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7歲,當時還在讀高二,成績不好也不壞。


    經常躲在被窩裏看網絡小說,《將夜》真特麽的好看;經常尋思著隔壁班的女文娛委員,長得真漂亮,苦惱著零花錢不夠用。


    當時的國家,已經是這個星球第二大的經濟體。


    20號戰鬥機已經首飛兩年,從不擔心會遭到外敵入侵,哪怕是山姆大叔家;甚至還有些巴不得鬼子打上門來,那就老賬新賬一起算了。


    淞滬會戰時期,那些人的17歲,他們成績很好,已經能算得上高級知識分子,畢業後已經能找到一份體麵的工作。


    他們卻走出了學校,大聲對著民眾們唿喊,隻為團結當時貧弱國家的所有力量,讓這個延綿了數千年的文明不至於滅亡。


    又或者直接棄筆從戎端上了步槍,親自守護著這塊土地……


    ……節選自胡彪日記合集《胡說》……


    當向團長帶領著算上一眾輕重傷員,數量上都不足150人的804團官兵,渡過了蘊藻浜,一路退到了大場鎮時。


    忽然之間,在一聲‘向團長’來了的聲音之中。


    一群穿著西裝和長袍、裙子,男男女女足有一二十人之多,他們手裏分別拿著紙筆,又或者是照相機圍了上來。


    其中一個燙著時髦卷發的年輕漂亮女子,居然是衝到了最前麵。


    看到了走在最前麵,有著中校軍銜的向團長頓時眼前一亮,用著軟綿綿的吳儂軟語開口問道:


    “向將軍你好,我是中央通訊社的戰地記者曼麗。


    想要找你采訪一下在頓悟寺一戰,你和804團的弟兄們是用何種方式,才打出這樣一個漂亮的戰果?”


    聲音才是落下,都不待向團長反應過來。


    稍後位置上的一個戴著眼鏡,穿著長袍的男人也跟著問了起來:


    “向團長,我是《救亡日報》的記者小田,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與鬼子激戰的更詳細情況?”


    到了這個時候,向團長才反應過來。


    民國這年頭記者的含金量和影響力,可不是後世所能比擬,他自然是絲毫不敢大意。


    向著周邊看了一圈下來後,心中已經是有了主意;先是讓手下一個營長帶著804團剩餘兄弟們,繼續執行各種安置事宜。


    該送醫院的送醫院,不用送醫院的也找地方住下埋鍋造飯。


    不過不知道是什麽打算,讓朱聰這個胡彪的勤務兵給留了下來。


    接著,開口對著一眾男男女女說道: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這裏也不是什麽接受采訪的好地方;那邊就是我們134師的臨時師部,不如去那邊找個地方再進行如何?”


