小學生貪玩闖進來過,迴去就病了幾天……
石榴知道,他們是忌諱慘死的三姐。
但石榴不怕,這裏埋葬著她的和尚爺爺,她的傻子叔叔,還有她的彩衣姐姐……
他們都是她親近的人,最疼愛她的人,她一點都不怕。
相反,這裏成了石榴最清淨的去處。
她在石榴林裏聽風觀雨,在小木屋裏聽歌看書。
“無力選擇愛的人,必定選擇死。”
“死,怎麽可以把一個人那麽多那麽多不容輕蔑的痛苦、願望、期盼,也許還有幸福,就那麽迅速、簡單、輕而易舉地統統化為零了呢?”
這個暑假,石榴迷上了史鐵生的書。
之前她是看不進去的,但三姐走後,她一下子就愛上了他的文字。
看著這些發人深省的文章,石榴時而含淚而笑,時而掩卷沉思。
是啊——死,怎麽可以把一個人那麽多那麽多不容輕蔑的痛苦、願望、期盼,也許還有幸福,就那麽迅速、簡單、輕而易舉地統統化為零了呢?
三姐。
彩衣。
漫長的中午,看書看乏了,石榴就地躺下,睡個長長的午覺,等睡夠了,爬起來呆坐在小屋門口,看著不遠處三姐的墳墓。
看墳前幾隻小鳥嘰喳蹦跳,看旁邊幾朵野花隨風搖曳——石榴開始思考生與死的問題。
都說時間是治愈一切傷痛的良藥,三姐離世的痛,對這個家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了。
隨著裴家一筆筆錢打進來,父母失女的傷痛也被一筆筆消減。
母親很少再來石榴林,除了農忙,她沉迷於打牌。
她還給自己找了很好的借口,說打牌是為了麻木自己,不去想那些傷心的事情。
她還說,大家誰都不要再提彩衣的事,讓彩衣安安生生的再去投胎,來生能有個好命,別再這麽苦了……
石榴不知道有沒有來生,但她知道但如果大家都不再傷心,都選擇忘記——彩衣就真的不存在了。
生的意義是什麽呢?
或許生的意義隻是在人世留下痕跡,留在有些人的心裏,或痛或悲或喜。
死的界限又在哪裏呢?
或許肉體的腐朽並不是真正的死亡,當被所有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石榴不想三姐被所有人遺忘,至少她不想忘。
而除了自己,還有誰記得三姐呢?
裴嘉鬆?
是,因為背負了三十萬的巨額債務,裴家的人應該不會那麽快的忘記這條人命。
至少裴嘉鬆不會。
英子?
是,英子應該不會這麽快就忘記彩衣,畢竟她們是從小長到大的姐妹。
可是英子也很久不來了。
聽說這個暑假, 她又去了城裏,而且不準備迴來了……
這個孤獨的暑假,漫長的暑假,經曆過生與死的思考,林石榴長大了,也終於等來了中考的消息。
三姐的事情,她始終沒有說出口,也決定再也不說。
因為她發現,不過大半年的功夫,大姐似乎就忘記了三姐。
或許是怕她傷心,或許是真的忘了,總之,大姐一次都沒提過三姐,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傷感。
也是,現在的大姐忙著跑保險,忙著掙大錢,忙的連孩子都顧不上了,哪裏還會為逝去的人傷神……
石榴知道,三姐的事情是她自己堅持要查的,也隻能自己去解決。
但眼下,她沒有能力,她隻能把那盤錄像帶,還有三姐的日記本等資料都保存起來——總有一日,她會找到機會的。
臨走之前,她想勸勸大姐,但猶豫許久也沒有開口。
因為她想到了自己那執迷不悟的母親。
一旦挑破,也許姐妹之間再也迴不去了……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或逼不得已, 或心甘情願,或一時糊塗,或清醒自知——成年人的心思,不是她這個未成年人可以勸解的。
——
迴了林家灣,母親依舊在打麻將。
她詫異石榴怎麽沒在彩雲家多住幾天,石榴也沒解釋,隻是求父親在林子裏給她搭了一間小木屋。
她說家裏太吵,也太悶熱,她想在林子裏乘涼,看書。
對於石榴,林成靜向來有求必應。
