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今日又開了眼界
十裏紅妝嫁侯府,渣男前夫後悔了 作者:墨北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今日又開了眼界
“你是受害者?
菁菁,你現在是宋夫人。
妹婿是朝廷命官。
當初你們成親之事,宋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可也是書香門第。
據說祖上也出過大官的。
你一個秦二小姐,嫁進宋家吃了什麽虧?”秦大夫人冷嘲著質問。秦菁,秦夫人的閨名。
“那是我家老爺是個好人,我若嫁的是個潑皮無賴,嫂嫂是不是就要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日子是我自己過的。
我家老爺步步高升那是他的本事。
秦家看著眼饞了?
眼饞也沒用。大哥和嫂嫂難得來一次,我不想鬧的太不愉快。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什麽事大嫂不如直說。能幫的我幫,不能幫的……不好意思,大嫂剛剛說過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為不是秦家的規矩嗎。
我一個遠嫁的女兒,實在不堪大用。”
秦大夫人氣紅了一張臉。
一旁秦詩小臉也紅撲撲的,簡直是和秦夫人同氣連枝,不像母女,倒像姐妹呢。
那眼神,兇狠中還帶著幾分毫不掩飾的妒意。
“秦薇迴來了。還帶迴來兩個孽障。
現在鬧著說當年嫁進宋家的本該是她。是你搶了她的夫君。”秦薇,秦家大小姐閨名。
“豈有此理。當年明明是她自己跑了,秦家沒辦法了,才讓母親上了花轎,怎麽反倒成了母親搶他的夫君?
她臉皮也太厚了。這種話也說的出口。”秦二少牙疼似的唏噓出聲。
“瀾兒,慎言。”宋夫人輕聲斥責。
“是孩兒的錯,不該非議長輩。可是……大姨母,我那位大姨母也太不講武德了。
她日子過的不好,母親過的好。
她便覺得是母親搶了她的好日子。
若是她過的好,母親過的不好呢?她是不是就該慶幸母親替她過著苦日子。
這世上怎麽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世上之大,果真無奇不有。
宋依依也覺得今日又開了眼界。
這論調……竟然讓她覺得頗熟悉,似乎有點像魏老夫人呢。
難道魏老夫人和她那素未謀麵的大姨母有什麽親緣關係?
“不管她沒臉沒皮也好,厚顏無恥也罷。
她說如果你不補償她,她就鬧到詔煌城來,鬧上宋家。
讓宋大人當不成朝廷命官。”
秦大夫人冷聲開了口。
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反正話說出來了,就看宋家如何應對了?
秦大爺興許覺得妻子話說的太不懂迴旋了。亡羊補牢的開了口:“薇姐兒迴來小半年了。
一直帶著孩子住在家裏。
我們秦家也不是養不起她們娘仨。可薇姐兒不安份啊。
她是我的親妹妹,日子過的不好,我也心疼她。
可她那做派……整天在家裏不是怪這個就是怨那個。挑吃挑喝,兒子女兒吃穿用度都要最好的。
你嫂嫂這些年勤儉持家,才讓咱們秦家就算飽受非議,也沒敗落了門楣。
可再由著她們娘仨鬧下去,秦家永無寧日。
菁菁,大哥也知道這事本也怨不到你頭上。
可薇姐兒就是覺得你搶了她的好日子。整天說她的兒女本該出身權貴,是公子和小姐的命。
她要帶著兒女上京討要說法呢。
我們攔她一時,卻攔不住她一世啊。
我和你嫂嫂隻能先走一步,想要和你商量個好法子。別說她真的闖出禍事來啊。
若真的連累了妹婿……宋家也要家無寧日了。”
秦大爺話倒是說的軟和,好像一心替宋夫人打算。可話裏話外都在說不甘心養著秦大小姐娘仨。
宋依依微垂著頭,眸子泛著冷意。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她本以為宋家直到被魏璟謀害前都一帆風順。卻原本她不知道的時候還出了這麽多齷齪事。
她有點明白秦大夫人為何上來便指責她了。
這是覺得宋家鐵板一塊,唯一能被撬動的便是她了。