    對於向團長的說法,眾人自然是沒有絲毫意見。


    隨後的時間裏,向團長就在臨時師部中找了一間稍大的房子,開始了本次的采訪;如果要是僅僅如此,也不會說隨後的時間李胡彪等人引發老大一場風潮來。


    關鍵的原因,還是向團長此人為人方正。


    尤其是在此刻,心中依然充滿了胡彪等三連眾人,在與鬼子血戰一天一夜後,依然願意留在陣地幫忙友軍的巨大感動,又或者說一種愧疚。


    頓時湧現了一個念頭,想要補償一下這些弟兄。


    讓胡彪和三連等人的事跡,讓更多人也知道一下。


    所以在隨後的時間裏,除了介紹了本人和804團其他一些戰鬥情況,又將朱聰那小子叫上前來,讓他介紹一下此戰中最大的功臣。


    朱聰這小子原本就能說會道,如今涉及了自家的胡長官,更是打起了精神。


    口舌便給之下,將胡彪帶著三連的弟兄們為了奪迴陣地,居然頂著本方炮火發起決死衝鋒悲壯。


    還有在陣地上頂著鬼子飛機、大炮、毒氣彈等手段死守,一天下來殺敵數百的輝煌戰績。


    以及今晚明明可隨著804團撤離下來,但是麵對友軍的請求,依然繼續留在了危險陣地上的大公無私。


    甚至連胡彪上次在羅店,七號陣地上堅守的戰績,也一一都是詳細地介紹了一番。


    這小子不僅口才好,還相當的機靈了,知道該說的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


    沒有說胡彪等一行人從第67師長,轉到了川軍這邊的理由,完全是因為他們那些人什麽都敢亂說的破嘴,把黃師座都給嚇壞了。


    而是形容成了有大局觀,為了將與鬼子戰鬥的豐富經驗,傳授給初到的川軍弟兄。


    總之,在朱聰一番精彩的講述過程,讓在場一眾新聞界的朋友們,很是有著身一種臨其境的感覺。


    感覺自己仿佛也冒著本方猛烈的炮火,向著鬼子的陣地發起了攻擊時。


    還有在鬼子大炮轟炸,飛機在頭頂肆虐,毒氣彈在身邊彌漫,坦克和大軍猛攻的種種下,在陣地上拚死堅守時,種種巨大的艱辛。


    一時間說不出的心潮澎湃,以及說不出的震撼和感動。


    哪怕淞滬會戰打到現在,這一場戰事已經是持續了兩月有餘,各種慘烈的戰鬥發生了多次。


    可是如此血腥和激烈的戰鬥,依然是讓他們動容不已。


    然後,就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


    采訪結束後,在《救亡日報》的小田記者心中,感覺有著一團火在心中燃燒一樣,腦殼中隻有一個樸素的念頭:


    一定要盡快讓胡少校,還有他一眾同袍們的事跡報道出去;讓四萬萬五千萬國人知道,隻要我中華有這樣的戰士就永遠不亡。


    激勵著更多的國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抗小鬼子。


    他在134師的師部借了半張桌子後,就著一盞不甚明亮的油燈,小田記者隻不過花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就已經是寫好了一篇激動人心的報道。


    匆匆寫完後不過檢查了一下錯字,就立刻出門了。


    騎著一輛自行車,在月色下連夜返迴了魔都市區的報社總部。


    剛好到了此刻,時間雖然已經是深夜時分,但報紙的夏總編依然是在總部加班中;匆匆看過了小田寫的最新報道後,用力一拍桌子。


    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小田你腿快,馬上去印刷廠。


    把明天的報紙排版撤下來,把這一個報道換上去。


    必須是頭版頭條,一定要讓我們的國人知道,我中華隻要有著向團長、胡連長這些勇士在,中華就絕對不會滅亡。”


    而類似的情況,其實又何止在《救亡日報》一家上演而已。


    更準確地說,隻要是聽了朱聰那小子一番講述後,在場的一眾新聞界的報紙、電台等記者們,就沒有很是不動容的。


    在這樣動容的驅使下,他們紛紛想要做一點什麽。


    於是類似《救亡日報》的情況,就此一一地上演了。


    次日,當胡彪他們還在陣地上,指導著803團的弟兄們,承受著小鬼子一次又一次進攻的時候。


    並不知道有關於他的事跡,通過了多家報紙、多個電台已經迅速傳播了起來;不僅僅是在魔都一地,而是在中華大地上快速傳播起來。


    從這一刻開始,一些相關的事情開始真正地快速發酵了起來……


    在魔都的震旦大學中,一個原本一臉愁容的大學生看完了手上報紙,頭版頭條的內容後,立刻發瘋了一樣向著教室中跑了過去。


    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報紙,一邊大聲地唿喊著:


    “同學們,這一場戰爭我們還沒有失敗。


    正如報紙上所說的一樣,我們還有著千千萬萬如同胡彪少校,黑星和博叔上尉,挨踢、超子和黃阿弟中尉,以及川軍三連一樣的戰士在,中華就永遠不會滅亡。


    所以我們不能繼續坐視了,我們要走上街頭去。


    一是宣傳胡少校他們的事跡,振奮國人抵抗的決心。


    二是胡少校他們還在頓悟寺的陣地上戰鬥,他們缺少彈藥和補給,不得不撿起了鬼子的武器戰鬥。


    他們缺醫少藥,身上的軍裝單薄,連飯也吃不上了。


    我們要走上街頭,號召更多的國人捐款捐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這個民族的年輕人,他們總是充滿了熱血和活力,也從來不缺乏行動能力;這樣一個提議,很快被執行了起來。


    震旦大學的數百學生們,很快就走上了街頭,而這不過才是剛剛開始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從淞滬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腿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腿大叔並收藏抗戰從淞滬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