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應昌府,蒙元王庭。
燈火搖曳,映照著幾位大臣焦急的麵容,此刻他們眾口一詞,力勸皇座上方新登基不久的大元第四位皇帝即蒙元帝國第八位大汗“普顏篤可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出兵南方大興。
“陛下,如今南方局勢動蕩,正是我大元鐵騎南下建功立業之良機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老臣願領兵出征,攻克弱興,還於大都,再複我世祖皇帝昔日之榮光!”一位老將上前一步,聲如洪鍾,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征伐的渴望之光。
“陛下,中原之地,地廣物豐,若能納入囊中,我大元必將更加強盛,陛下之威名也將震懾四方!”另一位大臣亦附和道,手中的笏板不住地顫抖,似在為那想象中的霸業激動不已。
愛育黎拔力八達坐在禦案之後,眉頭緊鎖,目光在幾位大臣臉上一一掃過,良久,發出一聲怒喝:“夠了!汝等隻知征伐,可曾想過戰爭之下,百姓何以為生?我大元自成宗皇帝登基之後便以休養生息為重,而非窮兵黷武!再者,先皇武宗皇帝新喪,爾等身為臣子,不知守孝,卻還要再添殺戮嗎!”
聲音在殿內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大臣們麵麵相覷,一時噤若寒蟬。
就在這凝重的沉默之中,一位大臣硬著頭皮再次進言:“陛下,此次非我等執意興兵,實乃大師日前占得一卦,卦象顯示南方大興將有大亂,此時出兵,必能大獲全勝,此乃天賜良機,還望陛下三思啊!大師之算,千真萬確,陛下不可錯過這扭轉乾坤之運勢。”
愛育黎拔力八達怒目圓睜,猛地一拍禦案:“荒唐!朕豈會憑那虛無縹緲之卦象決定國家大事?戰爭豈是兒戲,怎能因一人之言便置萬千生靈於水火?朕意已決,休要再提出兵之事!”此時他臉上泛起一層紅暈,顯然是被這荒唐的言論激怒到了極點。
然而,大臣們卻並未就此罷休,交頭接耳一番後,又有一位大臣上前苦勸:“陛下,大師向來能通神明,其所言所行皆有深意,過往也多有應驗。若錯過此次時機,恐日後再難有如此良機,還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啊!”
愛育黎拔力八達霍然起身,龍袍下擺隨之飄動,周身內力擴散,居然是九分飛瀑境上階修為。
他憤怒地指著殿門:“汝等執迷不悟,朕甚是失望!朕貴為天子,自當以天下蒼生為念,而非迷信那等無稽之談。若再有人敢言出兵,便休怪朕治其罔上之罪!”
“何人惹得陛下如此龍顏大怒啊?”殿外傳出蒼老卻威嚴雄渾的聲音。
愛育黎拔力八達眉頭皺得更緊,眼中閃過一絲警惕與不悅。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怒火,重新坐迴龍椅,冷冷道:“大師請進。”
隻見那神秘大師身披黑色袈裟,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一雙好似能夠看穿一切的眼睛,手持禪杖,大步邁入殿中。
他先是向皇帝行了一禮,動作中雖有恭敬之態,可眼神卻隱隱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傲慢。“陛下,老衲來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見此,揮退了一眾大臣。
“陛下,老衲聽聞朝堂之上對此番出兵之事尚有疑慮,特來解惑。”大師聲若洪鍾,在殿內嗡嗡作響。
愛育黎拔力八達強壓著怒火,沉聲道:“大師有話便說,但朕希望你能明白,朕之立場,從未改變。”
大師微微抬頭,目光掃過諸位大臣,嘴角上揚,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陛下,老衲夜觀天象,南方大興帝星黯淡,此乃天要其亡之兆。況且我大元天兵,銳不可當,此乃順天應人之舉,陛下萬不可因婦人之仁,而錯失這大好時機,辜負了長生天的旨意啊。”
愛育黎拔力八達冷哼一聲:“大師,你口口聲聲說順天應人,可曾想過戰爭一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田園荒蕪?這豈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旨意?”
大師雙手合十,微微搖頭:“陛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些許百姓之犧牲,換來的將是我大元萬世之榮耀,此乃劃算之買賣。”
愛育黎拔力八達怒極反笑:“好一個劃算之買賣!在大師眼中,人命竟如此輕賤?朕乃萬民之主,豈會做這等不仁不義之事!”
大師見皇帝不為所動,臉色一沉,語氣也明顯強硬起來:“陛下,老衲一心為我大元社稷著想,您卻如此執拗。莫不是當年在大興的鬆林學院待久了,與那些南人日夜相處,竟對大興有了感情,忘了自己身為大元皇帝的本分?”
