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唇槍舌戰
劉備之子,開局武力值點滿 作者:聖人雲人生都是浮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乾踏入荊州,心懷使命,欲說服劉表共抗曹操。
然而,剛剛在劉表的下人帶領下抵達劉表的府邸,卻在劉表府中遇見了戲誌才,後者正企圖說服劉表與曹操一起進攻,共同瓜分劉備的地盤。
大堂之上,孫乾與戲誌才目光交匯,瞬間火花四濺。孫乾率先發難,言辭激昂,衝劉表說道:“我家主公劉皇叔乃漢室宗親,仁義著於天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乃漢賊。今劉皇叔欲與明公攜手抗曹,恢複漢室,此乃大義之舉,望公勿聽小人之言。”
戲誌才冷笑一聲,反駁道:“劉備兵微將寡,自保尚且困難,何談抗曹?且其居無定所,猶如喪家之犬,何來的麵目口出狂言?”
孫乾麵不改色,繼續說道:“劉皇叔雖暫處困境,但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且深得民心。且,如今我家少主劉禦,占領四州七郡之地,實力無比雄厚,若與明公聯合,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戲誌才則譏諷道:“孫乾,你休要巧言令色。劉備若真有實力,為何屢戰屢敗?如今我家主公勢大,明公若與他為敵,無異於以卵擊石。”
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大堂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看著這一幕,劉表左右為難,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聽從誰的意見。
劉表坐在府中,麵色凝重,孫乾和戲誌才分坐兩旁。
孫乾繼續開口道:“明公,如今曹操勢大,明公若能與皇叔聯手,必能共抗曹操,保荊州平安。如若不然,一但我家主公被其消滅,天底下,還有何人能擋曹操的兵鋒?”
戲誌才微微一笑,說道:“曹公雄才大略,天下英雄無不歸附,明公若能投靠曹公,必能得到曹公的重用,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劉表聽了,心中猶豫不決,他知道劉備和曹操都是當世豪傑,但他也清楚,一旦選錯了陣營,後果將不堪設想。他沉思片刻,說道:“此事關係重大,我還需再考慮考慮。”
孫乾和戲誌才見狀,也不再多說,起身告辭。劉表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暗歎了口氣。
短短不到一年的功夫,劉備在其子劉禦的幫助下,不僅東山再起,而且實力更甚於以往。
看到這一幕,說實話,劉表也有些害怕了,劉備崛起的速度太過誇張了,如今甚至隱隱有與曹操分庭抗衡的跡象了。
這也是他猶豫不決的原因,他擔心有朝一日劉備會調轉馬頭對付他們荊州。
但是,前不久劉禦才出兵為他們鎮壓叛亂,而且還替他們奪迴了江夏城,就憑這一點,他們就沒有理由答應曹操的要求出兵對付劉備。
不久後,劉表召來荊州的文武群臣。
劉表端坐於大堂之上,麵色凝重地看著下方一眾文臣武將。他輕咳一聲,開口問道:“如今曹操與劉備勢大,吾等當如何抉擇?”
話音未落,文臣蒯良率先出列,拱手道:“曹操勢大,兵強馬壯,且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吾等應投靠曹操,以保荊州平安。”
武將文聘則大聲反駁道:“劉備乃漢室宗親,仁德布於天下,且有關羽、張飛等猛將相助,實力不容小覷。其子劉禦,才能更是驚為天人,手握十萬雄兵,麾下戰將無數,我認為,吾等應與劉備父子結盟,共同對抗曹操。”
伊籍也站出來說道:“曹操奸詐多疑,不可輕信。若投靠曹操,恐日後被其吞並。而劉備素有大誌,若與其結盟,日後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蔡瑁則不以為然地說:“劉備不過是一介織席販履之徒,如何能與曹操相提並論?吾等若與劉備結盟,無異於以卵擊石。”
一時間,文臣武將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劉表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心中猶豫不決。
沉思了半天後,劉表一臉心累道:“此事容事後再議,我準備暫且持觀望態度。”
聽劉表這麽說,其他人也都不好再說什麽,就此作罷。
得知劉表的態度後,戲誌才也忍不住暗罵了一聲,隨後便憤然離去。
他知道,多說無益,劉表這裏就別指望了。
拉攏劉表失敗後,孫乾倒也沒氣餒,雖未能拉攏劉備共同抗曹,但是能阻止曹操拉攏劉表,計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隨後,他到劉表府上請示一番,便直接返迴平輿縣去了。
等孫乾返迴平輿縣,告知陳宮劉表的態度後,陳宮也忍不住罵了起來:“劉表老兒,如今見我軍勢大,我看,他就想等著我們與曹操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虧我們之前還出兵為其鎮壓江夏的暴亂。”
聽陳宮這麽說,一旁的呂布和張遼麵麵相覷,一臉懵逼,你指的暴亂,好像就是俺們三個吧?
