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淡淡一笑,李景隆還是太年輕了,看不透這一層啊。


    “怪不得皇奶奶你說史書之上就隻有吃人兩個字,孫兒現在算是明白了。”朱雄英也不知道該怎麽去說這群人了。


    真就為了自身利益,視百姓如草芥嗎?


    “表弟,要不把那個臭要飯的送沿海去?”李景隆提議道。


    嘿嘿,臭要飯的,小爺我有啥好事兒可都先想著你呢,不用太感謝我,哈哈。


    朱元璋: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


    “表哥,是讓他去討飯還債的,不是讓他去海邊吃魚的,送他去沿海,那不是提高了他的生活質量嗎?到時候他不乞討了怎麽辦?”


    李景隆搖了搖頭,尷尬一笑,“也是,債都沒還清,咋能吃肉呢,那表弟你有啥好的想法?”


    “以不變應萬變。”朱雄英迴答道。


    這件事情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隻能是催催工部抓緊造船。


    李景隆撓撓頭,顯然還沒明白朱雄英的意思,“那這群貪官就不管他們?”


    朱雄英微微搖頭,“大伴,去傳旨給毛驤,讓他派錦衣衛暗查這件事情,一應有關人等全部監視起來,等候處置。”


    “遵旨。”錢多多應下。


    李景隆疑惑,“表弟,查到了人為什麽要按兵不動?不應該是立馬抓嗎?難道還怕打草驚蛇?”


    朱雄英微微一笑,“這是一個方麵,其次,表哥你可知道豬是要養肥了再殺的,也不急於這一時,不如讓他們再養養,錢袋子再胖點兒。”


    “表弟,還是你更缺德……啊不是,更聰明啊!”


    李景隆豎起了大拇指,自己怎麽就沒想到這麽缺德的辦法呢,肯定是自己對兵法還不夠熟讀。


    以後要多讀書,不能再去攆豬了。


    得迴去好好再深度閉關一波。


    ……


    沒兩天,大明國報就報道了孔家人進京的消息,一時間在京城掀起巨浪。


    “不是,朝廷這是幹嘛?這還是我知道的那個大明國報嗎?不是隻報道國家大事嗎?這怎麽連孔家人到京都要歡迎一下?”


    “明天還要在乾清宮接見他們?這群腐儒何德何能啊!”


    “不對勁,很不對勁啊,我好像嗅到了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縱橫家的,你又要挑撥什麽,施展你的合縱聯合之術嗎?”


    “不是,我是真感覺到了不尋常,好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征兆,朝廷的舉措太反常了,肯定有事要發生。”


    “得了吧,你就是羨慕了,太子年幼,肯定是被儒家那群世修降表之輩忽悠了,若是唐朝之前的儒家,老夫也就不說什麽了,自唐之後的,那群隻會紙上談兵的窮酸腐儒是個什麽玩意兒?”


    “話說咱們不是往大明日報投稿了嗎?為什麽遲遲不見發布?難不成是念及儒家勢大,把此事壓下來了?”


    “不知,不知啊,我感覺我們被拉入一個棋盤上了,我們都是棋子,但是我看不透誰是執棋者。”


    百家弟子你一言我一語的,各方態度不一。


    有些人已經感覺到了不對勁,感覺是有人在做局,把百家都拉入棋盤當棋子了。


    孔家那邊就跟過年似的那麽高興。


    孔訥是最高興的,因為聖旨上麵寫的是自己的名字,自己就是新的衍聖公,板上釘釘的那種。


    至於孔公壏,孔訥雖然不知道他為什麽會被召見,但是這不重要。


    或許是朱雄英寬慰寬慰他也說不準呢。


    孔公壏喃喃自語,“笑吧,笑吧,大哥,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啊,你放心,你死之後,我會照顧好嫂子的。”


    此時的錦衣衛衙門內,毛驤正端坐在案牘之後,神色凝重的指揮著手下眾人緊張而有序的忙碌著。


    隻見一疊又一疊厚厚的卷宗被源源不斷地送進屋內,堆積如山。


    毛驤正在整理孔家這些年來所犯下之事的種種證據,這些證據來源廣泛,不僅有百家弟子積極踴躍投稿提供的,更有此前錦衣衛不辭辛勞深入調查所得。


    每一份證據都是對孔家罪行的有力指控,也是將其繩之以法的關鍵所在。


    毛驤看著那一箱箱證據,等冊封大典開始,自己踩著點,迎著bgm走入現場,當著百姓和天下百家的麵揭露孔家的罪惡行徑,讓他們重重跌落神壇。


    此事一成,那麽我毛驤必將名垂千古!


    想到此處,毛驤不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但很快又恢複了嚴肅的神情。


    “老大,證據已經基本整理完畢,這是目錄,請您過目。”蔣瓛恭呈上一本厚厚的冊子。


    毛驤接過冊子,仔細翻閱起來,眼中不時閃過滿意之色。


    “哈哈,不錯!僅僅是目錄就有這麽厚,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可惜終究是一朵曇花,初開便敗,刹那芳華。”


    毛驤笑著說道。


    朱雄英安排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也將是儒家最後的絕唱。


    一個學說的氣運再強,又如何能強得過國運呢?


    到時候,不管別人會如何評價此事,也不論這名聲是黑是紅,隻要能青史留名,自己便知足了。


    所謂黑紅也是紅嘛!無論用何種方式,隻要能在史書之上留下印記,便值了!至於具體過程如何,倒不必過於在意。


    隻要結果就行,過程不重要。


    你就說最後有沒有紅吧,最後是不是千古留名了!


    孔家此時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危險,也或許是當局者迷吧。


    毛驤已經想到自己到時候萬眾矚目的樣子了,自己給朱雄英辦成了這麽大個事兒,應該算是進入了朱雄英的核心圈了吧?


    朱雄英總不至於再猜忌自己了吧?


    應該對自己放心了吧?


    自己這麽大的功,以後混個榮養善終不難吧?


    “老大,那些人證到時候也要帶上嗎?”


    蔣瓛詢問道。


    毛驤無語,“你這不是廢話?人證物證具在,才能鐵證如山呐!這件事情是不能出一點意外的,衍聖公府不能有翻身的機會,肯定得一下子釘死啊。”


    “是,老大,我明白了。”蔣瓛點了點頭,繼續整理東西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