此語一出,愛育黎拔力八達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雙手緊緊握住龍椅扶手,指節泛白,身子微微顫抖,顯然是被大師的話激怒到了極點。
“放肆!”他怒喝一聲,聲音中飽含著無盡的威嚴與憤怒,“朕之胸懷乃天下蒼生,豈會因區區地域之見而誤國誤民!朕在鬆林學院,學得是治國安邦之策,悟得是仁德愛民之道,而非你這等狹隘的征伐之念!”
大師卻毫無懼色,直視愛育黎拔力八達雙眼:“陛下,老衲已跟隨我蒙元三代君主,所謀所劃皆是為了我大元的霸業宏圖。陛下如今這般瞻前顧後,如何對得起祖宗的基業?老衲一片赤誠,卻遭陛下如此誤解,實在寒心!”
愛育黎拔力八達猛地站起身來,龍袍在內力的翻湧下烈烈作響:“大師,朕敬你往日功績,對你禮遇有加。但你今日這番言行,已觸及朕的底線。朕是大元皇帝,更是天下之主,行事自當以正道為本,而非被你這等霸權之欲裹挾!”
豈料大師冷笑一聲,“哦?九分飛瀑境上階,陛下真是好厲害啊!”言罷,隻見大師周身氣息湧動,猛地釋放出強大內力,無形的壓力瞬間在殿內彌漫開來。
愛育黎拔力八達頓感唿吸困難,胸口似被巨石壓住,他臉色蒼白,卻仍強撐著挺直脊梁,怒視著大師。“你這逆臣!竟敢以下犯上!”
大師神色冷漠:“陛下,老衲這是為了大元的前途,您不聽勸阻,老衲隻能略施手段。如今老衲修為已達十二分天河境大宗師,這天下間能與我抗衡者寥寥無幾。陛下若執意不肯出兵,莫怪老衲不敬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心中暗驚,他深知此境界的恐怖實力,但仍毫不退縮:“朕乃天子,受命於天,豈會被你這等武力脅迫!你莫要忘了,這朝堂之上,還有萬千忠於朕的將士和臣民!”
大師聞言大笑:“陛下,他們在絕對的實力麵前,又能如何?老衲今日就是要讓陛下明白,有些決定,您必須得做!”
“你……你給朕住手!”愛育黎拔力八達嘶吼著。
不料大師下一刻竟真的收起內力,雙手籠於袖中,說了一句高深莫測的話:“再者說,有些事情,陛下不願做,不代表別人不想做。”
愛育黎拔力八達聞言,心中一凜,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慮與警惕,厲聲問道:“大師此言何意?莫要再打啞謎,有話直說!”
大師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陛下,這天下大勢,變幻莫測。您雖貴為天子,但有些人的心思,可比這朝堂上的爭鬥更為複雜深沉。老衲不妨直言,如今老衲已說動了華夏狼族中的大多數灰狼族、南疆狼族,還有那東海扶桑國參與此次大業,”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後,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心中暗驚,沒想到大師背後竟謀劃如此之深,牽扯如此之廣:“大師,你竟敢私下串聯各方勢力,你可知這是謀逆大罪!朕的大元,豈容你這般肆意妄為!”
大師卻鎮定自若,絲毫不在意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斥責,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而我大元這邊,晉王也孫鐵木兒、床兀兒、脫虎脫都表示願意參與,他們可都盼著您能順應‘天意’呢。你若還是固執己見,這局麵恐怕就不是你能掌控的了。哦,對了,我大元聖教此次也想分一杯羹呢!聖教弟子眾多,遍布四方,教中高手如雲,他們也渴望在這亂世中為我大元開拓疆土,成就不世功勳。聖教的力量,您可莫要小覷啊!”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聞此言,心中愈發沉重,深知聖教插手此事會讓局勢更加複雜難測:“大師,你莫要以為聯合了這些勢力就能逼迫朕就範。朕乃大元之主,豈會被你們這些野心家牽著鼻子走!”
大師冷笑一聲,緩緩說道:“陛下莫要動怒,老衲這麽做,也是為了我大元的昌盛。想當年,老衲被世祖皇帝器重,奉為帝師,在佛道之辯中力挫群道,為我教在我大元掙得無上地位,自此在這天下間積攢下了深厚威望與人脈。各方勢力敬我、畏我,皆願聽我一言。如今老衲所為,不過是想延續我大元的輝煌,重現世祖皇帝時期的榮光!”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聞此番解釋,心中更是憂慮萬分,但麵上仍強裝鎮定:“大師,即便你曾有恩於我大元,但如今你的行徑已嚴重威脅到社稷安穩。朕是不會讓你得逞的!”