何況木屋也不白建,石榴不在家的時候,可以擱置幾件農具、農藥等物,等秋日收了果子,也可暫時存放。
於是,在石榴指定的地點,在距離彩衣墳墓不太遠的地方,一個精巧的小木屋很快就搭好了。
因為林子裏並沒有多少空間,木屋搭的很小,構造也很簡單——四根不高的粗柱子做基,柱子上橫放了寬木做底,再在上麵用木頭搭起四麵牆,屋頂用劈開的木板拚接而成,四麵懸掛著白色的蚊帳,通風又避蚊。
木屋空間有限,隻放了一個躺椅和一張小桌子。
幾本書,一個mp3,成了石榴全部的家當。
盛夏的石榴林,枝繁葉茂,清淨又清涼,縱使陽光強烈也透不進來。隻有鳥兒飛過,引起樹枝抖動,才會有幾縷陽光照下來。
以前每到暑假,林子裏總會溜進來很多淘氣的孩子。
他們或蕩秋千,或掛吊床,有時候還會攀樹折枝,毀壞林木,父親每天總要驅趕幾次,但也沒什麽用。
都是一個村的,林子裏又涼快,隻要孩子們不折枝摘花、毀壞林木,一般就任由他們去了。
可是今年暑假,沒什麽人來林子裏乘涼了……
石榴知道,自從彩衣葬在了石榴林,就很少有人敢私自進來了。
有人說,深夜總會聽到林子深處有人哭泣。
有人說,林子裏太緊,身體不好的人或者年幼的孩子進來,會撞見不幹淨的東西。
甚至有人說,有小學生貪玩闖進來過,迴去就病了幾天……
石榴知道,他們是忌諱慘死的三姐。
但石榴不怕,這裏埋葬著她的和尚爺爺,她的傻子叔叔,還有她的彩衣姐姐……
他們都是她親近的人,最疼愛她的人,她一點都不怕。
相反,這裏成了石榴最清淨的去處。
她在石榴林裏聽風觀雨,在小木屋裏聽歌看書。
“無力選擇愛的人,必定選擇死。”
“死,怎麽可以把一個人那麽多那麽多不容輕蔑的痛苦、願望、期盼,也許還有幸福,就那麽迅速、簡單、輕而易舉地統統化為零了呢?”
這個暑假,石榴迷上了史鐵生的書。
之前她是看不進去的,但三姐走後,她一下子就愛上了他的文字。
看著這些發人深省的文章,石榴時而含淚而笑,時而掩卷沉思。
是啊——死,怎麽可以把一個人那麽多那麽多不容輕蔑的痛苦、願望、期盼,也許還有幸福,就那麽迅速、簡單、輕而易舉地統統化為零了呢?
三姐。
彩衣。
漫長的中午,看書看乏了,石榴就地躺下,睡個長長的午覺,等睡夠了,爬起來呆坐在小屋門口,看著不遠處三姐的墳墓。
看墳前幾隻小鳥嘰喳蹦跳,看旁邊幾朵野花隨風搖曳——石榴開始思考生與死的問題。
都說時間是治愈一切傷痛的良藥,三姐離世的痛,對這個家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了。
隨著裴家一筆筆錢打進來,父母失女的傷痛也被一筆筆消減。
母親很少再來石榴林,除了農忙,她沉迷於打牌。
她還給自己找了很好的借口,說打牌是為了麻木自己,不去想那些傷心的事情。
她還說,大家誰都不要再提彩衣的事,讓彩衣安安生生的再去投胎,來生能有個好命,別再這麽苦了……
石榴不知道有沒有來生,但她知道但如果大家都不再傷心,都選擇忘記——彩衣就真的不存在了。
生的意義是什麽呢?
或許生的意義隻是在人世留下痕跡,留在有些人的心裏,或痛或悲或喜。
死的界限又在哪裏呢?
或許肉體的腐朽並不是真正的死亡,當被所有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石榴不想三姐被所有人遺忘,至少她不想忘。
而除了自己,還有誰記得三姐呢?
裴嘉鬆?
是,因為背負了三十萬的巨額債務,裴家的人應該不會那麽快的忘記這條人命。
至少裴嘉鬆不會。
英子?
是,英子應該不會這麽快就忘記彩衣,畢竟她們是從小長到大的姐妹。
可是英子也很久不來了。
聽說這個暑假, 她又去了城裏,而且不準備迴來了……
這個孤獨的暑假,漫長的暑假,經曆過生與死的思考,林石榴長大了,也終於等來了中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