隻有站在道德製高點上,秦大夫人才能讓宋家按著她心意行事,或者說,隻有壓宋夫人一頭,秦大夫人才能真的占到便宜。
宋依依可不覺得秦家夫妻帶著兒女來此是一片好心。
隻是為了提醒宋家。
果然,秦夫人語氣一軟。
再開口時戾氣明顯減了幾分。
“因著薇姐兒這事,這些年咱們秦家在鎮子上被人指指點點。
家裏的孩子讀個私塾都要被欺負。
大哥兒漸漸沒了讀書的心思。
小小年紀就跟著他父親進進出出做些買賣。
以咱們秦家的底蘊,大家千金不敢說,娶個小家碧玉應該不難。可大哥兒的親事我這個當母親的費心費力整整替他籌謀了三年。
隻要上門提親,人家知道是咱們秦家人,永遠大門緊閉。
最終沒法子,總不能讓大哥兒不娶妻。
便討了個窮秀才的女兒。
大姐兒的親事更艱難。
蹉跎幾載,最終也隻嫁了個教書先生。家裏窮的叮當響,賺的幾個束修勉強糊口。
如今隻有恩哥兒了,他自幼喜歡讀書,這些年一直閉門苦讀,這次帶了他來詔煌城,希望能拜個名師,苦讀一載,明年下場若能高中,咱們秦家也算有個盼頭……”
宋依依心道果然如此。
想留在宋家,有宋家撐腰,遊說個名師。
然後科舉下場,若是得中,甭管多少名,宋家最終給他安排一條通暢的仕途之路。
即便不中,那便繼續苦讀……
總能高中的。
娶妻?
人都在宋家了,好歹也算是位表少爺。
就勞宋夫人幫著說門親事唄。
真的打的一手好算盤。
其實這事秦夫人換個法子,不上來就指桑罵槐,想用貶低宋依依立威。
也不是不能商量。
宋家多養個閑人罷了,也不是養不起。
至於拜師,如果秦恩有真才實學,名師也不難尋。
可是……
“恩哥兒明年要下場嗎?
是該早做準備。我讓你大姑父幫著尋些典籍,恩哥兒拿迴去好好拜讀。
拜師這事不急,得講個緣分。
可惜你大姑父學問著實一般,實在不像為人師表的樣子。
這詔煌城有名的大儒,收徒又都頗講究,得提前個三五載拜入門下。
眼下這時候想要拜師,已經遲了。”
秦大夫人有些焦急的打斷了宋夫人的話。“我聽人說府中老太爺是個德高望重的,便不能讓他收下恩哥兒嗎?”
“你是受害者?
菁菁,你現在是宋夫人。
妹婿是朝廷命官。
當初你們成親之事,宋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可也是書香門第。
據說祖上也出過大官的。
你一個秦二小姐,嫁進宋家吃了什麽虧?”秦大夫人冷嘲著質問。秦菁,秦夫人的閨名。
“那是我家老爺是個好人,我若嫁的是個潑皮無賴,嫂嫂是不是就要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日子是我自己過的。
我家老爺步步高升那是他的本事。
秦家看著眼饞了?
眼饞也沒用。大哥和嫂嫂難得來一次,我不想鬧的太不愉快。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什麽事大嫂不如直說。能幫的我幫,不能幫的……不好意思,大嫂剛剛說過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為不是秦家的規矩嗎。
我一個遠嫁的女兒,實在不堪大用。”
秦大夫人氣紅了一張臉。
一旁秦詩小臉也紅撲撲的,簡直是和秦夫人同氣連枝,不像母女,倒像姐妹呢。
那眼神,兇狠中還帶著幾分毫不掩飾的妒意。
“秦薇迴來了。還帶迴來兩個孽障。
現在鬧著說當年嫁進宋家的本該是她。是你搶了她的夫君。”秦薇,秦家大小姐閨名。
“豈有此理。當年明明是她自己跑了,秦家沒辦法了,才讓母親上了花轎,怎麽反倒成了母親搶他的夫君?
她臉皮也太厚了。這種話也說的出口。”秦二少牙疼似的唏噓出聲。
“瀾兒,慎言。”宋夫人輕聲斥責。
“是孩兒的錯,不該非議長輩。可是……大姨母,我那位大姨母也太不講武德了。
她日子過的不好,母親過的好。
她便覺得是母親搶了她的好日子。
若是她過的好,母親過的不好呢?她是不是就該慶幸母親替她過著苦日子。
這世上怎麽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世上之大,果真無奇不有。
宋依依也覺得今日又開了眼界。
這論調……竟然讓她覺得頗熟悉,似乎有點像魏老夫人呢。
難道魏老夫人和她那素未謀麵的大姨母有什麽親緣關係?