“陛下莫要再爭!如今這些年,老衲雖隱於幕後,卻時刻關注著天下局勢。聖教在老衲的經營下,勢力早已滲透各處。華夏狼族,他們敬畏老衲的威望,信服老衲之言。而扶桑國,聽聞我大元之強盛,亦願在這天下紛爭中尋得利益,與老衲一拍即合。至於我朝的晉王等人,他們也明白此番出兵的利益所在,自然願意聽從老衲的安排。陛下,您若順應大勢,老衲自會全力輔佐,讓您的威名遠超世祖皇帝。”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聞此番解釋,心中對大師的野心和謀劃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守護大元和平穩定、不讓百姓陷入戰火的決心:“大師,你莫要再癡心妄想。朕不會被你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也不會被你的勢力所脅迫。朕定當采取措施,讓你和你的陰謀無處遁形!”
大師聽聞此言,後退幾步:“陛下,老衲一片忠心,隻盼你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到時候這王庭之中,恐怕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你可要想好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沉默片刻,心中明白此事絕非簡單的出兵與否的爭論,背後似乎隱藏著更為複雜的陰謀。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大師,朕不會被你的危言聳聽所左右。朕自會查明真相,若有人敢心懷不軌,朕定當讓他付出慘重的代價!”
見皇帝如此執著,大師眼神冰冷,沉默了好一陣後問道:“我最後問一次,陛下當真不出兵?”
愛育黎拔力八達目光堅定,毫不猶豫地迴答:“朕意已決,絕不出兵!”
大師聽後,忽然仰頭大笑起來,笑聲在大殿中迴蕩,讓人毛骨悚然。笑罷,他冷冷說道:“沒關係,那就隻能開啟第二方案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心中一沉,警惕地問道:“第二方案?你到底在謀劃什麽?”
大師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緩緩說道:“陛下,既然您不願順應這‘大勢’,那老衲隻好自行其是。老衲已安排妥當,讓那些願意追隨的勢力,在一個月內,分批秘密潛入到大興都城洛陽周圍潛伏下來,待時機成熟,便一舉進攻,屆時大興必將大亂,我大元鐵騎再趁虛而入,照樣能成就霸業!”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聞此言,怒不可遏:“大師,你這是要將我大元拖入萬劫不複之地!你如此行事,可曾想過一旦失敗,會給我大元帶來怎樣的災難?”
大師卻不以為然:“陛下,成大事者本就應果敢決斷,老衲這是在為大元開辟新的輝煌之路,何來災難之說?您若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與老衲一同成就大業。”
愛育黎拔力八達咬著牙說道:“朕絕不會與你這等亂臣賊子同流合汙!朕定當即刻部署,全力阻止你的陰謀。”
大師冷哼一聲:“陛下,您就等著瞧吧。這天下,遲早會按照老衲的計劃發展。”說罷,便欲轉身離開大殿。
愛育黎拔力八達見狀,大聲喊道:“大師,你今日踏出此殿,便再無迴頭之路。朕定會將你和你背後的勢力連根拔起!”
大師聞言愣住,緩緩迴頭看去,眼中卻是滿含淚光,帶著無盡的悲憤與委屈怒喝:“我背後的勢力?我背後除了我大元,還有什麽!”
說罷,他雙手顫抖著解開了纏裹的黑色袈裟,露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身體。隻見那皮膚上布滿了交錯縱橫的傷口,層層疊疊,猙獰可怖,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經曆的無數殘酷戰鬥。
而大麵積的燙傷更是慘不忍睹,燙傷的肌膚呈現出焦黑與暗紅的斑駁色澤,有的地方甚至已經扭曲變形,想必是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愛育黎拔力八達看到這一幕,也不禁大驚失色,麵露驚愕之色,下意識地脫口而出:“這……這怎麽可能?傳聞大師相貌英俊,麵若冠玉,怎會如此?”
大師慘然一笑,笑聲中滿是淒涼:“陛下,那些不過是世人看到的表象罷了。昔年大興皇帝龍心偉北伐我大元,那是何等之慘烈?老衲又怎麽會安然無恙呢?”
