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無力和荒誕
斬神,精神病院有天庭 作者:白菜燉豆腐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茯苓的神魂帶著大量的法力消失在了自己的身體中。楊波濤費盡心機,運用神魂力量進行探測,卻始終無法找到血茯苓的具體位置。才剛剛慘勝金頭天龍,卻又惹來了這個未知的邪異存在。都是一時貪婪惹的禍啊!
劇毒和血茯苓,這兩者都是大麻煩。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楊波濤幾乎崩潰,癱坐在穀底,久久無法迴過神來。難道說,自己的命運就掌握在這個邪異血茯苓手中不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早立下新法之後,楊波濤就已經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世間萬物都當自強不息,從來就不信天,也不相信天意的楊波濤怎麽可能輕易認命。就算血茯苓真的寄宿在他的體內,楊波濤也絕不輕言放棄,更不會向命運屈服。
此刻楊波濤找不到血茯苓藏匿於何處,內視也無法發現其蹤跡。如此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穴竅。沒錯,就是穴竅!如今楊波濤知曉除丹田之外的十八個穴竅,其中首陽九竅來源於《金剛經》。另外,在奪得金頭天龍的身體後,楊波濤不僅將其滅殺,還找到了金頭天龍身上的九個獨特穴竅。
金頭天龍的地煞一劫修為造就了其九顆氣丹和九節甲殼,這才形成了九節巨大的甲殼。正是通過對這些甲殼的研究,楊波濤在自己的脊柱上發現了對應的九處穴竅。如果能夠渡過第二重地煞劫,再多出來九顆氣丹,並讓這九顆氣丹與脊柱九大穴竅相合,楊波濤就會成就另一個近乎逆天的神通——千變萬化。
楊波濤所渡的地煞劫第二重,其過程充滿了無盡的危險與變數。在這至關重要的時刻,九顆氣丹會組成一個名為萬獸大陣的龐大陣法,這種陣法的威力之巨大,不僅在於能夠將這九顆氣丹與修行者的肉身相合,更因為它能夠賦予修者千變萬化的能力。對於楊波濤來說,這樣的變化不僅僅是外表上的變化,更是在於能夠化身為各種猛獸或靈獸,極大地增加了他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甚至能讓他的戰力直接躍升好幾倍,成為對抗強敵的一大利器。
而為了紀念自己脊柱上特別的九處穴位,也出於對修煉成就的一種向往,楊波濤給這些穴竅命名為“天柱九穴”。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想法,一旦順利地度過了眼前這場艱難的地煞劫,不僅自身的力量將得到極大的提升,連同那些曾經藏匿於體內深處、難以捉摸卻又蘊含著巨大力量與隱患的血茯苓也將被徹底征服,甚至有機會將其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力量源泉。這一次意外中寄生而來的存在,在楊波濤眼中反而成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大機緣。要知道那血茯苓中蘊含著無比豐富的血氣與靈氣,如果能夠成功轉化吸收,無疑會使楊波濤的修為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是實現整個身體全麵脫胎換骨般的蛻變。
然而當前最棘手的問題便是無法確定血茯苓究竟隱匿在哪一處穴竅當中。不過對此情況,楊波濤並沒有感到太過的焦慮。在他看來,隻要這個寄生物暫時沒有想要與其同歸於盡的念頭,那麽一切便都還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足夠的時間去探尋解決的辦法。
考慮到當前緊迫的任務,楊波濤建議盡快前往東海一行,這不僅僅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旱以及伴隨而生的旱魃災難,更是因為那裏隱藏著對他個人修煉有著決定性意義的秘密。如今對於楊波濤而言,深入到地下極深之處已經變得異常困難甚至不可能了,唯有通過海底潛行這一途徑才有可能順利完成目標——度過餘下的地煞劫考驗。
於是,帶著決心與使命,楊波濤再次召喚出子牛和他的坐騎追風魔駒,師徒二人整裝待發,準備繼續向太衡山東邊進發。這一路上,他們經曆的相對平靜,既未遭遇什麽野獸襲擊,也未見其他修士出現。隻是越往平原走,楊波濤師徒就越發深刻地感受到這次旱魃降臨時所帶來的破壞力有多麽恐怖。太衡山原本位於地理南北之間,正值生機勃勃的春天本應呈現出一幅草長鶯飛的美好景象,但現在卻滿目荒涼,熱浪滾滾,幹枯龜裂的土地上幾乎看不到任何綠色生命的跡象。
