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常茂:又多一個競爭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剛從遼闊無垠的草原地平線上升起,金色的光芒灑在了大地上,給這片廣袤的草原帶來了一絲溫暖和生機。
此時,李文忠所率領的部隊正駐紮在一片綠草如茵的草地上。
營地中央,一口口巨大的鐵鍋架在篝火上,鍋裏煮著香氣撲鼻的羊肉湯,士兵們圍坐在鍋邊,一邊享受著美味的早餐,一邊談笑風生。
與此同時,李文忠並沒有放鬆警惕,他派遣了數名精明幹練的斥候,密切關注著北方元王庭方向的一舉一動。
這些斥候都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之人,他們騎著快馬,迅速消失在遠方的草叢之中。
就在此時,一陣驚天動地、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徹雲霄,從不遠處如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
那聲音好似滾滾驚雷,轟隆隆地炸響在空中,又如同天公突然間大發雷霆,咆哮怒吼著,以排山倒海之勢洶湧而至。
其聲勢之浩大,簡直讓人毛骨悚然、心驚膽戰!
原本正在享用美食的眾人,聽到這突如其來且異常驚人的響動後,臉色瞬間大變。
他們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動作戛然而止,緊接著便毫不猶豫地紛紛放下手中的碗筷,迅速站起身來。
每個人的眼神都充滿警惕,雙手緊緊握住各自的武器,嚴陣以待。
“敵襲嗎?”朱棣不禁失聲驚唿道。
朱棡提出質疑,“敵襲怎麽會從我們的後方趕來呢?這不太對勁啊!”
一時間,各種猜測紛至遝來。
“難道是遼東那邊派來的支援部隊?可若是支援,為何事先沒有任何消息傳來?”朱樉緊皺眉頭分析道。
藍玉猜測說,“會不會是北元有支騎兵那幫家夥繞到咱們後方搞突襲來了?若真是這樣,那情況可就危急了!”
站在人群前方的李文忠,此刻也是眉頭緊鎖,滿臉凝重之色,他一雙銳利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馬蹄聲傳來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著種種可能發生的狀況。
如此巨大的動靜,不用想也知道來者不善,而且聽這馬蹄聲密集如雨,顯然來的騎兵數量眾多,絕不在少數。
而且自己這裏是中軍所在,敵襲不可能沒有稟報的,應該不是敵襲。
“來人!速速前去查探清楚,究竟是不是敵襲?來的又是何方勢力?”李文忠轉過頭,對著身後的士兵們大聲吩咐道。
李文忠倒是還沒有亂,李文忠的判斷不是敵軍。
沒過多久,一名士兵疾馳而來,他的戰馬喘著粗氣,身上還濺滿了泥土。
這名士兵來到李文忠麵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稟報說,“大將軍,您的兒子李景隆將軍帶領著虎賁軍趕來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愣,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藍玉更是忍不住脫口而出,“臥槽,李九江不是奉命繞道西番去了嗎?怎麽會來得如此之快?難道西番那邊的事情這麽快就解決了?”
藍玉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搖著頭。
一旁的常茂也跟著點了點頭,“是啊,這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本來俺還想著能獨自立下這個封狼居胥之功呢,這下可好,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啊!”
說完,常茂無奈地歎了口氣。
手中的羊排頓時就不香了。
眾人皆抬起眼眸,極目遠眺著遠方。遠遠望去,隻見一支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軍隊正以一字長蛇陣形疾馳而來。
馬蹄聲響徹雲霄,如滾滾驚雷一般,震耳欲聾,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仿佛一條土黃色的巨龍在空中翻騰飛舞。
那驚天動地的動靜,使得位於中軍的戰馬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和壓力,它們紛紛焦躁地踏著蹄子,仰頭發出不安的嘶鳴聲,似乎在向主人示警,預示著一場惡戰即將來臨。
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眾人的心弦也隨之緊繃,每個人都緊緊握著手中的兵器,嚴陣以待,仿佛真的有強敵壓境。
即便心裏有底,但虎賁衝鋒的陣仗是真尼瑪嚇人啊。
隨著這支大軍逐漸逼近,他們如風卷殘雲般迅速穿過了後軍,直到這時,眾人才終於看清那獵獵作響的旌旗上麵赫然書寫著虎賁兩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透露出一股威嚴之氣。
而在隊伍最前方,一杆高聳入雲的大旗迎風招展,旗麵上繡著一個碩大無比的李字,格外引人注目。
毫無疑問,領軍之人正是李景隆!
