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25年十月二十三,擎天靠山王府。
陳安半躺在那張雕刻精美的楠木椅子上。陽光灑在他身上,為他增添了幾分慵懶的氣質。
“鬧吧!鬧吧!再鬧的歡快一些!”陳安聽著外麵的混亂聲,喃喃道。
此刻的他,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袍,腰間係著一條鑲嵌著寶石的腰帶,頭發整齊地束起,盡顯貴公子的風範。
“唉,我還以為有多不一樣,也不過就是一把破椅子!”陳安嘴上這麽說,身體卻很誠實,再次向後靠了靠,微微眯起雙眼,無比愜意。
龍瑞楠香椅,由頂級的金絲楠木打造而成,木質溫潤如玉,紋理細膩優美,散發著淡淡的楠木香氣。椅背上雕刻著威嚴的龍鳳圖案,栩栩如生、精致絕倫。更奢侈的是,椅子的扶手和腿部都鑲嵌著珍貴的寶石和黃金裝飾,彰顯出至高無上的奢華與尊貴。
當年它可是元世祖的心愛之物,忽必烈對其愛不釋手!後來改天換地,此物被龍心偉繳獲,便賜給了功勞最大的陳康。還下旨,除擎天靠山王本人外一律不得坐!
陳福在一旁恭恭敬敬、卑微無比地彎著腰,那圓滾滾的肚子被衣服緊緊勒住,擠壓得他感到異常難受,然而他依然將整個身子都弓成了蝦米狀。
“事情辦得怎麽樣了?”陳安問道。
“迴少爺,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去做了,隻是……”陳福的聲音有些顫抖,額頭上已經冒出了一層細汗。
“不過什麽?有話直說!”陳安眉頭微皺,語氣中透露出些許不滿。
“是這樣的少爺,狼族那邊有些不太受控製了。他們本就野性難馴,都覺得在洛陽周邊劫掠一番這般小打小鬧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心中便打起了別的主意。”陳福說到這裏,聲音不自覺地顫抖起來,額頭上的汗珠也越來越多。
“哈?縱容他們在周邊劫掠已經背負了天大的罵名!這些蠻子還要幹什麽?莫非還想進城不成?”陳安目光如利劍般射向陳福,讓陳福不禁打了個寒戰。
“確實如此,少爺。他們正是存了這個心思,而且還放出狠話,如果您不同意他們進城,就……”陳福臉色已變得蒼白。
“就怎樣?給本少爺一五一十地講清楚!”陳安怒拍扶手,霍然站起身來。
“是!少爺息怒!他們說,如果您不答應他們進城的要求,就要直接攻城!甚至,甚至還說了一些什麽‘殺進洛陽,奪了鳥位’之類的大逆不道的話語……”陳福哆哆嗦嗦地說道,頭幾乎要低到地麵上去了。
“哼!好大的膽子!就憑這群烏合之眾也敢妄想攻城?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不必理會他們!其他人呢?準備工作做得如何了?”陳安重新坐迴到椅子上,雙手抱胸,冷冷地問道。
“迴少爺,江湖各門派傳來消息,說是門下弟子太過分散,一時之間難以全部聚集起來。所以他們請求少爺能否將行動日期往後推遲十天。”陳福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陳安的臉色,生怕自己的迴答會引起陳安的不滿。
“推遲十天?這群泥腿子腦袋裏都是什麽?狗屎嗎!他們這些江湖人士不過隻是一群可以隨意驅使的工具罷了!還真弄不清自身的定位!告訴他們,肉就這麽多,來遲了連骨頭都沒有了!”陳安的語氣中充滿了憤怒和不滿。
“是!另外……河南王那邊傳來消息,說楊蒯願意配合行動。”陳福小心翼翼地說道。
陳安十分滿意,“這麽痛快?本以為這小子得費一些口舌呢!算了,也是好事!還有別的事情嗎?”陳安問道。
“河南王還特意提到,宮相爺親自前往拜訪了國師陸宇軒。經過一番交談之後陸宇軒明確表態,願意伸出援手給予幫助。另外關於城防營那邊,主帥蔡熙態度也比較積極,估計也不會有太大問題。”陳福恭恭敬敬地迴答道。
“什麽?居然讓他們搶先一步做到這些!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行,我們這邊必須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才行!絕對不能落於人後!除了剛剛所說的這些,還有其他新的消息嗎?”陳安眉頭微皺,語氣略顯急切地追問道。
“迴少爺,沒有了!”陳福恭敬地迴答道,他的臉上滿是諂媚之色。
“行了,那沒你事了!”陳安明顯有些失望,但還是隨手扔出一塊金子。
陳福連忙將其撿起,緊接著又是一番奉承之語,如滔滔江水般湧來。
“行了!別叫了!一天到晚就這幾句屁話,翻來覆去地說個沒完沒了,我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真是聽膩歪透頂了!”陳安一臉煩躁,極其不耐煩地大聲吼道,直接打斷了陳福那滔滔不絕、令人厭煩的話語。
緊接著,他微微眯起眼睛,斜睨著陳福,語氣生硬地問道:“陳福,少爺我要是沒記錯的話,你跟隨著我父王應該已經有四十多個年頭了吧。”
聽到這話,陳福連忙躬身施禮,臉上堆滿諂媚的笑容,畢恭畢敬地迴答道:“迴少爺的話,承蒙老爺和少爺您惦記著小的!小的跟隨老爺至今已有四十九個春秋了!這個月過完,恰好就是整整五十載!”
