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小女兒來了例假,阮小玉的心裏又喜又憂。
喜的是,四個女兒都長大成人了;憂的是,四個女兒沒一個省心的。
老大彩雲的婚姻天天鬧騰,老二彩霞辭職後不知所送,老三彩衣是個沒腦子的,如今看來,老四石榴也是個不省心的。
不過,石榴的不省心,和三個姐姐的不省心又不同。
說起來,石榴是四個女兒中最聰慧、最能幹的孩子了。
在石榴小的時候,阮小玉對她並不關注,更不喜歡。好在這孩子能吃能睡,很少哭鬧,算是個好養活的。
記得當年把石榴抱迴來的時候,正是秋忙時節,她經常把剛滿百天的石榴墊上尿片、裹上褥子,用布條捆成粽子一般,往床上一丟就是大半天。
而等她忙完迴家,打開綁帶的瞬間,褥子裏的屎尿都滿了,冒著熱騰騰的白煙……
而石榴也被餓的夠嗆,剛衝的奶粉還很燙嘴,她就急的一把抓住,咕咕咚咚一口氣喝完了。
到了夏天,屋裏太熱了, 就把她放在院子裏,用一個雞籠罩著,隻露出半個身子來……
因為老大、老二要上學,還要幫著幹活,等石榴再大一些,會走路了,關不住了,就由老三哄著。
老三隻比石榴大三歲,是抱也抱不動,管也管不住,兩人在一起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哭了多少鼻子,就這麽磕磕絆絆的長大了……
別說,越是泥巴地裏摔打出來的孩子,身子越結實。
石榴從小很少生病,有時候發燒感冒,扛一扛也就扛過去了。
也許正是阮小玉沒怎麽管的原因,石榴從小性子就有些野。
她像個假小子一樣爬高上低,愛爬石榴樹,喜歡下河摸魚抓螃蟹,還愛和人打架。
畢竟村裏最不缺的就是關於她家的閑言碎語。
人不欺我,我不犯人,能動手的,就不廢話——隻要有孩子敢說她的壞話,或者罵石榴是野孩子,她能把人打的鼻青臉腫……
當然,動不了手的,那就動嘴。
阮小玉記得,有一年夏天,她正在石榴林裏乘涼,槐花嫂子樂哈哈的找來了,直說平時很少聽到石榴說話,以為這孩子是個笨嘴拙舌的,沒想到竟有一張厲害嘴巴。
原來,上午槐花嫂正在河邊洗衣服,村裏不少孩子都在河邊捉魚玩水。
石榴不知道怎麽和小燕起了衝突,追著小燕要打她。
小燕那孩子滑頭,知道自己打不過石榴,就跑著躲,躲著罵,占不完的嘴上便宜……
後來,小燕躲到對岸不敢迴來, 隻是嘴巴依舊罵個不停。
石榴懶得追了,但也不甘心吃這個啞巴虧,於是兩人就隔岸對罵起來……
村裏人都知道,小燕那孩子口齒伶俐,是出了名的的厲害丫頭,和她吵架,就連大她幾歲的孩子都甘拜下風。
兩人這次算是棋逢對手,有來有迴,罵的那叫一個新鮮,直直罵了個把鍾頭都不帶重樣的……
要知道,村裏的女人最擅罵街,罵的也是花樣百出。但這倆孩子的對罵,把在河邊洗衣服的女人們都聽樂了。
她們衣服也不洗了,八卦也不扯了,專程站在那裏聽倆孩子罵街……
這一罵,林石榴一戰成名。
槐花嫂子對石榴很是欣賞,特意跑來和阮小玉描述了一番,還斷言,石榴這孩子將來不簡單,是個能頂門立戶的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也是從這次罵戰開始,阮小玉對自己這個小女兒慢慢重視起來。
她本就覺得家裏勢單力薄,男人懦弱無能,老大、老三也都是軟性子,隻有老二略活潑些,卻是個隻顧自己的。
有個厲害的也好,免得受人欺負。
而石榴不止厲害,腦瓜也真是聰明。
別看她天天打架,淘氣貪玩,還三天兩頭的請假不去上學,但從她開始讀書起,學習成績就特別優異,幾乎期期拿獎。
要知道,阮小玉隻讀了三年小學,這些年賣石榴,硬著頭皮記賬算賬的,略多識了幾個字,丈夫則是大字不識一個。
至於前三個女兒的成績都是一塌糊塗,也就老三勉強混了個初中畢業證……
所以,他們這對文盲夫妻從沒想過,家裏竟能出個好學生。
在她看來,女孩子讀書沒啥用,略上幾年學,能認識自己的名字就好,所以她對孩子的學習從不上心。
