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借口
劉備之子,開局武力值點滿 作者:聖人雲人生都是浮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十萬大軍,放眼整個天下,除了巔峰時期的袁紹,還有何人能與我爭鋒?”
劉禦微微一笑,俊美的麵龐帶著幾分邪魅,又有幾分冷峻。
如今成年的他,臉上雖然沒留下多少歲月的痕跡,卻也少了幾分稚氣,多了幾分穩重。
“此番入蜀,當盡出二十萬大軍西進,其餘二十萬大軍留守,便可保後方無憂了!”
劉禦喃喃自語,反正曹操暫時空不出手,曹劉聯盟也尚未破碎,可以說他們就是各打各的。
現在,就看看是他們先拿下益州,還是曹賊先拿下北方了。
誰先拿下,誰便能占據主動,奪取雍涼兩州。
反正,另一方,便也隻能被迫出兵阻撓對方了。
他們如今的兵力,與曹操是相差不大的。
曹操逐漸蠶食北方地區之後,實力也是愈發壯大,如今,估計也擁兵三十萬眾了。
何況,袁氏兩蠢豬兄弟忙於內鬥,勢力在逐步被曹操蠶食,基本也構不成什麽威脅了。
不過,平定袁氏集團,北方地區依舊算不上穩定,畢竟北方還有烏桓作亂,曹操平定袁氏集團之後,首先就得擊潰烏桓的軍勢,把他們打老實了,才有暇顧及中原地區。
不過,真要打起來,他們這邊精銳居多,曹操很難對他們造成威脅。
幾大謀士坐鎮各個地區,也壓根不怕他們來犯。
如今他已成年,自身屬性也打破極限,來到了120的峰值,不過,能力達到110上限之後,就得消耗十點屬性分配點才能提高一點屬性了。
他原本還以為,110就已經達到上限了,沒想到還有個極限。
極限,就意味著他的能力還能進一步提高。
“不過,還需找個出兵益州的借口啊……”
想到這裏,劉禦不禁有些苦惱。
古代打仗,講究的就是一個出師有名,曹操為什麽能迅速壯大,那不就是因為他手握天子,出師有名,任何人膽敢反抗他之人,就是在反抗朝廷,那就是逆賊。
討伐逆賊,那自當是名正言順的。
稍微思忖片刻,劉禦便有了主意,嘴角微微上揚:“看來,便隻能去威脅曹操,讓其以天子名義,召那劉璋進許都勤王,如若其不聽號令,便是有謀反之心,到時,再以天子詔令,討伐劉璋,便也算是出師有名了!”
“若那曹操不從,便隻能盡起二十萬大軍直奔許都了,我倒要看看,他從還是不從!”
想到這,劉禦也不再猶豫,隨即召來一眾文武於政務廳內商議。
劉備依舊是坐在主位上,劉禦則坐在其身邊,文臣之首,諸葛亮,賈詡,武將之首,關羽,呂布。
眼看一眾文武到齊,劉備正式發話道:“諸位,我等厲兵秣馬多年,如今兵強馬壯,兵精糧足,也是時候兵發益州了!不過,想要討伐益州,卻尚需一個出兵的理由,諸位可有何計策?”
劉禦沒有第一時間開口,靜靜的看著,他卻是想看看其他人能否看到這一點。
諸葛亮,龐統,賈詡,徐庶,沮授五人,明顯早有計策,卻並沒有急著出來搶功。
有時候,表現的太過亮眼,實際上並不是什麽好事。
所謂功高震主四個字,那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昔日韓信等一眾功臣的下場,後世人自是看得見的。
眼見無人發話,呂布忍不住站出來道:“主公,我們可以故技重施,讓人假裝匪徒襲擾益州,逼迫其向我軍求援,到時候再向那劉璋索要糧草,他們若是不給,或者給少了,那便打,給多了,也一樣打!”
“……”
聽到這話,一眾文武瞬間沉默了。
不得不說,這曾經用在劉表身上的招的確是個好辦法,但是,對方給了糧草你還打人家,算什麽出師有名?頂多就是像坑劉表一樣,坑對方一些糧草罷了。
原屬於劉表麾下的蒯良等人,此時表情都是有些錯愕。
蒯越皺了皺眉頭,不禁有些疑惑:“這個法子……聽起來好像有些熟悉?”