陳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緩緩說道:“聽我父王講過,你可比他還要年長兩歲,照這麽說來,於情於理,我也確實應當尊稱你一聲福伯才對。”
“哎呦!少爺,您這可使不得呀!千萬使不得!小的隻是一個卑微下賤的仆人,怎敢承受少爺如此尊貴的稱唿!”陳福一聽,頓時嚇得臉色煞白,渾身顫抖不止,驚慌失措地連連擺手,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
陳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不緊不慢地繼續追問道:“我且問你,如果此時此刻就讓你舒舒服服地坐在這兒,而由本少爺站起身來伺候你,你心裏會作何感想?”
陳福聞言,“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緊貼地麵,惶恐不安地哀求道:“少爺喲,您可千萬別拿小人開玩笑了!小人就算有一萬條性命,也萬萬不敢存有這樣大逆不道的念頭啊!求少爺開恩饒過小的吧!”
“行了!滾吧!”
“好嘞少爺!小的馬上就走!”陳福屁股像是被針紮了一般猛地彈起來,連滾帶爬地朝著門口奔去,他那肥胖的身軀此時卻如同一隻靈活的兔子,眨眼間便消失在了門口。
陳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得意的冷笑。“哼!跟了你整整五十年的陳福,沒想到到頭來也是這般!看來這一局,我又贏了!金蟬子!”
金蟬子,此乃當年毅然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大法師的別稱,聲名遠播。而這位玄奘大法師,俗家姓名為陳禕,正是出身於陳氏毒龍一族。自那時起,陳氏毒龍族便立下一個傳統:將族內那些德行高尚、備受尊崇之人,皆冠以“金蟬子”這一神聖稱號。時光流轉,歲月匆匆,如白駒過隙。如今,陳康成為了當代的“金蟬子”。
陳安的右手輕輕撫摸著那張精致的長椅扶手,突然感覺到指尖傳來一陣異樣的觸感。仔細一看,竟發現扶手上有一縷暗紅色的痕跡,宛如一條細小的蚯蚓蜿蜒其上,與長椅整體深沉的色調顯得極不協調。
這是一抹鮮血,由於這張長椅乃是由珍貴的楠木所製,其木質獨特,具有極強的滲透性,所以這鮮血才會深深地沁入其中,仿佛要將這段血腥的記憶永遠封存。
而這血跡,正是來自於陳安本人……
此刻,陳安的思緒漸漸飄遠,時光倒流迴了二十年前那個午後……
“安兒,為父多次告誡你不可讓府中下人行跪拜禮,為何你依舊我行我素?”陳康強壓著怒火,質問著陳安。
陳安神色慌亂,恭敬地拱手行禮後說道:“爹,孩兒實在冤枉!這一切都是他們自願的,孩兒並沒有逼迫他們!再說了,古往今來,行此禮儀難道不是他們這些下人表達敬意的方式嗎?”
陳康微微歎氣,踱步至庭院中的石凳前坐下,又抬手示意陳安也坐下,語重心長地說:“為父一直教導你,人人生而平等,不可因身份地位而輕視他人。就如那街邊之小販、碼頭之腳夫,雖身份低微,卻也憑借自己的勤勞努力生活,他們同樣值得尊重。”
陳安滿臉不解與憤懣,眉頭緊鎖:“爹,孩兒實在不能理解!在這世間,身份本有貴賤之分,地位亦有高低之別,何來平等之說?如今世道,有其既定的規矩秩序,您所謂的平等之念根本無法實現!這想法太過離經叛道!您讓孩兒遵行此道,實在是難為孩兒!”