“當年那龍心偉率大軍所到之處,生靈塗炭。我大元將士雖英勇無畏,但也傷亡慘重。老衲眼睜睜看著無數同胞倒在血泊之中,那屍橫遍野的場景,至今仍曆曆在目。而老衲身為帝師,卻無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彼時聽聞世祖皇帝陛下受困,老衲心急如焚,親自帶領著一路精銳人馬前去支援世祖皇帝。一路上馬不停蹄,隻想盡快趕到戰場,為我大元貢獻一份力量。可誰能料到,在途中我們竟迎麵遭遇了麒麟族少主沈肅。那沈肅天賦異稟,實力超群,所率領的麒麟族戰士更是勇猛無畏。雙方短兵相接,瞬間陷入了一場慘烈的廝殺。”
“老衲雖拚盡全力,施展渾身解數,卻依舊難以抵擋沈肅的攻勢。而且老衲驚恐的發現,他的‘麒麟聖焱’遠在我的‘文成業火’之上!最終老衲身負重傷,被他擊敗。我方將士也紛紛倒下,死傷無數。那一戰,是老衲一生的恥辱,更是我大元的傷痛。”
“我大元被趕迴草原後,世祖皇帝整日鬱鬱寡歡,往昔縱橫天下的豪情壯誌一去不返,最終在無盡的惆悵中離世。後來成宗皇帝七下中原,意圖重振我大元雄風,卻全部铩羽而歸,更是含恨而終,死不瞑目啊!老衲跟隨世祖皇帝多年,又看著成宗皇帝為了大元嘔心瀝血,他們的遺誌未竟,此等心痛,陛下又怎能體會!”
“自那時起,老衲便發誓,定要讓大興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重現我大元之雄風。所以,老衲這些年苦心孤詣,謀劃著這一切,隻為了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讓我大元一雪前恥,再次成為這天下的霸主!”
他眼中淚光閃爍,凝視著愛育黎拔力八達:“可如今,陛下卻視老衲為亂臣賊子,老衲一片赤誠之心,天日可鑒!老衲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想重現世祖皇帝時期的輝煌,讓我大元的鐵騎再次踏遍天下,讓四方皆來朝貢。陛下,您為何就不明白老衲的苦心呢?”
愛育黎拔力八達望著大師,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大師所言非虛,其過往功績不可磨滅,但如今其行事卻過於偏激,手段狠辣,已嚴重偏離正道,危及大元的穩定與百姓的安寧
他安慰般的說道:“大師,您過往之功,朕銘記於心。但如今您的做法,會讓我大元陷入不義之戰,會讓無數百姓遭受滅頂之災。朕身為天子,必須為天下蒼生考慮。”
大師絕望地閉上雙眼,淚水順著臉頰滑落:“陛下,您既然如此固執,老衲也無話可說。但老衲心意已決,哪怕與陛下背道而馳,也要為我大元的未來拚上這一把。哪怕拚盡這殘軀,也要讓大興付出代價!”
說罷,大師重新裹好袈裟,決然轉身,向著大殿之外走去。
大師走到門口,再次迴身,目光複雜地看著愛育黎拔力八達,說道:“無論怎樣,陛下都是世祖皇帝和成宗皇帝的血脈,老衲受其祖孫二人大恩,隻想報恩,而無其他。老衲深知此舉可能會與陛下產生衝突,但老衲堅信,這是讓大元重迴巔峰的必經之路。陛下此刻或許不能理解,但日後定會明白老衲的一片苦心。”
愛育黎拔力八達心中一震,先輩在大元的威望他自然清楚,大師這番話雖未改變他的決心,卻也讓他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大師及一幹舊臣的忠誠,但這份忠誠如今卻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呈現,讓他左右為難。
“大師,朕理解你對世祖皇帝和成宗皇帝的忠誠,但如今時代不同,治國安邦需順應天道民心,而非僅憑一腔熱血與仇恨。朕希望你能懸崖勒馬,莫要讓大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無奈。
大師微微搖頭,長歎一聲:“陛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老衲心意已決,望陛下好自為之。”說罷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出大殿,身影漸漸消失在夜幕之中。
“穆爾啊……不,現在應該叫你大元成宗皇帝鐵幕耳陛下,你當年非要和班長爭一個高低,我和伯顏他們就算違背與世祖皇帝他老人家的血誓也要幫你!如今你魂歸長生天,你未竟的事業,兄弟替你實現!”
