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跑了,苦了女兒。
身為家中長女,英子要洗衣做飯,照顧弟弟,伺候奶奶——原本母親幹的活,全部落在了她的身上。
記得第一次蒸饅頭,英子還沒有灶台高,掀開籠蓋的時候不懂躲閃,被蒸汽燎了一身的泡……
弟弟又是個被慣壞的,隨了父親的壞脾氣,小小年紀就會打人。
吃西瓜的時候,因為他隻吃尖兒,英子就說了他一句,他端著西瓜就扣在了英子的頭上。平日裏稍不順意,撿起石子就砸向英子,砸的她順臉流血……
父親和奶奶都是重男輕女,隻說弟弟還小,沒了媽媽太可憐,要她讓著他。
可同樣沒有了媽媽,誰可憐可憐她呢?
英子不能打弟弟,隻能把恨意和委屈都轉移在媽媽身上。
原本英子對媽媽也沒有太深的感情,她覺得媽媽並不怎麽愛她。
或許是因為頭胎生了丫頭片子,因為這個挨了不少的打,媽媽對英子並不怎麽親近,對弟弟倒是疼愛的很。
也因為媽媽的嬌慣,弟弟變得暴躁驕橫,幾乎成了英子的噩夢……
她恨媽媽為什麽那麽狠心丟下她,一句話不留就走了;既然走了,為什麽不帶走弟弟,把這個爛攤子留給她來擔著……
好在,鄰居和親戚對英子都很寬容。
在農村,但凡偷漢子的女人,都會被人說三道四,唯有英子媽媽例外。
雖然英子媽媽和人私奔過, 但英子從來沒有因為這個受到別人的嘲笑。
相反,林家灣的女人對英子媽媽格外同情,她們一致認為英子媽媽是個好女人,賢惠勤快,寡言少語,就是命太苦,嫁錯了人,跳進了火坑……
而英子媽媽跑丟之後,人們同情的就是英子了。
英子勤快懂事,手還靈巧,村裏很多嬸子嫂子都喜歡她。
城裏大姑也喜歡英子,因為英子奶奶臥床不起之後,全都靠英子侍奉床前。
英子奶奶老的時候已經糊塗了,誰也不認識,吃喝拉撒在床上,她見人就罵,甚至拿著拐杖就打……
麵對這樣的老人,縱使再講究孝道的家庭,也孝順不起來了。
兩個兒子能躲就躲,大兒媳婦被打跑了,二兒媳婦躲去鎮上開理發店,英子大姑偶爾迴家幾天,也受不了母親的刻薄和瘋癲……
照顧老人的任務,全落在了英子身上……
那兩年,英子還在讀小學,她每天放學迴來都給老人擦洗、換衣,做飯、喂飯,縱使被奶奶罵的大哭,還是一邊哭一邊幹活,直到給老人送終。
老人癱瘓多年,始終穿的幹幹淨淨,臨死身上沒有一塊褥瘡,村裏人都誇他家侍候的好,英子爸爸也落了一個孝順的好名聲。
英子的付出,大姑全都看在眼裏。
也因為這一點,大姑一直覺得虧欠英子,對英子格外疼愛。也是有了她的支持,英子才能一直上學,否則早就輟學在家了。
隻可惜,英子不是讀書的料。
隨著她再次中考落榜,也就此終結了學習生涯。
這次暑假進城,大姑就開始給她留意工作,介紹對象了。隻是英子長相一般,膽小軟弱,什麽都不會,連連受挫……
加上大姑家裏還有幾個表哥表姐,他們並不喜歡英子這個鄉下表妹,覺得母親有些偏心,隻把她當保姆使喚。
英子在城裏也不適應,就說弟弟快開學了,怕家裏忙不過來,這才迴來了。
——
說起英子弟弟林小寶,其實也不是讀書的料。
這孩子早就被慣壞了,因為從小沒了媽,大家都覺得孩子可憐,反而對他愈發驕縱。
從小他就蠻橫暴躁,經常 欺負比他大三歲的姐姐英子,還在村裏橫行霸道,不學無術,是個出了名的小賴皮。
過了暑假,林小寶本該升初中了,可學習成績根本沒法看,還是英子爸爸找熟人、花了錢才勉強被鎮上中學錄取。
英子爸爸對兒子放縱嬌慣,對女兒卻十分嚴苛。
小時候還不明顯,如今隨著英子長大, 他對她的管束越發嚴格——不許穿短裙子,不許穿緊身衣,不許到處亂跑,不許和男孩說笑……
也就是在學校,他看不著管不到,否則英子就隻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日日繡花做鞋,做一個深閨中的小姐了。
在英子被嚴格管束的生活中,唯一的例外,就是石榴姐妹。
說來英子雖遺傳了媽媽的勤快賢惠,也遺傳了媽媽的軟弱老實。
在家裏,她被弟弟欺負;在村裏,她被燕子欺負;在學校,她被同學欺負 ——幸好她遇到了石榴。
天不怕地不怕的石榴,是英子的保護神。
記得有一次也不知道因為什麽,林小寶拎著棍子滿村子追著英子打,石榴看到了,二話不說奪過棍子,狠狠抽了小寶一頓。
完了,還不忘惡狠狠的警告他——你姐姐從小照顧你,你以後再敢打她一下,我就打斷你的腿!
