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他何德何能?
劉備之子,開局武力值點滿 作者:聖人雲人生都是浮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哥這幾日成天與那諸葛水待在一起,形影不離,莫不是忘了兄弟了?”
張飛一邊在府裏喝悶酒,一邊忍不住抱怨出聲。
“諸葛水?”
聽到這個稱唿,高秀岩頓時有些忍俊不禁。
張飛悶哼一聲道:“大哥不是老說他得了孔明,如魚得水嗎?”
“在我看來,那孔明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不足掛齒!”
聽到這話,高秀岩卻不是很認同,反駁道:“三將軍,此人既是少主看上的人,若其沒有點真實本領,少主又豈會大費周章的讓我派人去尋他?”
張飛沉思片刻,“莫不是禦兒那小子有龍陽之好?”
“這……”
高秀岩頓時不敢說話了,這要是讓劉禦聽見了,不得捶死他們?
就在張飛還想說些什麽的時候,府邸的下人前來匯報道:“二位將軍,主公在府內召見諸位,還請即刻前往。”
聽到這話,張飛一臉傲嬌的悶哼一聲,“有事就想到弟弟了?”
不過,嘴上雖然這麽說,他倒還是乖乖的啟程前往劉備府邸去了。
在二人到場之後,一眾文武也已經齊聚一堂,在兩邊落座。
隨後,張飛便見到諸葛亮直接就被劉備按在了身邊,直接在座次上就淩駕於一眾文武了。
看著這一幕,別說是張飛了,府內一眾文臣武將都是有些不服氣。
他諸葛亮何德何能啊?未立寸功,地位就能淩駕於他們這些功臣之上?
作為文臣之首的賈詡倒是一言不發,甚至就跟沒看見一樣。
“大哥,你召見我等前來,究竟何事啊?”
張飛出聲詢問道。
他對諸葛亮不服氣是不服氣,但是對大哥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此番召諸位前來,是想為諸位介紹一人。”
劉備一邊說,一邊拉著諸葛亮站起來。
“這位,便是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後,孔明先生便是我軍的新任軍師了,日後我和禦兒若不在,軍政大權便交付於孔明掌管,你們其他人,都得遵從孔明的號令。”
聽到劉備這麽說,一眾武將頓時皺了皺眉頭,顯然很是不服氣。
呂布第一個站出來道:“主公,你任命他為軍師,我沒意見,可他何許人也?為立寸功,便將軍政大權交付於其手?這麽做,隻怕是有些不妥吧?”
呂布如今的態度倒也不如以往那般張狂了,他這語氣,說實話已經很委婉了。
其他武將雖然沒開口,但是看他們的表情,明顯也是不服氣的。
陳宮也是忍不住出聲道:“主公,此人來路不明,你如此輕信對方,隻怕是不好吧?”
他與賈詡二人,被稱之為劉禦的左膀右臂,都未曾得到過這種待遇。
他諸葛亮憑什麽?
諸葛亮看著這一幕,卻也隻是笑而不語。
他知道劉備這麽做本就是不太妥當的,劉備此番行為,無亞於當年的漢高祖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
不過,事實也證明,劉邦沒有做錯。
而今日,劉備拜他為軍師,授予他軍政大權,必然也會引來無數人的不服。
可今後,他會向世人證明,劉備沒有看錯人,他孔明,也擔得起這個重任!
劉備直接一排眾議,更是直接搬出了劉禦的名號出來道:“諸位不必多說,孔明先生乃是禦兒尋訪多人,曆經千辛萬苦才請得先生出山,授予軍政大權,有何不可?”
聽到劉禦二字,一眾文武這才稍微平息了下來。
畢竟,少主公向來識人分明,從未看錯人,也從未信錯人。
此人竟然能得到少主公推崇,那必然是有著真學實才的。
眼看搬出劉禦的名號這麽管用,劉備都有些欲哭無淚了,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傷心。
眼見眾人逐漸平息下來,諸葛亮這才站出來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道:“主公,其實,我有一事,一直很是疑惑。”
“哦?何事?”
劉備連忙詢問道。
諸葛亮問道:“那張羨,可是答應出兵助我們共討劉表了?”
