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共謀大事
斬神,精神病院有天庭 作者:白菜燉豆腐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他知道,單憑擊殺怪物是不可能輕易獲得這種層次的力量的;沒有足夠的決心與智慧,又怎麽能窺探到宇宙真理的一角,進而達到‘道念’的境界呢?
盡管自己並不打算直接幹預這些人之間的爭鬥,但楊波濤覺得,借助眾人之力一起應對旱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解決災難,救助百姓,這是每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應該做的事情。
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楊波濤站起身來鄭重地向眾人行了一禮,說道:“諸位大可放心,我楊波濤來到這裏並不是為了傳授什麽新的學說或者建立個人宗派,唯一的目的就是幫助你們鏟除旱魃。既然各位都想利用這場行動為自己立下功德並形成自己的信仰體係,那麽就請各自發揮所長去完成這項任務吧!我承諾絕對不會插手其間,同時我也將會離開這個地方,今後關於對付豫府旱魃的所有事宜便都交由各位負責了!”
眾人立刻避開楊波濤的大禮,紛紛恭敬地點頭,表示願意齊心協力將豫府的旱魃斬除,以拯救飽受旱災折磨的百姓們。
隨後,楊波濤帶著兒子子牛翻身上馬,策馬沿著蜿蜒的海岸線南下。海風輕拂過兩人的臉龐,夾雜著鹹濕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艱辛與挑戰。子牛坐在馬上,望著父親高大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敬仰與不解。
“老師,為何我們不親自協助他們鏟除那旱魃呢?”子牛問道,他清脆的聲音被風聲和馬蹄聲所掩蓋,顯得格外堅定。
楊波濤迴頭看了一眼兒子,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那些人的修為雖然不如我,但他們團結一致,鏟除旱魃也並非難事。現在已經是五月初十,天下可耕作的地方隻剩下七個府,還有六隻旱魃需要鏟除。我們必須趕到下一個府,那裏或許更需要我們的幫助。”
“老師真仁慈!”子牛聽完後由衷讚歎道,他對父親的決定充滿了理解與認同。他深知,作為一個修行者,不僅要擁有強大的實力,還需要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大哥,我們已經連著奔走了五個晝夜,是不是歇息片刻,在前麵的茶棚裏喝杯茶再趕路如何?” 子牛的聲音略顯疲憊但又充滿希望地說。此時,他們的位置已經接近了天平府的地界,距離豫府南部不遠的地方正有一座茶棚靜靜地坐落在麗江南邊。茶棚外拴著兩匹駿馬,其中一匹更是引人注目——它長一丈、寬三尺,神駿異常,仿佛是天馬行空般威武壯觀。
這座茶棚雖然簡陋,卻因為地理位置優越以及那兩匹好馬的存在而吸引了許多過往旅人,自然也包括從神山駕雲而來奔波五日五夜的兄弟二人。他們剛剛經曆了漫長而艱苦的旅途,此刻終於可以稍作休息,享受片刻安寧。
大乾國共有十三個府級行政區劃,其中十個位於陸地上,剩下三個則散布於海外各地。大陸上穿流著三條主要河流:最北麵的是洛河,它起源於西北方向的洛府,途徑洛府及京府,最終在豫府匯入大海;中間的則是通天河,源頭位於西方的桓府,沿途經過通天府、晉陽府後,同樣選擇在豫府歸海;而在南方,有一條名為麗江的重要水係,發源於麗府,並且流經麗府、晉陽府等地,最後在天平府與豫府邊界交匯處注入浩瀚汪洋。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如今這美麗而又富饒的大地卻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災難。由於幹旱造成的嚴重後果,陸上仍有六個府正在遭受旱魃之害的影響,尤其是南部的麗府、晉陽府和天平府,旱魃的存在讓這裏的居民生活苦不堪言。本來,南方地區應該正值梅雨季節雨水充沛之時,但現在即便是麗江也已幾乎幹涸,僅留下一條百丈寬的巨大溝壑橫亙在地麵之上,令人心酸。
