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化宮大法
斬神,精神病院有天庭 作者:白菜燉豆腐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
“父親大人!” 兄弟二人幾乎是同時驚唿出聲,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張熟悉而又漸漸遠去的麵孔,眼中淚光閃爍。
年僅十五歲的楊波濤第一次深刻體驗到了世態炎涼。父親楊繼慎的葬禮冷冷清清,仿佛是早春時分那還未完全退去的寒意,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淒冷。雖然已至開春時節,但空氣裏依舊透著刺骨的冰冷,仿佛是在為這場哀傷的儀式添加幾分悲涼。
楊繼慎在世之時,作為一品大員、一代宗師,其影響力遠播朝野內外,弟子眾多,交友廣闊,堪稱桃李滿天下。然而,在這本該賓客如雲的葬禮上,前來吊唁者卻屈指可數:宣讀皇帝旨意的趙公公表情淡漠;九名隨鎮玄大師而來的和尚,他們誦經聲低沉而空靈,更添幾分寂寥之感;昔日追隨左右的學生劉宏學士沉默寡言;戶部官員亦寥寥無幾……盡管皇帝特許用國禮規格辦理此事——這一等級幾乎與王公貴族相當,但從現場來看,整個過程卻是草率至極,似乎根本就沒有按照聖命執行下去。
據戶部解釋說,正值大德元年初春,不宜太過招搖,否則恐會衝撞吉慶之兆。因此,盡管得到了最高權力者的肯定,實際操作起來仍需小心謹慎。於是乎,這樣一場本應莊嚴肅穆的送別會便以一種近乎悄無聲息的方式悄然完成,除了參與者外幾乎沒有更多外界人士知曉其具體詳情。
葬禮之後,在一陣簡單的誦讀超度之後,一行人帶著逝者的靈魂緩緩前往了京城十裏以外位於哀牢山腳下的楊氏家族祖墳所在地。那裏背依高山,麵臨流水,地理位置優越,被視為一塊風水寶地。隻是可惜的是,由於家道中落再加上經濟窘迫,就連舉辦一場像樣點兒的葬禮都顯得捉襟見肘。所幸楊波濤賣掉了家中僅有的產業換得百餘兩黃金勉強支撐了這次出殯事宜,並使得整個流程不至於太過於蕭條慘淡。
自母親離世以來,楊家就變得異常單薄。如今家裏僅有妹妹楊延明以及忠心耿耿的老仆楊伯相伴左右。就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為了遵循儒家傳統孝道原則,兄妹二人與兩位長者選擇留在墓旁簡陋搭造起三間茅舍定居守陵。
根據當時流行的規矩,子嗣需要為先父服喪三年期間內必須暫停任何官方職務、不能成親、也不允許參加任何形式娛樂活動乃至禮儀性交往行為。此規定主要針對直係子女本身,至於旁係親屬或者門生之類隻需適時探視即可。比如作為恩師門徒之一,劉宏先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專程前來探訪一番。
在這荒僻之地的簡樸生活中度過多日後的一天清晨,正當萬物初醒時刻,少年再次步入地下祠堂中,在祖輩們的靈位前跪坐了一個時辰,直至老仆輕輕唿喚才結束今日份例行功課起身向外走去。自從決定放棄舊居之後,原本供奉於家中的那些祖先牌位也被一同遷移到這裏重新安放,繼續守護著家族未來。
楊家曾經是赫赫有名的豪門,其祖塚堪稱一個地下小宮殿。這裏隱藏著無數個密封的塚室,每一間都安放著楊家曆代家主的棺槨。這些棺槨靜靜躺在幽暗的墓室內,訴說著一段段輝煌而滄桑的曆史。然而,時至今日,真正密封著的塚室隻剩下十間。這整個地下的建築群宛如一座迷宮般的院落,卻絕不是尋常人能夠隨意踏足的地方——因為這裏不僅是家族神聖之地,不允許任何外人褻瀆;還由於它濃鬱到幾乎令人窒息的陰冷氣息以及那不言自明的傳統規定:非楊姓男子一律不準入內。
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規定,才使得除了現任家主楊波濤和老管家楊伯以外,其他人即便在族譜上有名也無法自由出入。即便是身為家主弟弟的楊延明,盡管身份尊貴,依然無法享有這份特殊的待遇。
當從那座寂靜的古墓走出時,守候在外的楊延明顯然有些焦急與不安。見到兄長平安歸來,他緊繃著的臉龐頓時放鬆了下來,緊接著從其掌心中浮現出來一顆散發著柔和光芒的氣丹。這並非第一次展現,早在很久以前,楊波濤就見識過這種奇異的能力。氣丹如同活物一般,在空中輕輕盤旋著,並逐漸靠近哥哥身邊,在周身緩緩旋轉了幾圈之後便漸漸消失不見。原本還在隱隱作痛雙腿此刻也瞬間恢複了力氣與靈活度,甚至連全身上下似乎都因之清爽了不少,整個人仿佛卸下了一層厚重枷鎖似的輕快了許多。
“無憐,真的不需要每天都這麽勞心費力地照顧我,我自己會努力修煉的。”感受著體內重新煥發活力的感覺,這位年幼卻又背負沉重責任的年輕人溫和地撫摸著身旁更顯稚嫩些弟弟的小腦袋,語氣裏充滿了溫柔與疼惜。
聽到這話,楊延明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裏立刻盈滿了淚水,他哽咽地說:“可是父親大人讓我必須好好照看你呀!”