就在快要離開山脈之際,看著眼前這片荒蕪淒涼的場景,楊波濤忍不住歎息道:“子牛啊,你也看到了吧?雖然旱魃現世僅有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但天地間的變化竟如此劇烈,若是放任不管讓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的話,恐怕不久之後普通百姓的生活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麵對老師的感慨與擔憂,子牛同樣感到心痛不已,並懇請指示如何行動。“老師,請告訴我應該怎麽做才能幫助人們擺脫苦難?”子牛急切地問道。
“你身上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但這主要是我和你大師兄的職責所在。”楊波濤安慰地說,“做事不要總是追求做得更多更快,而是要學會精益求精。你現在要專心修煉之前傳授給你的禦水之道,為明年的重要任務做好充分準備。到時候再讓敖鱗施展降雨神術以解民之困,同時也讓她借此機會積累一些功德。”說完這番話,楊波濤正準備將敖鱗召來時,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吆喝聲:“這條路是我開辟出來的,這棵樹是我親手栽種上去的,若有人想要從此經過,那就得留下點什麽作為‘通行費’!”
聽到聲音後,楊波濤立刻說道:“看來又有不平之事發生了,我們趕緊過去看看吧。”說完這話,他便一馬當先朝著山脈出口疾馳而去,子牛緊隨其後。
很快,二人便來到了山口處,隻見現場一片混亂。原來剛才那喊話的人並非是針對他們,而是另有其人在此遇到了土匪攔路搶劫。作為一個江湖人,保護天下蒼生免受侵害正是楊波濤一生矢誌不渝的目標。
若是路遇不平,楊波濤絕對不會拔刀相助。他的處世原則讓他對世間的紛爭保持了一種冷靜的態度。很快,他與子牛二人縱馬衝到了山脈出口處。
入目的一切讓楊波濤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驚訝得仿佛整個世界都停滯了一瞬。一群手持鐮刀、耙釘、三叉戟等粗糙農具的人們正圍著一個女子瘋狂地攻擊著,但他們的一招一式在那位身姿輕盈的女子麵前都顯得那麽無力和荒誕。
劇毒和血茯苓,這兩者都是大麻煩。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楊波濤幾乎崩潰,癱坐在穀底,久久無法迴過神來。難道說,自己的命運就掌握在這個邪異血茯苓手中不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早立下新法之後,楊波濤就已經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世間萬物都當自強不息,從來就不信天,也不相信天意的楊波濤怎麽可能輕易認命。就算血茯苓真的寄宿在他的體內,楊波濤也絕不輕言放棄,更不會向命運屈服。
此刻楊波濤找不到血茯苓藏匿於何處,內視也無法發現其蹤跡。如此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穴竅。沒錯,就是穴竅!如今楊波濤知曉除丹田之外的十八個穴竅,其中首陽九竅來源於《金剛經》。另外,在奪得金頭天龍的身體後,楊波濤不僅將其滅殺,還找到了金頭天龍身上的九個獨特穴竅。
金頭天龍的地煞一劫修為造就了其九顆氣丹和九節甲殼,這才形成了九節巨大的甲殼。正是通過對這些甲殼的研究,楊波濤在自己的脊柱上發現了對應的九處穴竅。如果能夠渡過第二重地煞劫,再多出來九顆氣丹,並讓這九顆氣丹與脊柱九大穴竅相合,楊波濤就會成就另一個近乎逆天的神通——千變萬化。
楊波濤所渡的地煞劫第二重,其過程充滿了無盡的危險與變數。在這至關重要的時刻,九顆氣丹會組成一個名為萬獸大陣的龐大陣法,這種陣法的威力之巨大,不僅在於能夠將這九顆氣丹與修行者的肉身相合,更因為它能夠賦予修者千變萬化的能力。對於楊波濤來說,這樣的變化不僅僅是外表上的變化,更是在於能夠化身為各種猛獸或靈獸,極大地增加了他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甚至能讓他的戰力直接躍升好幾倍,成為對抗強敵的一大利器。