李景隆率領大軍趕來,逐步減速,最後翻身下馬,“哈哈,怎麽樣,我就說今天早飯趕得贏吧,哈哈。”
徐允恭翻身下馬,“李帥,諸位將軍。”
徐允恭抱拳見禮。
李文忠走上前,看著自己這個黑了點也壯了點的逆子,“不錯,有為父當年十之一二的風姿了,就是這給為父一個下馬威,過分了吧?”
李景隆哈哈一笑,“老遠聞到肉香,帶著兵就衝來了,我哪有閑心給你這個逆父下馬威。”
“李九江,你來得好快啊,西番的事情這麽快就解決了?”藍玉上前來問道。
李景隆嘿嘿一笑,“小小西番,我李景隆出手,彈指間就讓他們灰飛煙滅,直接拿下,完全沒壓力啊。”
朱樉笑著捶了捶李景隆的胸口,“李九江,你不裝逼會死啊?還彈指間讓他們灰飛煙滅。”
眾人一陣哈哈大笑。
這時候,一個斥候策馬而來,下馬稟報。
“報告諸位將軍,最新消息,元庭昨晚發生軍事政變!元帝雖未下台,但北元一改往日猶豫不決的態度,整兵宣戰,還向我大明發布了宣戰詔書,一箭射到我們軍營來了。”
這時候,斥候呈上了元庭的宣戰詔書。
眾人皆是一愣。
“什麽情況?臨開戰前,北元臣子發動軍事政變了?他們也是用的清君側的理由嗎?”朱棣疑惑問道。
藍玉反問,“重點是這個嗎?理由是什麽重要嗎?”
常茂問道,“舅舅,那重點是什麽?”
“重點是,都要開戰了,他們還有心思發動政變,未免太不把我們這十幾萬大軍放在眼裏了吧?”
此時,李文忠所率領的部隊正駐紮在一片綠草如茵的草地上。
營地中央,一口口巨大的鐵鍋架在篝火上,鍋裏煮著香氣撲鼻的羊肉湯,士兵們圍坐在鍋邊,一邊享受著美味的早餐,一邊談笑風生。
與此同時,李文忠並沒有放鬆警惕,他派遣了數名精明幹練的斥候,密切關注著北方元王庭方向的一舉一動。
這些斥候都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之人,他們騎著快馬,迅速消失在遠方的草叢之中。
就在此時,一陣驚天動地、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徹雲霄,從不遠處如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
那聲音好似滾滾驚雷,轟隆隆地炸響在空中,又如同天公突然間大發雷霆,咆哮怒吼著,以排山倒海之勢洶湧而至。
其聲勢之浩大,簡直讓人毛骨悚然、心驚膽戰!
原本正在享用美食的眾人,聽到這突如其來且異常驚人的響動後,臉色瞬間大變。
他們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動作戛然而止,緊接著便毫不猶豫地紛紛放下手中的碗筷,迅速站起身來。
每個人的眼神都充滿警惕,雙手緊緊握住各自的武器,嚴陣以待。
“敵襲嗎?”朱棣不禁失聲驚唿道。
朱棡提出質疑,“敵襲怎麽會從我們的後方趕來呢?這不太對勁啊!”
一時間,各種猜測紛至遝來。
“難道是遼東那邊派來的支援部隊?可若是支援,為何事先沒有任何消息傳來?”朱樉緊皺眉頭分析道。
藍玉猜測說,“會不會是北元有支騎兵那幫家夥繞到咱們後方搞突襲來了?若真是這樣,那情況可就危急了!”