有時石榴晚上點燈看書,她還罵她熬油費電。
直到一次石榴參加什麽數學競賽,好像得了個市級大獎,學校專程開表彰會,把家長叫去,當眾表揚了一番。
要知道,阮小玉半輩子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還是第一次受到表揚。
校長還主動和她搭話,說石榴這孩子很聰明,是讀大學的料子,讓她好好培養……
從此,石榴帶迴家的獎狀,阮小玉再也不用來剪鞋樣兒了。
慢慢的,家裏的牆上糊滿了獎狀,暖水壺、飯缸、茶缸等全是石榴從學校帶迴來的獎品。
這些物件都印著鮮紅的“獎”字,阮小玉也不舍得再用,而是把它們全都擺在堂屋的台子上,還專程把“獎”字露在外麵。
對聲名狼藉的阮小玉來說,這是家裏最珍貴的榮譽之地。
因為這些榮譽,村裏有女人開始和她主動搭話,看她的眼神裏也不再隻有鄙夷了……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對阮小玉而言,自己的名聲早就壞了,但還要考慮對女兒們的影響。
這些年,也因為自己年齡越來越大,石榴越來越爭氣,阮小玉的行為已經收斂了許多。
可阮小玉始終覺得,石榴這孩子心事太重,和她並不親近。
也許這孩子覺得自己給她丟人了?也或許石榴還記得小時候的那件事?
阮小玉至今還清楚的記得,石榴剛讀小學那年,有次她在學校把同學打的鼻青臉腫,被老師攆迴家寫檢查……
她問她為什麽打人家,石榴也沒說啥,隻是小聲問了一句——我爹到底是誰?
阮小玉當時一愣,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一個巴掌就打了過去……
其實她經常這麽打老大、老二和老三,她們也都習慣了,但石榴卻很記仇。
當時她捂著臉,什麽都沒說,但從那以後,石榴再不問什麽,也不像從前那般順從。
但凡有不順意的時候,她要麽梗著脖子不說話,要麽張口就懟,即便為此挨打也不怕。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一開始阮小玉打過石榴幾次,但不管打的多厲害,石榴都一聲不吭,我行我素。
有一次把她氣的發瘋,阮小玉就把石榴綁了起來,拎著菜刀嚇唬她,用刀背在她脖子上比劃,三個姐姐都嚇壞了,紛紛求饒,石榴卻閉著眼睛絲毫不懼,有種寧死不屈的淩然……
也是從那時起,阮小玉服了石榴的性子,再不打她了。
而石榴在她心裏,也成了頂門立戶的希望……
——
如今石榴讀了初二,也來了例假,眼看長成人了,很多事情也該提前考慮了。
在阮小玉的打算裏,雖然石榴成績不錯,都誇她是考大學的好苗子,但阮小玉另有打算。
畢竟老三曾經成績也不錯,可讀著讀著那就不行了……
聽人們說,女孩子讀書後勁不足,等上了高中開始分心,成績就不行了,想考上好大學怕是沒那麽容易。
英子的表姐,還是城裏人,高中複讀了五年,愣是越考越差,人都讀傻了,青春也耽誤了,實在得不償失。
再者,女孩子讀的越高,跑的越遠,即便養成了鳳凰,也飛到別人家去了。
女孩子麽,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既然讀高中變數太大,權衡利弊下來,不如考個公費師範生。
要知道,公費師範生一直都是農村孩子的香餑餑,有時候好師範的錄取分比重點高中還高一些,不是誰都能讀的。
何況,師範花不了什麽錢,讀三年出來,就能做老師了。
雖然現在說的不包分配,但到時候找找人,走走關係,讓石榴在城裏做個小學老師還是有辦法的。
最壞的情況,就迴林家灣小學做個老師,也是端了鐵飯碗的人,還離家這麽近,到時候再給家裏找個上門女婿,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這些話,阮小玉不敢和石榴提。
她隻能盼著過節時候,老大和老二都迴來了,能和石榴好好聊聊,勸解一番。
