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巫蠱之禍,風雲突變


    林雨薇從那金戈鐵馬的漠北戰場收迴思緒,時光流轉,來到了漢武帝晚年。此時的大漢帝國,看似依舊輝煌,卻不知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醞釀。一場巫蠱之禍,如同洶湧的暗流,即將衝垮帝國的安寧。


    林雨薇:“大家好,我是林雨薇。上一期我們一同迴顧了衛青、霍去病在漠北決戰的輝煌勝利,他們的功績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大漢的曆史天空。然而,輝煌過後,大漢王朝卻迎來了一場巨大的危機 —— 巫蠱之禍。


    “征和元年(前 92 年)十一月的那個午後,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未央宮的寢殿內,漢武帝正於榻上小憩,恍惚之間,竟夢到一男子持劍闖入宮門,那男子麵容模糊,卻散發著陣陣寒意,武帝驚坐而起,大聲唿喊侍衛,然而待他定睛一看,哪裏還有那男子的身影,刺客早已逃脫得無影無蹤。”


    “此時的漢武帝,晚年身體欠佳,對巫蠱之事越發敏感。《漢書?武帝紀》記載:‘上春秋高,意多所惡,以為左右皆為蠱道祝詛。’一些奸佞之徒趁機興風作浪,誣告他人行巫蠱之術。在這樣的背景下,武帝龍顏大怒,隻覺此事蹊蹺異常,定是有人暗中作祟。他以瀆職之罪將守門侍衛斬首示眾,那一顆顆滾落的頭顱,仿佛是對潛在威脅的警告。隨後,武帝下令關閉城門,派遣大批士卒嚴搜上林苑及京城的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處可疑之地。一時間,整個京城都被籠罩在一片緊張壓抑的氛圍之中。”


    “搜查持續了十餘日,在這漫長的時間裏,人心惶惶,每一個人都在擔憂著未知的命運。終於,官吏們在妃嬪宮女等居室中搜出了大量巫蠱器具。那些造型詭異的木偶,上麵紮滿了銀針,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邪惡的詛咒。武帝見此,麵色陰沉得可怕,他認定有人行巫蠱謀害自己,那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


    “盛怒之下的武帝,下令將所有牽涉巫蠱的妃嬪內侍全部處死,一個不留。一時間,後宮之中哭喊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卻無法打動武帝那冰冷的心。不僅如此,民間若有發現巫蠱作法者皆治罪,嚴刑拷問,務必將這股邪惡之風徹底鏟除。”


    “在這恐怖的氛圍之下,整個帝國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便被卷入這場可怕的巫蠱之禍……”


    “京城的緊張氛圍尚未消散,不久之後一場更大的風暴卻已悄然逼近。”


    “丞相公孫賀,本是朝堂之上的重臣,卻因兒子公孫敬聲一時糊塗,陷入了萬劫不複之地。公孫敬聲因貪汙軍款被捕入獄,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朝堂上激起千層浪。公孫賀心急如焚,為了給兒子贖罪,他四處奔波,最終親自抓獲了陽陵遊俠朱安世。本以為這一壯舉能換來兒子的自由,卻未曾想,這竟是悲劇的開端。”


    “那朱安世在獄中,心中滿是怨恨。他深知自己一旦入獄,便難以逃脫悲慘命運,於是決定拉更多的人下水。他上書揭發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皇宮中炸響。更可怕的是,他還宣稱公孫一家在甘泉宮馳道行巫蠱術詛咒漢武帝。”


    “消息傳到武帝耳中,武帝本就因巫蠱之事而敏感多疑,此時更是怒不可遏。他迴想起先前的種種詭異之事,越發覺得公孫賀一家包藏禍心。《漢書?公孫賀傳》記載:‘賀子敬聲以皇後姊子,驕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軍錢千九百萬,發覺,下獄。’ ”


    “征和二年(前 91 年)正月,寒風凜冽,整個皇宮都被一種壓抑的氣氛所籠罩。武帝下令將公孫賀父子論罪死在獄中,全家除為奴隸。那一日,公孫府上下一片悲戚,哭聲震天。曾經風光無限的丞相之家,瞬間淪為階下囚。”


    “不僅如此,與公孫敬聲私通的陽石公主、諸邑公主也未能逃脫厄運。她們本是金枝玉葉,卻因這無端的牽連,被卷入了這場可怕的風暴之中。還有掌握兵權的衛家人(衛青長子)衛伉,也一並被殺。衛氏在漢廷內部的權勢被極大削弱,曾經輝煌一時的家族,如今風雨飄搖。”


    “這場災難如同洶湧的洪水,席卷了整個大漢王朝。人人自危,生怕下一個被卷入其中的就是自己。而武帝,在憤怒與恐懼之中,繼續著他對巫蠱之禍的瘋狂追查。”


    “在公孫賀一家的悲劇剛剛落下帷幕之際,另一場更為險惡的陰謀正悄然上演。”


    “江充,這個曾經的一介平民,如今卻在漢武帝的尊顯重用下權勢滔天。他本就與太子劉據有著不可化解的過節,一直伺機報複。如今,見武帝對巫蠱之事深信不疑,他心中的惡念如同野草般瘋狂生長。”