“不錯。”
劉備點點頭。
眼見對方點頭,諸葛亮這才繼續開口道:“這正是我疑慮的地方,張羨的舉措,代表了曹操的立場。但,即便曹操與我等有秦晉之交,可於情於理,他都不應該出兵幫助我們。”
聽諸葛亮這麽說,劉備頓時也感覺有些不對勁,隨即目光方才看向孫乾:“公佑,那張羨,當真答應我軍共抗劉表了?”
孫乾連忙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千真萬確啊!”
見他這樣,劉備也沒懷疑,孫乾絕無可能欺騙他。
“那就不對了……”
諸葛亮皺了皺眉頭,“那張羨早已表達自己對朝廷的歸順之心,又如何會答應出兵?況且,如果他真有共抗劉表之意,為何我軍出兵多日,他們還遲遲沒有動作?”
聽到這話,一眾文武倒也反應過來了。
其實,倒不是他們沒有想過,隻不過是他們壓根沒把張羨當一迴事罷了。
“這麽說來……隻怕是那張羨另有謀劃啊?”
劉備皺了皺眉頭,不禁猜測道:“莫非,他是想趁著我們與劉表兩敗俱傷之際,坐收漁翁之利?”
聽到這話,諸葛亮卻是笑著搖搖頭:“不,主公,並非如此。”
“我料想,公佑前往長沙之際,那張羨還未曾得到曹操的授意,這才答應出兵與我軍攻抗劉表。但隨後,他隻怕是得到了曹操的授意,讓其對付我軍,所以這才遲遲沒有行動。”
聽到諸葛亮的話,賈詡等人也是點了點頭,的確是有這個可能的。
隨後,諸葛亮繼續開口提議道:“主公,這張羨不可不防啊,他若是直接迴絕我軍,倒也就罷了。可如今,他既已答應出兵,萬一他暗中勾結劉表,假意援助我軍,實則趁機從後方突襲我軍,與劉表裏應外合,關將軍若是一時不察,隻怕是會出事啊。”
劉備點點頭,隨即繼續問道:“既如此,我們該怎麽做?”
諸葛亮輕搖羽扇,一臉自信道:“既然如今我們已經洞察了張羨的想法,那麽,我們大可順勢而為,利用張羨引劉表出城交戰,設下埋伏,讓其兩家交惡。隨後,在等他們兩家鬥得兩敗俱傷之際,我們再坐收漁翁之利!”
聽到這話,劉備也是大為高興,連忙采納了這個建議:“那便依孔明所言。”
張飛一邊在府裏喝悶酒,一邊忍不住抱怨出聲。
“諸葛水?”
聽到這個稱唿,高秀岩頓時有些忍俊不禁。
張飛悶哼一聲道:“大哥不是老說他得了孔明,如魚得水嗎?”
“在我看來,那孔明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不足掛齒!”
聽到這話,高秀岩卻不是很認同,反駁道:“三將軍,此人既是少主看上的人,若其沒有點真實本領,少主又豈會大費周章的讓我派人去尋他?”
張飛沉思片刻,“莫不是禦兒那小子有龍陽之好?”
“這……”
高秀岩頓時不敢說話了,這要是讓劉禦聽見了,不得捶死他們?
就在張飛還想說些什麽的時候,府邸的下人前來匯報道:“二位將軍,主公在府內召見諸位,還請即刻前往。”
聽到這話,張飛一臉傲嬌的悶哼一聲,“有事就想到弟弟了?”
不過,嘴上雖然這麽說,他倒還是乖乖的啟程前往劉備府邸去了。
在二人到場之後,一眾文武也已經齊聚一堂,在兩邊落座。
隨後,張飛便見到諸葛亮直接就被劉備按在了身邊,直接在座次上就淩駕於一眾文武了。
看著這一幕,別說是張飛了,府內一眾文臣武將都是有些不服氣。
他諸葛亮何德何能啊?未立寸功,地位就能淩駕於他們這些功臣之上?
作為文臣之首的賈詡倒是一言不發,甚至就跟沒看見一樣。
“大哥,你召見我等前來,究竟何事啊?”
張飛出聲詢問道。
他對諸葛亮不服氣是不服氣,但是對大哥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此番召諸位前來,是想為諸位介紹一人。”
劉備一邊說,一邊拉著諸葛亮站起來。
“這位,便是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後,孔明先生便是我軍的新任軍師了,日後我和禦兒若不在,軍政大權便交付於孔明掌管,你們其他人,都得遵從孔明的號令。”
聽到劉備這麽說,一眾武將頓時皺了皺眉頭,顯然很是不服氣。
呂布第一個站出來道:“主公,你任命他為軍師,我沒意見,可他何許人也?為立寸功,便將軍政大權交付於其手?這麽做,隻怕是有些不妥吧?”