看著比自己還要年輕的弟弟能夠擁有遠超同齡人的實力,甚至能為自己提供如此強大的助力,楊波濤心裏既有羨慕也有無奈。畢竟以年齡來看明明是他這個做大哥的應當去嗬護晚輩成長,而不是反過來依賴。“唉,你的修行進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料。也許不久之後,我也能夠凝結屬於自己的那顆浩然氣丹了吧……”低沉的語調中透露出些許酸澀滋味。
誰知弟弟卻天真地寬慰道:“沒錯哦,既然哥哥你已經到達了通絡圓滿階段的話,很快就能結丹成功啦!到那時就不再是普通人啦!”
對此反應略感意外的同時又感到幾分苦澀,楊波濤低聲嘀咕著,“浩然正氣之丹嗎?哼,其實根本沒必要執著於此種東西……歸根結底也不過徒有虛名罷了。”
聽到此話,跟在一旁的老仆突然跪倒,滿臉惶恐不已,高聲喊叫起來:“少爺啊,這可是祖先們安息之所啊,請千萬勿要口出狂言褻瀆聖地呀!”
麵對突如其來的嗬斥聲,楊波濤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情緒波動,反倒是整個人隨之重重跪倒在先人們麵前。
“父親大人!” 兄弟二人幾乎是同時驚唿出聲,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張熟悉而又漸漸遠去的麵孔,眼中淚光閃爍。
年僅十五歲的楊波濤第一次深刻體驗到了世態炎涼。父親楊繼慎的葬禮冷冷清清,仿佛是早春時分那還未完全退去的寒意,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淒冷。雖然已至開春時節,但空氣裏依舊透著刺骨的冰冷,仿佛是在為這場哀傷的儀式添加幾分悲涼。
楊繼慎在世之時,作為一品大員、一代宗師,其影響力遠播朝野內外,弟子眾多,交友廣闊,堪稱桃李滿天下。然而,在這本該賓客如雲的葬禮上,前來吊唁者卻屈指可數:宣讀皇帝旨意的趙公公表情淡漠;九名隨鎮玄大師而來的和尚,他們誦經聲低沉而空靈,更添幾分寂寥之感;昔日追隨左右的學生劉宏學士沉默寡言;戶部官員亦寥寥無幾……盡管皇帝特許用國禮規格辦理此事——這一等級幾乎與王公貴族相當,但從現場來看,整個過程卻是草率至極,似乎根本就沒有按照聖命執行下去。
據戶部解釋說,正值大德元年初春,不宜太過招搖,否則恐會衝撞吉慶之兆。因此,盡管得到了最高權力者的肯定,實際操作起來仍需小心謹慎。於是乎,這樣一場本應莊嚴肅穆的送別會便以一種近乎悄無聲息的方式悄然完成,除了參與者外幾乎沒有更多外界人士知曉其具體詳情。
葬禮之後,在一陣簡單的誦讀超度之後,一行人帶著逝者的靈魂緩緩前往了京城十裏以外位於哀牢山腳下的楊氏家族祖墳所在地。那裏背依高山,麵臨流水,地理位置優越,被視為一塊風水寶地。隻是可惜的是,由於家道中落再加上經濟窘迫,就連舉辦一場像樣點兒的葬禮都顯得捉襟見肘。所幸楊波濤賣掉了家中僅有的產業換得百餘兩黃金勉強支撐了這次出殯事宜,並使得整個流程不至於太過於蕭條慘淡。
自母親離世以來,楊家就變得異常單薄。如今家裏僅有妹妹楊延明以及忠心耿耿的老仆楊伯相伴左右。就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為了遵循儒家傳統孝道原則,兄妹二人與兩位長者選擇留在墓旁簡陋搭造起三間茅舍定居守陵。
根據當時流行的規矩,子嗣需要為先父服喪三年期間內必須暫停任何官方職務、不能成親、也不允許參加任何形式娛樂活動乃至禮儀性交往行為。此規定主要針對直係子女本身,至於旁係親屬或者門生之類隻需適時探視即可。比如作為恩師門徒之一,劉宏先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專程前來探訪一番。
