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也曾輝煌
十裏紅妝嫁侯府,渣男前夫後悔了 作者:墨北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百三十四章 也曾輝煌
跟平陽還有半天路程的時候,青兒被叫上了馬車,自從進了平陽地界,青兒臉上就難掩哀傷之色。
這裏是她的家,可是……
她其實已經沒有家了。
“公子,小姐。”
宋依依示意青兒坐。
青兒便側身坐到了馬車側麵,盡量離謝崢遠點。她不怕這位謝公子,可總覺著謝公子身上有股戾氣,反正她是有點怵謝崢的。
“青兒,馬上就要進平陽城了。
接下來雷勁會跟著你,我想要知道平陽城現狀如何。
我想做些牛羊生意,最好能收留一些會畜養牛羊的。”
青兒睜大眼睛,有點不解宋依依話中深意。不過淺顯的道理她聽懂了。
自家小姐簡直就是觀音菩薩降世,她的意思是可以帶走一些會養牛羊的鄉親。
“奴婢明白,奴婢迴家看看,就算房子不在了,奴婢也能找到同鄉。
一定把如今平陽城的現實打探迴來。
小姐要找會養牛羊的,奴婢也一定能替小姐找到。”
宋依依笑著摸了摸青兒的小腦袋。“三個鎮子中,平陽是最窮困的。
是個沒人爭沒人搶的地界。
這裏的百姓明明也是勤勞樸實的,可無論怎麽辛苦都填不飽肚子。
這樣已經很多年了,一直沒有改善。
十年中七八年冬天都要餓肚子,餓的狠了隻能拋家舍業去外麵討個活命。
我們努力找到原因,讓平陽的百姓以後也能填飽肚子,讓平陽成為三個鎮子中最富裕的地方……”
青兒眼睛泛紅,眼淚悄無聲息的落下。
以前她不知道自己活在什麽環境中。
有記憶以來,她的家鄉就很窮。
父母整日辛苦,可每到冬天還是要餓肚子。
平陽城外就是連片的草場,明明家中也曾蓄養牛羊……可她從未吃過一口牛肉羊肉。
知道牛羊的味道,還是進了宋家,做了小姐的丫頭後。
父親放牧,母親種地,一家四口卻依舊填不飽肚子。
她以前從未想過原因。
以為全天下的人都如此,她不是最苦的,一定有比她還苦的人。
母親也是這麽告訴她的。
母親在即將餓死的前一天,還把過錯怪到自己身上,說她們當父母的不好,不能把他們養大成人了。
後來青兒進了宋家才知道,世上有千千萬萬人,並不是所有人都要餓肚子的。
大多數人都能活命,都能平安把孩子養大。
反倒是父母這樣辛苦操勞卻依舊填不飽肚子的才是少數。
那之後青兒便有了個夢想。希望她的鄉親們都能活命,希望她的家鄉平陽不再是個辛苦操勞卻每到冬天便要出門討生活的地方。
就像自家小姐所言,讓平陽成為富庶之地。
“多謝小姐,小姐的話奴婢相信。小姐一定能做到的。”
雷勁帶著青兒率先策馬而去。
望著一騎兩人消失在視野中,宋依依輕歎一聲。“我好像托大了。”她心裏確實有這個想法,便隨口說給了青兒聽。
謝崢可不覺得宋依依托大。
“很務實啊。難道我們出手,還能讓平陽繼續像過去那般窮困。
連個爭搶之人都沒有?