即便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麗江邊上的茶棚依然頑強地為來往行人提供著微弱的服務。茶棚裏,一位年邁的老翁和一個約莫隻有六歲左右的小男孩共同支撐著整個攤位。盡管麵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這對祖孫還是努力維持著這個小小的避風港,給過往者帶來一線生機。
對於楊波濤和他的兒子而言,雖然他們並不缺乏水分供給,甚至在陰陽魔界中的存水足以供應百萬平民度過整整一年。然而,在進入天平府境內的時候,楊波濤決定帶著子牛來到這裏坐一坐。他解釋說這是為了更好地體察民情,親身感受到普通百姓麵臨的困境。然而,當二人停下腳步,準備品嚐一杯茶水時,卻驚訝地發現這樣簡單的一壺茶竟然要價高達黃金一百兩。
老翁解釋說:“我們原本是麗江上的擺渡者,但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旱使得江水流斷絕,失去了所有生計來源。無奈之下,隻好提高茶水價格以維持生計。” 聽到這樣的理由,楊波濤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
至於祖孫二人要價如此之高還另有目的,他們希望用這些錢在入海口處建起一座宏偉壯觀的龍神廟。這座廟宇不僅要富麗堂皇,還要供奉著龍神塑像,每天有無數香火繚繞,他們渴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以期龍神能夠興雲布雨,保佑漁村年年豐收、風調雨順。
“求龍祈神,不如自強不息啊!”楊波濤感歎道,將渾濁如泥般的茶水一飲而盡,本就苦澀的味道在喉間迴蕩,愈發濃鬱了幾分,他忍不住皺眉,這種口感令他心頭又是一陣苦澀,不由感慨這人生的無常與艱辛。
“敖鱗,你出來吧。”隨著楊波濤一聲輕喚,在那桌椅之間竟忽然出現了一個身影,正是活潑可愛的龍女敖鱗。她穿著一身青綠色的長裙,衣袂飄飄間散發著淡淡的海鹽氣息,一雙大眼睛裏閃爍著好奇與靈動的光芒,整個人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老師,你是要我來幫助這裏的人們興雲布雨嗎?我早就想出來透透氣了,裏麵真是太悶了!”小龍女出現後,立刻語如連珠般向楊波濤發問,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和期待。
盡管自己並不打算直接幹預這些人之間的爭鬥,但楊波濤覺得,借助眾人之力一起應對旱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解決災難,救助百姓,這是每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應該做的事情。
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楊波濤站起身來鄭重地向眾人行了一禮,說道:“諸位大可放心,我楊波濤來到這裏並不是為了傳授什麽新的學說或者建立個人宗派,唯一的目的就是幫助你們鏟除旱魃。既然各位都想利用這場行動為自己立下功德並形成自己的信仰體係,那麽就請各自發揮所長去完成這項任務吧!我承諾絕對不會插手其間,同時我也將會離開這個地方,今後關於對付豫府旱魃的所有事宜便都交由各位負責了!”
