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武陵蠻
劉備之子,開局武力值點滿 作者:聖人雲人生都是浮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一死,整個北方地區四分五裂,袁氏三兄弟,各自分家,展開內鬥。
與曆史的發展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數月後。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正月。
劉禦正式迎娶孫權之妹孫尚香為平妻。
完婚之後,劉禦便著重盯上了荊南四郡的蠻夷部落,劉禦先是派遣使者前往,準備勸說其臣服納貢。
半月後。
荊南地區的五溪蠻部落,以及其他百越部落,幾乎無一例外,皆是斬殺了劉禦派去的使者,順便還將使者的人頭寄迴了襄陽城。
此刻,大殿之上,三顆血淋淋的人頭被各自放在一個盒子裏,就這麽明晃晃地置於大殿中間。
這三人,去的地方,分別是五溪蠻,零陵蠻,長沙蠻三大盤踞在荊南地區的部落。
除這三大部落之外,其餘的,都是些小型部落,壓根成不了什麽氣候,劉禦便沒有派人前往。
一眾文武此時的表情,皆是充滿了震怒。
劉禦此刻站在劉備的身邊,神色暗沉到了極點。
看著這一幕,一眾文臣皆是一臉擔憂,卻也不敢開口,生怕觸怒劉禦。
“好啊,很好啊,這些蠻夷,當真是狂到了極點啊,絲毫不把我大漢放在眼裏啊!”
劉禦一臉陰冷的開口。
文醜第一個站出來請命道:“少主,出兵吧,這些蠻夷欺我等太甚,竟敢斬殺我軍使者!我願做先鋒,殺他一個天翻地覆!”
其他將領也是紛紛請命:
“是啊,少主,出兵吧,這些蠻夷占據一方,襲擾百姓多年,終究是個禍患!”
“這些蠻夷一天不能平定,荊南地區便一日不得安寧!”
看著一眾將領皆是群情激憤,劉備沉思片刻,看向劉禦,問道:“禦兒,你決定怎麽做?”
劉禦一臉陰狠道:“這群蠻夷,如今視漢庭於無物,如若不除,遲早會成為我軍的禍患,必須出兵討伐!”
聽到這話,劉備點點頭:“既如此,你準備何時攻打這些南方部落?”
劉禦道:“短則幾天,長則半月,必須盡快出兵,好讓這些南方土著看看,誰才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
看著這一幕,一眾謀士倒是都沒異議。
畢竟,如今他們財力雄厚,兵精糧廣,休養三年,目的,便是為了平定領地內的動亂。
畢竟,現在荊州各地還有不少豪強賊寇割據,尚未完全平定,尤其是荊南地區。
沮授站出來提議道:“少主,這些蠻夷部落說到底不過是一群土著罷了,出兵討伐,少主大可不必親自前往,遣一員大將領三萬兵馬,數月既可平定。”
“無妨。”
劉禦微笑道:“若是不親自前往教訓這群南方蠻夷一頓,我心難順啊!”
聽到這話,一眾文武頓時沉默了。
說白了,你就是手癢了,想找人練練吧。
隨後幾天,劉禦開始在荊州征調部隊,調集糧草輜重,準備親征荊南五溪蠻部落。
“這段時間以來,我軍新招募了不少士卒,拿這些蠻夷練練兵也好!”
劉禦站在軍營裏看著忙活的將士們,表情倒是有所緩和了。
諸葛亮站在其身旁感慨道:“荊南地區的這些蠻夷反叛朝廷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雖然每次都被鎮壓,但偏偏這些蠻夷就是屢試不爽,想要徹底打服他們,也不容易啊!”
聽到這話,劉禦也是深有同感。
這些蠻夷反叛,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王朝後期,官員腐敗,壓榨百姓的同時,對這些文化落後的蠻夷部落,更是絲毫不當人看。
不過,南方的這些蠻夷倒還好,曆史上也未做出什麽過火的事情,相比北方的那些蠻族,南方的蠻夷倒還算不上太大的威脅。
而且,非要說的話,反而是南蠻被他們這些割據一方的諸侯欺壓的不輕。
畢竟,孫權小兒每次一缺兵源,人口就時不時到南方對那些山越動手,劫掠人口,給自己補充兵力和勞動力。
這些蠻夷在劉表治下的時候,便未完全歸服,如今劉表剛死,他們便反叛朝廷,想來是被劉表壓榨的不輕。
劉禦沉思片刻,道:“其實,想要讓這些蠻夷完全順從我們的統治,倒也不難,隻要讓他們融入我漢民族的文化即可。”
聽到這話,諸葛亮點點頭:“不錯,先打他們一頓,打服了之後,再給他們點好處,把各種技術教授於他們。然後再抽調一部分蠻人到城裏,讓他們學習漢語以及我們漢族的文化,等他們徹底融入我漢民族之後,以後,定不會再生叛亂了。”
說白了,就是先給一巴掌,再給一顆糖,恩威並施。
與此同時,等這些蠻夷徹底習慣了漢族文化之後,嚐到甜頭之後,也自然不可能迴到深山野林裏繼續當土著了。
隨後,大軍未動,劉禦便先一步讓輸送部隊將糧草運往武陵郡。
數日後。
劉禦帶上趙雲,高秀岩,秦良玉,呂姬,高順等人領一萬精兵,便直奔武陵郡而去了。
其實在劉禦看來,對付區區一群蠻夷土著而已,五百人都夠了,出動一萬兵馬?在他看來,就是殺雞用牛刀。
畢竟,這些南蠻還停留在幾千年前的原始部落生活,太過落後了,其中一部分人甚至還衣不蔽體,焉能抵擋他們的鐵甲大軍?
