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捧上神壇,百家不滿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的曲阜衍聖公府門口。
敲鑼打鼓,儀仗華蓋,孔家之人紛紛出來跪迎。
洪武十四年,孔子第五十六世孫,孔希學病故。
其子孔訥,於洪武十七年才承爵衍聖公,換句話說,現在孔府沒有衍聖公。
但是有承爵的人,可以被稱為衍聖公,但是朝廷的正式冊封還沒有下來。
朱雄英特意讓燕王朱棣為正使,湘王朱柏為副使,兩位親王前來冊封,那榮耀得不要不要的。
朱雄英就是在給儒家造勢,捧得越高,摔得就越慘。
整個衍聖公府門口,真真是十裏紅毯,百裏鮮花,老早就迎接在那了。
朝廷下旨,冊封儒教為國教,命衍聖公赴京代表儒家受封。
無數百姓圍在附近看熱鬧,其中還有不少諸子百家的人,畢竟朝廷明旨讓百家前來觀禮。
“草民孔訥,率領孔府眾人,恭請聖安。”孔訥此時並沒有承爵,不能稱臣。
雖然私下有人稱他為公爺,但是這種場合不能逾矩,即便他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代衍聖公,但冊封聖旨沒下達他就不算。
朱棣穿著親王朝服,樂嗬嗬朝京城方向拱了拱手,“聖躬安。”
“萬歲萬歲萬萬歲。”
孔府眾人異口同聲的高唿道。
朱棣接過朱柏手上的一道聖旨,就念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聖人儒道學說,傳道授業,教導有方,自漢武獨尊儒術至今以千年基業矣,足可付托至重,允合教化天下……巴拉巴拉巴拉,欽此。”
朱棣巴拉巴拉的念完了這道冊封聖旨。
聖旨一下,隻要到京接受正式的冊封禮,就算禮成了。
“皇帝昏庸無道啊!區區小道,安可配國教之尊?”
“想當年我百家爭鳴之時,有儒一道,上不得台麵,如今橫壓我百家千年不說,現在還要成為國教,那我百家豈不是永無翻身之機?”
“如今,我等百家勢微,儒家如日中天,聖旨已下,大勢已成啊,唉。”
“誰說的?隻要沒舉行冊封禮,就還不算是國教。”
“哦?你們縱橫家一縱一橫的,就兩個獨苗苗了,也想摻和一腳?”
“兩個獨苗苗怎麽了?不為百家學說,見我縱橫家如井中蛙觀天上月,就算是百家學說,見我縱橫家也僅如一粒蜉蝣見青天而已。”
“吹你馬勒戈壁的牛逼呢,說說,你們有啥辦法?”
“你可知道,大明日報是接受百姓投稿的?”
“那也沒用啊,大明日報大多都是些娛樂話題。”
“但他的上級,大明國報可不是啊,如果大明日報上麵的事情鬧的夠大,不一定登不上大明國報啊。”
“嘶~那你的意思是……”
“自錦繡盛唐之後,這群奴顏婢膝之徒,世修降表之輩幹的事兒還少嗎?給他倒騰出來啊。”
“有道理,如今我等百家弟子當齊心協力,共同抗儒才是,畢竟你們誰也不想見到頭上壓上一個不可撼動的大山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啊。”
“善,儒失其鹿,百家共擊……”
人群中,百家弟子來的還不少,大大小小二三十家是有的。
百家學說有的已經滅亡了,有的隻剩幾根獨苗苗了,隻剩縱橫家、墨家、兵家、法家、農家等等幾個學說保存了實力。
藏在人群中的錦衣衛聽到這些話,紛紛將之記錄了下來,然後匯報了上去。
“本王聖旨已經念完,爾等為何不平身?”朱棣合上聖旨問道。
孔訥愣了愣,“燕王殿下,您不是還有一道聖旨沒宣嗎?”
讓衍聖公去代表儒家受封,那你倒是冊封衍聖公啊!
你以為我們沒看到朱柏手上的另一道聖旨嗎?
朱棣哈哈一笑,“這個不急,衍聖公必須要品學出眾之人,皇上交代本王了,立衍聖公,可以不立嫡,也可以不立長,但必須要立賢,所以立誰暫時不急,走吧,先進去吧。”
朱棣的話讓孔訥臉色驟然一變,身後那群上代衍聖公的嫡次子以及庶子眼睛一亮。
這意思不就是說……我們也有爭奪衍聖公之位的資格?
