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太平無事的底下是萬丈深淵
流連青蝶時時舞,自在鳳翎恰恰啼 作者:蛙小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藏書閣。
閣外寒風凜冽,唿嘯而過。
的確是入冬許久,天氣愈發寒冷。
距離永光四年結束,到新一年的元旦還有一月餘。
藏書閣內的小廳地下鋪著地龍,燒得暖和,室內溫度恍若陽春三月,溫暖宜人。
即使隻穿著薄衫,也不會感到絲毫寒冷。
正在其中讀書的謝青洛麵色紅潤,額上都出了一層薄汗,眉頭微微蹙起,眼神專注,顯然是讀的入神。
手邊的甜茶已然見底。
不等片刻,卻自有識趣的小宮女送來一盞不冷不熱,正好入口的新茶。
趙翎端正坐在一旁,脊背挺得筆直,神態嚴肅認真,同樣細細品讀著手中的書。
看那封麵,倒是本遊記,是前朝一武將在朝廷裏不受重視,毅然辭官,之後遊遍大江南北專門記錄的。
屋外那般情形,在這暖唿唿的書閣內讀書品茶,也著實是件美事。
然而不過一會兒,美好安靜的氣氛卻被打破了。
謝青洛合上讀了大半的書,輕輕閉眼歎了口氣。
前幾日欽天監遞來消息,說是夜觀天象,推斷今年的冬日可能格外難熬,甚至可能出現雪災。
謝青洛迴憶著他那一星半點的現代氣象知識,想起今年的夏天也是炎熱,有種說法是當年的夏天越熱,冬天越冷。
這一想,擾的謝青洛也免不得信了八成。
自從得了消息,他便莫名的發愁。
心想自己即使有現代的知識,知道的比別人多,但好似也幹不了什麽有用的事,對於百姓也沒有幫助到什麽。
謝青洛此時痛恨自己,上輩子怎麽不多學點東西,怎麽不多看點科普,多看點基建小說。
這才真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謝青洛又歎了口氣,悶悶的趴到了桌上。
趙翎在小殿下第一次歎氣的時候,就已經把目光移過去了。
第二次再聽到謝青洛歎氣時,趙翎詫異,便把書放下,有些疑惑的盯著自家小殿下。
這幾日謝青洛總是莫名歎氣,卻也不說什麽。
趙翎納悶得很,以小殿下的身份,有何要歎氣的?
謝青洛懨懨的看了眼趙翎,麵前可能到來的寒冬才是大事,情情愛愛的心思早就拋之腦後了。
如今唯一讓他上心的,也就是這場寒冬不會真的凍死人吧?
他有氣無力的撐起身子,靠到椅背上,思來想去還是對趙翎招招手。
“趙大人,前幾日欽天監說的準不準啊,今年會不會真的是個寒冬,再發生雪災啊?”
趙翎恍然大悟,原來小殿下一直愁的是這個。
他的目光柔和了不少,禁不住也輕聲細語起來。
“小殿下,您想太多了,欽天監每年都這麽說,但未曾每次都是靈驗的。”
“況且今年風調雨順,百姓的收成也好,即使是真有了雪災,各地的糧食儲備也足夠。”
聽了這話,謝青洛整個人都精神了,他緊緊盯著趙翎,“果真?”
趙翎忍不住勾勾嘴角,“迴小殿下, 是真的。”
謝青洛立刻鬆了口氣,隨後憤憤道:“那要欽天監幹什麽?算的也不準,不就是隨口亂說嗎?”
害得他擔心好幾天,想法子想的發愁。
趙翎眼底帶著笑意。
“的確是這樣,但若是報上來,讓各地早做好準備,也是好事。”
謝青洛喝了口手邊的甜茶,很快平靜下來。
“說的也是,不管是否真假,早有準備是最好的。”
那這樣的話,自己的研究也要快些提上進程。
自己上一世經曆過現代技術的方便快捷,自然是懷念的很。
若是能把一些東西研究迴來,不說自己能青史留名,隻是對於百姓,對於景朝,便有極大的好處。
他自認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又在科舉考試中浸潤多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也早已刻進骨子裏。
自己如今又是受百姓供養,衣食住行無一不精。
他若是不為景朝的百姓做些貢獻,怕是半夜都要從夢中驚醒,睡不踏實。
隻是以自己一人之力,想搞個工業革命必然是不現實的了。
也隻能從其他方麵出發,好好想想了。
哥哥說的那句“等他為景朝分憂”,他仍記在心底。
景朝曆經三代,自己哥哥在位後再發展個幾十年,必定是國泰民安,四海升平的地步,在史書裏記個“永光盛世”都不為過。
但是,若景朝真如表麵上顯示的那般太平,哥哥何必露出那般憂心的模樣?