眾人立刻避開楊波濤的大禮,紛紛恭敬地點頭,表示願意齊心協力將豫府的旱魃斬除,以拯救飽受旱災折磨的百姓們。
隨後,楊波濤帶著兒子子牛翻身上馬,策馬沿著蜿蜒的海岸線南下。海風輕拂過兩人的臉龐,夾雜著鹹濕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艱辛與挑戰。子牛坐在馬上,望著父親高大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敬仰與不解。
“老師,為何我們不親自協助他們鏟除那旱魃呢?”子牛問道,他清脆的聲音被風聲和馬蹄聲所掩蓋,顯得格外堅定。
楊波濤迴頭看了一眼兒子,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那些人的修為雖然不如我,但他們團結一致,鏟除旱魃也並非難事。現在已經是五月初十,天下可耕作的地方隻剩下七個府,還有六隻旱魃需要鏟除。我們必須趕到下一個府,那裏或許更需要我們的幫助。”
“老師真仁慈!”子牛聽完後由衷讚歎道,他對父親的決定充滿了理解與認同。他深知,作為一個修行者,不僅要擁有強大的實力,還需要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大哥,我們已經連著奔走了五個晝夜,是不是歇息片刻,在前麵的茶棚裏喝杯茶再趕路如何?” 子牛的聲音略顯疲憊但又充滿希望地說。此時,他們的位置已經接近了天平府的地界,距離豫府南部不遠的地方正有一座茶棚靜靜地坐落在麗江南邊。茶棚外拴著兩匹駿馬,其中一匹更是引人注目——它長一丈、寬三尺,神駿異常,仿佛是天馬行空般威武壯觀。
這座茶棚雖然簡陋,卻因為地理位置優越以及那兩匹好馬的存在而吸引了許多過往旅人,自然也包括從神山駕雲而來奔波五日五夜的兄弟二人。他們剛剛經曆了漫長而艱苦的旅途,此刻終於可以稍作休息,享受片刻安寧。
大乾國共有十三個府級行政區劃,其中十個位於陸地上,剩下三個則散布於海外各地。大陸上穿流著三條主要河流:最北麵的是洛河,它起源於西北方向的洛府,途徑洛府及京府,最終在豫府匯入大海;中間的則是通天河,源頭位於西方的桓府,沿途經過通天府、晉陽府後,同樣選擇在豫府歸海;而在南方,有一條名為麗江的重要水係,發源於麗府,並且流經麗府、晉陽府等地,最後在天平府與豫府邊界交匯處注入浩瀚汪洋。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如今這美麗而又富饒的大地卻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災難。由於幹旱造成的嚴重後果,陸上仍有六個府正在遭受旱魃之害的影響,尤其是南部的麗府、晉陽府和天平府,旱魃的存在讓這裏的居民生活苦不堪言。本來,南方地區應該正值梅雨季節雨水充沛之時,但現在即便是麗江也已幾乎幹涸,僅留下一條百丈寬的巨大溝壑橫亙在地麵之上,令人心酸。
即便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麗江邊上的茶棚依然頑強地為來往行人提供著微弱的服務。茶棚裏,一位年邁的老翁和一個約莫隻有六歲左右的小男孩共同支撐著整個攤位。盡管麵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這對祖孫還是努力維持著這個小小的避風港,給過往者帶來一線生機。
對於楊波濤和他的兒子而言,雖然他們並不缺乏水分供給,甚至在陰陽魔界中的存水足以供應百萬平民度過整整一年。然而,在進入天平府境內的時候,楊波濤決定帶著子牛來到這裏坐一坐。他解釋說這是為了更好地體察民情,親身感受到普通百姓麵臨的困境。然而,當二人停下腳步,準備品嚐一杯茶水時,卻驚訝地發現這樣簡單的一壺茶竟然要價高達黃金一百兩。
老翁解釋說:“我們原本是麗江上的擺渡者,但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旱使得江水流斷絕,失去了所有生計來源。無奈之下,隻好提高茶水價格以維持生計。” 聽到這樣的理由,楊波濤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
至於祖孫二人要價如此之高還另有目的,他們希望用這些錢在入海口處建起一座宏偉壯觀的龍神廟。這座廟宇不僅要富麗堂皇,還要供奉著龍神塑像,每天有無數香火繚繞,他們渴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以期龍神能夠興雲布雨,保佑漁村年年豐收、風調雨順。
“求龍祈神,不如自強不息啊!”楊波濤感歎道,將渾濁如泥般的茶水一飲而盡,本就苦澀的味道在喉間迴蕩,愈發濃鬱了幾分,他忍不住皺眉,這種口感令他心頭又是一陣苦澀,不由感慨這人生的無常與艱辛。
“敖鱗,你出來吧。”隨著楊波濤一聲輕喚,在那桌椅之間竟忽然出現了一個身影,正是活潑可愛的龍女敖鱗。她穿著一身青綠色的長裙,衣袂飄飄間散發著淡淡的海鹽氣息,一雙大眼睛裏閃爍著好奇與靈動的光芒,整個人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老師,你是要我來幫助這裏的人們興雲布雨嗎?我早就想出來透透氣了,裏麵真是太悶了!”小龍女出現後,立刻語如連珠般向楊波濤發問,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