    “江充首先在除長安城外的各地大肆挖掘木偶,那些無辜的百姓們無端被卷入這場災難之中。他不擇手段地陷害他們,看著百姓們的悲慘遭遇,他的心中沒有一絲憐憫,隻為了麻痹武帝,讓這場巫蠱之亂的火焰燒得更旺。《漢書?江充傳》記載:‘充為使者,督三輔盜賊,禁察逾侈。貴戚近臣多奢僭,充皆舉劾,奏請沒入車馬,令身待北軍擊匈奴。’ ”


    “接著,江充又唆使蠻族女巫檀何向武帝進言。那女巫裝神弄鬼,滿臉惶恐地宣稱皇宮之中還有 ‘蠱’ 的妖氣,若不加以鏟除,皇上龍體難安。武帝本就被巫蠱之事攪得心神不寧,聽了女巫的話,更是驚恐萬分。於是,武帝命江充為欽差大臣,負責巫蠱事件。江充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


    “江充帶著一群如狼似虎的手下,先從不得寵的後妃下手。那些可憐的女子們在恐懼中瑟瑟發抖,卻無法逃脫江充的魔掌。一個個寢宮被翻得亂七八糟,哭聲和求饒聲迴蕩在宮殿的每一個角落。隨後,江充的膽子越來越大,他竟然闖入了皇後衛子夫的寢宮。衛子夫貴為皇後,麵對江充的無理之舉,也是憤怒不已,但卻無可奈何。”


    “最後,江充將矛頭指向了太子宮。他帶著人如餓狼撲食般衝進太子宮,一番翻箱倒櫃之後,竟搜出了所謂的木偶、咒語等證據。江充得意洋洋,立刻向武帝稟報,誣陷太子陰謀叛亂。太子劉據得知此事,震驚之餘,心中滿是憤怒和冤屈。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會被江充如此陷害。”


    “太子宮中,一片混亂。太子劉據滿臉震驚與憤怒,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竟會被江充如此陷害。那所謂的木偶、咒語等證據,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江充的惡意構陷,可如今卻讓他陷入了絕境。”


    “驚慌失措的太子,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該如何是好。在這危急時刻,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師石德。石德聽聞此事,亦是心急如焚。他深知如今局勢兇險,若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漢書?戾太子傳》記載:‘征和二年,上春秋高,意多所惡,以為左右皆為蠱道祝詛,窮治其事。丞相公孫賀父子,陽石、諸邑公主,及皇後弟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語在《公孫賀》《江充傳》。充典治巫蠱,既知上意,白言宮中有蠱氣,入宮至省中,壞禦座掘地。上使按道侯韓說、禦史章贛、黃門蘇文等助充。充遂至太子宮掘蠱,得桐木人。時上疾,避暑甘泉宮,獨皇後、太子在。太子召問少傅石德,德懼為師傅並誅,因謂太子曰:前丞相父子、兩公主及衛氏皆坐此,今巫與使者掘地得征驗,不知巫置之邪,將實有也,無以自明,可矯以節收捕充等係獄,窮治其奸詐。且上疾在甘泉,皇後及家吏請問皆不報,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將不念秦扶蘇事耶?’ ”


    “石德害怕下獄後無法伸冤,便建議太子假傳聖旨逮捕江充,追究真相。太子劉據猶豫不決,他深知假傳聖旨乃是大罪,但如今已別無他法。最終,太子下定決心,命門客假裝成皇帝使節,迅速出擊逮捕江充。”


    “然而,在逮捕過程中卻發生了混亂。江充的黨羽太監蘇文趁亂逃迴甘泉宮,並添油加醋地上報武帝說太子謀反。武帝聽聞此消息,震驚之餘,心中滿是疑惑。他不敢相信自己悉心培養的太子竟會謀反,但蘇文的話又讓他不得不慎重對待。一時間,父子之間的信任麵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甘泉宮中,漢武帝麵色陰沉,心中滿是疑慮。他起初並不相信太子會謀反,畢竟那是自己悉心培養的接班人。於是,他命使節傳喚太子,期望能當麵問個清楚,解開這團亂麻。”


    “然而,命運卻在此刻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這個使節竟然與江充是一夥的,他心中隻有自己的私利,全然不顧帝國的安穩。迴到甘泉宮後,他對武帝謊稱太子確實要謀反,還想殺自己,所以才倉皇逃了迴來。《漢書?戾太子傳》記載:‘上使使者召太子,使者不敢進,歸報雲: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


    “武帝聽聞此言,勃然大怒。他萬萬沒想到,太子竟然真的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憤怒衝昏了他的頭腦,他決定懲治太子。為與太子的假詔書相區別,武帝頒布正式詔書,訓令丞相關閉所有城門,格殺叛逆。”


    “此時的長安,已然陷入了一片混亂。太子劉據在殺掉江充後,心中的憤怒依舊難以平息。他知道,如今已沒有退路,唯有奮力一搏。於是,他率領眾人圍攻丞相府。丞相劉屈犛驚恐萬分,連印信都丟掉就逃到甘泉宮。”