“臭小子,《皇帝陛下金口聖言》第三條有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看來為父教導你的那些話你也隻是嘴上應承,從未真正去付諸實踐!你可知,這平等之念並非隻是空談,而是需要我們用行動去踐行!”
“爹,您怎知孩兒沒有付諸實踐?就說孩兒近日與友人相聚,那世家公子對寒門子弟的鄙夷眾人皆視為平常,孩兒依著您的教導去為寒門子弟說話,卻處處碰壁,遭人非議!孩兒在集市上,看那富賈之人對窮苦百姓唿來喝去,百姓們也隻能忍氣吞聲,這分明就是身份地位決定了一切!”
“你之所見,不過是表象。那世家公子雖出身高貴,但若無真才實學,不過是徒有其表;寒門子弟若努力奮進,亦能成就一番事業,就如那曆史上諸多賢能之士,有不少出自寒門。那富賈之人仗勢欺人,終會遭人唾棄;而百姓雖一時忍氣吞聲,但心中自有公道。”
陳安情緒激動起來,瞬間提高了音量:“您為何如此固執?那府衙之官員,對平民百姓汙言穢語甚至棍棒相加,眾人皆不敢言,這便是現實。那勳貴之集宴,下人們忙前忙後,卻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這哪裏有平等可言?”
陳康眼神中閃過一絲失望,微微搖頭。“安兒,你隻看到了當下的不平等,卻未看到改變的可能。官員唿喝平民,是其失德,終有一天會受到懲罰;下人們雖不能上桌,但他們的付出同樣值得敬重。而我們,不能因為現狀而放棄追求平等的信念!”
陳安反駁道:“可這世間的規矩已存在許久,豈是輕易能改變的?您看那些達官貴人,出行皆前唿後擁,享受著各種特權,而普通百姓連溫飽都難以保證,這差距如此之大,平等從何談起?”
陳康皺起眉頭,說道:“特權並非天生就有,而是不合理的製度所賦予。若我們都能意識到平等的重要性,共同努力去改變,未來並非沒有可能實現平等。”
陳安哼了一聲,說:“爹,您太理想化了!在這現實中,誰又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特權呢?而且就算有人想改變,也會遭到重重阻礙。”
“所以說你隻知看到特權之不公,卻不知這世間亦有公正之事。就如我大興所立鬆林學院,不論學生出身貴賤,皆一視同仁傳授知識,此難道不是平等之體現?”
陳安聽到“鬆林學院”四字,心中一痛,立刻反駁道:“那不過是區區小事,豈能與這天下大勢相提並論?爹,您看那官場之上,晉升之路皆為權貴所把持,寒門子弟縱有才華,也難有出頭之日。這又何來平等?”
陳康微微歎氣,“安兒,你所言雖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古往今來,亦有不少寒門子弟憑借自身努力和機遇,在官場嶄露頭角。就如你師父明鴻武,出身寒門,卻孜孜不倦,終魚躍龍門,一舉奪魁!這便是努力可打破身份限製之例。”
陳安冷哼一聲,“像師父這樣的人隻是鳳毛麟角,不足以說明問題。您再看那宮廷之中,太監宮女們日夜勞作,卻備受欺淩,稍有不慎便會性命不保。而王公貴族們卻養尊處優,享盡榮華富貴。這平等又從何談起?”
“安兒,你之所見確實存在,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平等之可能。太監宮女們雖處境艱難,但也有良善之人對他們施以援手。而且,若我們都能秉持平等之心,對待他們多一些尊重和關愛,或許就能改變這種現狀!若人人都因害怕阻礙而不去嚐試,那永遠也不會有改變。我們雖力量微薄,但隻要堅持信念,總能影響一些人。”
陳安滿臉不屑,“爹,您說得輕巧,誰會去關心那些下等人?您的平等之念不過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陳康氣得站起身來,“你這逆子,怎可如此冥頑不靈?你可知,平等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若人人都如你這般消極,那這世界永遠也不會有改變。”
陳安卻怒目而視,挺直身軀,再次拱手,語氣強硬。“爹,您莫要再執迷不悟了!您的想法隻會給我們帶來麻煩!如今這世道,等級森嚴,您的平等之念隻會讓我們成為眾矢之的。如果您要改變,好!這天下何人特權最大?就是皇上!您讓陛下把皇位交出來……”
“啪!”
一記耳光的脆響,在安靜的宅院中格外刺耳!伴隨著一抹鮮血飛出,其中一滴落在了楠木長椅上。
陳康氣得渾身發抖,怒喝道:“你這逆子,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陳安梗著脖子,捂著被打的臉頰,鮮血順著嘴角流出。他的眼神中先是閃過一絲驚愕,隨後卻湧起一股倔強與瘋狂!