大哥啊大哥,乾坤未定,你我可都是黑馬啊,哈哈哈。
“額……殿下說的是,殿下請進。”
孔訥隻能強行擠出一抹笑意,謝恩起身,在前方帶路。
朱棣拍了拍孔訥的肩膀,“朝廷還是很看好儒家的,太子都說了,百家多病,汝當勉勵之啊!”
朱棣這話就差扯著脖子喊了,人群中許多人都聽到了,縱橫家的人聽到這家夥,臉色頓時就是一黑,這是瞧不起我們嗎?
孔訥聞言,臉色才多出一抹笑意,趕緊把朱棣等人迎了進去。
親王衛隊走在前麵,把朱棣和朱柏保護在中間。
朱柏小聲道,“四哥,你這是要鬧哪樣?”
“大侄兒臨行前交代我了,儒家的黑料,還得是他們自己掌握的最多,所以讓我策反策反一些庶子之類的,得到更多的情報,所以我用衍聖公之位,勾起他們的野心。”
朱棣也小聲的迴答道。
朱柏恍然大悟,難怪呢,自己看到聖旨上寫的了,是冊孔訥為衍聖公啊,名字那裏又不是空白的,還好奇自己四哥幹嘛不宣,原來是這樣。
“四哥,這讓他們自相殘殺啊?”
朱棣微微點頭,“沒錯,一個公爵,世襲罔替的那種,現在給他們爭的機會,他們不會不把握住的,這大餅畫的又大又圓,我話說得那麽直白了,他們不可能沒有動靜的。”
“可是你這麽耍他們,到時候利用完他們,結果他們沒有冊封成咋辦?到時候不得鬧起來?”朱柏又問。
朱棣嗬嗬一笑,“怕什麽?他們都要去京城觀禮的,等到時候說到了京城正式冊封不就行了,等他們到了京城,冊封當天他們就得全族下獄,我耍他們又怎麽樣呢?隻能怪他們自己蠢。”
“四哥,用完就丟,坑蒙拐騙,你玩的是真六啊。”朱柏豎起了大拇指。
朱棣哈哈一笑,沒有接話。
俺坑蒙拐騙咋啦,這叫畫大餅!
某永樂大帝的一句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把老二都忽悠瘸了。
敲鑼打鼓,儀仗華蓋,孔家之人紛紛出來跪迎。
洪武十四年,孔子第五十六世孫,孔希學病故。
其子孔訥,於洪武十七年才承爵衍聖公,換句話說,現在孔府沒有衍聖公。
但是有承爵的人,可以被稱為衍聖公,但是朝廷的正式冊封還沒有下來。
朱雄英特意讓燕王朱棣為正使,湘王朱柏為副使,兩位親王前來冊封,那榮耀得不要不要的。
朱雄英就是在給儒家造勢,捧得越高,摔得就越慘。
整個衍聖公府門口,真真是十裏紅毯,百裏鮮花,老早就迎接在那了。
朝廷下旨,冊封儒教為國教,命衍聖公赴京代表儒家受封。
無數百姓圍在附近看熱鬧,其中還有不少諸子百家的人,畢竟朝廷明旨讓百家前來觀禮。
“草民孔訥,率領孔府眾人,恭請聖安。”孔訥此時並沒有承爵,不能稱臣。
雖然私下有人稱他為公爺,但是這種場合不能逾矩,即便他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代衍聖公,但冊封聖旨沒下達他就不算。
朱棣穿著親王朝服,樂嗬嗬朝京城方向拱了拱手,“聖躬安。”
“萬歲萬歲萬萬歲。”
孔府眾人異口同聲的高唿道。
朱棣接過朱柏手上的一道聖旨,就念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聖人儒道學說,傳道授業,教導有方,自漢武獨尊儒術至今以千年基業矣,足可付托至重,允合教化天下……巴拉巴拉巴拉,欽此。”
朱棣巴拉巴拉的念完了這道冊封聖旨。
聖旨一下,隻要到京接受正式的冊封禮,就算禮成了。
“皇帝昏庸無道啊!區區小道,安可配國教之尊?”
“想當年我百家爭鳴之時,有儒一道,上不得台麵,如今橫壓我百家千年不說,現在還要成為國教,那我百家豈不是永無翻身之機?”
“如今,我等百家勢微,儒家如日中天,聖旨已下,大勢已成啊,唉。”
“誰說的?隻要沒舉行冊封禮,就還不算是國教。”
“哦?你們縱橫家一縱一橫的,就兩個獨苗苗了,也想摻和一腳?”