第一次挨打的林小寶嚇傻了,哭著去找父親告狀,可英子父親知道兒子的混蛋,石榴雖然有些多管閑事,但終究是給自己女兒出頭,他也不好說些什麽,隻是訓斥了兒子一頓,說他活該。
自此以後,林小寶老實了不少,看到石榴就像老鼠看到了貓,不怎麽對英子動手了。
所以英子喜歡石榴,喜歡石榴的家,也喜歡石榴的媽媽。
人比人,氣死人。
在英子看來,都是不值錢的丫頭片子,石榴家裏的四個女兒卻個個嬌貴,老三彩衣算是最不得寵的,卻也比她幸福太多。
她們姐妹都可以穿好看的衣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尤其彩衣和裴嘉楠的婚事,讓英子十分意外。
她沒想到,阮小玉之前口口聲聲要招上門女婿,卻還是妥協了,還處處為了彩衣著想,真是一個好媽媽。
而沒有媽媽的英子,誰能為她考慮呢?
父親是不會懂她的心思的,更不可能順她的心意。
大姑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心隻想讓她進城,但那個城市對她而言,遙遠、陌生又吃力。
她沒有林彩雲的顏值,沒有林彩霞的魄力,姿色平平、身無長物的她並不想去城裏湊熱鬧。
暑假快要過去了,石榴要繼續學業,前途無限,彩衣也找到了如意的歸宿,而自己的歸宿在哪裏——英子不知道。
但她此時,隻想離她們近一些,離他近一些……
所以英子和父親商議——去鎮裏二嬸的理發店幫忙,同時也能照顧去鎮裏上學的弟弟。
若在以前,英子父親是不可能同意的,因為他和英子二嬸的關係並不好,但這一次他竟然鬆口了。
一是因為兒子要去鎮裏上學,小寶自幼嬌慣,怕他去了不適應,英子離得近一些也能照顧。
二是因為有人給英子介紹了一個對象,那人就在鎮裏……
身為家中長女,英子要洗衣做飯,照顧弟弟,伺候奶奶——原本母親幹的活,全部落在了她的身上。
記得第一次蒸饅頭,英子還沒有灶台高,掀開籠蓋的時候不懂躲閃,被蒸汽燎了一身的泡……
弟弟又是個被慣壞的,隨了父親的壞脾氣,小小年紀就會打人。
吃西瓜的時候,因為他隻吃尖兒,英子就說了他一句,他端著西瓜就扣在了英子的頭上。平日裏稍不順意,撿起石子就砸向英子,砸的她順臉流血……
父親和奶奶都是重男輕女,隻說弟弟還小,沒了媽媽太可憐,要她讓著他。
可同樣沒有了媽媽,誰可憐可憐她呢?
英子不能打弟弟,隻能把恨意和委屈都轉移在媽媽身上。
原本英子對媽媽也沒有太深的感情,她覺得媽媽並不怎麽愛她。
或許是因為頭胎生了丫頭片子,因為這個挨了不少的打,媽媽對英子並不怎麽親近,對弟弟倒是疼愛的很。
也因為媽媽的嬌慣,弟弟變得暴躁驕橫,幾乎成了英子的噩夢……
她恨媽媽為什麽那麽狠心丟下她,一句話不留就走了;既然走了,為什麽不帶走弟弟,把這個爛攤子留給她來擔著……
好在,鄰居和親戚對英子都很寬容。
在農村,但凡偷漢子的女人,都會被人說三道四,唯有英子媽媽例外。
雖然英子媽媽和人私奔過, 但英子從來沒有因為這個受到別人的嘲笑。
相反,林家灣的女人對英子媽媽格外同情,她們一致認為英子媽媽是個好女人,賢惠勤快,寡言少語,就是命太苦,嫁錯了人,跳進了火坑……
而英子媽媽跑丟之後,人們同情的就是英子了。
英子勤快懂事,手還靈巧,村裏很多嬸子嫂子都喜歡她。
城裏大姑也喜歡英子,因為英子奶奶臥床不起之後,全都靠英子侍奉床前。
英子奶奶老的時候已經糊塗了,誰也不認識,吃喝拉撒在床上,她見人就罵,甚至拿著拐杖就打……
麵對這樣的老人,縱使再講究孝道的家庭,也孝順不起來了。
兩個兒子能躲就躲,大兒媳婦被打跑了,二兒媳婦躲去鎮上開理發店,英子大姑偶爾迴家幾天,也受不了母親的刻薄和瘋癲……
照顧老人的任務,全落在了英子身上……
那兩年,英子還在讀小學,她每天放學迴來都給老人擦洗、換衣,做飯、喂飯,縱使被奶奶罵的大哭,還是一邊哭一邊幹活,直到給老人送終。