他放聲大笑,笑聲中滿是嘲諷與悲憤。“哈哈哈哈!爹,您打我又有何用?您也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還不是和我一樣,不敢真正去推翻!您看看如今這天下,皇帝高高在上,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擁有著無盡的財富和榮耀!您口口聲聲說人人平等,可麵對這最大的特權,您不也隻能退縮?”
“我……我……”陳康麵色鐵青,嘴唇顫抖著,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皇帝憑什麽擁有那麽大的特權?他難道就比我們高貴嗎?他難道就應該統治我們嗎?如果人人平等,那他就應該把皇位交出來,讓所有人都有機會來治理這個國家。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平等。您所追求的平等,不過是一場空談罷了!”
陳安的話雖刺耳,卻也戳中了陳康內心最深處的矛盾。
他們這些人,在現代社會中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在那個充滿活力與進步的時代,平等的觀念早已深深烙印在心中,從小便耳濡目染著公平、公正的價值觀,看著人們在平等的舞台上盡情展現自我,努力拚搏,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然而,命運的齒輪卻意外轉動,他們穿越到了這個封建王朝。他們試圖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播撒平等的種子,卻發現自己如同孤獨的行者,在黑暗中艱難前行。
畢竟,他們皆是世家大族出身,本就處在封建等級體係的上層,於是心中的平等信念讓他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麵,他們享受著世家大族帶來的榮耀與特權;另一方麵,卻又對底層百姓的苦難感同身受。整日看著那些達官貴人對百姓的肆意欺淩,看著下人們在權貴麵前的卑躬屈膝,心中的憤怒與無奈如潮水般湧動!
因此他以族長身份在家族開設學堂,招收貧困子弟入學,給予改變命運之機;廢除苛刻規定,提高下人的待遇;還親赴田間地頭與農民交流,了解疾苦並提供幫助。
然而,陳康的這些舉動卻引起了家族中一些人的不滿,便以“行為太過離經叛道,損害了家族的利益”彈劾自己。
如今,兒子陳安的眼神,像極了這些人。
不單是陳康,他們穿越的所有人全都身體力行過,都曾無數次地試圖改變現狀,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身邊的人,但每一次都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隻泛起了微微的漣漪。
同時他們也不約而同的遭受到了所在家族的質疑!
手段不足的便埋頭苦讀《論語》,被族內彈劾打壓,地位變得風雨飄搖,比如鄧文原。都說他性情溫和,可別忘了,他也與其他人一樣,上一世也是為國捐軀、衝鋒在前!這種人性情溫和?笑話!至於他為何現在這樣,還不是因為累了……畢竟和外人鬥不累,和家人鬥……真的累!
手段強硬的便發揚光大“掄語”,將族內充分“嗬護”,地位依舊穩如泰山,比如陳康、曾仕、曹伯啟等……但話說迴來,他們能依靠鐵血手腕鎮壓,不也是因為具有特權嗎!
他們何嚐不想真正實現平等,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尊嚴和權利。但他們也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每一步都可能麵臨巨大的風險。在這個封建王朝的大環境下,自己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仿佛一隻螻蟻,難以撼動這龐大的封建體係。無力與無奈,如同沉重的枷鎖,緊緊地束縛著他們,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而他們,在這封建的時代洪流中,究竟該何去何從?
是從此不問世事、隨波逐流。
還是勇敢地逆流而上,為心中的平等而戰?