(注:
一.蒙元聖教(書中設定)
蒙元本來信仰的是薩滿教,後來蒙元的鐵蹄東攻西討、南征北戰,道教、佛教、藏傳喇嘛教甚至是西方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宗教多多少少都融合在了一起,後來教眾取名為“聖教”,主體還是以長生天為信仰,自稱是上天的使者與侍者。
二.蒙元帝王
雖然書中蒙元被驅趕迴草原,但即位順序和即位之人和曆史上並沒有變化
第一位皇帝便是元世祖忽必烈,他就不多做解釋了,眾所周知。
之後即位的是元成宗鐵幕耳,也就是穿越者之一的穆爾,也是他將宮川流放
在之後即位的是其侄子,元武宗海山
接下來登基的第四位皇帝,便是海山的弟弟,也就是如今的皇帝,即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
對曆史不太熟知的小夥伴劇透一下,蒙元第六位皇帝便是前文中被趙龍血虐的也孫鐵木兒,即元泰定帝)
燈火搖曳,映照著幾位大臣焦急的麵容,此刻他們眾口一詞,力勸皇座上方新登基不久的大元第四位皇帝即蒙元帝國第八位大汗“普顏篤可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出兵南方大興。
“陛下,如今南方局勢動蕩,正是我大元鐵騎南下建功立業之良機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老臣願領兵出征,攻克弱興,還於大都,再複我世祖皇帝昔日之榮光!”一位老將上前一步,聲如洪鍾,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征伐的渴望之光。
“陛下,中原之地,地廣物豐,若能納入囊中,我大元必將更加強盛,陛下之威名也將震懾四方!”另一位大臣亦附和道,手中的笏板不住地顫抖,似在為那想象中的霸業激動不已。
愛育黎拔力八達坐在禦案之後,眉頭緊鎖,目光在幾位大臣臉上一一掃過,良久,發出一聲怒喝:“夠了!汝等隻知征伐,可曾想過戰爭之下,百姓何以為生?我大元自成宗皇帝登基之後便以休養生息為重,而非窮兵黷武!再者,先皇武宗皇帝新喪,爾等身為臣子,不知守孝,卻還要再添殺戮嗎!”
聲音在殿內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大臣們麵麵相覷,一時噤若寒蟬。
就在這凝重的沉默之中,一位大臣硬著頭皮再次進言:“陛下,此次非我等執意興兵,實乃大師日前占得一卦,卦象顯示南方大興將有大亂,此時出兵,必能大獲全勝,此乃天賜良機,還望陛下三思啊!大師之算,千真萬確,陛下不可錯過這扭轉乾坤之運勢。”
愛育黎拔力八達怒目圓睜,猛地一拍禦案:“荒唐!朕豈會憑那虛無縹緲之卦象決定國家大事?戰爭豈是兒戲,怎能因一人之言便置萬千生靈於水火?朕意已決,休要再提出兵之事!”此時他臉上泛起一層紅暈,顯然是被這荒唐的言論激怒到了極點。
然而,大臣們卻並未就此罷休,交頭接耳一番後,又有一位大臣上前苦勸:“陛下,大師向來能通神明,其所言所行皆有深意,過往也多有應驗。若錯過此次時機,恐日後再難有如此良機,還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啊!”
愛育黎拔力八達霍然起身,龍袍下擺隨之飄動,周身內力擴散,居然是九分飛瀑境上階修為。
他憤怒地指著殿門:“汝等執迷不悟,朕甚是失望!朕貴為天子,自當以天下蒼生為念,而非迷信那等無稽之談。若再有人敢言出兵,便休怪朕治其罔上之罪!”
“何人惹得陛下如此龍顏大怒啊?”殿外傳出蒼老卻威嚴雄渾的聲音。
愛育黎拔力八達眉頭皺得更緊,眼中閃過一絲警惕與不悅。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怒火,重新坐迴龍椅,冷冷道:“大師請進。”
隻見那神秘大師身披黑色袈裟,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一雙好似能夠看穿一切的眼睛,手持禪杖,大步邁入殿中。
他先是向皇帝行了一禮,動作中雖有恭敬之態,可眼神卻隱隱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傲慢。“陛下,老衲來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見此,揮退了一眾大臣。
“陛下,老衲聽聞朝堂之上對此番出兵之事尚有疑慮,特來解惑。”大師聲若洪鍾,在殿內嗡嗡作響。
愛育黎拔力八達強壓著怒火,沉聲道:“大師有話便說,但朕希望你能明白,朕之立場,從未改變。”
大師微微抬頭,目光掃過諸位大臣,嘴角上揚,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陛下,老衲夜觀天象,南方大興帝星黯淡,此乃天要其亡之兆。況且我大元天兵,銳不可當,此乃順天應人之舉,陛下萬不可因婦人之仁,而錯失這大好時機,辜負了長生天的旨意啊。”
愛育黎拔力八達冷哼一聲:“大師,你口口聲聲說順天應人,可曾想過戰爭一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田園荒蕪?這豈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旨意?”
大師雙手合十,微微搖頭:“陛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些許百姓之犧牲,換來的將是我大元萬世之榮耀,此乃劃算之買賣。”
愛育黎拔力八達怒極反笑:“好一個劃算之買賣!在大師眼中,人命竟如此輕賤?朕乃萬民之主,豈會做這等不仁不義之事!”
大師見皇帝不為所動,臉色一沉,語氣也明顯強硬起來:“陛下,老衲一心為我大元社稷著想,您卻如此執拗。莫不是當年在大興的鬆林學院待久了,與那些南人日夜相處,竟對大興有了感情,忘了自己身為大元皇帝的本分?”