站在人群前方的李文忠,此刻也是眉頭緊鎖,滿臉凝重之色,他一雙銳利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馬蹄聲傳來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著種種可能發生的狀況。
如此巨大的動靜,不用想也知道來者不善,而且聽這馬蹄聲密集如雨,顯然來的騎兵數量眾多,絕不在少數。
而且自己這裏是中軍所在,敵襲不可能沒有稟報的,應該不是敵襲。
“來人!速速前去查探清楚,究竟是不是敵襲?來的又是何方勢力?”李文忠轉過頭,對著身後的士兵們大聲吩咐道。
李文忠倒是還沒有亂,李文忠的判斷不是敵軍。
沒過多久,一名士兵疾馳而來,他的戰馬喘著粗氣,身上還濺滿了泥土。
這名士兵來到李文忠麵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稟報說,“大將軍,您的兒子李景隆將軍帶領著虎賁軍趕來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愣,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藍玉更是忍不住脫口而出,“臥槽,李九江不是奉命繞道西番去了嗎?怎麽會來得如此之快?難道西番那邊的事情這麽快就解決了?”
藍玉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搖著頭。
一旁的常茂也跟著點了點頭,“是啊,這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本來俺還想著能獨自立下這個封狼居胥之功呢,這下可好,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啊!”
說完,常茂無奈地歎了口氣。
手中的羊排頓時就不香了。
眾人皆抬起眼眸,極目遠眺著遠方。遠遠望去,隻見一支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軍隊正以一字長蛇陣形疾馳而來。
馬蹄聲響徹雲霄,如滾滾驚雷一般,震耳欲聾,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仿佛一條土黃色的巨龍在空中翻騰飛舞。
那驚天動地的動靜,使得位於中軍的戰馬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和壓力,它們紛紛焦躁地踏著蹄子,仰頭發出不安的嘶鳴聲,似乎在向主人示警,預示著一場惡戰即將來臨。
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眾人的心弦也隨之緊繃,每個人都緊緊握著手中的兵器,嚴陣以待,仿佛真的有強敵壓境。
即便心裏有底,但虎賁衝鋒的陣仗是真尼瑪嚇人啊。
隨著這支大軍逐漸逼近,他們如風卷殘雲般迅速穿過了後軍,直到這時,眾人才終於看清那獵獵作響的旌旗上麵赫然書寫著虎賁兩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透露出一股威嚴之氣。
而在隊伍最前方,一杆高聳入雲的大旗迎風招展,旗麵上繡著一個碩大無比的李字,格外引人注目。
毫無疑問,領軍之人正是李景隆!
李景隆率領大軍趕來,逐步減速,最後翻身下馬,“哈哈,怎麽樣,我就說今天早飯趕得贏吧,哈哈。”
徐允恭翻身下馬,“李帥,諸位將軍。”
徐允恭抱拳見禮。
李文忠走上前,看著自己這個黑了點也壯了點的逆子,“不錯,有為父當年十之一二的風姿了,就是這給為父一個下馬威,過分了吧?”
李景隆哈哈一笑,“老遠聞到肉香,帶著兵就衝來了,我哪有閑心給你這個逆父下馬威。”
“李九江,你來得好快啊,西番的事情這麽快就解決了?”藍玉上前來問道。
李景隆嘿嘿一笑,“小小西番,我李景隆出手,彈指間就讓他們灰飛煙滅,直接拿下,完全沒壓力啊。”
朱樉笑著捶了捶李景隆的胸口,“李九江,你不裝逼會死啊?還彈指間讓他們灰飛煙滅。”
眾人一陣哈哈大笑。
這時候,一個斥候策馬而來,下馬稟報。
“報告諸位將軍,最新消息,元庭昨晚發生軍事政變!元帝雖未下台,但北元一改往日猶豫不決的態度,整兵宣戰,還向我大明發布了宣戰詔書,一箭射到我們軍營來了。”
這時候,斥候呈上了元庭的宣戰詔書。
眾人皆是一愣。
“什麽情況?臨開戰前,北元臣子發動軍事政變了?他們也是用的清君側的理由嗎?”朱棣疑惑問道。
藍玉反問,“重點是這個嗎?理由是什麽重要嗎?”
常茂問道,“舅舅,那重點是什麽?”
“重點是,都要開戰了,他們還有心思發動政變,未免太不把我們這十幾萬大軍放在眼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