“不管她沒臉沒皮也好,厚顏無恥也罷。
她說如果你不補償她,她就鬧到詔煌城來,鬧上宋家。
讓宋大人當不成朝廷命官。”
秦大夫人冷聲開了口。
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反正話說出來了,就看宋家如何應對了?
秦大爺興許覺得妻子話說的太不懂迴旋了。亡羊補牢的開了口:“薇姐兒迴來小半年了。
一直帶著孩子住在家裏。
我們秦家也不是養不起她們娘仨。可薇姐兒不安份啊。
她是我的親妹妹,日子過的不好,我也心疼她。
可她那做派……整天在家裏不是怪這個就是怨那個。挑吃挑喝,兒子女兒吃穿用度都要最好的。
你嫂嫂這些年勤儉持家,才讓咱們秦家就算飽受非議,也沒敗落了門楣。
可再由著她們娘仨鬧下去,秦家永無寧日。
菁菁,大哥也知道這事本也怨不到你頭上。
可薇姐兒就是覺得你搶了她的好日子。整天說她的兒女本該出身權貴,是公子和小姐的命。
她要帶著兒女上京討要說法呢。
我們攔她一時,卻攔不住她一世啊。
我和你嫂嫂隻能先走一步,想要和你商量個好法子。別說她真的闖出禍事來啊。
若真的連累了妹婿……宋家也要家無寧日了。”
秦大爺話倒是說的軟和,好像一心替宋夫人打算。可話裏話外都在說不甘心養著秦大小姐娘仨。
宋依依微垂著頭,眸子泛著冷意。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她本以為宋家直到被魏璟謀害前都一帆風順。卻原本她不知道的時候還出了這麽多齷齪事。
她有點明白秦大夫人為何上來便指責她了。
這是覺得宋家鐵板一塊,唯一能被撬動的便是她了。
隻有站在道德製高點上,秦大夫人才能讓宋家按著她心意行事,或者說,隻有壓宋夫人一頭,秦大夫人才能真的占到便宜。
宋依依可不覺得秦家夫妻帶著兒女來此是一片好心。
隻是為了提醒宋家。
果然,秦夫人語氣一軟。
再開口時戾氣明顯減了幾分。
“因著薇姐兒這事,這些年咱們秦家在鎮子上被人指指點點。
家裏的孩子讀個私塾都要被欺負。
大哥兒漸漸沒了讀書的心思。
小小年紀就跟著他父親進進出出做些買賣。
以咱們秦家的底蘊,大家千金不敢說,娶個小家碧玉應該不難。可大哥兒的親事我這個當母親的費心費力整整替他籌謀了三年。
隻要上門提親,人家知道是咱們秦家人,永遠大門緊閉。
最終沒法子,總不能讓大哥兒不娶妻。
便討了個窮秀才的女兒。
大姐兒的親事更艱難。
蹉跎幾載,最終也隻嫁了個教書先生。家裏窮的叮當響,賺的幾個束修勉強糊口。
如今隻有恩哥兒了,他自幼喜歡讀書,這些年一直閉門苦讀,這次帶了他來詔煌城,希望能拜個名師,苦讀一載,明年下場若能高中,咱們秦家也算有個盼頭……”
宋依依心道果然如此。
想留在宋家,有宋家撐腰,遊說個名師。
然後科舉下場,若是得中,甭管多少名,宋家最終給他安排一條通暢的仕途之路。
即便不中,那便繼續苦讀……
總能高中的。
娶妻?
人都在宋家了,好歹也算是位表少爺。
就勞宋夫人幫著說門親事唄。
真的打的一手好算盤。
其實這事秦夫人換個法子,不上來就指桑罵槐,想用貶低宋依依立威。
也不是不能商量。
宋家多養個閑人罷了,也不是養不起。
至於拜師,如果秦恩有真才實學,名師也不難尋。
可是……
“恩哥兒明年要下場嗎?
是該早做準備。我讓你大姑父幫著尋些典籍,恩哥兒拿迴去好好拜讀。
拜師這事不急,得講個緣分。
可惜你大姑父學問著實一般,實在不像為人師表的樣子。
這詔煌城有名的大儒,收徒又都頗講究,得提前個三五載拜入門下。
眼下這時候想要拜師,已經遲了。”
秦大夫人有些焦急的打斷了宋夫人的話。“我聽人說府中老太爺是個德高望重的,便不能讓他收下恩哥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