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史書之上就兩個字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皇後聞言,接過了奏折,翻閱了起來。
這上麵記錄了李景隆的審案過程,以及一些其他情況,實際牽扯到藍玉的義子,但不排除這些義子後麵沒有藍玉的默許。
所以毛驤才說疑似牽扯到藍玉。
“藍玉真真是成也義子,敗也義子。”馬皇後放下奏折,歎了口氣。
朱雄英接過奏折看了起來,“皇奶奶,你說讓舅姥爺和他的義子劃清界限,他能做到嗎?”
馬皇後微微搖頭,“做不到的,藍玉能有今日的成就,大多都靠他的義子們浴血拚殺,跟著他不要命的幹,他們之間的關係早已不是尋常父子關係可比,斷是斷不掉的,這是藍玉的路。”
朱雄英合上奏折,“所以舅姥爺有振臂一唿的能力,他的那些義子就都敢跟他幹?”
馬皇後嗯了一聲,“所以說他成也義子,敗也義子啊,你打算怎麽做?”
朱雄英沉聲道,“有兩個方法,第一,舅姥爺這輩子功績到頭,安心開始榮養,他的義子不惹事,我也不找他們麻煩。
第二,讓舅姥爺去戰場,浴血拚殺,血染疆場,許他一世榮耀,最後戰死沙場,成就他身前身後名。”
朱雄英的迴答,讓馬皇後有些意外。
“我以為你會讓藍玉如鄧愈那般病逝,亦或者和朱文正那般鬱鬱而終,沒曾想還願意給他一場輝煌。”
朱雄英放下手中奏折,“舅姥爺是武將,武將有武將的死法,理當戰死沙場,埋骨厚國土,鬱鬱而終何其可惜?”
馬皇後嗯了一聲,“毛驤,你去梁國公府把這事兒告訴一下藍玉,讓他自己處理,就說是太子的意思,這事兒不想鬧大。”
“臣領旨。”毛驤領命應道。
朱雄英也吩咐道,“你去把江南派係那些貪官汙吏的名單擬一份出來,寫個名字,然後寫個官職就行。”
“啊?殿下,不需要寫上祖籍等詳細信息嗎?”毛驤疑惑不解,名單你就看個名字和官職?
朱雄英擺擺手,“不需要,寫多了我大舅舅看不懂,你把名單擬好之後,給孤過目,然後再交給梁國公,讓他轉交給鄭國公就行。”
“是,臣領旨。”毛驤不明白這裏麵咋有常茂什麽事兒。
但是照辦就是了,多問多錯。
朱雄英嗯了一聲,“下去吧,動作麻利點兒,這件事情不要讓其他人知道。”
“是,臣告退。”毛驤行了一禮退出了慈寧宮。
朱雄英揉了揉眉心,“大舅舅進軍江南,江南要掀起一場場屠殺了,恐民心難安,不知後人該如何評價此事。”
馬皇後笑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雄英啊,要做皇帝,就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不要隻看一時之利,懂嗎?史書浩如煙海,你可知道寫了多少字?”
“孫兒知道,史書浩如煙海,但實際上就隻寫了四個字,爭當皇帝!”朱雄英迴答道。
但這個迴答並不完全正確,馬皇後微微搖頭,放下了茶杯,“你錯了,史書雖浩如煙海,但其實就隻寫了兩個字。”
“兩個字?”朱雄英疑惑。
“吃!人!”
馬皇後把他兩個字講給朱雄英聽。
朱雄英聽後,久久不能迴神,原以為自己看到了史書的深層,沒想到馬皇後看得更深。
確實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浩瀚史書,可不就隻寫了吃人兩個字嗎?
……
鳳陽。
“青天大老爺啊,我要告這個劉知縣,他把我家的地主無端的議成了叛亂的罪名,抄了他的家,現在地是他的,去年秋收沒有什麽糧食,他硬是逼著我把農副產品抵了債啊。”
“對對,我也要告他,他兒子當街行兇,把我兒子打傷,我去找他要個說法,他竟讓人把我的腿給打殘,你看看,我腿現在還是瘸的。”
“好,來人,把這個劉知縣摘去他的烏紗帽,扒去他的朝服,押上刑場,現在就去查,如查證屬實,就地正法!”