老人癱瘓多年,始終穿的幹幹淨淨,臨死身上沒有一塊褥瘡,村裏人都誇他家侍候的好,英子爸爸也落了一個孝順的好名聲。
英子的付出,大姑全都看在眼裏。
也因為這一點,大姑一直覺得虧欠英子,對英子格外疼愛。也是有了她的支持,英子才能一直上學,否則早就輟學在家了。
隻可惜,英子不是讀書的料。
隨著她再次中考落榜,也就此終結了學習生涯。
這次暑假進城,大姑就開始給她留意工作,介紹對象了。隻是英子長相一般,膽小軟弱,什麽都不會,連連受挫……
加上大姑家裏還有幾個表哥表姐,他們並不喜歡英子這個鄉下表妹,覺得母親有些偏心,隻把她當保姆使喚。
英子在城裏也不適應,就說弟弟快開學了,怕家裏忙不過來,這才迴來了。
——
說起英子弟弟林小寶,其實也不是讀書的料。
這孩子早就被慣壞了,因為從小沒了媽,大家都覺得孩子可憐,反而對他愈發驕縱。
從小他就蠻橫暴躁,經常 欺負比他大三歲的姐姐英子,還在村裏橫行霸道,不學無術,是個出了名的小賴皮。
過了暑假,林小寶本該升初中了,可學習成績根本沒法看,還是英子爸爸找熟人、花了錢才勉強被鎮上中學錄取。
英子爸爸對兒子放縱嬌慣,對女兒卻十分嚴苛。
小時候還不明顯,如今隨著英子長大, 他對她的管束越發嚴格——不許穿短裙子,不許穿緊身衣,不許到處亂跑,不許和男孩說笑……
也就是在學校,他看不著管不到,否則英子就隻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日日繡花做鞋,做一個深閨中的小姐了。
在英子被嚴格管束的生活中,唯一的例外,就是石榴姐妹。
說來英子雖遺傳了媽媽的勤快賢惠,也遺傳了媽媽的軟弱老實。
在家裏,她被弟弟欺負;在村裏,她被燕子欺負;在學校,她被同學欺負 ——幸好她遇到了石榴。
天不怕地不怕的石榴,是英子的保護神。
記得有一次也不知道因為什麽,林小寶拎著棍子滿村子追著英子打,石榴看到了,二話不說奪過棍子,狠狠抽了小寶一頓。
完了,還不忘惡狠狠的警告他——你姐姐從小照顧你,你以後再敢打她一下,我就打斷你的腿!
第一次挨打的林小寶嚇傻了,哭著去找父親告狀,可英子父親知道兒子的混蛋,石榴雖然有些多管閑事,但終究是給自己女兒出頭,他也不好說些什麽,隻是訓斥了兒子一頓,說他活該。
自此以後,林小寶老實了不少,看到石榴就像老鼠看到了貓,不怎麽對英子動手了。
所以英子喜歡石榴,喜歡石榴的家,也喜歡石榴的媽媽。
人比人,氣死人。
在英子看來,都是不值錢的丫頭片子,石榴家裏的四個女兒卻個個嬌貴,老三彩衣算是最不得寵的,卻也比她幸福太多。
她們姐妹都可以穿好看的衣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尤其彩衣和裴嘉楠的婚事,讓英子十分意外。
她沒想到,阮小玉之前口口聲聲要招上門女婿,卻還是妥協了,還處處為了彩衣著想,真是一個好媽媽。
而沒有媽媽的英子,誰能為她考慮呢?
父親是不會懂她的心思的,更不可能順她的心意。
大姑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心隻想讓她進城,但那個城市對她而言,遙遠、陌生又吃力。
她沒有林彩雲的顏值,沒有林彩霞的魄力,姿色平平、身無長物的她並不想去城裏湊熱鬧。
暑假快要過去了,石榴要繼續學業,前途無限,彩衣也找到了如意的歸宿,而自己的歸宿在哪裏——英子不知道。
但她此時,隻想離她們近一些,離他近一些……
所以英子和父親商議——去鎮裏二嬸的理發店幫忙,同時也能照顧去鎮裏上學的弟弟。
若在以前,英子父親是不可能同意的,因為他和英子二嬸的關係並不好,但這一次他竟然鬆口了。
一是因為兒子要去鎮裏上學,小寶自幼嬌慣,怕他去了不適應,英子離得近一些也能照顧。
二是因為有人給英子介紹了一個對象,那人就在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