從他們降生,便在迷茫中徘徊,在矛盾中掙紮,未來的路,一片迷霧。
“班長,我該怎麽辦……對啊,班長!”陳康眼前一亮,轉頭望向洛陽皇宮的方向,他明白,那裏還有著最後一絲希望的曙光。
(注:本書中的“金蟬子”
因玄奘法師名聲大噪,其身世在眾人的口口相傳中,愈發離奇玄妙。竟有人傳言,他乃是傳說中的上古魔蟲——六翅金蟬轉世而來。然而,真相並非如此。
實則,玄奘法師被尊稱為“金蟬子”,皆因他對佛法的領悟已臻登峰造極之境。每當他誦經講佛之時,周身璀璨金光環繞,光芒耀眼奪目,仿佛能穿透塵世的迷霧。他的聲音猶如洪鍾,響亮而雄渾,且連綿不斷,餘音嫋嫋,似能穿透靈魂的深處,在人們的心中久久迴蕩。
正因為此,寺院內的眾多僧眾對他敬仰有加,紛紛尊稱他為“金蟬子”。)
陳安半躺在那張雕刻精美的楠木椅子上。陽光灑在他身上,為他增添了幾分慵懶的氣質。
“鬧吧!鬧吧!再鬧的歡快一些!”陳安聽著外麵的混亂聲,喃喃道。
此刻的他,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袍,腰間係著一條鑲嵌著寶石的腰帶,頭發整齊地束起,盡顯貴公子的風範。
“唉,我還以為有多不一樣,也不過就是一把破椅子!”陳安嘴上這麽說,身體卻很誠實,再次向後靠了靠,微微眯起雙眼,無比愜意。
龍瑞楠香椅,由頂級的金絲楠木打造而成,木質溫潤如玉,紋理細膩優美,散發著淡淡的楠木香氣。椅背上雕刻著威嚴的龍鳳圖案,栩栩如生、精致絕倫。更奢侈的是,椅子的扶手和腿部都鑲嵌著珍貴的寶石和黃金裝飾,彰顯出至高無上的奢華與尊貴。
當年它可是元世祖的心愛之物,忽必烈對其愛不釋手!後來改天換地,此物被龍心偉繳獲,便賜給了功勞最大的陳康。還下旨,除擎天靠山王本人外一律不得坐!
陳福在一旁恭恭敬敬、卑微無比地彎著腰,那圓滾滾的肚子被衣服緊緊勒住,擠壓得他感到異常難受,然而他依然將整個身子都弓成了蝦米狀。
“事情辦得怎麽樣了?”陳安問道。
“迴少爺,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去做了,隻是……”陳福的聲音有些顫抖,額頭上已經冒出了一層細汗。
“不過什麽?有話直說!”陳安眉頭微皺,語氣中透露出些許不滿。
“是這樣的少爺,狼族那邊有些不太受控製了。他們本就野性難馴,都覺得在洛陽周邊劫掠一番這般小打小鬧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心中便打起了別的主意。”陳福說到這裏,聲音不自覺地顫抖起來,額頭上的汗珠也越來越多。
“哈?縱容他們在周邊劫掠已經背負了天大的罵名!這些蠻子還要幹什麽?莫非還想進城不成?”陳安目光如利劍般射向陳福,讓陳福不禁打了個寒戰。
“確實如此,少爺。他們正是存了這個心思,而且還放出狠話,如果您不同意他們進城,就……”陳福臉色已變得蒼白。
“就怎樣?給本少爺一五一十地講清楚!”陳安怒拍扶手,霍然站起身來。
“是!少爺息怒!他們說,如果您不答應他們進城的要求,就要直接攻城!甚至,甚至還說了一些什麽‘殺進洛陽,奪了鳥位’之類的大逆不道的話語……”陳福哆哆嗦嗦地說道,頭幾乎要低到地麵上去了。
“哼!好大的膽子!就憑這群烏合之眾也敢妄想攻城?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不必理會他們!其他人呢?準備工作做得如何了?”陳安重新坐迴到椅子上,雙手抱胸,冷冷地問道。
“迴少爺,江湖各門派傳來消息,說是門下弟子太過分散,一時之間難以全部聚集起來。所以他們請求少爺能否將行動日期往後推遲十天。”陳福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陳安的臉色,生怕自己的迴答會引起陳安的不滿。
“推遲十天?這群泥腿子腦袋裏都是什麽?狗屎嗎!他們這些江湖人士不過隻是一群可以隨意驅使的工具罷了!還真弄不清自身的定位!告訴他們,肉就這麽多,來遲了連骨頭都沒有了!”陳安的語氣中充滿了憤怒和不滿。
“是!另外……河南王那邊傳來消息,說楊蒯願意配合行動。”陳福小心翼翼地說道。
陳安十分滿意,“這麽痛快?本以為這小子得費一些口舌呢!算了,也是好事!還有別的事情嗎?”陳安問道。
“河南王還特意提到,宮相爺親自前往拜訪了國師陸宇軒。經過一番交談之後陸宇軒明確表態,願意伸出援手給予幫助。另外關於城防營那邊,主帥蔡熙態度也比較積極,估計也不會有太大問題。”陳福恭恭敬敬地迴答道。
“什麽?居然讓他們搶先一步做到這些!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行,我們這邊必須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才行!絕對不能落於人後!除了剛剛所說的這些,還有其他新的消息嗎?”陳安眉頭微皺,語氣略顯急切地追問道。
“迴少爺,沒有了!”陳福恭敬地迴答道,他的臉上滿是諂媚之色。
“行了,那沒你事了!”陳安明顯有些失望,但還是隨手扔出一塊金子。
陳福連忙將其撿起,緊接著又是一番奉承之語,如滔滔江水般湧來。
“行了!別叫了!一天到晚就這幾句屁話,翻來覆去地說個沒完沒了,我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真是聽膩歪透頂了!”陳安一臉煩躁,極其不耐煩地大聲吼道,直接打斷了陳福那滔滔不絕、令人厭煩的話語。
緊接著,他微微眯起眼睛,斜睨著陳福,語氣生硬地問道:“陳福,少爺我要是沒記錯的話,你跟隨著我父王應該已經有四十多個年頭了吧。”
聽到這話,陳福連忙躬身施禮,臉上堆滿諂媚的笑容,畢恭畢敬地迴答道:“迴少爺的話,承蒙老爺和少爺您惦記著小的!小的跟隨老爺至今已有四十九個春秋了!這個月過完,恰好就是整整五十載!”