“大人,我要告這個王師爺,他前些日子強納我孫女為妾,可他年紀比我都大啊,我孫女不堪受辱,跳河自盡了啊。”
“來人,押上刑場,去查此事,若罪證確鑿,立斬!”
“是,大人。”
“張將軍,你抖什麽?這不還沒到你嗎?”
“末將……末將有點冷。”
李景隆坐在破廟前麵,兩側都坐著鳳陽當地的官員,麵前也放著桌子,供他們處理政務。
兩側都站著欽差衛隊的士兵。
十有七八都是冷汗芝麻,更有甚者已經直接嚇暈過去了。
李景隆這家夥在破廟門前打了個簡易版的刑場,上麵已經跪了不少官員了,有些已經被砍了。
上麵已經被鮮血染紅了不少。
餘下跪在上麵的都在抖,別人心裏不清楚,他們自己心裏可清楚得很,上了這刑場,就不可能下去了。
嗚嗚。
下麵此時還坐著的更是如坐針氈,李景隆已經通知鳳陽百姓,還在軍中通知了下去,士兵也可以來揭發,比如克扣軍餉啥的,李景隆都伸冤。
這一刻的李景隆,麵前放著官員名單。
李景隆拿著朱筆畫著圈圈,圈一個人就得死一個人。
李景隆手上的朱筆此時就像是判官筆,那官員名單就是生死簿。
朱元璋坐在人群中,杵著朱棡找來的拐棍,氣唿唿的。
這些人都得剝皮萱草,李景隆目前為止啥的都還是屈指可數的,李景隆這就是徇私枉法!
特麽的徇私枉法!
朱標一直寬慰著朱元璋,“父皇,不要生氣,氣大傷身。”
“貪汙撫恤金,如此大案,牽連到朝廷公侯,竟不殺雞儆猴!糊塗!混賬!肯定是那個逆孫授意李景隆從輕處置,以寬慰淮西!”
朱元璋都無語了,李景隆是分不清大小事嗎?
朱元璋認為是朱雄英剛上位,暫時還需要懷疑,所以對淮西集團貪汙撫恤金的事情從輕處置。
但是這件事情能從輕處置嗎?不怕寒了三軍將士的人心嗎?
朱雄英:你不是隻知道殺嗎?你還知道人心的重要?可真是一大奇聞。
這上麵記錄了李景隆的審案過程,以及一些其他情況,實際牽扯到藍玉的義子,但不排除這些義子後麵沒有藍玉的默許。
所以毛驤才說疑似牽扯到藍玉。
“藍玉真真是成也義子,敗也義子。”馬皇後放下奏折,歎了口氣。
朱雄英接過奏折看了起來,“皇奶奶,你說讓舅姥爺和他的義子劃清界限,他能做到嗎?”
馬皇後微微搖頭,“做不到的,藍玉能有今日的成就,大多都靠他的義子們浴血拚殺,跟著他不要命的幹,他們之間的關係早已不是尋常父子關係可比,斷是斷不掉的,這是藍玉的路。”
朱雄英合上奏折,“所以舅姥爺有振臂一唿的能力,他的那些義子就都敢跟他幹?”
馬皇後嗯了一聲,“所以說他成也義子,敗也義子啊,你打算怎麽做?”
朱雄英沉聲道,“有兩個方法,第一,舅姥爺這輩子功績到頭,安心開始榮養,他的義子不惹事,我也不找他們麻煩。
第二,讓舅姥爺去戰場,浴血拚殺,血染疆場,許他一世榮耀,最後戰死沙場,成就他身前身後名。”
朱雄英的迴答,讓馬皇後有些意外。
“我以為你會讓藍玉如鄧愈那般病逝,亦或者和朱文正那般鬱鬱而終,沒曾想還願意給他一場輝煌。”
朱雄英放下手中奏折,“舅姥爺是武將,武將有武將的死法,理當戰死沙場,埋骨厚國土,鬱鬱而終何其可惜?”
馬皇後嗯了一聲,“毛驤,你去梁國公府把這事兒告訴一下藍玉,讓他自己處理,就說是太子的意思,這事兒不想鬧大。”
“臣領旨。”毛驤領命應道。
朱雄英也吩咐道,“你去把江南派係那些貪官汙吏的名單擬一份出來,寫個名字,然後寫個官職就行。”
“啊?殿下,不需要寫上祖籍等詳細信息嗎?”毛驤疑惑不解,名單你就看個名字和官職?