上次江夏境內發生的暴亂,本就是他們自導自演的一出戲,隻為了騙取劉表的錢糧輜重。
如今,看陳宮這樣子,他該不會是當真了吧?
似是看穿了他們的心思,陳宮冷冷道:“隻要你不說,我不說,劉表怎麽會知道那是我們自導自演的一出戲?我們出兵援助劉表,為其平定叛亂,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就憑這一點,我吃他一輩子。”
“……”
“真是厚顏無恥啊,難怪劉禦這麽信任他,他們兩個人真是如出一轍啊……”
不過,這話呂布幾人也隻敢心裏暗中蛐蛐他。
隨後,對於劉表的態度,陳宮也是派遣斥候前往沛縣匯報劉禦等人。
得知劉表的態度,劉禦也是忍不住發起一聲冷笑:“果然是個守成之主,毫無大局可言!這個時候,他無論選擇與曹操結盟,還是與我們結盟,都勢必將會令整個局麵呈現一麵倒。趁著這個機會,他要麽北上掠奪我軍的汝南,南陽兩郡,要麽東進掠奪我軍的淮南地區。”
劉禦停頓了一下,忍不住譏諷道:“可偏偏他什麽都不作為,足以說明此人有多愚蠢了。”
聽到這話,賈詡和劉曄也是深感同感地點了點頭。
不過,也好在是劉表不作為的態度,給了他們極大緩和的機會。
然而,剛剛在劉表的下人帶領下抵達劉表的府邸,卻在劉表府中遇見了戲誌才,後者正企圖說服劉表與曹操一起進攻,共同瓜分劉備的地盤。
大堂之上,孫乾與戲誌才目光交匯,瞬間火花四濺。孫乾率先發難,言辭激昂,衝劉表說道:“我家主公劉皇叔乃漢室宗親,仁義著於天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乃漢賊。今劉皇叔欲與明公攜手抗曹,恢複漢室,此乃大義之舉,望公勿聽小人之言。”
戲誌才冷笑一聲,反駁道:“劉備兵微將寡,自保尚且困難,何談抗曹?且其居無定所,猶如喪家之犬,何來的麵目口出狂言?”
孫乾麵不改色,繼續說道:“劉皇叔雖暫處困境,但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且深得民心。且,如今我家少主劉禦,占領四州七郡之地,實力無比雄厚,若與明公聯合,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戲誌才則譏諷道:“孫乾,你休要巧言令色。劉備若真有實力,為何屢戰屢敗?如今我家主公勢大,明公若與他為敵,無異於以卵擊石。”
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大堂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看著這一幕,劉表左右為難,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聽從誰的意見。
劉表坐在府中,麵色凝重,孫乾和戲誌才分坐兩旁。
孫乾繼續開口道:“明公,如今曹操勢大,明公若能與皇叔聯手,必能共抗曹操,保荊州平安。如若不然,一但我家主公被其消滅,天底下,還有何人能擋曹操的兵鋒?”