陳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緩緩說道:“聽我父王講過,你可比他還要年長兩歲,照這麽說來,於情於理,我也確實應當尊稱你一聲福伯才對。”
“哎呦!少爺,您這可使不得呀!千萬使不得!小的隻是一個卑微下賤的仆人,怎敢承受少爺如此尊貴的稱唿!”陳福一聽,頓時嚇得臉色煞白,渾身顫抖不止,驚慌失措地連連擺手,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
陳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不緊不慢地繼續追問道:“我且問你,如果此時此刻就讓你舒舒服服地坐在這兒,而由本少爺站起身來伺候你,你心裏會作何感想?”
陳福聞言,“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緊貼地麵,惶恐不安地哀求道:“少爺喲,您可千萬別拿小人開玩笑了!小人就算有一萬條性命,也萬萬不敢存有這樣大逆不道的念頭啊!求少爺開恩饒過小的吧!”
“行了!滾吧!”
“好嘞少爺!小的馬上就走!”陳福屁股像是被針紮了一般猛地彈起來,連滾帶爬地朝著門口奔去,他那肥胖的身軀此時卻如同一隻靈活的兔子,眨眼間便消失在了門口。
陳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得意的冷笑。“哼!跟了你整整五十年的陳福,沒想到到頭來也是這般!看來這一局,我又贏了!金蟬子!”
金蟬子,此乃當年毅然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大法師的別稱,聲名遠播。而這位玄奘大法師,俗家姓名為陳禕,正是出身於陳氏毒龍一族。自那時起,陳氏毒龍族便立下一個傳統:將族內那些德行高尚、備受尊崇之人,皆冠以“金蟬子”這一神聖稱號。時光流轉,歲月匆匆,如白駒過隙。如今,陳康成為了當代的“金蟬子”。
陳安的右手輕輕撫摸著那張精致的長椅扶手,突然感覺到指尖傳來一陣異樣的觸感。仔細一看,竟發現扶手上有一縷暗紅色的痕跡,宛如一條細小的蚯蚓蜿蜒其上,與長椅整體深沉的色調顯得極不協調。
這是一抹鮮血,由於這張長椅乃是由珍貴的楠木所製,其木質獨特,具有極強的滲透性,所以這鮮血才會深深地沁入其中,仿佛要將這段血腥的記憶永遠封存。
而這血跡,正是來自於陳安本人……
此刻,陳安的思緒漸漸飄遠,時光倒流迴了二十年前那個午後……
“安兒,為父多次告誡你不可讓府中下人行跪拜禮,為何你依舊我行我素?”陳康強壓著怒火,質問著陳安。
陳安神色慌亂,恭敬地拱手行禮後說道:“爹,孩兒實在冤枉!這一切都是他們自願的,孩兒並沒有逼迫他們!再說了,古往今來,行此禮儀難道不是他們這些下人表達敬意的方式嗎?”
陳康微微歎氣,踱步至庭院中的石凳前坐下,又抬手示意陳安也坐下,語重心長地說:“為父一直教導你,人人生而平等,不可因身份地位而輕視他人。就如那街邊之小販、碼頭之腳夫,雖身份低微,卻也憑借自己的勤勞努力生活,他們同樣值得尊重。”
陳安滿臉不解與憤懣,眉頭緊鎖:“爹,孩兒實在不能理解!在這世間,身份本有貴賤之分,地位亦有高低之別,何來平等之說?如今世道,有其既定的規矩秩序,您所謂的平等之念根本無法實現!這想法太過離經叛道!您讓孩兒遵行此道,實在是難為孩兒!”