而為了紀念自己脊柱上特別的九處穴位,也出於對修煉成就的一種向往,楊波濤給這些穴竅命名為“天柱九穴”。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想法,一旦順利地度過了眼前這場艱難的地煞劫,不僅自身的力量將得到極大的提升,連同那些曾經藏匿於體內深處、難以捉摸卻又蘊含著巨大力量與隱患的血茯苓也將被徹底征服,甚至有機會將其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力量源泉。這一次意外中寄生而來的存在,在楊波濤眼中反而成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大機緣。要知道那血茯苓中蘊含著無比豐富的血氣與靈氣,如果能夠成功轉化吸收,無疑會使楊波濤的修為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是實現整個身體全麵脫胎換骨般的蛻變。
然而當前最棘手的問題便是無法確定血茯苓究竟隱匿在哪一處穴竅當中。不過對此情況,楊波濤並沒有感到太過的焦慮。在他看來,隻要這個寄生物暫時沒有想要與其同歸於盡的念頭,那麽一切便都還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足夠的時間去探尋解決的辦法。
考慮到當前緊迫的任務,楊波濤建議盡快前往東海一行,這不僅僅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旱以及伴隨而生的旱魃災難,更是因為那裏隱藏著對他個人修煉有著決定性意義的秘密。如今對於楊波濤而言,深入到地下極深之處已經變得異常困難甚至不可能了,唯有通過海底潛行這一途徑才有可能順利完成目標——度過餘下的地煞劫考驗。
於是,帶著決心與使命,楊波濤再次召喚出子牛和他的坐騎追風魔駒,師徒二人整裝待發,準備繼續向太衡山東邊進發。這一路上,他們經曆的相對平靜,既未遭遇什麽野獸襲擊,也未見其他修士出現。隻是越往平原走,楊波濤師徒就越發深刻地感受到這次旱魃降臨時所帶來的破壞力有多麽恐怖。太衡山原本位於地理南北之間,正值生機勃勃的春天本應呈現出一幅草長鶯飛的美好景象,但現在卻滿目荒涼,熱浪滾滾,幹枯龜裂的土地上幾乎看不到任何綠色生命的跡象。
就在快要離開山脈之際,看著眼前這片荒蕪淒涼的場景,楊波濤忍不住歎息道:“子牛啊,你也看到了吧?雖然旱魃現世僅有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但天地間的變化竟如此劇烈,若是放任不管讓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的話,恐怕不久之後普通百姓的生活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麵對老師的感慨與擔憂,子牛同樣感到心痛不已,並懇請指示如何行動。“老師,請告訴我應該怎麽做才能幫助人們擺脫苦難?”子牛急切地問道。
“你身上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但這主要是我和你大師兄的職責所在。”楊波濤安慰地說,“做事不要總是追求做得更多更快,而是要學會精益求精。你現在要專心修煉之前傳授給你的禦水之道,為明年的重要任務做好充分準備。到時候再讓敖鱗施展降雨神術以解民之困,同時也讓她借此機會積累一些功德。”說完這番話,楊波濤正準備將敖鱗召來時,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吆喝聲:“這條路是我開辟出來的,這棵樹是我親手栽種上去的,若有人想要從此經過,那就得留下點什麽作為‘通行費’!”
聽到聲音後,楊波濤立刻說道:“看來又有不平之事發生了,我們趕緊過去看看吧。”說完這話,他便一馬當先朝著山脈出口疾馳而去,子牛緊隨其後。
很快,二人便來到了山口處,隻見現場一片混亂。原來剛才那喊話的人並非是針對他們,而是另有其人在此遇到了土匪攔路搶劫。作為一個江湖人,保護天下蒼生免受侵害正是楊波濤一生矢誌不渝的目標。
若是路遇不平,楊波濤絕對不會拔刀相助。他的處世原則讓他對世間的紛爭保持了一種冷靜的態度。很快,他與子牛二人縱馬衝到了山脈出口處。
入目的一切讓楊波濤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驚訝得仿佛整個世界都停滯了一瞬。一群手持鐮刀、耙釘、三叉戟等粗糙農具的人們正圍著一個女子瘋狂地攻擊著,但他們的一招一式在那位身姿輕盈的女子麵前都顯得那麽無力和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