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生兒子死心了,阮小玉卻又動起了別的心思。


    就像她自己生不出頭發,可以買頂假發——自己生不出兒子,可以抱養一個兒子啊。


    於是,阮小玉叫來裴大山,讓他幫忙留意合適的人家,把四女兒尋個人家送出去,再抱養個男娃。


    隻是,在重男輕女的農村,送養女娃不容易,抱養男娃更不容易。


    家家戶戶為了生兒子,荒溝地頭都是丟棄的女嬰,誰又願意抱養一個女娃呢?


    阮小玉一著急,賭氣又要把老四丟進亂墳崗,裴大山趕緊攔住了。


    看著女嬰乖巧可愛,有種莫名的親切,他忽然想到,這閨女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


    畢竟,這兩年他和阮小玉關係親密,常在一起……


    雖然阮小玉不承認,但可能是她自己也分不清楚。


    其實這孩子之所以能夠順利生下來,也有裴大山的功勞,若不是每次計生搜查前他都提前通風報信,就那麽大一個石榴林,阮小玉早就藏不住了……


    正好此時裴大山的老婆也生了,又生了個兒子。


    按照政策,農村頭胎是女孩的,可以生二胎。慢慢演變下來,就成了每家隻要一兒一女,或者兩個女兒,就不算超生。


    因為他頭胎是兒子,二胎這個兒子就是超生了,很可能會被批評罰款,甚至因此丟了在村委的職務。


    但如果換成女兒,一兒一女,那問題就不大了。


    如此一來,裴家有了女兒,林家有了兒子,豈不是兩全其美?


    於是,裴大山將這個想法說給了阮小玉。


    此時的阮小玉已經中了魔,一心隻想要個兒子,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裴大山的媳婦有些不情願,她早就知道自己男人和阮小玉不清不楚,鬧過哭過也打過,卻沒有效果。


    但為了保住自家男人的飯碗,也就勉強同意了。


    反正是個丫頭片子,養大一些就可以給家裏幹活,再大一些就嫁出去圖筆彩禮,也不算賠本。


    就這樣,裴林兩家的繈褓嬰兒才剛滿月,就被互換了。


    這件事縱然做的隱秘,還是瞞不過群眾雪亮的眼睛。


    很快,林家灣的人們全都在談論這件事,到處都是閑言碎語……


    在村人看來,這場交易裏最便宜的是裴大山,最吃虧的是林成靜。


    林家換來的這個兒子終究是裴家的種,將來石榴林、房子、田地什麽全是裴家的,林成靜白幹了一輩子。


    再者,裴大山是什麽人,怎麽舍得把兒子換成閨女?肯定這個閨女本身就是他的種……


    這些閑言碎語,讓林成靜卻不是滋味。


    不管之前別人怎麽私下議論幾個女兒不是他的,都是空口無憑,他都可以充耳不聞。


    孩子生在石榴林,就是他林家的孩子。


    但這個兒子是真真切切從裴家抱來的,確定是裴大山的種,跟他林家毫無關係,縱使養大了,也隻會和那個裴大山親近。


    向來逆來順受,言聽計從的林成靜,第一次發了脾氣,向阮小玉提出抗議。


    而阮小玉冷靜下來之後,也覺得不是滋味。


    如果是抱養別家的兒子也就罷了,隻要孩子不知道,旁人不亂說,再把親生父母那邊斷了線索,那這孩子養大了就隻和自己親,就是自己的兒子。


    但這個孩子,明明白白是裴大山的兒子。


    且不說村裏那麽多長舌婦,裴大山那一家子都未必能保守這個秘密。


    等將來孩子長大了,裴家再把他認迴去了,自己豈不是雞飛蛋打?