數日後。
劉禦的軍隊也是成功抵達武陵郡的治所臨沅。
這還是高秀岩第一次出征,前幾次的戰爭他都錯過了,不是在尋諸葛亮,就是在尋諸葛亮的路上。
不過,就憑他把諸葛亮帶迴來,軍功就已經跟其他在外征戰的將領幾乎持平了。
第一次帶兵出征,高秀岩倒是不免有些興奮。
高秀岩的統兵能力其實也挺強的,武力倒算不上太出眾。
得知劉禦抵達,牽招也是親自率兵出城迎接。
很快,牽招等一行人打開城門,朝劉禦拱手道:“參見少主!”
劉禦拱手迴禮,笑道:“牽叔,別來無恙啊。”
牽招撓撓頭,問道:“少主,你就帶了這麽些人嗎?那武陵蠻夷可是手握五萬兵馬,實力雄厚啊。”
聽到這話,劉禦卻是不以為意道:“無妨,一幫土著罷了,出兵一萬,便是給了他極大麵子了。”
牽招笑著搖搖頭:“倒也是,以少主您的能力,平定這武陵蠻,不過是彈指間的事罷了。”
聽到這話,劉禦一臉詫異,笑道:“牽叔你怎麽也學會阿諛奉承了?”
牽招翻了翻白眼道:“臭小子,我這可不是阿諛奉承的話,誇你呢,還不好?”
劉禦笑著撓撓頭,道:“行了,牽叔,外麵天冷,我們進去說話吧。”
“好。”
牽招笑著點點頭。
與曆史的發展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數月後。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正月。
劉禦正式迎娶孫權之妹孫尚香為平妻。
完婚之後,劉禦便著重盯上了荊南四郡的蠻夷部落,劉禦先是派遣使者前往,準備勸說其臣服納貢。
半月後。
荊南地區的五溪蠻部落,以及其他百越部落,幾乎無一例外,皆是斬殺了劉禦派去的使者,順便還將使者的人頭寄迴了襄陽城。
此刻,大殿之上,三顆血淋淋的人頭被各自放在一個盒子裏,就這麽明晃晃地置於大殿中間。
這三人,去的地方,分別是五溪蠻,零陵蠻,長沙蠻三大盤踞在荊南地區的部落。
除這三大部落之外,其餘的,都是些小型部落,壓根成不了什麽氣候,劉禦便沒有派人前往。
一眾文武此時的表情,皆是充滿了震怒。
劉禦此刻站在劉備的身邊,神色暗沉到了極點。
看著這一幕,一眾文臣皆是一臉擔憂,卻也不敢開口,生怕觸怒劉禦。
“好啊,很好啊,這些蠻夷,當真是狂到了極點啊,絲毫不把我大漢放在眼裏啊!”
劉禦一臉陰冷的開口。
文醜第一個站出來請命道:“少主,出兵吧,這些蠻夷欺我等太甚,竟敢斬殺我軍使者!我願做先鋒,殺他一個天翻地覆!”
其他將領也是紛紛請命:
“是啊,少主,出兵吧,這些蠻夷占據一方,襲擾百姓多年,終究是個禍患!”
“這些蠻夷一天不能平定,荊南地區便一日不得安寧!”
看著一眾將領皆是群情激憤,劉備沉思片刻,看向劉禦,問道:“禦兒,你決定怎麽做?”
劉禦一臉陰狠道:“這群蠻夷,如今視漢庭於無物,如若不除,遲早會成為我軍的禍患,必須出兵討伐!”
聽到這話,劉備點點頭:“既如此,你準備何時攻打這些南方部落?”