朱雄英擺擺手,“不需要,寫多了我大舅舅看不懂,你把名單擬好之後,給孤過目,然後再交給梁國公,讓他轉交給鄭國公就行。”
“是,臣領旨。”毛驤不明白這裏麵咋有常茂什麽事兒。
但是照辦就是了,多問多錯。
朱雄英嗯了一聲,“下去吧,動作麻利點兒,這件事情不要讓其他人知道。”
“是,臣告退。”毛驤行了一禮退出了慈寧宮。
朱雄英揉了揉眉心,“大舅舅進軍江南,江南要掀起一場場屠殺了,恐民心難安,不知後人該如何評價此事。”
馬皇後笑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雄英啊,要做皇帝,就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不要隻看一時之利,懂嗎?史書浩如煙海,你可知道寫了多少字?”
“孫兒知道,史書浩如煙海,但實際上就隻寫了四個字,爭當皇帝!”朱雄英迴答道。
但這個迴答並不完全正確,馬皇後微微搖頭,放下了茶杯,“你錯了,史書雖浩如煙海,但其實就隻寫了兩個字。”
“兩個字?”朱雄英疑惑。
“吃!人!”
馬皇後把他兩個字講給朱雄英聽。
朱雄英聽後,久久不能迴神,原以為自己看到了史書的深層,沒想到馬皇後看得更深。
確實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浩瀚史書,可不就隻寫了吃人兩個字嗎?
……
鳳陽。
“青天大老爺啊,我要告這個劉知縣,他把我家的地主無端的議成了叛亂的罪名,抄了他的家,現在地是他的,去年秋收沒有什麽糧食,他硬是逼著我把農副產品抵了債啊。”
“對對,我也要告他,他兒子當街行兇,把我兒子打傷,我去找他要個說法,他竟讓人把我的腿給打殘,你看看,我腿現在還是瘸的。”
“好,來人,把這個劉知縣摘去他的烏紗帽,扒去他的朝服,押上刑場,現在就去查,如查證屬實,就地正法!”
“大人,我要告這個王師爺,他前些日子強納我孫女為妾,可他年紀比我都大啊,我孫女不堪受辱,跳河自盡了啊。”
“來人,押上刑場,去查此事,若罪證確鑿,立斬!”
“是,大人。”
“張將軍,你抖什麽?這不還沒到你嗎?”
“末將……末將有點冷。”
李景隆坐在破廟前麵,兩側都坐著鳳陽當地的官員,麵前也放著桌子,供他們處理政務。
兩側都站著欽差衛隊的士兵。
十有七八都是冷汗芝麻,更有甚者已經直接嚇暈過去了。
李景隆這家夥在破廟門前打了個簡易版的刑場,上麵已經跪了不少官員了,有些已經被砍了。
上麵已經被鮮血染紅了不少。
餘下跪在上麵的都在抖,別人心裏不清楚,他們自己心裏可清楚得很,上了這刑場,就不可能下去了。
嗚嗚。
下麵此時還坐著的更是如坐針氈,李景隆已經通知鳳陽百姓,還在軍中通知了下去,士兵也可以來揭發,比如克扣軍餉啥的,李景隆都伸冤。
這一刻的李景隆,麵前放著官員名單。
李景隆拿著朱筆畫著圈圈,圈一個人就得死一個人。
李景隆手上的朱筆此時就像是判官筆,那官員名單就是生死簿。
朱元璋坐在人群中,杵著朱棡找來的拐棍,氣唿唿的。
這些人都得剝皮萱草,李景隆目前為止啥的都還是屈指可數的,李景隆這就是徇私枉法!
特麽的徇私枉法!
朱標一直寬慰著朱元璋,“父皇,不要生氣,氣大傷身。”
“貪汙撫恤金,如此大案,牽連到朝廷公侯,竟不殺雞儆猴!糊塗!混賬!肯定是那個逆孫授意李景隆從輕處置,以寬慰淮西!”
朱元璋都無語了,李景隆是分不清大小事嗎?
朱元璋認為是朱雄英剛上位,暫時還需要懷疑,所以對淮西集團貪汙撫恤金的事情從輕處置。
但是這件事情能從輕處置嗎?不怕寒了三軍將士的人心嗎?
朱雄英:你不是隻知道殺嗎?你還知道人心的重要?可真是一大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