呂布如今的態度倒也不如以往那般張狂了,他這語氣,說實話已經很委婉了。
其他武將雖然沒開口,但是看他們的表情,明顯也是不服氣的。
陳宮也是忍不住出聲道:“主公,此人來路不明,你如此輕信對方,隻怕是不好吧?”
他與賈詡二人,被稱之為劉禦的左膀右臂,都未曾得到過這種待遇。
他諸葛亮憑什麽?
諸葛亮看著這一幕,卻也隻是笑而不語。
他知道劉備這麽做本就是不太妥當的,劉備此番行為,無亞於當年的漢高祖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
不過,事實也證明,劉邦沒有做錯。
而今日,劉備拜他為軍師,授予他軍政大權,必然也會引來無數人的不服。
可今後,他會向世人證明,劉備沒有看錯人,他孔明,也擔得起這個重任!
劉備直接一排眾議,更是直接搬出了劉禦的名號出來道:“諸位不必多說,孔明先生乃是禦兒尋訪多人,曆經千辛萬苦才請得先生出山,授予軍政大權,有何不可?”
聽到劉禦二字,一眾文武這才稍微平息了下來。
畢竟,少主公向來識人分明,從未看錯人,也從未信錯人。
此人竟然能得到少主公推崇,那必然是有著真學實才的。
眼看搬出劉禦的名號這麽管用,劉備都有些欲哭無淚了,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傷心。
眼見眾人逐漸平息下來,諸葛亮這才站出來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道:“主公,其實,我有一事,一直很是疑惑。”
“哦?何事?”
劉備連忙詢問道。
諸葛亮問道:“那張羨,可是答應出兵助我們共討劉表了?”
“不錯。”
劉備點點頭。
眼見對方點頭,諸葛亮這才繼續開口道:“這正是我疑慮的地方,張羨的舉措,代表了曹操的立場。但,即便曹操與我等有秦晉之交,可於情於理,他都不應該出兵幫助我們。”
聽諸葛亮這麽說,劉備頓時也感覺有些不對勁,隨即目光方才看向孫乾:“公佑,那張羨,當真答應我軍共抗劉表了?”
孫乾連忙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千真萬確啊!”
見他這樣,劉備也沒懷疑,孫乾絕無可能欺騙他。
“那就不對了……”
諸葛亮皺了皺眉頭,“那張羨早已表達自己對朝廷的歸順之心,又如何會答應出兵?況且,如果他真有共抗劉表之意,為何我軍出兵多日,他們還遲遲沒有動作?”
聽到這話,一眾文武倒也反應過來了。
其實,倒不是他們沒有想過,隻不過是他們壓根沒把張羨當一迴事罷了。
“這麽說來……隻怕是那張羨另有謀劃啊?”
劉備皺了皺眉頭,不禁猜測道:“莫非,他是想趁著我們與劉表兩敗俱傷之際,坐收漁翁之利?”
聽到這話,諸葛亮卻是笑著搖搖頭:“不,主公,並非如此。”
“我料想,公佑前往長沙之際,那張羨還未曾得到曹操的授意,這才答應出兵與我軍攻抗劉表。但隨後,他隻怕是得到了曹操的授意,讓其對付我軍,所以這才遲遲沒有行動。”
聽到諸葛亮的話,賈詡等人也是點了點頭,的確是有這個可能的。
隨後,諸葛亮繼續開口提議道:“主公,這張羨不可不防啊,他若是直接迴絕我軍,倒也就罷了。可如今,他既已答應出兵,萬一他暗中勾結劉表,假意援助我軍,實則趁機從後方突襲我軍,與劉表裏應外合,關將軍若是一時不察,隻怕是會出事啊。”
劉備點點頭,隨即繼續問道:“既如此,我們該怎麽做?”
諸葛亮輕搖羽扇,一臉自信道:“既然如今我們已經洞察了張羨的想法,那麽,我們大可順勢而為,利用張羨引劉表出城交戰,設下埋伏,讓其兩家交惡。隨後,在等他們兩家鬥得兩敗俱傷之際,我們再坐收漁翁之利!”
聽到這話,劉備也是大為高興,連忙采納了這個建議:“那便依孔明所言。”