在這荒僻之地的簡樸生活中度過多日後的一天清晨,正當萬物初醒時刻,少年再次步入地下祠堂中,在祖輩們的靈位前跪坐了一個時辰,直至老仆輕輕唿喚才結束今日份例行功課起身向外走去。自從決定放棄舊居之後,原本供奉於家中的那些祖先牌位也被一同遷移到這裏重新安放,繼續守護著家族未來。
楊家曾經是赫赫有名的豪門,其祖塚堪稱一個地下小宮殿。這裏隱藏著無數個密封的塚室,每一間都安放著楊家曆代家主的棺槨。這些棺槨靜靜躺在幽暗的墓室內,訴說著一段段輝煌而滄桑的曆史。然而,時至今日,真正密封著的塚室隻剩下十間。這整個地下的建築群宛如一座迷宮般的院落,卻絕不是尋常人能夠隨意踏足的地方——因為這裏不僅是家族神聖之地,不允許任何外人褻瀆;還由於它濃鬱到幾乎令人窒息的陰冷氣息以及那不言自明的傳統規定:非楊姓男子一律不準入內。
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規定,才使得除了現任家主楊波濤和老管家楊伯以外,其他人即便在族譜上有名也無法自由出入。即便是身為家主弟弟的楊延明,盡管身份尊貴,依然無法享有這份特殊的待遇。
當從那座寂靜的古墓走出時,守候在外的楊延明顯然有些焦急與不安。見到兄長平安歸來,他緊繃著的臉龐頓時放鬆了下來,緊接著從其掌心中浮現出來一顆散發著柔和光芒的氣丹。這並非第一次展現,早在很久以前,楊波濤就見識過這種奇異的能力。氣丹如同活物一般,在空中輕輕盤旋著,並逐漸靠近哥哥身邊,在周身緩緩旋轉了幾圈之後便漸漸消失不見。原本還在隱隱作痛雙腿此刻也瞬間恢複了力氣與靈活度,甚至連全身上下似乎都因之清爽了不少,整個人仿佛卸下了一層厚重枷鎖似的輕快了許多。
“無憐,真的不需要每天都這麽勞心費力地照顧我,我自己會努力修煉的。”感受著體內重新煥發活力的感覺,這位年幼卻又背負沉重責任的年輕人溫和地撫摸著身旁更顯稚嫩些弟弟的小腦袋,語氣裏充滿了溫柔與疼惜。
聽到這話,楊延明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裏立刻盈滿了淚水,他哽咽地說:“可是父親大人讓我必須好好照看你呀!”
看著比自己還要年輕的弟弟能夠擁有遠超同齡人的實力,甚至能為自己提供如此強大的助力,楊波濤心裏既有羨慕也有無奈。畢竟以年齡來看明明是他這個做大哥的應當去嗬護晚輩成長,而不是反過來依賴。“唉,你的修行進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料。也許不久之後,我也能夠凝結屬於自己的那顆浩然氣丹了吧……”低沉的語調中透露出些許酸澀滋味。
誰知弟弟卻天真地寬慰道:“沒錯哦,既然哥哥你已經到達了通絡圓滿階段的話,很快就能結丹成功啦!到那時就不再是普通人啦!”
對此反應略感意外的同時又感到幾分苦澀,楊波濤低聲嘀咕著,“浩然正氣之丹嗎?哼,其實根本沒必要執著於此種東西……歸根結底也不過徒有虛名罷了。”
聽到此話,跟在一旁的老仆突然跪倒,滿臉惶恐不已,高聲喊叫起來:“少爺啊,這可是祖先們安息之所啊,請千萬勿要口出狂言褻瀆聖地呀!”
麵對突如其來的嗬斥聲,楊波濤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情緒波動,反倒是整個人隨之重重跪倒在先人們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