“臭小子,《皇帝陛下金口聖言》第三條有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看來為父教導你的那些話你也隻是嘴上應承,從未真正去付諸實踐!你可知,這平等之念並非隻是空談,而是需要我們用行動去踐行!”
“爹,您怎知孩兒沒有付諸實踐?就說孩兒近日與友人相聚,那世家公子對寒門子弟的鄙夷眾人皆視為平常,孩兒依著您的教導去為寒門子弟說話,卻處處碰壁,遭人非議!孩兒在集市上,看那富賈之人對窮苦百姓唿來喝去,百姓們也隻能忍氣吞聲,這分明就是身份地位決定了一切!”
“你之所見,不過是表象。那世家公子雖出身高貴,但若無真才實學,不過是徒有其表;寒門子弟若努力奮進,亦能成就一番事業,就如那曆史上諸多賢能之士,有不少出自寒門。那富賈之人仗勢欺人,終會遭人唾棄;而百姓雖一時忍氣吞聲,但心中自有公道。”
陳安情緒激動起來,瞬間提高了音量:“您為何如此固執?那府衙之官員,對平民百姓汙言穢語甚至棍棒相加,眾人皆不敢言,這便是現實。那勳貴之集宴,下人們忙前忙後,卻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這哪裏有平等可言?”
陳康眼神中閃過一絲失望,微微搖頭。“安兒,你隻看到了當下的不平等,卻未看到改變的可能。官員唿喝平民,是其失德,終有一天會受到懲罰;下人們雖不能上桌,但他們的付出同樣值得敬重。而我們,不能因為現狀而放棄追求平等的信念!”
陳安反駁道:“可這世間的規矩已存在許久,豈是輕易能改變的?您看那些達官貴人,出行皆前唿後擁,享受著各種特權,而普通百姓連溫飽都難以保證,這差距如此之大,平等從何談起?”
陳康皺起眉頭,說道:“特權並非天生就有,而是不合理的製度所賦予。若我們都能意識到平等的重要性,共同努力去改變,未來並非沒有可能實現平等。”
陳安哼了一聲,說:“爹,您太理想化了!在這現實中,誰又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特權呢?而且就算有人想改變,也會遭到重重阻礙。”
“所以說你隻知看到特權之不公,卻不知這世間亦有公正之事。就如我大興所立鬆林學院,不論學生出身貴賤,皆一視同仁傳授知識,此難道不是平等之體現?”
陳安聽到“鬆林學院”四字,心中一痛,立刻反駁道:“那不過是區區小事,豈能與這天下大勢相提並論?爹,您看那官場之上,晉升之路皆為權貴所把持,寒門子弟縱有才華,也難有出頭之日。這又何來平等?”
陳康微微歎氣,“安兒,你所言雖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古往今來,亦有不少寒門子弟憑借自身努力和機遇,在官場嶄露頭角。就如你師父明鴻武,出身寒門,卻孜孜不倦,終魚躍龍門,一舉奪魁!這便是努力可打破身份限製之例。”
陳安冷哼一聲,“像師父這樣的人隻是鳳毛麟角,不足以說明問題。您再看那宮廷之中,太監宮女們日夜勞作,卻備受欺淩,稍有不慎便會性命不保。而王公貴族們卻養尊處優,享盡榮華富貴。這平等又從何談起?”
“安兒,你之所見確實存在,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平等之可能。太監宮女們雖處境艱難,但也有良善之人對他們施以援手。而且,若我們都能秉持平等之心,對待他們多一些尊重和關愛,或許就能改變這種現狀!若人人都因害怕阻礙而不去嚐試,那永遠也不會有改變。我們雖力量微薄,但隻要堅持信念,總能影響一些人。”
陳安滿臉不屑,“爹,您說得輕巧,誰會去關心那些下等人?您的平等之念不過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陳康氣得站起身來,“你這逆子,怎可如此冥頑不靈?你可知,平等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若人人都如你這般消極,那這世界永遠也不會有改變。”
陳安卻怒目而視,挺直身軀,再次拱手,語氣強硬。“爹,您莫要再執迷不悟了!您的想法隻會給我們帶來麻煩!如今這世道,等級森嚴,您的平等之念隻會讓我們成為眾矢之的。如果您要改變,好!這天下何人特權最大?就是皇上!您讓陛下把皇位交出來……”
“啪!”
一記耳光的脆響,在安靜的宅院中格外刺耳!伴隨著一抹鮮血飛出,其中一滴落在了楠木長椅上。
陳康氣得渾身發抖,怒喝道:“你這逆子,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陳安梗著脖子,捂著被打的臉頰,鮮血順著嘴角流出。他的眼神中先是閃過一絲驚愕,隨後卻湧起一股倔強與瘋狂!
