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這家夥膽子大,直接帶頭了。


    同時,也承擔來自朱元璋最猛的火力。


    “藍小二,你要反是不是!你敢逼宮!”


    “父皇息怒。”朱標拉了拉朱元璋,眼下火氣別那麽大。


    嗓門大也沒用啊。


    藍玉迴答道,“這個天下是兄弟們打下來的,臣不可能毀了兄弟們的心血,是不可能反的,隻是如今陛下年邁昏憒,竟至功臣蒙冤,臣不能眼見陛下墮迷途而不知返,兵諫於陛下,臣有罪,願自請罰俸一年!但皇後娘娘為國為民,還請陛下納諫!”


    “臣附議!請陛下納諫!”


    傅友德拱手道。


    “皇後娘娘,不好了,不好了。”這時候,耿炳文趕忙跑了進來。


    馬皇後眉頭一皺,“怎麽了?不是讓你去穩定軍營嗎?”


    “來……來不及了,申國公鄧鎮嗣帶頭,身後跟著延安候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江夏侯周德興、臨江侯陳德、鞏昌侯郭興、六安侯王誌、滎陽侯鄭遇春、平涼侯費聚、江陰侯吳良、南雄侯趙庸,帶著本部兵馬衝進皇宮來了,說是要響應號召,驅逐偽帝,匡扶正統,而且京營兵馬還在調動,聽說陸陸續續往皇宮來。”


    耿炳文咽了咽口水,一口氣把話說完。


    朱元璋臉色驟變,這些人都是要反自己的?


    朱標扶著椅子,險些沒站穩。


    爹啊,我早就跟你說過了,不能這麽殺,這下好了吧。


    先開始彈壓得多狠,現在反彈就有多大,以前是沒領頭的,就算有人領頭也不一定敢幹。


    但是現在是母後帶的頭,淮西弟兄們誰會不響應?


    淮西不是不敢反,是沒人整合淮西並且領頭。


    徐達深唿一口氣,“上位,還請順應臣心,赦免鄭國公之罪,莫讓功臣流血又流淚。”


    湯和拱手道,“請陛下定奪!”


    “請陛下定奪!”


    餘下眾人異口同聲的開口道。


    這一副逼宮的架勢,饒是朱元璋也沒見過。


    臣子怎麽敢逼宮自己這個皇帝的?


    驕兵悍將,這群驕兵悍將不除,朱家江山不穩啊。


    朱元璋坐了下來,臉上就差把不服氣三個字寫臉上了。


    “父皇,還請納諫啊。”朱標也勸道。


    再怎麽樣,先把淮西集團安撫住才行,否則真鬧起來,天下就又要亂了。


    自己早就勸過朱元璋,眼下對淮西隻能是安撫為主,誅殺為輔,不能步子邁太大。


    可是偏偏朱元璋認為自己手裏握著兵權,自己又是皇帝,自己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當今之域中,是朱家之天下,爾等今日逼宮謀反,就不怕來日天打雷劈嗎?”朱元璋這一次屬實是被氣得不輕。


    “舅姥爺,天下姓朱,可是又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姓朱,我表弟也姓朱,趕緊的吧,退位,快傳國給我雄英表弟。”李景隆梗著脖子道。


    前半句,是眾人想說又不敢說的話。


    後半句,純屬李景隆自己的想法。


    “善長,你也要跟著他們反咱?”朱元璋壓根不理會李景隆這個小屁孩兒。


    而是看向了李善長。


    李善長歎了口氣,“上位,你也老了。”


    就這麽一句話,朱元璋的精力好似被抽幹了。


    洪武四年,李善長就因病辭官。


    然後掛著閑職,雖不管朝中諸事,但影響力依舊不可小覷。


    老朱啊,你老了,你保證不了大家下一代的利益了,眼下沒逼你退位,已經很給你麵子了。


    “準了,鄭國公常茂,免罪。”


    朱元璋咬牙切齒的同意了這件事情。


    眼下形勢所逼,不同意不行。


    馬皇後帶的這個頭,就像是一根刺紮在了朱元璋身上,讓朱元璋認清了自己的身份。


    不是自己成為皇帝了,就可以抹去自己倒插門的這個事實了。


    李善長掏出一道詔書,“陛下既已年邁,想必已無力處理國政,而太子殿下監國攝政多年,足可擔江山社稷之重,懇請陛下降旨,賦予太子殿下進止之權,軍國大事皆取太子殿下進止!”


    李善長把詔書遞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閉上了眼,這是要自己放權啊。


    不過無所謂,是放權給朱標,若不是想再扶朱標兩年,自己早就把江山交給朱標了。


    隻是這權力……真不想現在就放啊。


    “準了,標兒,蓋印。”朱元璋同意了,不同意也不行啊。


    還好是放權給朱標,大不了自己退居幕後就是了。


    “是,爹。”朱標接過了李善長遞來的詔書,拿起一旁放著的國璽,直接蓋了上去。


    淮西明顯不想讓朱元璋再掌權了,朱元璋一味的彈壓,早就已經讓人怨聲載道了。


    “陛下聖明。”


    眾人見到朱元璋這麽痛快,也是鬆了口氣,最起碼大家麵子上都過得去。


    你好我好大家好。


    緊接著,李善長又拿出了一道詔書。


    “陛下,皇嫡長孫殿下,為宗室嫡長,自古帝王臨禦天下,皆是以嫡承宗,以嗣定統,懇請陛下降旨,冊立皇嫡長孫朱雄英為皇太孫,並協理國政,以重萬年之統,以安天下臣心!”


    “你說什麽!”朱元璋的眼中怒火中燒,還要自己立朱雄英為太孫?


    而且還要協理國政之權?


    “陛下,虞王殿下天資粹美,必能撫禦寰宇,禦極萬方,請陛下立虞王殿下為太孫,以固國本。”徐達也是勸道。


    馮勝拱手道,“陛下,庶人呂氏,謀害先太子妃和陰謀戕害皇嫡長孫,從這件事情當中可以看出國本不固則江山不穩!為防止再有庶出亂權,窺測神器,請陛下立皇嫡長孫為太孫,以定國本,以安臣心。”


    “陛下,居嫡長者必正儲位,這是您自己定下的規矩,難道您想食言而肥嗎?”傅友德拱手道。


    剛說完,外麵就傳來了兵馬衝鋒的聲音。


    眾人臉色齊齊一變,看向了外麵。


    就見鄧鎮嗣帶著人浩浩蕩蕩衝了過來,身披甲胄。


    鄧鎮嗣乃寧河王鄧愈之子。


    鄧愈封衛國公,洪武十一年薨,追封寧河王。


    其子承爵國公,朱元璋改封申國公。


    “參見皇後娘娘,參見太子殿下。”鄧鎮嗣帶頭單膝跪地高唿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