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天,老朱和小朱被送到了鳳陽。


    把老朱和小朱放下就走了,老朱依舊是穿著破爛一身。


    迴到鳳陽,朱元璋一陣恍惚。


    這……這是把咱送到鳳陽來了啊,有預謀,這絕對是有預謀的!


    “這……鳳陽怎麽感覺沒變呢?咱不是讓在鳳陽建個皇宮嗎?中都之所在,怎麽如此?”


    朱元璋朝著裏麵走去,似乎不敢相信。


    明中都建於鳳陽,始建於洪武二年,於洪武八年罷建,共營建六年之久,明中都占地麵積為五十多平方公裏,有內、中、外三道城。


    朱標也不敢相信,“是啊,此處既有中都所在,為何還是如此荒蕪呢?”


    朱標也不敢相信,兩人繼續超前走去。


    看到一群孩子蹦蹦跳跳的玩耍,身上穿的不過粗布麻衣,補丁一個接一個。


    幾個孩子還唱著童謠。


    “鳳陽地多不打糧,滾子一住就逃荒,隻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


    然而,聽見這道童謠的朱元璋,險些一個沒站穩,朱標趕緊扶住了朱元璋,“爹,你沒事兒吧?”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咱登基之後,多有惠民之策下鳳陽,鳳陽怎麽會是這樣的呢?標兒,這不是鳳陽對不對?”朱元璋不敢相信。


    朱標迴答道,“爹,這裏就是鳳陽,剛剛那群土匪就是把咱們放在縣碑這裏了。”


    朱元璋繼續朝鳳陽裏麵走去,路過一處人家時,坐在門口的婦人突然站起來了。


    “小虎,去家裏拿兩個窩頭來,這又不知道是哪裏遭了災了,可憐人呐。”


    朱元璋微微一愣,窩頭,是要給自己嗎?


    朱元璋走上前去,“大妹子,你說遭災,這裏也遭災也嚴重嗎?”


    那婦人苦笑了一聲,“說鳳陽,道鳳陽,咱鳳陽是個好地方,可是呢,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蟲鬧饑荒,唉。”


    據 《明史·五行誌》記載,整個明王朝存在的二百七十六年中,發生水旱蝗雹災害竟達四百二十八次。


    鳳陽受災首當其衝,


    其災荒嚴重的重要原因是黃河奪淮,明清兩朝為保漕運而犧牲淮河中遊利益,也使鳳陽災荒加重。


    “洪武皇上不是給鳳陽免除很久的賦稅嗎?而且不是立為陵戶,世代優待嗎?而且鳳陽不是有大規模強製移民嗎?


    咱如果沒記錯的話,僅洪武七年,就從江南遷徙來了十四萬人,鳳陽怎麽會是這麽個地方呢?”


    朱元璋疑惑。


    這婦人問道,“老哥,你在外地,可曾聽說鳳陽花鼓?”


    “那誰不知道,鳳陽花鼓天下聞名。”朱元璋說道。


    婦人再問,“那你可知鳳陽花鼓如何天下聞名的?”


    朱元璋愣了愣,“名氣大?”


    婦人搖了搖頭,“不,鳳陽花鼓之所以天下聞名,便是因為隨著鳳陽大批逃荒的人,才傳遍的大江南北。”


    朱元璋聞言,震驚的後退了兩步。


    “什……什麽?”


    婦人說道,“一看你就不知道,咱們鳳陽現在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這也是為什麽鳳陽花鼓天下聞名。”


    這時候,婦人身後走來了個大約六七歲的孩子,手上拿著兩個窩窩頭。


    “娘,拿來了。”


    婦人接過,放在了朱元璋碗裏,“大哥,你們那也受災了吧,大家夥日子都不好過,挨挨就過去了,吃吧。”


    朱元璋看著碗裏的兩個窩頭,一時間語塞。


    “爹。”朱標拉了拉朱元璋的手臂,朱元璋這才迴過神來。


    朱元璋分了個窩頭給朱標,“大妹子,你丈夫呢?家裏就你們母子倆嗎?”


    婦人聞言,眼中落寞之情更甚。


    “我本住江南水鄉,就是移民過來的,移民的第三年,水災一至,父母俱亡,兄長參軍報國,戰死沙場,丈夫是個孤兒,早年參軍,前年洪武十三年隨軍參加北伐,戰死沙場,家中就我們母子了。”


    婦人將兒子攬入懷中,朱標聽著這話,心中很不是滋味。


    參加北伐戰死的……


    朱元璋把碗中另一個窩頭還了迴去,“大妹子,你們家肯定也不好過,這一個你拿迴去吧。”


    婦人拒絕道,“唉,再不好過日子也要過,多這一個窩頭也吃不飽,少這一個窩頭也餓不死,你們乞討也不容易,你們吃吧。”


    朱元璋的手愣在了半空,“既然你兄長和丈夫都戰死沙場了,那朝廷撫恤應該都給你了啊,為何你們家還如此艱難?”


    婦人苦笑道,“那麽幾兩銀子,有何用?再省吃儉用,也沒了。”


    朱標麵色一變,“幾兩銀子?這怎麽可能,朝廷撫恤絕不止幾兩銀子,雖然是銀子加布匹加糧食共同撫恤,但折算下來也有二三十兩啊。”


    婦人疑惑不解,“什麽布匹,什麽糧食?我兄長戰死,就隻有五兩銀子的一個銀錠,丈夫前年戰死的時候,也是一個五兩的銀錠外加一兩六錢的碎銀子而已,沒聽說什麽布匹糧食啊。”


    朱標聞言便知道這是有人在貪汙撫恤了。


    朱元璋臉色極差,“沒啥,大妹子,我們繼續朝前麵去了,相信朝廷,日子會好起來的。”


    婦人笑著點了點頭,“那就承你吉言了,你們也別太灰心,日子吧,挨了一年又一年,總能過下去。”


    “嗯嗯,那我們走了,謝謝你的窩頭。”


    朱元璋擠出一個笑容,帶著朱標離開了。


    朱元璋現在都五十多了,見過朱元璋的老人基本上都死了,即便是本地,也沒什麽人認識朱元璋。


    隻當是普通的兩個乞丐而已。


    京城負責監視朱元璋和朱標的錦衣衛將三人的對話全部一字不差的記錄下來,並且立即快馬加急傳迴了京城。


    用本地的錦衣衛,朱雄英不放心。


    所以從京城撥了二十個錦衣衛,暗處秘密保護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倆。


    不能讓他們餓死,也不能讓他們離開鳳陽。


    “驕兵悍將,竟還敢貪汙撫恤!真該殺!”朱元璋氣得又把碗往地上一摔。


    朱標趕緊接住,“爹,摔了您可就沒碗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