戲誌才微微一笑,說道:“曹公雄才大略,天下英雄無不歸附,明公若能投靠曹公,必能得到曹公的重用,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劉表聽了,心中猶豫不決,他知道劉備和曹操都是當世豪傑,但他也清楚,一旦選錯了陣營,後果將不堪設想。他沉思片刻,說道:“此事關係重大,我還需再考慮考慮。”
孫乾和戲誌才見狀,也不再多說,起身告辭。劉表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暗歎了口氣。
短短不到一年的功夫,劉備在其子劉禦的幫助下,不僅東山再起,而且實力更甚於以往。
看到這一幕,說實話,劉表也有些害怕了,劉備崛起的速度太過誇張了,如今甚至隱隱有與曹操分庭抗衡的跡象了。
這也是他猶豫不決的原因,他擔心有朝一日劉備會調轉馬頭對付他們荊州。
但是,前不久劉禦才出兵為他們鎮壓叛亂,而且還替他們奪迴了江夏城,就憑這一點,他們就沒有理由答應曹操的要求出兵對付劉備。
不久後,劉表召來荊州的文武群臣。
劉表端坐於大堂之上,麵色凝重地看著下方一眾文臣武將。他輕咳一聲,開口問道:“如今曹操與劉備勢大,吾等當如何抉擇?”
話音未落,文臣蒯良率先出列,拱手道:“曹操勢大,兵強馬壯,且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吾等應投靠曹操,以保荊州平安。”
武將文聘則大聲反駁道:“劉備乃漢室宗親,仁德布於天下,且有關羽、張飛等猛將相助,實力不容小覷。其子劉禦,才能更是驚為天人,手握十萬雄兵,麾下戰將無數,我認為,吾等應與劉備父子結盟,共同對抗曹操。”
伊籍也站出來說道:“曹操奸詐多疑,不可輕信。若投靠曹操,恐日後被其吞並。而劉備素有大誌,若與其結盟,日後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蔡瑁則不以為然地說:“劉備不過是一介織席販履之徒,如何能與曹操相提並論?吾等若與劉備結盟,無異於以卵擊石。”
一時間,文臣武將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劉表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心中猶豫不決。
沉思了半天後,劉表一臉心累道:“此事容事後再議,我準備暫且持觀望態度。”
聽劉表這麽說,其他人也都不好再說什麽,就此作罷。
得知劉表的態度後,戲誌才也忍不住暗罵了一聲,隨後便憤然離去。
他知道,多說無益,劉表這裏就別指望了。
拉攏劉表失敗後,孫乾倒也沒氣餒,雖未能拉攏劉備共同抗曹,但是能阻止曹操拉攏劉表,計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隨後,他到劉表府上請示一番,便直接返迴平輿縣去了。
等孫乾返迴平輿縣,告知陳宮劉表的態度後,陳宮也忍不住罵了起來:“劉表老兒,如今見我軍勢大,我看,他就想等著我們與曹操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虧我們之前還出兵為其鎮壓江夏的暴亂。”
聽陳宮這麽說,一旁的呂布和張遼麵麵相覷,一臉懵逼,你指的暴亂,好像就是俺們三個吧?
上次江夏境內發生的暴亂,本就是他們自導自演的一出戲,隻為了騙取劉表的錢糧輜重。
如今,看陳宮這樣子,他該不會是當真了吧?
似是看穿了他們的心思,陳宮冷冷道:“隻要你不說,我不說,劉表怎麽會知道那是我們自導自演的一出戲?我們出兵援助劉表,為其平定叛亂,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就憑這一點,我吃他一輩子。”
“……”
“真是厚顏無恥啊,難怪劉禦這麽信任他,他們兩個人真是如出一轍啊……”
不過,這話呂布幾人也隻敢心裏暗中蛐蛐他。
隨後,對於劉表的態度,陳宮也是派遣斥候前往沛縣匯報劉禦等人。
得知劉表的態度,劉禦也是忍不住發起一聲冷笑:“果然是個守成之主,毫無大局可言!這個時候,他無論選擇與曹操結盟,還是與我們結盟,都勢必將會令整個局麵呈現一麵倒。趁著這個機會,他要麽北上掠奪我軍的汝南,南陽兩郡,要麽東進掠奪我軍的淮南地區。”
劉禦停頓了一下,忍不住譏諷道:“可偏偏他什麽都不作為,足以說明此人有多愚蠢了。”
聽到這話,賈詡和劉曄也是深感同感地點了點頭。
不過,也好在是劉表不作為的態度,給了他們極大緩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