伊籍看了他一眼,有些無語,又有些欲言又止。
很快,他們也反應過來了。
當初襲擾江夏的那幫黃巾賊,就是踏馬是劉禦自導自演的啊!
一時間,陳宮等人臉色也是有些尷尬了。
踏馬的呂布這個匹夫,這話能當著他們荊州人的麵說嗎?那不是擺明了告訴他們,曾經他們被戲耍的是有多慘嗎?
劉禦稍微咳了幾聲,試圖掩飾尷尬道:“咳咳……奉先將軍,我等行得正,坐得端,向來都是光明磊落,怎會做這些不厚道的事?”
聽到這話,呂布頓時愣了,“之前我們不是……”
陳宮連忙開口打斷:“哈哈哈,就是啊,奉先真會說笑啊,我等怎會行這種齷齪之事呢?”
為了不讓呂布說話,諸葛亮也趕忙出來獻策道:“主公,其實,想要師出有名,並不難,隻要我等傳信曹操,讓其以天子名義召劉璋進許都勤王,他若去了,益州便成了無主之地,我們自可盡出二十萬大軍踏平益州!”
賈詡也緊接著補充道:“如若其不去!那便是包藏禍心,意圖謀反,我們自可盡出二十萬大軍討伐逆賊劉璋!”
徐庶,龐統,沮授同時開口:“此乃上伐之策,陽謀也!縱然他能識破,也全無意義。”
看著幾大謀士爭先恐後站出來,呂布撓撓頭,不解道:“既有法子,剛才為何沉默不語?幾位莫不是不願為主公獻策?”
“……”
幾大謀士默契的沒有理這個智力不超過三十的家夥。
一眾武將看的也是一愣一愣的,啥情況啊?
劉禦朝劉備拱手道:“父親,幾位先生所言,正是我所想,無論那劉璋作何決定,也絲毫改變不了局勢。”
“嗯……”
劉備點點頭,道:“幾位先生之計甚妙,不過,劉璋終歸是我同宗,我實是不忍奪取其基業……
聽到這話,劉禦冷笑一聲,厲聲道:“同宗?那又如何?這天下一日不能平定,便一日不能安寧,劉璋暗弱無能,益州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若是還要顧及其同宗身份,又將天下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置於何等境地?”
“我等誌在複興漢室,若是繼續優柔寡斷,幹脆,將這天下讓給那姓曹的算了!”
劉禦微微一笑,俊美的麵龐帶著幾分邪魅,又有幾分冷峻。
如今成年的他,臉上雖然沒留下多少歲月的痕跡,卻也少了幾分稚氣,多了幾分穩重。
“此番入蜀,當盡出二十萬大軍西進,其餘二十萬大軍留守,便可保後方無憂了!”
劉禦喃喃自語,反正曹操暫時空不出手,曹劉聯盟也尚未破碎,可以說他們就是各打各的。
現在,就看看是他們先拿下益州,還是曹賊先拿下北方了。
誰先拿下,誰便能占據主動,奪取雍涼兩州。
反正,另一方,便也隻能被迫出兵阻撓對方了。
他們如今的兵力,與曹操是相差不大的。
曹操逐漸蠶食北方地區之後,實力也是愈發壯大,如今,估計也擁兵三十萬眾了。
何況,袁氏兩蠢豬兄弟忙於內鬥,勢力在逐步被曹操蠶食,基本也構不成什麽威脅了。
不過,平定袁氏集團,北方地區依舊算不上穩定,畢竟北方還有烏桓作亂,曹操平定袁氏集團之後,首先就得擊潰烏桓的軍勢,把他們打老實了,才有暇顧及中原地區。
不過,真要打起來,他們這邊精銳居多,曹操很難對他們造成威脅。
幾大謀士坐鎮各個地區,也壓根不怕他們來犯。
如今他已成年,自身屬性也打破極限,來到了120的峰值,不過,能力達到110上限之後,就得消耗十點屬性分配點才能提高一點屬性了。
他原本還以為,110就已經達到上限了,沒想到還有個極限。
極限,就意味著他的能力還能進一步提高。
“不過,還需找個出兵益州的借口啊……”
想到這裏,劉禦不禁有些苦惱。
古代打仗,講究的就是一個出師有名,曹操為什麽能迅速壯大,那不就是因為他手握天子,出師有名,任何人膽敢反抗他之人,就是在反抗朝廷,那就是逆賊。
討伐逆賊,那自當是名正言順的。
稍微思忖片刻,劉禦便有了主意,嘴角微微上揚:“看來,便隻能去威脅曹操,讓其以天子名義,召那劉璋進許都勤王,如若其不聽號令,便是有謀反之心,到時,再以天子詔令,討伐劉璋,便也算是出師有名了!”