謝青洛想起了許多,自己莫名被送到肅州將養背後的隱情,哥哥在國安寺安插的探子程炎以,明顯就是往將軍之才養大的趙翎……
似乎背後正有一盤大棋,黑白棋子網成細密的陷阱。
就等著景朝的統治者行差踏錯一步,便瞬間收網,讓整個景朝的統治頃刻間崩潰。
想到這,謝青洛又蔫了,自己的半吊子水平能搞出什麽來還不一定。
真是,上一輩子怎麽就不多學一點?
孔靖前幾日告訴他,“蒸汽機”這東西,他實在是參悟不透,未曾有什麽進展。
這倒是在謝青洛的意料之中,以他描述的那個粗糙勁,還有如今物理,數學的發展,還有材料學的缺失,更別說還沒有蒸汽機中極其重要的橡膠了。
若是孔靖真的就根據他的描述,把蒸汽機憑空手搓了出來,謝青洛必然得對孔子貞佩服的五體投地,頂禮膜拜。
趙翎看著自家小殿下神色不斷變換。
從精神煥發的樣子又變的蔫蔫的,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想出言安慰,卻不知謝青洛愁在何處。
謝青洛此時卻抬眼,眸子清澈靈動,輕聲問道。
“趙大人對於農桑也有所了解嗎?”
能脫口而出今年的年景如何,知道百姓的收成,絕對是做過功課的。
趙翎對這個問題有些意外,卻還是誠實迴答。
“臣在城外有幾個莊子,莊子裏的管家向臣稟報今年秋收的收成時,提到今年風調雨順,年景勝於往昔。”
謝青洛了然,怪不得知道的這般清楚。
趙翎又說。
“臣的管家也順帶去各地行商,迴來時告訴臣,今年各地均未發生大的災情,因此百姓的收成也高。”
閣外寒風凜冽,唿嘯而過。
的確是入冬許久,天氣愈發寒冷。
距離永光四年結束,到新一年的元旦還有一月餘。
藏書閣內的小廳地下鋪著地龍,燒得暖和,室內溫度恍若陽春三月,溫暖宜人。
即使隻穿著薄衫,也不會感到絲毫寒冷。
正在其中讀書的謝青洛麵色紅潤,額上都出了一層薄汗,眉頭微微蹙起,眼神專注,顯然是讀的入神。
手邊的甜茶已然見底。
不等片刻,卻自有識趣的小宮女送來一盞不冷不熱,正好入口的新茶。
趙翎端正坐在一旁,脊背挺得筆直,神態嚴肅認真,同樣細細品讀著手中的書。
看那封麵,倒是本遊記,是前朝一武將在朝廷裏不受重視,毅然辭官,之後遊遍大江南北專門記錄的。
屋外那般情形,在這暖唿唿的書閣內讀書品茶,也著實是件美事。
然而不過一會兒,美好安靜的氣氛卻被打破了。
謝青洛合上讀了大半的書,輕輕閉眼歎了口氣。
前幾日欽天監遞來消息,說是夜觀天象,推斷今年的冬日可能格外難熬,甚至可能出現雪災。
謝青洛迴憶著他那一星半點的現代氣象知識,想起今年的夏天也是炎熱,有種說法是當年的夏天越熱,冬天越冷。
這一想,擾的謝青洛也免不得信了八成。
自從得了消息,他便莫名的發愁。
心想自己即使有現代的知識,知道的比別人多,但好似也幹不了什麽有用的事,對於百姓也沒有幫助到什麽。
謝青洛此時痛恨自己,上輩子怎麽不多學點東西,怎麽不多看點科普,多看點基建小說。
這才真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謝青洛又歎了口氣,悶悶的趴到了桌上。
趙翎在小殿下第一次歎氣的時候,就已經把目光移過去了。
第二次再聽到謝青洛歎氣時,趙翎詫異,便把書放下,有些疑惑的盯著自家小殿下。
這幾日謝青洛總是莫名歎氣,卻也不說什麽。
趙翎納悶得很,以小殿下的身份,有何要歎氣的?