喜的是,四個女兒都長大成人了;憂的是,四個女兒沒一個省心的。
老大彩雲的婚姻天天鬧騰,老二彩霞辭職後不知所送,老三彩衣是個沒腦子的,如今看來,老四石榴也是個不省心的。
不過,石榴的不省心,和三個姐姐的不省心又不同。
說起來,石榴是四個女兒中最聰慧、最能幹的孩子了。
在石榴小的時候,阮小玉對她並不關注,更不喜歡。好在這孩子能吃能睡,很少哭鬧,算是個好養活的。
記得當年把石榴抱迴來的時候,正是秋忙時節,她經常把剛滿百天的石榴墊上尿片、裹上褥子,用布條捆成粽子一般,往床上一丟就是大半天。
而等她忙完迴家,打開綁帶的瞬間,褥子裏的屎尿都滿了,冒著熱騰騰的白煙……
而石榴也被餓的夠嗆,剛衝的奶粉還很燙嘴,她就急的一把抓住,咕咕咚咚一口氣喝完了。
到了夏天,屋裏太熱了, 就把她放在院子裏,用一個雞籠罩著,隻露出半個身子來……
因為老大、老二要上學,還要幫著幹活,等石榴再大一些,會走路了,關不住了,就由老三哄著。
老三隻比石榴大三歲,是抱也抱不動,管也管不住,兩人在一起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哭了多少鼻子,就這麽磕磕絆絆的長大了……
別說,越是泥巴地裏摔打出來的孩子,身子越結實。
石榴從小很少生病,有時候發燒感冒,扛一扛也就扛過去了。
也許正是阮小玉沒怎麽管的原因,石榴從小性子就有些野。
她像個假小子一樣爬高上低,愛爬石榴樹,喜歡下河摸魚抓螃蟹,還愛和人打架。
畢竟村裏最不缺的就是關於她家的閑言碎語。
人不欺我,我不犯人,能動手的,就不廢話——隻要有孩子敢說她的壞話,或者罵石榴是野孩子,她能把人打的鼻青臉腫……
當然,動不了手的,那就動嘴。
阮小玉記得,有一年夏天,她正在石榴林裏乘涼,槐花嫂子樂哈哈的找來了,直說平時很少聽到石榴說話,以為這孩子是個笨嘴拙舌的,沒想到竟有一張厲害嘴巴。
原來,上午槐花嫂正在河邊洗衣服,村裏不少孩子都在河邊捉魚玩水。
石榴不知道怎麽和小燕起了衝突,追著小燕要打她。
小燕那孩子滑頭,知道自己打不過石榴,就跑著躲,躲著罵,占不完的嘴上便宜……
後來,小燕躲到對岸不敢迴來, 隻是嘴巴依舊罵個不停。
石榴懶得追了,但也不甘心吃這個啞巴虧,於是兩人就隔岸對罵起來……
村裏人都知道,小燕那孩子口齒伶俐,是出了名的的厲害丫頭,和她吵架,就連大她幾歲的孩子都甘拜下風。
兩人這次算是棋逢對手,有來有迴,罵的那叫一個新鮮,直直罵了個把鍾頭都不帶重樣的……
要知道,村裏的女人最擅罵街,罵的也是花樣百出。但這倆孩子的對罵,把在河邊洗衣服的女人們都聽樂了。
她們衣服也不洗了,八卦也不扯了,專程站在那裏聽倆孩子罵街……
這一罵,林石榴一戰成名。
槐花嫂子對石榴很是欣賞,特意跑來和阮小玉描述了一番,還斷言,石榴這孩子將來不簡單,是個能頂門立戶的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也是從這次罵戰開始,阮小玉對自己這個小女兒慢慢重視起來。
她本就覺得家裏勢單力薄,男人懦弱無能,老大、老三也都是軟性子,隻有老二略活潑些,卻是個隻顧自己的。
有個厲害的也好,免得受人欺負。
而石榴不止厲害,腦瓜也真是聰明。
別看她天天打架,淘氣貪玩,還三天兩頭的請假不去上學,但從她開始讀書起,學習成績就特別優異,幾乎期期拿獎。
要知道,阮小玉隻讀了三年小學,這些年賣石榴,硬著頭皮記賬算賬的,略多識了幾個字,丈夫則是大字不識一個。
至於前三個女兒的成績都是一塌糊塗,也就老三勉強混了個初中畢業證……
所以,他們這對文盲夫妻從沒想過,家裏竟能出個好學生。
在她看來,女孩子讀書沒啥用,略上幾年學,能認識自己的名字就好,所以她對孩子的學習從不上心。
有時石榴晚上點燈看書,她還罵她熬油費電。
直到一次石榴參加什麽數學競賽,好像得了個市級大獎,學校專程開表彰會,把家長叫去,當眾表揚了一番。
