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接到旨意,馬上朝西番趕去。


    而朱雄英接到了鳳陽錦衣衛的稟報,朱元璋被氣得大病了一場。


    “鳳陽還有人在纏足?”


    看著錦衣衛的匯報,朱雄英眉頭一皺,自己已經下了旨意,不許纏足。


    怎麽還有?


    朱雄英記得很清楚,洪武十五年,自己皇奶奶駕崩,然後在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便頒布袞冕製度,其中明文規定命婦必須纏足。


    馬皇後沒有纏足,所以起初大明是不強迫也不阻止纏足。


    但是馬皇後洪武十五年一死,朱元璋次年馬上下旨強製纏足。


    “殿下,錦衣衛是這麽稟報的。”錢多多迴答道。


    朱雄英靠在龍椅上,“妙清,你覺得太上皇是個怎樣的人?孤要聽實話。”


    一旁正在給朱雄英磨墨的徐妙清一聽這話,趕緊跪下,“臣女不敢妄議。”


    朱雄英扶起了徐妙清,“起來吧,不用跪,你實話實說,孤不想聽官樣文章,孤也不會找後賬,不用怕,孤就是想聽聽實話。”


    “是,根據臣女的了解,太上皇覆滅元朝之後獲得的江山,他的小農思想直接默認江山是朱家的私產。


    文官在他眼中就是替他管理土地的管家和仆人,武官就是他老朱家豢養的看家護院的走狗爪牙。


    隻有他生下的孩子才算得上是人,給他的子孫後代封的屬地和獎勵,全天下的老百姓就是為了供養他老朱家存在的。


    所以太上皇執政期間,將大明打造成了家天下,這就導致百官日子不好過,百姓日子也不好過。


    太上皇是一個嗜殺成性,喜歡殺人的皇帝,動不動一個大案牽扯幾萬人,可稱暴君,可稱奴隸主。”


    徐妙清怯生生的說著自己的看法,看到朱雄英的麵色沒有改變,才鬆了口氣。


    朱雄英微微點頭,“是啊,有人認為他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就是千古一帝,隻論功,不論過,讀書是為了明智,讀了書還是非不分的那就是智障了。”


    “殿下說得是。”徐妙清垂眸答道。


    朱雄英放下奏折,“妙清啊,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你對這話怎麽看?”


    徐妙清想了想,“這句話並沒有問題,太上皇的武功不算差,隻是治國的文治一塌糊塗,恢複殉葬就不說了。


    就單獨說製定戶籍種姓製度,賤籍永生永世不得翻身,規定你做什幺,你的子子孫孫就隻能做什幺,否則就是重罪。


    臣女記得大明律戶律有明文規定,凡軍、民、驛、灶、醫、ト、エ、樂諸色人戶,並以籍為定。


    丐戶子子孫孫,隻能做最低賤的工作,樂戶子子孫孫,隻能當娼妓,而且賤籍不能參加科舉、不允許變更戶籍。


    不能和普通民戶通婚、不允許擁有產業,筒而言之,就是永生永世當畜生,當年臣女的父親也上奏折反對。


    聽說許多人都有反對,連太後娘娘都反對了,但是太上皇仍然實行了這種戶籍種姓製度,還好殿下您廢除了。”


    聽到徐妙清的話,朱雄英長歎一口氣。


    確實,那句話隻是評價朱元璋的武功不差,但不是朱元璋位列千古一帝的資本。


    自己從歲月長河中看到,未來朱元璋還製定了洪武大誥。


    百姓吃不飽飯怎麽辦?


    朱元璋在大誥裏說了,這是福分,餓死其實挺不錯的。


    原文是,饑謹並臻,間有缺食而死者,終非兵刃之死,設使被兵所逼,倉惶投崖,趨火赴淵而歿,觀其窘於衣食而死者,豈不優遊自盡者乎?


    而且朱元璋禁止百姓隨意出行,離家百裏必須到官府申請路引,路引要注明持有人的姓名、住地、職業、出發地、目的地、歸來日期等。


    沒有路引,出門則挨棍刑,出國則絞死。


    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朱元璋規定,任何人隻要沒工作,就是逸夫,可直接處死,親屬四鄰全部流放。


    一裏之間,百戶之內,仍有逸夫,裏甲坐視,鄰裏親戚不拿,其逸夫或於公門中,或在市閭裏,有犯非為,捕獲到官,逸民處死,裏甲四鄰化外之遷。


    朱元璋有一次抓了兩千餘名逸民,鄰裏因未主動捉拿奸民,全部被連坐,這些都被他當做政績寫進了洪武大誥。


    未來洪武二十五年,老朱發現有百姓在靴子上繡了花紋,大怒,還下令禁止百姓穿靴子。


    朱元璋對百姓也就那樣,吃人血饅頭的暴君而已。


    “這纏足,早就該廢止了,皇奶奶沒有纏足,他如果真愛皇奶奶,在登基之初就借此廢除纏足,施恩於天下!


    大伴,傳孤旨意,著各級官府嚴查纏足者,凡逼迫纏足者,嚴誅!不殺一批人,纏足就不能被根本廢止。”


    朱雄英當即吩咐道。


    “遵旨。”錢多多應下,吩咐人去辦。


    朱雄英感歎道,“每迴聽到有人說太上皇愛民如子,孤就想笑,還是教員說得對啊,帝王本質上都是和人民對立的,階級決定了一切。”


    朱雄英拿起奏折,看到上麵錦衣衛的匯報,朱元璋被氣得大病一場,但是沒死。


    治了幾天後就繼續在牢裏破口大罵了。


    精神挺好。


    “那殿下是想要讓這天下成為人人平等、共同享有的公天下嗎?將自古以來的家天下徹底轉變為公天下?”徐妙清瞪大了美眸,滿臉驚訝的詢問道。


    隻見朱雄英微微頷首,目光堅定且深邃,他鏗鏘有力地說道。


    “沒錯,正如先賢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權力本應是公平公正的公器,絕不應被私人濫用!


    皇帝雖擁有分配權力之責,但這權力並非專屬皇帝一人所有,它歸根結底是屬於廣大百姓的。


    倘若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和擁護,所謂的皇帝又是誰的皇帝?因此,孤立誌要創建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麵。


    真正實現天子與百姓共天下,唐太宗也說過,民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要把百姓看得重些啊。”


    作為在時間長河中學習了先進思想的人,朱雄英想讓大明千秋萬載,想逐漸廢除專項統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