謝青洛懨懨的看了眼趙翎,麵前可能到來的寒冬才是大事,情情愛愛的心思早就拋之腦後了。
如今唯一讓他上心的,也就是這場寒冬不會真的凍死人吧?
他有氣無力的撐起身子,靠到椅背上,思來想去還是對趙翎招招手。
“趙大人,前幾日欽天監說的準不準啊,今年會不會真的是個寒冬,再發生雪災啊?”
趙翎恍然大悟,原來小殿下一直愁的是這個。
他的目光柔和了不少,禁不住也輕聲細語起來。
“小殿下,您想太多了,欽天監每年都這麽說,但未曾每次都是靈驗的。”
“況且今年風調雨順,百姓的收成也好,即使是真有了雪災,各地的糧食儲備也足夠。”
聽了這話,謝青洛整個人都精神了,他緊緊盯著趙翎,“果真?”
趙翎忍不住勾勾嘴角,“迴小殿下, 是真的。”
謝青洛立刻鬆了口氣,隨後憤憤道:“那要欽天監幹什麽?算的也不準,不就是隨口亂說嗎?”
害得他擔心好幾天,想法子想的發愁。
趙翎眼底帶著笑意。
“的確是這樣,但若是報上來,讓各地早做好準備,也是好事。”
謝青洛喝了口手邊的甜茶,很快平靜下來。
“說的也是,不管是否真假,早有準備是最好的。”
那這樣的話,自己的研究也要快些提上進程。
自己上一世經曆過現代技術的方便快捷,自然是懷念的很。
若是能把一些東西研究迴來,不說自己能青史留名,隻是對於百姓,對於景朝,便有極大的好處。
他自認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又在科舉考試中浸潤多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也早已刻進骨子裏。
自己如今又是受百姓供養,衣食住行無一不精。
他若是不為景朝的百姓做些貢獻,怕是半夜都要從夢中驚醒,睡不踏實。
隻是以自己一人之力,想搞個工業革命必然是不現實的了。
也隻能從其他方麵出發,好好想想了。
哥哥說的那句“等他為景朝分憂”,他仍記在心底。
景朝曆經三代,自己哥哥在位後再發展個幾十年,必定是國泰民安,四海升平的地步,在史書裏記個“永光盛世”都不為過。
但是,若景朝真如表麵上顯示的那般太平,哥哥何必露出那般憂心的模樣?
謝青洛想起了許多,自己莫名被送到肅州將養背後的隱情,哥哥在國安寺安插的探子程炎以,明顯就是往將軍之才養大的趙翎……
似乎背後正有一盤大棋,黑白棋子網成細密的陷阱。
就等著景朝的統治者行差踏錯一步,便瞬間收網,讓整個景朝的統治頃刻間崩潰。
想到這,謝青洛又蔫了,自己的半吊子水平能搞出什麽來還不一定。
真是,上一輩子怎麽就不多學一點?
孔靖前幾日告訴他,“蒸汽機”這東西,他實在是參悟不透,未曾有什麽進展。
這倒是在謝青洛的意料之中,以他描述的那個粗糙勁,還有如今物理,數學的發展,還有材料學的缺失,更別說還沒有蒸汽機中極其重要的橡膠了。
若是孔靖真的就根據他的描述,把蒸汽機憑空手搓了出來,謝青洛必然得對孔子貞佩服的五體投地,頂禮膜拜。
趙翎看著自家小殿下神色不斷變換。
從精神煥發的樣子又變的蔫蔫的,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想出言安慰,卻不知謝青洛愁在何處。
謝青洛此時卻抬眼,眸子清澈靈動,輕聲問道。
“趙大人對於農桑也有所了解嗎?”
能脫口而出今年的年景如何,知道百姓的收成,絕對是做過功課的。
趙翎對這個問題有些意外,卻還是誠實迴答。
“臣在城外有幾個莊子,莊子裏的管家向臣稟報今年秋收的收成時,提到今年風調雨順,年景勝於往昔。”
謝青洛了然,怪不得知道的這般清楚。
趙翎又說。
“臣的管家也順帶去各地行商,迴來時告訴臣,今年各地均未發生大的災情,因此百姓的收成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