依依,你行事太過小心謹慎了。
其實完全可以站在平陽城振臂大唿……跟著我們有肉吃。”自然是玩笑話,可能逗笑宋依依,謝崢覺得玩笑也能成真。
他也許真的能站在城門上振臂大唿。
接下來走的很慢,車簾是挑起來的,宋依依一直在打量附近的地形和偶遇的行人。
行人很少。
這是宋依依的第一感覺。
雖然不知道平西和平遙如何,可一路走過的地方,像這種官道,雖然不說車水馬龍,可往來之人也不斷。
走上一陣便能遇到一些或同路或錯身而過的行人。
偶爾還能搭個話,聊些附近情況。
可一路直往平陽城,幾乎沒見到行人。
而且越走越荒涼。
最初遠處還能見到小村落,雖然都是低矮的房子,可幾十間房子錯落分布著,雖然不繁榮,可好歹有點煙火氣。
後來兩邊幾乎見不到房子了。
再繼續往平陽走,連牛馬都見不到了。
兩邊隻有綠色的一望無際的荒草。有的荒草長到了人高,明明應該看起來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可在此時此地隻讓人感覺荒涼。
繼續北行,直到平陽城出現在諸人的視野中,那種頹敗的景致幾乎讓人覺得唿吸不能。
城牆足有兩丈高,青石摞成。
城牆上野草遍布,城牆斑駁,有的地方已經塌陷,露出內裏錯落的石塊。
初初建成時,應該也是頗讓人震撼的。
可無人維護,無人職守,甚至連除草之人都沒有。
就這麽破敗著,破敗著,現在儼然已經是座危城。
城門更不必提了。
別的城,入了夜都要緊閉城門。可平陽城……連城門都沒有。
就那麽大敞著,已經四分五裂的木門淩亂的堆在城外。
有的木材已經腐朽。
遍布黴斑,有蟲子在木堆裏爬進爬出,離得遠遠的,便能聞到一股發潮的腐臭味道。
平陽城三個字斑駁的刻在城門上。
帶著滄桑和一股無名的寂寥……
這幾乎像一座空城了。
有護衛輕唿:“這城裏真的有活人嗎?”
是啊,還有活人嗎?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謝崢翻身下馬,負手而立,他神情淡淡的打量一刻,最後在平陽城三個字上目光停頓良久。
宋依依也下了馬車,安靜的站在謝崢身側。
“依依,這裏修建之初,也曾輝煌……”記得最初,平陽這個地方是北羌和大夏接壤之處,羌人會帶著他們的皮貨和特產來平陽販賣。
平陽百姓也會拿出家中的物什同羌人交易。
內地的行商再來平陽,從百姓手中買走羌人的東西。
轉手便能賺個盆滿缽滿。”
曾經的平陽,其實是個兩國相交的貿易盛地。
可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平陽漸漸的沒落了。
今聖登基後,平陽徹底淪為一個無人掌管,無人爭搶,無人在意,甚至無人問津的窮困之地。
從前那些跨越草場而來的北羌人,也再不露麵了。
跟平陽還有半天路程的時候,青兒被叫上了馬車,自從進了平陽地界,青兒臉上就難掩哀傷之色。
這裏是她的家,可是……
她其實已經沒有家了。
“公子,小姐。”
宋依依示意青兒坐。
青兒便側身坐到了馬車側麵,盡量離謝崢遠點。她不怕這位謝公子,可總覺著謝公子身上有股戾氣,反正她是有點怵謝崢的。
“青兒,馬上就要進平陽城了。
接下來雷勁會跟著你,我想要知道平陽城現狀如何。
我想做些牛羊生意,最好能收留一些會畜養牛羊的。”
青兒睜大眼睛,有點不解宋依依話中深意。不過淺顯的道理她聽懂了。
自家小姐簡直就是觀音菩薩降世,她的意思是可以帶走一些會養牛羊的鄉親。
“奴婢明白,奴婢迴家看看,就算房子不在了,奴婢也能找到同鄉。
一定把如今平陽城的現實打探迴來。
小姐要找會養牛羊的,奴婢也一定能替小姐找到。”
宋依依笑著摸了摸青兒的小腦袋。“三個鎮子中,平陽是最窮困的。
是個沒人爭沒人搶的地界。
這裏的百姓明明也是勤勞樸實的,可無論怎麽辛苦都填不飽肚子。
這樣已經很多年了,一直沒有改善。
十年中七八年冬天都要餓肚子,餓的狠了隻能拋家舍業去外麵討個活命。
我們努力找到原因,讓平陽的百姓以後也能填飽肚子,讓平陽成為三個鎮子中最富裕的地方……”
青兒眼睛泛紅,眼淚悄無聲息的落下。
以前她不知道自己活在什麽環境中。
有記憶以來,她的家鄉就很窮。
父母整日辛苦,可每到冬天還是要餓肚子。
平陽城外就是連片的草場,明明家中也曾蓄養牛羊……可她從未吃過一口牛肉羊肉。
知道牛羊的味道,還是進了宋家,做了小姐的丫頭後。
父親放牧,母親種地,一家四口卻依舊填不飽肚子。
她以前從未想過原因。
以為全天下的人都如此,她不是最苦的,一定有比她還苦的人。
母親也是這麽告訴她的。
母親在即將餓死的前一天,還把過錯怪到自己身上,說她們當父母的不好,不能把他們養大成人了。
後來青兒進了宋家才知道,世上有千千萬萬人,並不是所有人都要餓肚子的。
大多數人都能活命,都能平安把孩子養大。
反倒是父母這樣辛苦操勞卻依舊填不飽肚子的才是少數。
那之後青兒便有了個夢想。希望她的鄉親們都能活命,希望她的家鄉平陽不再是個辛苦操勞卻每到冬天便要出門討生活的地方。
就像自家小姐所言,讓平陽成為富庶之地。
“多謝小姐,小姐的話奴婢相信。小姐一定能做到的。”
雷勁帶著青兒率先策馬而去。
望著一騎兩人消失在視野中,宋依依輕歎一聲。“我好像托大了。”她心裏確實有這個想法,便隨口說給了青兒聽。
謝崢可不覺得宋依依托大。
“很務實啊。難道我們出手,還能讓平陽繼續像過去那般窮困。
連個爭搶之人都沒有?