“兩個獨苗苗怎麽了?不為百家學說,見我縱橫家如井中蛙觀天上月,就算是百家學說,見我縱橫家也僅如一粒蜉蝣見青天而已。”
“吹你馬勒戈壁的牛逼呢,說說,你們有啥辦法?”
“你可知道,大明日報是接受百姓投稿的?”
“那也沒用啊,大明日報大多都是些娛樂話題。”
“但他的上級,大明國報可不是啊,如果大明日報上麵的事情鬧的夠大,不一定登不上大明國報啊。”
“嘶~那你的意思是……”
“自錦繡盛唐之後,這群奴顏婢膝之徒,世修降表之輩幹的事兒還少嗎?給他倒騰出來啊。”
“有道理,如今我等百家弟子當齊心協力,共同抗儒才是,畢竟你們誰也不想見到頭上壓上一個不可撼動的大山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啊。”
“善,儒失其鹿,百家共擊……”
人群中,百家弟子來的還不少,大大小小二三十家是有的。
百家學說有的已經滅亡了,有的隻剩幾根獨苗苗了,隻剩縱橫家、墨家、兵家、法家、農家等等幾個學說保存了實力。
藏在人群中的錦衣衛聽到這些話,紛紛將之記錄了下來,然後匯報了上去。
“本王聖旨已經念完,爾等為何不平身?”朱棣合上聖旨問道。
孔訥愣了愣,“燕王殿下,您不是還有一道聖旨沒宣嗎?”
讓衍聖公去代表儒家受封,那你倒是冊封衍聖公啊!
你以為我們沒看到朱柏手上的另一道聖旨嗎?
朱棣哈哈一笑,“這個不急,衍聖公必須要品學出眾之人,皇上交代本王了,立衍聖公,可以不立嫡,也可以不立長,但必須要立賢,所以立誰暫時不急,走吧,先進去吧。”
朱棣的話讓孔訥臉色驟然一變,身後那群上代衍聖公的嫡次子以及庶子眼睛一亮。
這意思不就是說……我們也有爭奪衍聖公之位的資格?
大哥啊大哥,乾坤未定,你我可都是黑馬啊,哈哈哈。
“額……殿下說的是,殿下請進。”
孔訥隻能強行擠出一抹笑意,謝恩起身,在前方帶路。
朱棣拍了拍孔訥的肩膀,“朝廷還是很看好儒家的,太子都說了,百家多病,汝當勉勵之啊!”
朱棣這話就差扯著脖子喊了,人群中許多人都聽到了,縱橫家的人聽到這家夥,臉色頓時就是一黑,這是瞧不起我們嗎?
孔訥聞言,臉色才多出一抹笑意,趕緊把朱棣等人迎了進去。
親王衛隊走在前麵,把朱棣和朱柏保護在中間。
朱柏小聲道,“四哥,你這是要鬧哪樣?”
“大侄兒臨行前交代我了,儒家的黑料,還得是他們自己掌握的最多,所以讓我策反策反一些庶子之類的,得到更多的情報,所以我用衍聖公之位,勾起他們的野心。”
朱棣也小聲的迴答道。
朱柏恍然大悟,難怪呢,自己看到聖旨上寫的了,是冊孔訥為衍聖公啊,名字那裏又不是空白的,還好奇自己四哥幹嘛不宣,原來是這樣。
“四哥,這讓他們自相殘殺啊?”
朱棣微微點頭,“沒錯,一個公爵,世襲罔替的那種,現在給他們爭的機會,他們不會不把握住的,這大餅畫的又大又圓,我話說得那麽直白了,他們不可能沒有動靜的。”
“可是你這麽耍他們,到時候利用完他們,結果他們沒有冊封成咋辦?到時候不得鬧起來?”朱柏又問。
朱棣嗬嗬一笑,“怕什麽?他們都要去京城觀禮的,等到時候說到了京城正式冊封不就行了,等他們到了京城,冊封當天他們就得全族下獄,我耍他們又怎麽樣呢?隻能怪他們自己蠢。”
“四哥,用完就丟,坑蒙拐騙,你玩的是真六啊。”朱柏豎起了大拇指。
朱棣哈哈一笑,沒有接話。
俺坑蒙拐騙咋啦,這叫畫大餅!
某永樂大帝的一句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把老二都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