此語一出,愛育黎拔力八達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雙手緊緊握住龍椅扶手,指節泛白,身子微微顫抖,顯然是被大師的話激怒到了極點。
“放肆!”他怒喝一聲,聲音中飽含著無盡的威嚴與憤怒,“朕之胸懷乃天下蒼生,豈會因區區地域之見而誤國誤民!朕在鬆林學院,學得是治國安邦之策,悟得是仁德愛民之道,而非你這等狹隘的征伐之念!”
大師卻毫無懼色,直視愛育黎拔力八達雙眼:“陛下,老衲已跟隨我蒙元三代君主,所謀所劃皆是為了我大元的霸業宏圖。陛下如今這般瞻前顧後,如何對得起祖宗的基業?老衲一片赤誠,卻遭陛下如此誤解,實在寒心!”
愛育黎拔力八達猛地站起身來,龍袍在內力的翻湧下烈烈作響:“大師,朕敬你往日功績,對你禮遇有加。但你今日這番言行,已觸及朕的底線。朕是大元皇帝,更是天下之主,行事自當以正道為本,而非被你這等霸權之欲裹挾!”
豈料大師冷笑一聲,“哦?九分飛瀑境上階,陛下真是好厲害啊!”言罷,隻見大師周身氣息湧動,猛地釋放出強大內力,無形的壓力瞬間在殿內彌漫開來。
愛育黎拔力八達頓感唿吸困難,胸口似被巨石壓住,他臉色蒼白,卻仍強撐著挺直脊梁,怒視著大師。“你這逆臣!竟敢以下犯上!”
大師神色冷漠:“陛下,老衲這是為了大元的前途,您不聽勸阻,老衲隻能略施手段。如今老衲修為已達十二分天河境大宗師,這天下間能與我抗衡者寥寥無幾。陛下若執意不肯出兵,莫怪老衲不敬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心中暗驚,他深知此境界的恐怖實力,但仍毫不退縮:“朕乃天子,受命於天,豈會被你這等武力脅迫!你莫要忘了,這朝堂之上,還有萬千忠於朕的將士和臣民!”
大師聞言大笑:“陛下,他們在絕對的實力麵前,又能如何?老衲今日就是要讓陛下明白,有些決定,您必須得做!”
“你……你給朕住手!”愛育黎拔力八達嘶吼著。
不料大師下一刻竟真的收起內力,雙手籠於袖中,說了一句高深莫測的話:“再者說,有些事情,陛下不願做,不代表別人不想做。”
愛育黎拔力八達聞言,心中一凜,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慮與警惕,厲聲問道:“大師此言何意?莫要再打啞謎,有話直說!”
大師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陛下,這天下大勢,變幻莫測。您雖貴為天子,但有些人的心思,可比這朝堂上的爭鬥更為複雜深沉。老衲不妨直言,如今老衲已說動了華夏狼族中的大多數灰狼族、南疆狼族,還有那東海扶桑國參與此次大業,”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後,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心中暗驚,沒想到大師背後竟謀劃如此之深,牽扯如此之廣:“大師,你竟敢私下串聯各方勢力,你可知這是謀逆大罪!朕的大元,豈容你這般肆意妄為!”
大師卻鎮定自若,絲毫不在意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斥責,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而我大元這邊,晉王也孫鐵木兒、床兀兒、脫虎脫都表示願意參與,他們可都盼著您能順應‘天意’呢。你若還是固執己見,這局麵恐怕就不是你能掌控的了。哦,對了,我大元聖教此次也想分一杯羹呢!聖教弟子眾多,遍布四方,教中高手如雲,他們也渴望在這亂世中為我大元開拓疆土,成就不世功勳。聖教的力量,您可莫要小覷啊!”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聞此言,心中愈發沉重,深知聖教插手此事會讓局勢更加複雜難測:“大師,你莫要以為聯合了這些勢力就能逼迫朕就範。朕乃大元之主,豈會被你們這些野心家牽著鼻子走!”
大師冷笑一聲,緩緩說道:“陛下莫要動怒,老衲這麽做,也是為了我大元的昌盛。想當年,老衲被世祖皇帝器重,奉為帝師,在佛道之辯中力挫群道,為我教在我大元掙得無上地位,自此在這天下間積攢下了深厚威望與人脈。各方勢力敬我、畏我,皆願聽我一言。如今老衲所為,不過是想延續我大元的輝煌,重現世祖皇帝時期的榮光!”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聞此番解釋,心中更是憂慮萬分,但麵上仍強裝鎮定:“大師,即便你曾有恩於我大元,但如今你的行徑已嚴重威脅到社稷安穩。朕是不會讓你得逞的!”
