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帶腦子寫,你們也別帶腦子看,所以請把腦子寄存在這裏再看。】


    “合棺,摔盆,起靈!”


    伴隨著一聲悲涼的唱喝聲,東宮內頓時哭聲震天。


    花開又花謝花滿天,是你忽隱又忽現。


    朝朝又暮暮朝暮間,卻難勾勒你的臉。


    大明不妙曲一響,老朱家又雙叒叕死人了。


    小曲一響,朱棣叫爽。


    “大孫,咱的大孫,嗚嗚嗚。”


    “雄英,我的兒啊,雄英,嗚嗚嗚。”


    “雄英啊,你怎麽就舍得棄皇奶奶而去啊,嗚嗚嗚嗚,你叫皇奶奶可怎麽活啊,嗚嗚嗚。”


    “外甥啊,大外甥啊,嗚嗚嗚,你娘走得早,怎麽你也要離舅舅而去了啊,外甥啊。”


    “虞王殿下啊,嗚嗚嗚,一路走好啊。”


    “大侄兒,大侄兒,你怎麽就走了啊,嗚嗚嗚。”


    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盡皆在此。


    大明,洪武十五年五月,天氣異常炎熱,但人們的心卻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寒意所籠罩。


    皇嫡長孫朱雄英,這位備受矚目的皇室貴胄,不幸夭折,薨了。


    追封虞王,諡號,懷。


    出殯當天,太子朱標身披麻衣,頭戴孝帽,麵容憔悴的伏在棺前,淚水如泉湧般流淌,他的痛苦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隻能通過那無盡的哭泣來宣泄內心的悲傷。


    按照古代的禮儀規定,嫡長子去世後,親生父親需要披麻戴孝,服斬衰,這就是嫡長子的地位。


    而且斬衰要服三年的。


    嫡長子是家族本支大宗的宗子,他代表了家族的繼承和延續的責任,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葬禮儀式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合棺,接著就要將朱雄英的棺槨運往鍾山下葬了。


    幾個太監小心翼翼的將棺蓋緩緩蓋上,仿佛生怕驚醒了沉睡中的靈魂,然而,就在棺蓋即將完全合攏的時候,一隻小手突然從棺材裏伸了出來,緊緊抓住了棺蓋邊緣,阻止它繼續合上。


    “啊!詐……詐屍了!虞王殿下活了!”


    負責合棺的太監驚恐萬分,不由自主的發出尖叫。


    這聲驚叫如同驚雷一般,打破了東宮內的寧靜,原本沉浸在哀傷中的眾人紛紛驚愕的抬起頭,目光齊刷刷的投向了那座棺槨。


    一時間,整個東宮陷入了一片死寂,隻有那隻小手還在頑強的阻擋著棺蓋的合攏。


    “開棺!快開棺!我大外甥沒死!”


    鄭國公常茂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連忙衝上前,把合了一大半的棺蓋直接給推開了。


    “大舅舅。”棺內,朱雄英果然睜開了眼睛,正準備撐著身子坐起來。


    “外甥!哈哈,大外甥!你沒死!”常茂頓時抹了把眼淚,生怕自己看錯了,趕忙把朱雄英從棺槨裏抱了出來。


    “雄英!”馬皇後也是驚唿一聲,趕忙衝到朱雄英身邊,把朱雄英攬入懷中,抱頭痛哭了起來。


    緊緊的抱著朱雄英,生怕這是一場夢。


    “皇奶奶。”朱雄英抽泣的喊了一聲。


    “哎,雄英,你嚇死皇奶奶了,皇奶奶就知道你不舍得離皇奶奶而去的,你這是發生什麽事了,你怎麽死而複生的?”


    馬皇後喜極而泣,仔細的摸著朱雄英的臉,生怕這是一場夢。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朱雄英沒有多說什麽,就說了這麽一句。


    因為朱雄英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這件事情,朱雄英隻記得自己死了,魂魄飄在一片虛無的空間。


    那裏好像是時間的長河,自己從自己出生一直看到了後世發生的事情。


    自己不甘心早夭,不甘心大明享國不過三百年,不甘心大明之後蠻夷再度入主中原等等,太多太多的不甘心了,於是向天高唿。


    “蒼天呐,為何隻許春迴去,卻不容人再少年!倘若給我一次迴到少年的機會,我一定不會讓這些悲劇發生!”


    “準。”


    伴隨歲月長河一個準字落下,然後自己就活了。


    “大孫,大孫啊。”朱元璋拿著癢癢撓,向朱雄英走來,也想像以前一樣,抱起朱雄英。


    然而,朱雄英卻後退了,拒絕了朱元璋的擁抱。


    “陛下,君臣有別。”


    朱雄英這麽一句話,讓朱元璋頓時愣在了原地。


    百官:好家夥,這一句陛下,比當年張飛叫劉備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句君臣有別,疏遠得不成樣了。


    “你……大孫,你叫咱……陛下?你不認識咱了嗎?咱是你皇爺爺啊。”朱元璋不敢置信,朱雄英這是第一次這麽稱唿自己。


    朱雄英稱唿自己……陛下?


    為什麽這麽疏遠自己了?


    朱雄英搖了搖頭,“從你為了江山而默許我母妃薨的那一刻,你就不是了。”


    刹那間,文武百官臉色驟變。


    這是……談到先太子妃之死了?竟有朱元璋的默許?


    從朱元璋對權力的掌控欲來說,是不會允許有東西超出他的掌控的,朱元璋不想的話,沒有人能害了常氏。


    雖然現在錦衣衛才剛成立個把月,但不代表先前的朱元璋現在就是瞎子。


    常氏生完朱允熥十一天後,還在坐月子的時候薨,然後沒多久呂氏扶正,這其中沒點貓膩,誰信?


    呂氏扶正,就是扶持江南製衡淮西,呂氏扶正之後,針對淮西的大案一個接一個,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凡常氏薨了,朱標重新娶一個繼妃,都沒人會說什麽,朱標這倒反天罡的操作,很難不讓人懷疑常氏的死。


    朱元璋參與了可能性不大,但是默許的可能性很大。


    “雄英,你說什麽!”朱標嗬斥道,眼下這場合,朱雄英在亂說什麽?


    朱雄英看向朱標,“太子殿下,你不也負了我母妃嗎?妾扶正,千百年來你是獨一份,我母妃的死,你敢說你不知情嗎?”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這到底是發生什麽事情了?為什麽感覺火藥味好濃。


    呂氏入了東宮,是江南派係在某些方麵爬得最高的位置,所以選擇了扶正呂氏,拉攏江南,製衡淮西,而不是選擇別人。


    因為,呂氏的身份擺在那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