    “太子為自衛,報告母後衛子夫並請求支持。衛子夫心中悲痛萬分,但為了兒子,她也不得不做出抉擇。太子還征調了皇家馬房騎士及長樂宮警備部隊,並打開武庫。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一場血腥的父子之戰一觸即發……”


    “長安城中,喊殺聲震天動地。太子劉據率領的部隊與丞相劉屈犛的軍隊如同兩股洶湧的洪流,激烈地碰撞在一起。刀光劍影中,生命如脆弱的蘆葦般紛紛倒下,雙方死傷無數,鮮血染紅了長安的街道,整個城市陷入了一片血腥的恐怖之中。”


    “《漢書?戾太子傳》記載:“太子軍敗,南奔覆盎城門,得出。會夜司直田仁部閉城門,坐令太子得出,丞相欲斬仁。禦史大夫暴勝之謂丞相曰:‘司直,吏二千石,當先請,奈何擅斬之?’丞相釋仁。上聞而大怒,下吏責問禦史大夫曰:‘司直縱反者,丞相斬之,法也,大夫何以擅止之?’勝之惶恐,自殺。”


    “這場禍亂持續了一段時間,無辜的百姓們被卷入其中,大量無辜之人受到牽連。他們或死於亂軍之中,或被無端治罪。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幾無可用之才。曾經繁華的大漢都城,如今變成了一座充滿恐懼與絕望的死城。”


    “太子劉據在這場殘酷的爭鬥中,逐漸陷入了絕境。他帶著殘部一路南逃,心中滿是悲憤與無奈。劉據逃至湖縣(今河南省靈寶市),藏在泉鳩裏一位貧民家裏,因生活困難,太子遣人去尋一位較寬裕的朋友,不料被官吏發現。征和二年(前 91 年)八月,當地官兵捉拿太子,劉據無處可逃,在屋內自縊而死,得年 38 歲,兩位皇孫和屋主也在搏鬥中被殺。最終,太子劉據在湖縣(今河南唐河)那個曾經滿懷理想與抱負的年輕人,在權力的爭鬥中成為了犧牲品。”


    “皇後衛子夫得知兒子的死訊,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她看著這滿目瘡痍的皇宮,迴想起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如今卻隻剩下無盡的悲哀。絕望之中,衛子夫選擇了自殺身亡,用自己的生命為這場可怕的巫蠱之禍畫上了一個悲慘的句號。”


    “巫蠱之禍,如一場毀滅性的風暴,給大漢王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無數的生命消逝,無數的家庭破碎,帝國的根基也在這場災難中搖搖欲墜……”


    “時光悄然流轉,曾經被血腥與混亂籠罩的大漢都城,在歲月的衝刷下,那觸目驚心的痕跡似乎也漸漸淡去。然而,巫蠱之禍帶來的傷痛,卻如影隨形地刻在每一個經曆過這場災難的人的心中。”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一些疑點開始如星星之火般在人們心中燃起。曾經被視為鐵證如山的巫蠱之事,如今卻破綻重重。那被鮮血染紅的長安街道,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冤屈。”


    “負責看守太廟的田千秋,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官,卻在此時挺身而出。他自稱被托夢,上書漢武帝,言辭懇切地說道:‘太子沒有無故殺人的過錯,作為兒子的太子擅自玩弄父親的兵器,依罪最多笞刑。’《漢書?田千秋傳》記載:‘千秋為高寢郎。會衛太子為江充所譖敗,久之,千秋上急變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罪哉!臣嚐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 ”


    “漢武帝本就對巫蠱之禍心存疑慮,田千秋的上書如同導火索,點燃了他心中的懊悔之火。他開始重新審視這場禍亂,那一個個曾經被忽略的細節,如今如巨石般壓在他的心頭。”


    “漢武帝深感後悔,他意識到自己的衝動與輕信,給大漢王朝帶來了多麽沉重的打擊。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拜田千秋為丞相,封富民侯,給予他極高的榮耀。同時,他族滅江充全家,那些曾經在巫蠱之禍中興風作浪的人,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在泉鳩裏與太子據打殺的人,也被一一懲處。在橫橋,宦官蘇文被焚殺,那熊熊烈火仿佛在為太子劉據昭雪。”


    “漢武帝還建了 ‘思子宮’,又在湖縣建了一座歸來望思之台。每當他站在這些地方,看著那熟悉的風景,心中便湧起無盡的悲痛與思念。他想起曾經那個孝順、聰慧的太子,那個有著遠大抱負的年輕人,如今卻因為一場無端的禍亂,永遠地離開了他。”


    “巫蠱之禍導致衛皇後和太子劉據先後自殺,大量軍功貴族與政治上層受到牽連被殺。這場災難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西漢王朝的根基上,對王朝的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曾經繁華昌盛的大漢王朝,在這場風暴過後,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與調整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幻影,曆史博主的傳奇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依薇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依薇命並收藏時空幻影,曆史博主的傳奇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