劉禦道:“短則幾天,長則半月,必須盡快出兵,好讓這些南方土著看看,誰才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
看著這一幕,一眾謀士倒是都沒異議。
畢竟,如今他們財力雄厚,兵精糧廣,休養三年,目的,便是為了平定領地內的動亂。
畢竟,現在荊州各地還有不少豪強賊寇割據,尚未完全平定,尤其是荊南地區。
沮授站出來提議道:“少主,這些蠻夷部落說到底不過是一群土著罷了,出兵討伐,少主大可不必親自前往,遣一員大將領三萬兵馬,數月既可平定。”
“無妨。”
劉禦微笑道:“若是不親自前往教訓這群南方蠻夷一頓,我心難順啊!”
聽到這話,一眾文武頓時沉默了。
說白了,你就是手癢了,想找人練練吧。
隨後幾天,劉禦開始在荊州征調部隊,調集糧草輜重,準備親征荊南五溪蠻部落。
“這段時間以來,我軍新招募了不少士卒,拿這些蠻夷練練兵也好!”
劉禦站在軍營裏看著忙活的將士們,表情倒是有所緩和了。
諸葛亮站在其身旁感慨道:“荊南地區的這些蠻夷反叛朝廷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雖然每次都被鎮壓,但偏偏這些蠻夷就是屢試不爽,想要徹底打服他們,也不容易啊!”
聽到這話,劉禦也是深有同感。
這些蠻夷反叛,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王朝後期,官員腐敗,壓榨百姓的同時,對這些文化落後的蠻夷部落,更是絲毫不當人看。
不過,南方的這些蠻夷倒還好,曆史上也未做出什麽過火的事情,相比北方的那些蠻族,南方的蠻夷倒還算不上太大的威脅。
而且,非要說的話,反而是南蠻被他們這些割據一方的諸侯欺壓的不輕。
畢竟,孫權小兒每次一缺兵源,人口就時不時到南方對那些山越動手,劫掠人口,給自己補充兵力和勞動力。
這些蠻夷在劉表治下的時候,便未完全歸服,如今劉表剛死,他們便反叛朝廷,想來是被劉表壓榨的不輕。
劉禦沉思片刻,道:“其實,想要讓這些蠻夷完全順從我們的統治,倒也不難,隻要讓他們融入我漢民族的文化即可。”
聽到這話,諸葛亮點點頭:“不錯,先打他們一頓,打服了之後,再給他們點好處,把各種技術教授於他們。然後再抽調一部分蠻人到城裏,讓他們學習漢語以及我們漢族的文化,等他們徹底融入我漢民族之後,以後,定不會再生叛亂了。”
說白了,就是先給一巴掌,再給一顆糖,恩威並施。
與此同時,等這些蠻夷徹底習慣了漢族文化之後,嚐到甜頭之後,也自然不可能迴到深山野林裏繼續當土著了。
隨後,大軍未動,劉禦便先一步讓輸送部隊將糧草運往武陵郡。
數日後。
劉禦帶上趙雲,高秀岩,秦良玉,呂姬,高順等人領一萬精兵,便直奔武陵郡而去了。
其實在劉禦看來,對付區區一群蠻夷土著而已,五百人都夠了,出動一萬兵馬?在他看來,就是殺雞用牛刀。
畢竟,這些南蠻還停留在幾千年前的原始部落生活,太過落後了,其中一部分人甚至還衣不蔽體,焉能抵擋他們的鐵甲大軍?
數日後。
劉禦的軍隊也是成功抵達武陵郡的治所臨沅。
這還是高秀岩第一次出征,前幾次的戰爭他都錯過了,不是在尋諸葛亮,就是在尋諸葛亮的路上。
不過,就憑他把諸葛亮帶迴來,軍功就已經跟其他在外征戰的將領幾乎持平了。
第一次帶兵出征,高秀岩倒是不免有些興奮。
高秀岩的統兵能力其實也挺強的,武力倒算不上太出眾。
得知劉禦抵達,牽招也是親自率兵出城迎接。
很快,牽招等一行人打開城門,朝劉禦拱手道:“參見少主!”
劉禦拱手迴禮,笑道:“牽叔,別來無恙啊。”
牽招撓撓頭,問道:“少主,你就帶了這麽些人嗎?那武陵蠻夷可是手握五萬兵馬,實力雄厚啊。”
聽到這話,劉禦卻是不以為意道:“無妨,一幫土著罷了,出兵一萬,便是給了他極大麵子了。”
牽招笑著搖搖頭:“倒也是,以少主您的能力,平定這武陵蠻,不過是彈指間的事罷了。”
聽到這話,劉禦一臉詫異,笑道:“牽叔你怎麽也學會阿諛奉承了?”
牽招翻了翻白眼道:“臭小子,我這可不是阿諛奉承的話,誇你呢,還不好?”
劉禦笑著撓撓頭,道:“行了,牽叔,外麵天冷,我們進去說話吧。”
“好。”
牽招笑著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