他放聲大笑,笑聲中滿是嘲諷與悲憤。“哈哈哈哈!爹,您打我又有何用?您也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還不是和我一樣,不敢真正去推翻!您看看如今這天下,皇帝高高在上,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擁有著無盡的財富和榮耀!您口口聲聲說人人平等,可麵對這最大的特權,您不也隻能退縮?”
“我……我……”陳康麵色鐵青,嘴唇顫抖著,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皇帝憑什麽擁有那麽大的特權?他難道就比我們高貴嗎?他難道就應該統治我們嗎?如果人人平等,那他就應該把皇位交出來,讓所有人都有機會來治理這個國家。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平等。您所追求的平等,不過是一場空談罷了!”
陳安的話雖刺耳,卻也戳中了陳康內心最深處的矛盾。
他們這些人,在現代社會中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在那個充滿活力與進步的時代,平等的觀念早已深深烙印在心中,從小便耳濡目染著公平、公正的價值觀,看著人們在平等的舞台上盡情展現自我,努力拚搏,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然而,命運的齒輪卻意外轉動,他們穿越到了這個封建王朝。他們試圖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播撒平等的種子,卻發現自己如同孤獨的行者,在黑暗中艱難前行。
畢竟,他們皆是世家大族出身,本就處在封建等級體係的上層,於是心中的平等信念讓他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麵,他們享受著世家大族帶來的榮耀與特權;另一方麵,卻又對底層百姓的苦難感同身受。整日看著那些達官貴人對百姓的肆意欺淩,看著下人們在權貴麵前的卑躬屈膝,心中的憤怒與無奈如潮水般湧動!
因此他以族長身份在家族開設學堂,招收貧困子弟入學,給予改變命運之機;廢除苛刻規定,提高下人的待遇;還親赴田間地頭與農民交流,了解疾苦並提供幫助。
然而,陳康的這些舉動卻引起了家族中一些人的不滿,便以“行為太過離經叛道,損害了家族的利益”彈劾自己。
如今,兒子陳安的眼神,像極了這些人。
不單是陳康,他們穿越的所有人全都身體力行過,都曾無數次地試圖改變現狀,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身邊的人,但每一次都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隻泛起了微微的漣漪。
同時他們也不約而同的遭受到了所在家族的質疑!
手段不足的便埋頭苦讀《論語》,被族內彈劾打壓,地位變得風雨飄搖,比如鄧文原。都說他性情溫和,可別忘了,他也與其他人一樣,上一世也是為國捐軀、衝鋒在前!這種人性情溫和?笑話!至於他為何現在這樣,還不是因為累了……畢竟和外人鬥不累,和家人鬥……真的累!
手段強硬的便發揚光大“掄語”,將族內充分“嗬護”,地位依舊穩如泰山,比如陳康、曾仕、曹伯啟等……但話說迴來,他們能依靠鐵血手腕鎮壓,不也是因為具有特權嗎!
他們何嚐不想真正實現平等,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尊嚴和權利。但他們也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每一步都可能麵臨巨大的風險。在這個封建王朝的大環境下,自己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仿佛一隻螻蟻,難以撼動這龐大的封建體係。無力與無奈,如同沉重的枷鎖,緊緊地束縛著他們,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而他們,在這封建的時代洪流中,究竟該何去何從?
是從此不問世事、隨波逐流。
還是勇敢地逆流而上,為心中的平等而戰?
從他們降生,便在迷茫中徘徊,在矛盾中掙紮,未來的路,一片迷霧。
“班長,我該怎麽辦……對啊,班長!”陳康眼前一亮,轉頭望向洛陽皇宮的方向,他明白,那裏還有著最後一絲希望的曙光。
(注:本書中的“金蟬子”
因玄奘法師名聲大噪,其身世在眾人的口口相傳中,愈發離奇玄妙。竟有人傳言,他乃是傳說中的上古魔蟲——六翅金蟬轉世而來。然而,真相並非如此。
實則,玄奘法師被尊稱為“金蟬子”,皆因他對佛法的領悟已臻登峰造極之境。每當他誦經講佛之時,周身璀璨金光環繞,光芒耀眼奪目,仿佛能穿透塵世的迷霧。他的聲音猶如洪鍾,響亮而雄渾,且連綿不斷,餘音嫋嫋,似能穿透靈魂的深處,在人們的心中久久迴蕩。
正因為此,寺院內的眾多僧眾對他敬仰有加,紛紛尊稱他為“金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