要知道,阮小玉半輩子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還是第一次受到表揚。
校長還主動和她搭話,說石榴這孩子很聰明,是讀大學的料子,讓她好好培養……
從此,石榴帶迴家的獎狀,阮小玉再也不用來剪鞋樣兒了。
慢慢的,家裏的牆上糊滿了獎狀,暖水壺、飯缸、茶缸等全是石榴從學校帶迴來的獎品。
這些物件都印著鮮紅的“獎”字,阮小玉也不舍得再用,而是把它們全都擺在堂屋的台子上,還專程把“獎”字露在外麵。
對聲名狼藉的阮小玉來說,這是家裏最珍貴的榮譽之地。
因為這些榮譽,村裏有女人開始和她主動搭話,看她的眼神裏也不再隻有鄙夷了……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對阮小玉而言,自己的名聲早就壞了,但還要考慮對女兒們的影響。
這些年,也因為自己年齡越來越大,石榴越來越爭氣,阮小玉的行為已經收斂了許多。
可阮小玉始終覺得,石榴這孩子心事太重,和她並不親近。
也許這孩子覺得自己給她丟人了?也或許石榴還記得小時候的那件事?
阮小玉至今還清楚的記得,石榴剛讀小學那年,有次她在學校把同學打的鼻青臉腫,被老師攆迴家寫檢查……
她問她為什麽打人家,石榴也沒說啥,隻是小聲問了一句——我爹到底是誰?
阮小玉當時一愣,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一個巴掌就打了過去……
其實她經常這麽打老大、老二和老三,她們也都習慣了,但石榴卻很記仇。
當時她捂著臉,什麽都沒說,但從那以後,石榴再不問什麽,也不像從前那般順從。
但凡有不順意的時候,她要麽梗著脖子不說話,要麽張口就懟,即便為此挨打也不怕。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一開始阮小玉打過石榴幾次,但不管打的多厲害,石榴都一聲不吭,我行我素。
有一次把她氣的發瘋,阮小玉就把石榴綁了起來,拎著菜刀嚇唬她,用刀背在她脖子上比劃,三個姐姐都嚇壞了,紛紛求饒,石榴卻閉著眼睛絲毫不懼,有種寧死不屈的淩然……
也是從那時起,阮小玉服了石榴的性子,再不打她了。
而石榴在她心裏,也成了頂門立戶的希望……
——
如今石榴讀了初二,也來了例假,眼看長成人了,很多事情也該提前考慮了。
在阮小玉的打算裏,雖然石榴成績不錯,都誇她是考大學的好苗子,但阮小玉另有打算。
畢竟老三曾經成績也不錯,可讀著讀著那就不行了……
聽人們說,女孩子讀書後勁不足,等上了高中開始分心,成績就不行了,想考上好大學怕是沒那麽容易。
英子的表姐,還是城裏人,高中複讀了五年,愣是越考越差,人都讀傻了,青春也耽誤了,實在得不償失。
再者,女孩子讀的越高,跑的越遠,即便養成了鳳凰,也飛到別人家去了。
女孩子麽,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既然讀高中變數太大,權衡利弊下來,不如考個公費師範生。
要知道,公費師範生一直都是農村孩子的香餑餑,有時候好師範的錄取分比重點高中還高一些,不是誰都能讀的。
何況,師範花不了什麽錢,讀三年出來,就能做老師了。
雖然現在說的不包分配,但到時候找找人,走走關係,讓石榴在城裏做個小學老師還是有辦法的。
最壞的情況,就迴林家灣小學做個老師,也是端了鐵飯碗的人,還離家這麽近,到時候再給家裏找個上門女婿,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這些話,阮小玉不敢和石榴提。
她隻能盼著過節時候,老大和老二都迴來了,能和石榴好好聊聊,勸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