“若那曹操不從,便隻能盡起二十萬大軍直奔許都了,我倒要看看,他從還是不從!”
想到這,劉禦也不再猶豫,隨即召來一眾文武於政務廳內商議。
劉備依舊是坐在主位上,劉禦則坐在其身邊,文臣之首,諸葛亮,賈詡,武將之首,關羽,呂布。
眼看一眾文武到齊,劉備正式發話道:“諸位,我等厲兵秣馬多年,如今兵強馬壯,兵精糧足,也是時候兵發益州了!不過,想要討伐益州,卻尚需一個出兵的理由,諸位可有何計策?”
劉禦沒有第一時間開口,靜靜的看著,他卻是想看看其他人能否看到這一點。
諸葛亮,龐統,賈詡,徐庶,沮授五人,明顯早有計策,卻並沒有急著出來搶功。
有時候,表現的太過亮眼,實際上並不是什麽好事。
所謂功高震主四個字,那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昔日韓信等一眾功臣的下場,後世人自是看得見的。
眼見無人發話,呂布忍不住站出來道:“主公,我們可以故技重施,讓人假裝匪徒襲擾益州,逼迫其向我軍求援,到時候再向那劉璋索要糧草,他們若是不給,或者給少了,那便打,給多了,也一樣打!”
“……”
聽到這話,一眾文武瞬間沉默了。
不得不說,這曾經用在劉表身上的招的確是個好辦法,但是,對方給了糧草你還打人家,算什麽出師有名?頂多就是像坑劉表一樣,坑對方一些糧草罷了。
原屬於劉表麾下的蒯良等人,此時表情都是有些錯愕。
蒯越皺了皺眉頭,不禁有些疑惑:“這個法子……聽起來好像有些熟悉?”
伊籍看了他一眼,有些無語,又有些欲言又止。
很快,他們也反應過來了。
當初襲擾江夏的那幫黃巾賊,就是踏馬是劉禦自導自演的啊!
一時間,陳宮等人臉色也是有些尷尬了。
踏馬的呂布這個匹夫,這話能當著他們荊州人的麵說嗎?那不是擺明了告訴他們,曾經他們被戲耍的是有多慘嗎?
劉禦稍微咳了幾聲,試圖掩飾尷尬道:“咳咳……奉先將軍,我等行得正,坐得端,向來都是光明磊落,怎會做這些不厚道的事?”
聽到這話,呂布頓時愣了,“之前我們不是……”
陳宮連忙開口打斷:“哈哈哈,就是啊,奉先真會說笑啊,我等怎會行這種齷齪之事呢?”
為了不讓呂布說話,諸葛亮也趕忙出來獻策道:“主公,其實,想要師出有名,並不難,隻要我等傳信曹操,讓其以天子名義召劉璋進許都勤王,他若去了,益州便成了無主之地,我們自可盡出二十萬大軍踏平益州!”
賈詡也緊接著補充道:“如若其不去!那便是包藏禍心,意圖謀反,我們自可盡出二十萬大軍討伐逆賊劉璋!”
徐庶,龐統,沮授同時開口:“此乃上伐之策,陽謀也!縱然他能識破,也全無意義。”
看著幾大謀士爭先恐後站出來,呂布撓撓頭,不解道:“既有法子,剛才為何沉默不語?幾位莫不是不願為主公獻策?”
“……”
幾大謀士默契的沒有理這個智力不超過三十的家夥。
一眾武將看的也是一愣一愣的,啥情況啊?
劉禦朝劉備拱手道:“父親,幾位先生所言,正是我所想,無論那劉璋作何決定,也絲毫改變不了局勢。”
“嗯……”
劉備點點頭,道:“幾位先生之計甚妙,不過,劉璋終歸是我同宗,我實是不忍奪取其基業……
聽到這話,劉禦冷笑一聲,厲聲道:“同宗?那又如何?這天下一日不能平定,便一日不能安寧,劉璋暗弱無能,益州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若是還要顧及其同宗身份,又將天下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置於何等境地?”
“我等誌在複興漢室,若是繼續優柔寡斷,幹脆,將這天下讓給那姓曹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