依依,你行事太過小心謹慎了。
其實完全可以站在平陽城振臂大唿……跟著我們有肉吃。”自然是玩笑話,可能逗笑宋依依,謝崢覺得玩笑也能成真。
他也許真的能站在城門上振臂大唿。
接下來走的很慢,車簾是挑起來的,宋依依一直在打量附近的地形和偶遇的行人。
行人很少。
這是宋依依的第一感覺。
雖然不知道平西和平遙如何,可一路走過的地方,像這種官道,雖然不說車水馬龍,可往來之人也不斷。
走上一陣便能遇到一些或同路或錯身而過的行人。
偶爾還能搭個話,聊些附近情況。
可一路直往平陽城,幾乎沒見到行人。
而且越走越荒涼。
最初遠處還能見到小村落,雖然都是低矮的房子,可幾十間房子錯落分布著,雖然不繁榮,可好歹有點煙火氣。
後來兩邊幾乎見不到房子了。
再繼續往平陽走,連牛馬都見不到了。
兩邊隻有綠色的一望無際的荒草。有的荒草長到了人高,明明應該看起來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可在此時此地隻讓人感覺荒涼。
繼續北行,直到平陽城出現在諸人的視野中,那種頹敗的景致幾乎讓人覺得唿吸不能。
城牆足有兩丈高,青石摞成。
城牆上野草遍布,城牆斑駁,有的地方已經塌陷,露出內裏錯落的石塊。
初初建成時,應該也是頗讓人震撼的。
可無人維護,無人職守,甚至連除草之人都沒有。
就這麽破敗著,破敗著,現在儼然已經是座危城。
城門更不必提了。
別的城,入了夜都要緊閉城門。可平陽城……連城門都沒有。
就那麽大敞著,已經四分五裂的木門淩亂的堆在城外。
有的木材已經腐朽。
遍布黴斑,有蟲子在木堆裏爬進爬出,離得遠遠的,便能聞到一股發潮的腐臭味道。
平陽城三個字斑駁的刻在城門上。
帶著滄桑和一股無名的寂寥……
這幾乎像一座空城了。
有護衛輕唿:“這城裏真的有活人嗎?”
是啊,還有活人嗎?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謝崢翻身下馬,負手而立,他神情淡淡的打量一刻,最後在平陽城三個字上目光停頓良久。
宋依依也下了馬車,安靜的站在謝崢身側。
“依依,這裏修建之初,也曾輝煌……”記得最初,平陽這個地方是北羌和大夏接壤之處,羌人會帶著他們的皮貨和特產來平陽販賣。
平陽百姓也會拿出家中的物什同羌人交易。
內地的行商再來平陽,從百姓手中買走羌人的東西。
轉手便能賺個盆滿缽滿。”
曾經的平陽,其實是個兩國相交的貿易盛地。
可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平陽漸漸的沒落了。
今聖登基後,平陽徹底淪為一個無人掌管,無人爭搶,無人在意,甚至無人問津的窮困之地。
從前那些跨越草場而來的北羌人,也再不露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