    她還聽說,裴大山的媳婦因為她的緣故,並不稀罕換來的女嬰,孩子經常被餓的哇哇大哭……


    阮小玉有些心疼,更多的是賭氣。


    憑什麽那個女人欺負自己生的孩子,自己還要交著罰款給她養兒子……


    於是,生了悔意的阮小玉終於鬆了口,讓林成靜去把孩子又換了迴來。


    折騰過這一場,阮小玉和裴大山鬧的不大愉快,從此兩人之間也淡了許多……


    ——


    而直到林家老四被抱迴來,都還沒有個名字。


    按說循著三個姐姐的名字,也該帶個彩字,但阮小玉懶得去費心思,隻讓林成靜隨便去想。


    林成靜大字不識一個,哪裏想得到什麽好名字。


    倒是一直愛在石榴林晃悠的傻子,嘴裏一個勁兒的說著石榴石榴,想到這孩子生下來的時候石榴花開的正盛,如今石榴已經綴滿枝頭,幹脆就叫林石榴吧。


    就這樣,林家老四林石榴失而複迴。


    阮小玉也被計生辦拉去做了結紮,從此死了要兒子的心。


    ——


    因為林家的老三、老四都是超生的黑戶,所以一直沒有分得田地。


    等阮小玉交清了罰款,給兩個孩子上了戶口,想再分地,卻因為石榴林的事情,村裏一直都不批複。


    為此,阮小玉沒少去找老村長鬧騰。


    而為了這片石榴林,老村長也沒少和阮小玉周旋。


    畢竟當初正經分給林和尚的隻是兩畝薄田,另外的田地隻是讓他無償代種。


    如今石榴林方圓足有六畝之多,樹密花稠、年年豐收,村裏早有人眼紅了。


    林和尚本不是林家灣的人,他在世的時候,為人和善,年年給鄉鄰們送石榴,大家不好說什麽,如今他既死了,這麽大一塊田也該收迴來,給大家重新分配了。


    對此,阮小玉自然是不同意的。


    要知道,這石榴林是她的命根子。


    若不是這片石榴林,她怎會嫁給一事無成、身虛體弱的林成靜?又怎能養活四個女兒,蓋起村裏第一棟平房?


    再者,石榴林這塊三角田原本地貧田瘠,人人嫌棄,是她公公林和尚不停開荒拓地,封土施肥,才把這地養的肥壯,有了今日規模。


    這十裏八鄉,素來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開荒,誰使用,怎麽到她這裏就要收迴去了?世上哪有這麽便宜的事。


    阮小玉不退不讓,鄉鄰們不依不饒,這讓老村長十分為難。


    今日因傻子下葬,又鬧了這麽一出,老村長知道,這事該有個說法了。


    好在眼下正值再次分田到戶,這兩日政策已經下來,林家灣的田地也該大動一番了。


    老村長心裏有了主意,這才找到正和埂口看洪水的林石榴,讓她去叫阮小玉到家商議。


    ——


    依著老村長的意思,趁著此番分田的機會,除了按戶頭另給她家分田地,這塊三角田連帶附近開荒的石榴林也全數分給她家。


    隻是依照政策,這石榴林算是開荒林地,屬村集體所有,阮小玉需要補辦承包證,還要出適當的承包費。


    阮小玉一聽,立馬不樂意了。


    她覺得自己吃虧了,原本就是自家的林地,憑什麽要出承包費?


    老村長無奈的勸著,所謂承包費並沒有幾個錢,主要是為了堵住鄉鄰的嘴。


    再不濟,阮小玉就效仿林和尚在世的時候,每年中秋給鄉鄰們送些石榴也就是了。


    阮小玉還想反駁,石榴在一旁拉了拉母親。


    在她看來,石榴林的歸屬向來說不清楚,與其為了這片林子年年鬧騰,不如白紙黑字的承包下來,以後合法合規,名正言順,誰也不能拿這說事了。


    再者,村長已經偷偷告訴她了,此番分地三十年不變,萬一錯過這個機會,那才是虧大了。


    阮小玉一聽,也是這個理兒,隻要她把石榴林承包下來,這次重新分地就必須有她家的份兒。


    老村長一口應承下來,石榴林的事情總算說定了。


    就在這時,老三林彩衣著急忙慌的跑來叫母親迴家接電話——老二林彩霞出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裏韻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小邪寫桃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小邪寫桃花並收藏山裏韻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