“陛下莫要再爭!如今這些年,老衲雖隱於幕後,卻時刻關注著天下局勢。聖教在老衲的經營下,勢力早已滲透各處。華夏狼族,他們敬畏老衲的威望,信服老衲之言。而扶桑國,聽聞我大元之強盛,亦願在這天下紛爭中尋得利益,與老衲一拍即合。至於我朝的晉王等人,他們也明白此番出兵的利益所在,自然願意聽從老衲的安排。陛下,您若順應大勢,老衲自會全力輔佐,讓您的威名遠超世祖皇帝。”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聞此番解釋,心中對大師的野心和謀劃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守護大元和平穩定、不讓百姓陷入戰火的決心:“大師,你莫要再癡心妄想。朕不會被你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也不會被你的勢力所脅迫。朕定當采取措施,讓你和你的陰謀無處遁形!”
大師聽聞此言,後退幾步:“陛下,老衲一片忠心,隻盼你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到時候這王庭之中,恐怕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你可要想好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沉默片刻,心中明白此事絕非簡單的出兵與否的爭論,背後似乎隱藏著更為複雜的陰謀。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大師,朕不會被你的危言聳聽所左右。朕自會查明真相,若有人敢心懷不軌,朕定當讓他付出慘重的代價!”
見皇帝如此執著,大師眼神冰冷,沉默了好一陣後問道:“我最後問一次,陛下當真不出兵?”
愛育黎拔力八達目光堅定,毫不猶豫地迴答:“朕意已決,絕不出兵!”
大師聽後,忽然仰頭大笑起來,笑聲在大殿中迴蕩,讓人毛骨悚然。笑罷,他冷冷說道:“沒關係,那就隻能開啟第二方案了。”
愛育黎拔力八達心中一沉,警惕地問道:“第二方案?你到底在謀劃什麽?”
大師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緩緩說道:“陛下,既然您不願順應這‘大勢’,那老衲隻好自行其是。老衲已安排妥當,讓那些願意追隨的勢力,在一個月內,分批秘密潛入到大興都城洛陽周圍潛伏下來,待時機成熟,便一舉進攻,屆時大興必將大亂,我大元鐵騎再趁虛而入,照樣能成就霸業!”
愛育黎拔力八達聽聞此言,怒不可遏:“大師,你這是要將我大元拖入萬劫不複之地!你如此行事,可曾想過一旦失敗,會給我大元帶來怎樣的災難?”
大師卻不以為然:“陛下,成大事者本就應果敢決斷,老衲這是在為大元開辟新的輝煌之路,何來災難之說?您若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與老衲一同成就大業。”
愛育黎拔力八達咬著牙說道:“朕絕不會與你這等亂臣賊子同流合汙!朕定當即刻部署,全力阻止你的陰謀。”
大師冷哼一聲:“陛下,您就等著瞧吧。這天下,遲早會按照老衲的計劃發展。”說罷,便欲轉身離開大殿。
愛育黎拔力八達見狀,大聲喊道:“大師,你今日踏出此殿,便再無迴頭之路。朕定會將你和你背後的勢力連根拔起!”
大師聞言愣住,緩緩迴頭看去,眼中卻是滿含淚光,帶著無盡的悲憤與委屈怒喝:“我背後的勢力?我背後除了我大元,還有什麽!”
說罷,他雙手顫抖著解開了纏裹的黑色袈裟,露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身體。隻見那皮膚上布滿了交錯縱橫的傷口,層層疊疊,猙獰可怖,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經曆的無數殘酷戰鬥。
而大麵積的燙傷更是慘不忍睹,燙傷的肌膚呈現出焦黑與暗紅的斑駁色澤,有的地方甚至已經扭曲變形,想必是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愛育黎拔力八達看到這一幕,也不禁大驚失色,麵露驚愕之色,下意識地脫口而出:“這……這怎麽可能?傳聞大師相貌英俊,麵若冠玉,怎會如此?”
大師慘然一笑,笑聲中滿是淒涼:“陛下,那些不過是世人看到的表象罷了。昔年大興皇帝龍心偉北伐我大元,那是何等之慘烈?老衲又怎麽會安然無恙呢?”
“當年那龍心偉率大軍所到之處,生靈塗炭。我大元將士雖英勇無畏,但也傷亡慘重。老衲眼睜睜看著無數同胞倒在血泊之中,那屍橫遍野的場景,至今仍曆曆在目。而老衲身為帝師,卻無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彼時聽聞世祖皇帝陛下受困,老衲心急如焚,親自帶領著一路精銳人馬前去支援世祖皇帝。一路上馬不停蹄,隻想盡快趕到戰場,為我大元貢獻一份力量。可誰能料到,在途中我們竟迎麵遭遇了麒麟族少主沈肅。那沈肅天賦異稟,實力超群,所率領的麒麟族戰士更是勇猛無畏。雙方短兵相接,瞬間陷入了一場慘烈的廝殺。”
“老衲雖拚盡全力,施展渾身解數,卻依舊難以抵擋沈肅的攻勢。而且老衲驚恐的發現,他的‘麒麟聖焱’遠在我的‘文成業火’之上!最終老衲身負重傷,被他擊敗。我方將士也紛紛倒下,死傷無數。那一戰,是老衲一生的恥辱,更是我大元的傷痛。”
“我大元被趕迴草原後,世祖皇帝整日鬱鬱寡歡,往昔縱橫天下的豪情壯誌一去不返,最終在無盡的惆悵中離世。後來成宗皇帝七下中原,意圖重振我大元雄風,卻全部铩羽而歸,更是含恨而終,死不瞑目啊!老衲跟隨世祖皇帝多年,又看著成宗皇帝為了大元嘔心瀝血,他們的遺誌未竟,此等心痛,陛下又怎能體會!”
“自那時起,老衲便發誓,定要讓大興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重現我大元之雄風。所以,老衲這些年苦心孤詣,謀劃著這一切,隻為了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讓我大元一雪前恥,再次成為這天下的霸主!”
他眼中淚光閃爍,凝視著愛育黎拔力八達:“可如今,陛下卻視老衲為亂臣賊子,老衲一片赤誠之心,天日可鑒!老衲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想重現世祖皇帝時期的輝煌,讓我大元的鐵騎再次踏遍天下,讓四方皆來朝貢。陛下,您為何就不明白老衲的苦心呢?”
愛育黎拔力八達望著大師,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大師所言非虛,其過往功績不可磨滅,但如今其行事卻過於偏激,手段狠辣,已嚴重偏離正道,危及大元的穩定與百姓的安寧
他安慰般的說道:“大師,您過往之功,朕銘記於心。但如今您的做法,會讓我大元陷入不義之戰,會讓無數百姓遭受滅頂之災。朕身為天子,必須為天下蒼生考慮。”
大師絕望地閉上雙眼,淚水順著臉頰滑落:“陛下,您既然如此固執,老衲也無話可說。但老衲心意已決,哪怕與陛下背道而馳,也要為我大元的未來拚上這一把。哪怕拚盡這殘軀,也要讓大興付出代價!”
說罷,大師重新裹好袈裟,決然轉身,向著大殿之外走去。
大師走到門口,再次迴身,目光複雜地看著愛育黎拔力八達,說道:“無論怎樣,陛下都是世祖皇帝和成宗皇帝的血脈,老衲受其祖孫二人大恩,隻想報恩,而無其他。老衲深知此舉可能會與陛下產生衝突,但老衲堅信,這是讓大元重迴巔峰的必經之路。陛下此刻或許不能理解,但日後定會明白老衲的一片苦心。”
愛育黎拔力八達心中一震,先輩在大元的威望他自然清楚,大師這番話雖未改變他的決心,卻也讓他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大師及一幹舊臣的忠誠,但這份忠誠如今卻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呈現,讓他左右為難。
“大師,朕理解你對世祖皇帝和成宗皇帝的忠誠,但如今時代不同,治國安邦需順應天道民心,而非僅憑一腔熱血與仇恨。朕希望你能懸崖勒馬,莫要讓大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無奈。
大師微微搖頭,長歎一聲:“陛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老衲心意已決,望陛下好自為之。”說罷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出大殿,身影漸漸消失在夜幕之中。
“穆爾啊……不,現在應該叫你大元成宗皇帝鐵幕耳陛下,你當年非要和班長爭一個高低,我和伯顏他們就算違背與世祖皇帝他老人家的血誓也要幫你!如今你魂歸長生天,你未竟的事業,兄弟替你實現!”
(注:
一.蒙元聖教(書中設定)
蒙元本來信仰的是薩滿教,後來蒙元的鐵蹄東攻西討、南征北戰,道教、佛教、藏傳喇嘛教甚至是西方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宗教多多少少都融合在了一起,後來教眾取名為“聖教”,主體還是以長生天為信仰,自稱是上天的使者與侍者。
二.蒙元帝王
雖然書中蒙元被驅趕迴草原,但即位順序和即位之人和曆史上並沒有變化
第一位皇帝便是元世祖忽必烈,他就不多做解釋了,眾所周知。
之後即位的是元成宗鐵幕耳,也就是穿越者之一的穆爾,也是他將宮川流放
在之後即位的是其侄子,元武宗海山
接下來登基的第四位皇帝,便是海山的弟弟,也就是如今的皇帝,即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
對曆史不太熟知的小夥伴劇透一下,蒙元第六位皇帝便是前文中被趙龍血虐的也孫鐵木兒,即元泰定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